首页 / 正文

卫献公出奔(1)

——一碗水难以端平

【原文】

卫献公出奔,反于卫(2)。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3)?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4)?弗果班.

【注释】

①本节选自《植弓》下。②卫献公:卫国国君。名衎(kan)。(3)羁:马络头。靮(di)马缰。执羁靮:意思是在国君身旁效力。(4)毋乃:大概,恐怕。

【译文】

卫献公出逃在外,后来返回卫国。到了城郊,想要把一些采邑分赏给随他逃亡的人,然后再进城。柳庄说:“如果大家都来保卫国家,那还有谁跟随您奔走效力呢?如果大家都跟随着您,那么谁来保卫国家呢?国君返回自己国家而有私心,恐怕这不可以吧?”结果卫献公没有分赏采邑。

【读解】

身为国君赏罚应当分明,赏罚也应当让人心服口服。这当中的尺度,便是公平。偏爱一些,忽视另一些,偏爱少数,忽视大多数,就失去了公平,自然不会令人心服口服。常言说,一碗水要端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水端不平,自然会出现矛盾;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行赏者自己的地位便芨芨可危,便会事与愿违。

问题在于能不能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一碗水端平?这很难。一方面,诸事繁多,不可能事实顾及;一方面事有大小、重要与次要之分,不分大小、重要与次要而一律讲公平,恐怕任何人都难以做到。

只能说大事、重要的事,必须做到公平,让人心服口服。小事、次要的事,能公平则公平,顾及不到则不必太计较,否则会寸步难行。

猜你喜欢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公羊高
  功名第二十八·韩非
  嘉言第一·孔鲋
  卷二十五 论语七·黎靖德
  卷一五二·邱濬
  尽心上篇·王夫之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孔子
  卷七·史浩
  卷二十九·康熙
  卷十二·王植
  勒卒令第十八·尉缭
  卷二百一十三·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卷九·赞宁
  碧岩录卷第十·圆悟克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内翰盘(鹿庵集)·顾嗣立

    盘字文炳,广平永年人,徙居汝之鲁山。登金至大四年经义进士第。元中统初,擢益都等路宣慰副使。顷之以疾免,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有终焉之志。师围济南,授参议行中书省事,迁翰林直学士,出为真定宣慰使。至

  • 卷下·孙涛

    张巡张巡守睢阳,明皇已幸蜀,逆贼禄山方炽,城孤势促,人食竭,以纸布切煮而食之,时以茶汁和食,而意自如。其谢金吾将军表曰:『想峨眉之碧峰,游豫西蜀;追绿耳于玄圃,保寿南山。逆贼禄山,戮屏黎献,膻臊阙廷。臣被围四十九日,凡三千二百余

  • 38.杜甫:悲陈陶悲青坂·施蜇存

    天宝十五载(公元七五六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改元为至德。九月,左相韦见素,文部尚书房琯,门下侍郎崔涣等奉玄宗逊位诏书、皇帝册书及传国玺等自蜀郡至灵武完成禅让大典。十月,房琯自请为兵马大元帅,收复两京。肃

  •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四·宋濂

        张思明   张思明,字士瞻,其先获嘉人,后徙居辉州。思明颖悟过人,读书日记千言。至元十九年,由侍仪司舍人辟御史台掾,又辟尚书省掾。左丞相阿合马既死,世祖追咎其奸欺,命尚书簿问遗孽。一日,召右丞何荣祖、左丞

  • 读礼通考卷九十九·徐乾学

    防具五墓铭祭统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干学案祭统所言实鼎铭非墓铭也但后世作志铭者无不援此以为据故节録其文以见铭文之所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正统四年十一月乙巳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五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巡抚大同宣府右佥都御史卢睿奏山西上年拨送折粮银一十万两每银一两准粮四石今宣府米价腾涌请每银一两准二石五斗从之○丙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纪昀

    列传(臣)等谨按司马迁序公侯以下有世家列传之别彪固继作并为一科郑氏通志本取法史记而世家止录周人列传下终隋代葢以 汉晋以后虽有封爵之制究与三代分民胙土传序相授者不同不可更立世家故一以列传概之从班书立也臣等今

  • 一二五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文渊文源阁详校各员等拟赏缎疋名单进呈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二五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文渊文源阁详校各员等拟赏缎疋名单进呈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九日臣等遵旨查明文渊、文源两阁详校各员,从未曾充当四库馆总阅、总纂、总校、分校等官及校对清文者,每人拟赏缎一疋。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九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钱氏据吴越【董昌僭逆附】唐僖宗干 五年王郢之乱临安人董昌以土团讨贼有功补石镜镇将是嵗曹师雄冦掠二浙杭州募诸县乡兵各千人以讨之昌与钱塘刘孟安阮结富阳闻人宇盐官徐及新城杜棱余杭凌文举临平曹信各

  • 卷八·朱熹

    游氏本拾遗问《文中子》:「圆者动,方者静。」先生曰:「此正倒说了。静体圆,动体方。」问:「管仲设使当初有必死之理,管仲还肯死否?」曰:「董仲舒道得好,惟仁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问知崇礼卑。曰:「崇的便是知,卑的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六·法云

    心意识法篇第五十七华严云。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知觉。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识。于一切境。妄起分别。楞伽云。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

  • 卷第六·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六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唐上唐高祖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也。其祖虎。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伐魏有功。皆为柱国。号八柱国。追封唐公。帝袭唐公。事隋。以功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岁戊寅。五月戊午。受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一·介庵悟进

    住武康柏山资寿寺嗣法门人真理等编上堂顺治戊子岁师受嘉禾诸绅衿护法阖山耆旧启请住金明禅寺五月初十日入院升座拈香毕问答不录师乃云清波匝匝浸烂衲僧鼻孔榴火炎炎燎却佛祖面门若是道头知尾底锦鳞便乃翻身于范蠡湖兴

  • 迷茫的女郎·松本清张

    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

  • 御纂周易述义·佚名

    清傅恒、来保、孙嘉淦等奉敕撰。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号懿斋。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历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著有《孙文定公文集》等多种。是书凡卦爻四卷,彖传一卷,象传二卷,系辞传二卷,文言传、说卦传、序

  • 刘夫人庆赏五侯宴·关汉卿

    简名《五侯宴》。杂 剧剧本。元关汉卿作。五折一楔子,旦本。本 事出《五代史》、《五代史平话》、《刘知远诸宫 调》等,多所增饰。剧写李氏典身于赵太公家当 乳母三年以葬其夫。赵私改文书中“典身”为 “卖身”,逼李弃

  • 皱水轩词筌·贺裳

    词论著作。中国清代贺裳撰。裳字黄公,江南丹阳人,生卒年不详。工于词,著有《红牙词》1卷。《皱水轩词筌》共1卷,赖古堂集本为54则,今人唐圭璋又据《倚声集》、《词苑丛谈》、《昭代丛书》三书补遗13则,合之共67则。作者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