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内翰盘(鹿庵集)

盘字文炳,广平永年人,徙居汝之鲁山。登金至大四年经义进士第。元中统初,擢益都等路宣慰副使。顷之以疾免,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有终焉之志。师围济南,授参议行中书省事,迁翰林直学士,出为真定宣慰使。至元元年,复召入翰林,兼太常少卿,进拜承旨,累乞致仕,不许,年八十二,始遂所请。三十年卒,年九十二。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洛国公,谥文忠。文炳人品高迈,气概一世,尝曰:文章以自得不蹈袭前人一言为贵。又曰:为学务要精熟,当镕成汁,泻成锭,团成块,按成饼。故其文词波澜宏放,浩无津涯。李野斋称其为文冲粹典雅,得体裁之正,不取尖新以为奇,不尚隐僻以为高。诗则述事遣情,闲逸豪迈,不拘一律。其居翰林也,持文柄者余二十年,天下学士大夫想闻风采,得从容晋接,终身为荣。元初开国诸公,未有出其右者。 

游黄华山 

■〈山共〉峪山 

扁鹊墓 

巨源相过话旧有感 

嵇侍中庙 

百门泉二首 

昆阳怀古 

尧帝庙 

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 

○游黄华山 

林虑着太行,峰峦一都会。晴岚照郛郭,朝日炫金翠。盘盘黄华山,高秀众峰内。万仞青芙蓉,屹立见根蔕。有泉不知源,滂沛落云际。初疑玉虹垂,兼讶银河溃。翻翻雪练飞,汹汹风雷沸。前年会一游,披览恨未细。今兹重经过,适与佳客萃。坐分石上苔,行并林间辔。缅怀雪溪老,远出辽海外。飞声入中华,遂占此山丽。吾家墨灶峰,卑小众所易。婆娑百本松,龙蛇护清閟。烟雨一窗书,作我幽栖地。会看此名山,永无黄华配。江山无大小,玩赏因人贵。嗟我复何人,题诗聊自戏。 

○■〈山共〉峪山 

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今晨到■〈山共〉峪,驱马五松边。未移金门日,还指元康烟。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何当重经过,岩下细留连。 

○扁鹊墓 

昔为社长时,方投未可录。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先生妙药石,起死效何速。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先生具正眼,豪厘窥肺腑。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巨源相过话旧有感 

中统三年春二月,变起青齐带吴越。鲸鲵转侧海波翻,城郭横尸野流血。我时辛苦贼中来,兵尘模糊眼不开。妻孥弃捐豺虎口,飞蓬飘转无根荄。天寒日暮齐河县,破驿荒凉绝烟爨。骑行驿马钝如蛙,官吏散地无处唤。与君此地忽相逢,行台郎中气势雄。悯我白头遭丧乱,壮我临难全孤忠。急呼驿吏具鞍马,使我厄路还亨通。明晨相随济南去,出入条侯营垒中。死生契阔不相弃,起居饮食常与同。标山华注日在眼,绵历春草及秋风。四郊斫木桑柘尽,泺源饮马波涛空。凶渠腰领膏野草,始见齐鲁收烟烽。巨源巨源君且坐,我欲高歌君可和。往事回头十五年,犹想离魂招楚些。身逢播越百忧缠,生不成名空老大。我依破砚窃恩荣,君佐雄藩收最课。流萍暂聚不多时,且喜相看颜一破。我衰无力访君难,愿君得暇频相过。 

○嵇侍中庙 

十载家艰恨未消,又持手版仕昏朝。已知定乱功难就,犹幸临危节可要。忠血数班沾藻火,英名千古迫云霄。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百门泉二首 

济南七十二名泉,散出坡陀百里川。未似共城祠下水,千窝并出画楼前。 

半空风雨山头树,十顷玻瓈水底天。孤客南来无着处,相宜只有百门泉。 

○昆阳怀古 

行役宛叶间,路入昆阳城。滍水抱城左,荡漾东南溟。川源入四顾,盘互多冈陵。城颓削悬崖,草深恶鸱鸣。嗟尔一抔土,当此百万兵。莽图十九年,聚此天为坑。王者况不死,千骑惊龙腾。汉业兆丰沛,赤符此中兴。创复两不易,山川贲雄名。东南遥相望,盘盘两神京。千年事云散,草木含威灵。野人无所知,城边事春耕。扶犁上废垒,陇亩纵复横。只应怀古士,千古怆余情。 

○尧帝庙 

上古元气淳以腴,群圣既出如传胪。高辛登天帝挚痡,爰有真人起参墟。黄收纯衣握帝符,马如白练彤云车。璇玑玉衡拟天枢,七政循轨万物舒。耕田凿井人自娱,帝力于我何有诸。千秋万古仰范模,皎如白日临天衢。川流山峙雨露濡,圣人德泽何时枯。□□汉北声教俱,矧兹河汾其故都。邦人夸耀荣乡闾,遗庙世守无代无。迁新去故奠神居,道人精诚与神孚。觚棱金碧凌空虚,采椽土阶与古殊。岁时香火喧笙竽,神兮归来驻銮舆,佑我圣祚窥皇图。 

○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单车奉使柴尚书,龙潭虎穴坦如途。丹青明着使外国,不减汉朝张与苏。共山李生有志谋,乐执鞭弭同驰驱。但愿皇恩弥宇宙,不须珍异输天都。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 

早岁声华便轶群,学优不辍向来勤。两宫垂顾逢千载,三世读书萃一门。兰省柏台留谠论,玉堂金马焕雄文。平头七十无多贺,会见诸孙子又孙。 

猜你喜欢
  李琳·唐圭璋
  拾遗·叶梦得
  ●初编·卷十·沈瘦东
  赌棋山庄词话卷六·谢章铤
  第二十出 调美·李渔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一·丘逢甲
  ◆筠溪老衲圆至(筠溪牧潜集)·顾嗣立
  第五十六回 双印纹尚留仙迹 九千岁代辩沉冤·萧晶玉
  新乐府(续前卷)·白居易
  参寥子诗集卷三·道潜
  卷一百五十二·冯惟讷
  卷三百二十四·陈廷敬
  卷八百四十四·佚名
  卷四百五十五·佚名
  御选明诗卷七十六·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串疯话·林徽因

    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相信我的心里留着有一串话,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开花!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如果你是五月,八月里为我吹开 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

  • 卷四十六·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稾卷四十六 宋 陆游 撰 孟夏方渇雨忽暴热雨遂大作 蒸溽殊未解雨来那可涯鹊惊无稳树灯暗不成花处处跃秧马家家闲水车儿童伴翁喜聚首话桑麻 小池 荷锸庭中破嫰苔清沟一派引泉来剪刀草长浮萍合无

  • 卷四百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马类三言古天马歌         【汉】乐 府太乙贶天马下霑赤汗沬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五言古系马          【梁】简文帝青

  • 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八十六·赵尔巽

      马会伯从兄际伯 际伯弟见伯 觌伯 路振扬 韩良辅弟良卿 子勋 杨天纵 王郡 宋爱   马会伯,陕西宁夏人。康熙三十九年一甲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四十五年,授直隶昌平参将,累迁云南永北总兵。五十九年,师入西藏,命会伯

  • 前汉孝昭皇帝纪卷第十六·荀悦

      皇帝戊辰即位。年八岁。谒高庙。三月甲申。孝武帝葬茂陵。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供养省中。大将军霍光秉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副焉。夏六月。赦天下。秋七月。有星孛于东方

  • 卷四十三·佚名

    十一月初三日(丙寅),上谕内阁曰:朕于军旅之事,有功必赏,有罪必诛,从不肯稍存姑息。即如此次台湾带兵之郝壮猷,因贼匪复扰凤山,弃城不守,不待大学士九卿核拟,即将伊于军营正法。其贵林、杨起麟、邱能成诸人,皆因奋勇剿贼,临阵捐躯,即

  • 卷之三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牧令须知卷一·刚毅

    长白刚毅子良氏着海土葛上达子材氏编订 居官 莅任(附告示) 关防 用人(附告示) 陋规(附告示) 书役(附告示) 同寀 赌博 相验 催科 办差 邮政 听讼(附告示) 弭

  • 中庸章句序·朱熹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

  • 卷八·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八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闵公【公名启方荘公之子史记云名开諡法在国遭难曰闵】周【恵王十六年】郑【文公十二年】齐【桓公二十五年管仲为政】宋【桓公二十一年】晋【献公十六年是年晋

  • 卷十·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十王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继子男

  • 法句經卷上·欧阳竟无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一]無常品第一[二]〈二十有一章〉   [三]無常品者.寤欲昏亂榮命難保惟道是真。   睡眠解寤  宜歡喜思  聽我所說 操集佛言。   所行非常  謂興衰法  夫

  •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文益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凝之 编集师。讳文益。余杭鲁氏子。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落发。弱龄。禀具於越州开元寺。属律匠希觉师。盛化于明州[鄖-口+刀]山育王寺。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复傍探儒典。游文

  • 无名的裘德·哈代

    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裘德·范立是个有才华的农民,凭自修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文,想进大学深造,将来当教师。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等学府鄙视这个出身卑微的青年,把他排斥在门外。妻子也看不起裘德,离他而去。

  • 醒园录·李化楠

    古代食谱。清代李化楠撰。李化楠,字廷节,号石亭,罗江 (今四川罗县) 人。此书是作者为浙江地方官时所搜集的饮食知识、饮食习俗等资料,后经其子李调元整理而成。全书分上下2卷,共记载121则关于调味品、菜肴、糕点小吃

  • 翰苑·张楚金

    民族史书。唐张楚金撰。原书30卷,雍公睿注。国内存旧抄本残帙,失卷次、卷尾。仅存《后叙》。日本《秘府略》、《香字抄》、《药字抄》存片断残文,西高迁氏存残本一卷,即《藩夷部》及《后叙》。20世纪30年代,辽阳金毓黻借得

  •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世

  • 阿吒薄呴付嘱咒·佚名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