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游氏本拾遗

问《文中子》:「圆者动,方者静。」先生曰:「此正倒说了。静体圆,动体方。」

问:「管仲设使当初有必死之理,管仲还肯死否?」曰:「董仲舒道得好,惟仁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问知崇礼卑。曰:「崇的便是知,卑的便是礼。」

问:「充塞乎天地之间,莫是用于天地间无窒碍处否?」曰:「此语固好,然孟子却是说气之体。」问寝不尸。曰:「毋不敬。」因论持其志。先生曰:「只这个也是私。然学者不恁地不得。」

古者大享,夫人有见宾之礼。南子虽妾,灵公既以夫人处之,使孔子见,于是时岂得不见。「天且不违,况于鬼神乎?」鬼神言其功用,天言其主宰。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天后天,皆合乎天理也,人欲则伪矣。「古人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此特告齐宣云尔,圣人则不待推。

仲尼圣人,其道大,当定、哀之时,人莫不尊之。后弟子各以其所学行,异端遂起,至孟子时,不得不辨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只取坚不变之义。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圣人有为之功,天地不宰之功。

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诸侯尚知尊周为美,故《春秋》之法,以尊周为本。至孟子时,七国争雄,而天下不知有周,然而生民涂炭,诸侯是时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故孟子所以劝齐之可以王者此也。

初见先生,次日先生复礼,因问安下饭食稳便。因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颜子箪瓢陋巷不改其乐,箪瓢陋巷何足乐?盖别有所乐以胜之耳(伊川)。

问:「佛戒杀生之说如何?」曰:「儒者有两说。一说天生禽兽,本为人食,此说不是。岂有人为虮虱而生耶?一说禽兽待人而生,杀之则不仁,此说亦不然。大抵力能胜之者皆可食,但君子有不忍之心尔。故曰:『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旧先兄尝见一蝎不忍杀,放去。颂中有二句云:『杀之则伤仁,放之则害义(伊川)。』」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与「德不孤」,一也。为善者以类应,有朋自远方来,充之至于塞乎天地,皆不孤也。

伯夷,孟子言其迹得圣人之清,孔子言清而有量,故曰:「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又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若曰饿于首阳之下,但不食周粟,贫且饿尔,非谓不食周粟,至于采薇而食之,如史迁之说也。

乐随风气,至《韶》则极备。若尧之洪水方割,四凶未去,和有未至也。至舜以圣继圣,治之极,和之至,故《韶》为备。舜巡狩,每五载一方。

仁在己,让不可也。若善名在外,则不可不让。

管仲不死,观其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乃知其仁也。若无此,则贪生惜死,虽匹夫匹妇之谅亦无也。

猜你喜欢
  千乘第六十八·戴德
  卷十六·黄道周
  春秋地理考实卷四·江永
  卷四·胡广
  卷一百五十一·山井鼎
  卷五十五·山井鼎
  卷四十七·乾隆
  卷十·朱朝瑛
  卷十五·刘敞
  卷六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四·佚名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六·智旭
  卷二十八·佚名
  宗镜录卷第七十六·延寿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示寂记·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三出 死忠·梁辰鱼

    【挂眞儿】〔净上〕眼见年华眞一瞬。只图快乐朝昏。近国皆投。遐方未顺。须自领三军前进。我夫差收楚服越。声振四方。只有齐晋二国未顺。必要伐他。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去。与齐战于艾陵之上。杀得他片甲不存。好笑

  • 卷七·乾隆

    卷七陇西李白诗七送杨山人归嵩山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原选者评。蟠逸气於短言。弥觉奇健。刘辰翁曰。超然天地间。可以不死。岂独不经

  • 卷四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四窦叔向叔向字遗直扶风人代宗时人与常衮善衮为相用为左拾遗内供奉及贬出为溧水令赠为工部尚书诸子常牟羣庠巩皆有诗名号五窦近体诗春日早朝应制紫殿俯千官春松应合欢御炉香焰暖驰道玉

  • 王绩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绩(585—644), 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隋末名儒王通之弟。隋炀帝时,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六合县丞,因嗜酒被劾而还乡隐居。唐武德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侍中陈叔达闻其嗜酒,特准日给一

  • 卷四百七十·列传第二百二十九·佞幸·脱脱

        ◎佞幸   ○弭德超 侯莫陈利用 赵赞 王黼 朱勔 王继先 曾觌张说 王抃 姜特立   人君生长深宫之中,法家、拂士接耳目之时少,宦官、女子共启处之日多,二者,佞幸之梯媒也。刚明之主亦有佞幸焉,刚好专任,明

  • 归田录卷二·欧阳修

    真宗朝岁岁赏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时丁晋公(谓)《应制诗》云:“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真宗称赏,群臣皆自以为不及也。赵元昊二子:长曰佞令受,次曰谅祚。谅祚之母,尼也,有色而宠,佞令

  • 元明事类钞卷十四·姚之骃

    人伦门【二】祖孙四世知学 元宋本集蘓伯修髙祖作屋置书祖威如又手自钞校得数百卷贮之名曰滋溪书屋至父益市书万余卷教子尤严今伯修又嗜学不厌盖四世知为学矣四世八相 元史绰斯戬额森布哈之孙额琳沁之子也四世为丞相

  • ◎宁波第一号汉奸陈蓼士·佚名

    在“维新==”当过秘书主任,在“汪记==”当过“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出席代表,自称名士,自夸诗家的无耻文人陈蓼士,已在南京被拘了,这是汉奸们应有的一曰,何足道哉?可是,在上海的宁波人,和在宁波的

  • 元霄传·李延寿

    元浑去世后,儿子元飞袭爵。后来皇帝赐名为霄。他身高九尺,腰带长达十围,长得相貌魁伟,很有风度。他洁身自好,卓然不群,喜欢直言进谏,朝臣们都害怕他。孝文帝特别对他敬重,任命他为宗正卿。下诏说“:从今以后向朝廷奏事时各大臣

  • 谭襄敏奏议巻十·谭纶

    明 谭纶 撰沿边缺乏火器速乞请发以充备御疏【隆庆四年四月二十五日题】准巡抚顺天都御史刘应节咨据蓟州永平昌平密云各兵备道呈称阙乏火药器械相应题请一体给发等因备咨到臣臣惟御敌之技必以火器为先火器之用又以多

  • 王衍·苏辙

    圣人之气以御物者三,道一也,礼二也,刑三也。《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与刑,皆器也。孔子生于周末,内与门弟子言,外与诸侯大夫言,言及于道者盖寡也。非不能言,谓道之不可以轻授人也。盖尝言之矣。曰:“参乎

  • 验符篇第五十九·王充

    永平十一年,庐江皖侯国际有湖。皖民小男曰陈爵、陈挺,年皆十岁以上,相与钓于湖涯。挺先钓,爵后往。爵问挺曰:“钓宁得乎?”挺曰:“得!。”爵即归取竿纶,去挺四十步所,见湖涯有酒樽,色正黄,没水中。爵以为铜也,涉水取之,滑重不能举。

  • 卷一百九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九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五滕文公章句上考异古本注犹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论语因以题篇作若弟子之问师故以题篇滕文公为世子至厥疾不瘳考异古本注考公作孝公下同足利本同今本 

  • 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四北山之什二之六陟彼北山言采其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赋也偕偕壮貌士子诗人自谓也陟山采望父母也偕偕从事不得养父母也以王事靡盬之故不得养其父母而且使父母思己故曰忧我父

  • (九)·钱穆

    第九目制度。中国人言治平之道,重在制度。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诸书,皆详言中国历史上各项政治制度之演变。近代国人,皆言秦以下中国政治为帝皇专制。试读杜马诸书,可知其非。历代各项制度,亦各有是非得失,均当从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宗喀巴

    华夏密乘中兴,暨西藏佛法内流,大勇实为前矛。勇原籍四川巴县,姓李名锦章,民国八年夏,与大慈大觉同日从余落发,方二十七龄尔。受戒参禅江天寺,及住静五台山,迨十年秋,余讲法华于宛平,来依座下。时有日本东密老宿觉随者,屡以唐代传

  • 学僧修学纲宗·太虚

    ──二十年三月在闽南佛学院讲──去秋到北平、四川,差不多离开十来个月,回院见又有许多学僧是从各处地方来的,这也是很可喜的事!我在此处不能多讲,数日后又要到别处去了,竟没有闲暇与诸僧谈话;所以我今天特将在此处修学的一

  • 犍陀国王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犍陀王因牛语而悟知不可暴戾残忍,遂舍婆罗门教而归依佛。佛并说牛与王乃宿世拘那含牟尼佛时为兄弟之本生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