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

正统四年十一月乙巳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五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巡抚大同宣府右佥都御史卢睿奏山西上年拨送折粮银一十万两每银一两准粮四石今宣府米价腾涌请每银一两准二石五斗从之

○丙午 上以旱涝相仍命山海至密云地方军民缺食者听采取湖山榛菓柴薪鱼虾之类以自给仍戒权势毋得专利

○山西隰州奏岁旱人民缺食流移今年粮草乞姑停徵 上命户部覆实蠲之

○直隶保定府完县知县张述奏本县屡遭水患民食尚艰而工部仍以岁办皮翎等物督纳民实不堪乞暂停免俟年丰如数输补从之○赵城县主薨遣中官赐祭命有司营葬事

○丁未命行在刑部右侍郎张凤提督京仓并各象马牛房粮草凡三十余处

○己酉袭封衍圣公孔彦缙来朝奉表进马贺 万寿圣节赐宴并赐钞币等物

○巡按江西监察御史张骥奏广信府上饶县八坊巡检司初置高周后徙湖团湖团实僻地而高州恒多盗乞仍徙故处从之

○辽东东宁卫达官指挥神保等俱来朝贡马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升行在吏部稽勋司郎中兼翰林院侍书程南云为行在太常寺少卿兼职如故以九载任满故也

○行在兵部郎中邓浩督粮至直隶望江县民有困于输税偿债者将鬻其产浩令县官为输偿之产得不鬻尚书王骥谓浩所为戾法请究治之 上以浩能切于爱民置不问○授瓦剌使臣脱木思哈为都指挥佥事脱忽思为指挥使

○辛亥以征麓川师众费多再减米数召商于云南大理府金齿司仓纳米中四川井盐大理每引米一斗五升金齿每引米一斗不次支给

○壬子冬至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

○癸丑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

○甲寅朝鲜国王李陶遣陪臣李思俭等奉表贡马及方物来贺 万寿圣节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乙卯万寿圣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丙辰直隶寿州奏境内蝗 上命所司多集军民捕瘗

○丁巳命直隶保定府雄县县丞张恭复职升从七品俸恭任满当赴部巡按御史奏其能爱民民乞留之行在吏部覆实以闻故有是命

○行在沈阳左卫奏宣德八年军士已采运秋青草一万一千八十余束其余七千一百余束于实宝坻堆积雨水浥漂无存屡蒙恩宥乞除其数从之

○戊午赐朝鲜国王正统五年大统历一百本命来使李思俭赍与之

○增朝阳门外大木厂军夫口粮先是直隶蓟州诸卫并顺天府所属州县军夫在厂供役守木自永乐中以来每名月支口粮四斗后例减一斗至是军夫言食用不敷乞仍旧关给行在户部以闻故有是命

○己未皇陵祠祭署奏洪武二十九年 太祖高皇帝清理凤阳临淮二县土民凡三千三百四十二户编隶本署供祭祀洒扫后以充军为事死绝之故迄今存者三之二内有军籍一千余户有司时常清理拘解虑后供祭不敷乞如洪武间钦免陵户事例存留免解 上命户部兵部一遵洪武年间例行

○给辽东铁岭卫中左千户所马三百匹

○监察御史李奎巡督浙江沿海边卫而倭贼劫杀桃渚城巡抚侍郎王瀹奏奎不严巡督宜治其罪奎亦摭取瀹不法数事以闻事下行在户部请俱逮法司究治诏令奎等自陈至是奎具陈罪状 上以奎既服罪姑宥之

○庚申书复庆成王美埥曰承喻欲得川广药材疗祖母疾具见孝诚已令太医院如数付内使范云领回备用专此以复惟王亮之

○袭封衍圣公孔彦缙奏历代拨赐赡庙田土一千九百八十顷洪武初听募人佃种共六百二十四户已为定例今有司复奏每户存二丁充佃余令隶籍应当粮差其实耕种不敷差役重并乞赐全免以备供给修祀奏下行在户部请存五百全户共丁二千耕种余仍令应办粮役从之

○行在大理寺右少卿李畛奏奉命巡视直隶河间等府灾伤惟二麦杂豆成熟其粟谷草束实被灾伤请定则例令有司折收事下行在户部议荞麦大麦□秫每二石折粟米一石每斗折谷草一束黄黑菉豆小麦抵斗折收粟米每五升折谷草一束从之

○辛酉狭西西宁等卫番僧桑尔加亦舍等四川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番僧坚都巴等沙川卫都指挥阿赤卜番僧丹班吒等湖广永顺军民宣慰使司舍人田麦著踵等俱来朝进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敕山西等处镇守总兵等官都督李谦等曰得奏了见境外烟火必有达贼在彼出没比又闻兀良哈朵颜卫使臣言瓦剌脱脱不花及脱欢人马屯聚哈剌忙来等处既近边境必怀祸心卿等其各整肃军马严督哨备庶不为贼所乘

○嘉兴大长公主薨拨家人十户看守坟茔从驸马都尉井源奏请也

○癸亥升右参将都指挥使杨洪为行在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指挥同知孙刚等官军一千一百六十八人升赏有差以斩获胡寇功也

○擢万全都司断事司断事杨刚为行在河南道监察御史刚先以大臣荐举理刑至是考称故擢之

○免永兴王志<土仆>自买护卫地六顷七十四亩子粒从王奏请也

○行在户部奏顺天府固安县饥民二千二百六十余户县仓乏粮赈济请令于附近涿州常盈仓支给仍暂免各户见当科差买办以苏其困从之○初襄城伯李隆纵家奴役军货私盐事觉为监察御史所劾命其自陈至是服罪以闻 上以勋臣守备重地乃与细民争利法宜治之但念旧劳姑记其过令行在都察院移文示之俾图自新如再不悛必罪不宥

○甲子宁夏总兵官右都督史昭等言比岁边境无收宁夏等卫旗军月支本色米五斗赡用不足而卫仓收储小麦粮多年久陈腐请自来年三月至五月终每月全支小麦一石从之

○狭西布政司右参政年富奏狭西临洮府狄道县剌麻僧人绰吉斡则儿等四十余人月给斋粮六斗即今临洮连岁荒歉边饷不敷各僧皆有民人施田送米供给请将前粮减省以助军储从之

○山东按察司副使王裕奏在外按察司及理问所断事司理刑官俱有正佐囚至多推诿不即鞫问延踰岁月甚至相继瘐死乞炤在京法司例置分囚簿囚至正佐以次问之仍命巡按御史劾治怠问者罪庶仁恩周洽囚免瘐死行在刑部覆奏请如裕言从之

○丙寅阳曲王美垙奏府中缺厨役 上命于山西布政司属县佥与之

○行在大理寺右少卿李畛言二事一查究北直隶各府州县原散过预备仓粮及官降籴粮新钞数目俟秋成令有司炤旧修置仓廒收积粮储以备荒岁赈贷一禁约势要食禄之家不许中盐侵夺民利沮坏盐法若有先前中纳在官者计原中财本官给钞还之事下行在户部覆奏各处预备仓粮废弛已屡移文催督修理今宜复申前令官员之家中盐先因狭西等处急缺边储奏准不分品级前去中纳今欲给还钞贯失信难行但不系奏准者炤例禁约从之

○免直隶池州府所属县去年被灾田地粮草粮二万九千七百五十余石草四万一千八百八十余包

○丁卯敕宣府等处总兵等官都督谭广等曰近得镇守山西都督李谦奏了见达贼于延安绥德一路剽掠此必兀良哈三卫贼徒所为尔等各率精骑取道截杀使彼进无所得退有所长则鼠窃之心自然消沮朝廷选将练兵惟边备为重今贼徒出没正尔等立功之时不可失也其各勉副朕怀○赏宣府三岔口杀贼有功官军右参将都指挥使杨洪等二千九十八人洪银十两彩叚二表里为首杀贼指挥各银三两彩叚一表里千百户各银二两绢二匹旗军各银二两绢一匹为从杀贼指挥各银二两绢二匹千百户各银二两绢一匹旗军各银一两布二匹齐力策应千百户各银一两绢一匹旗军各银一两布一匹

○命给大同宣府守备官军六万四千五百五十三人衣鞋初 上以大同宣府极冷军士辛勤敕总兵官武进伯朱冕都督谭广等具军数以闻至是奏来遂有是命仍遣佥都御史丁璇督送给之

○戊辰升行在工部主事赵钦为本部郎中擢进士刘昭为行在工科给事中张晢为太常寺博士

○己巳命故金吾后卫指挥佥事钱旺子盛袭职金吾右卫指挥使韩玉子文虎贲左卫指挥使阎良侄得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杨智子善羽林右卫指挥佥事冀源子良俱代职

○庚午行在礼科给事中李性奏今年 万寿圣节天下文武衙门例当堂上官进表庆贺今云南等处都布按三司俱遣属官代进请治其不敬之罪 上俱宥之

○命万全都指挥佥事李浩子晖袭为指挥同知

○巡守广东珠池内使王真保奏珠池地方广阔旁近人民居住数多官军分守不周乞再差内官并添拨官军巡守 上恐扰民命仍其旧

○直隶山海卫指挥同知周俊奏本卫官军月粮右参议张隆俱定于林南东店等仓关支相离五百余里未往艰难多致缺食今本卫见有盐粮及屯种子粒米豆一十二万余石在仓乞按月关支赡养事下行在户部请移文核实挨陈关支毕日仍于林南东店等仓关给从之

○辛未镇守延安绥德都指挥同知王祯邀击胡寇于响水寨败之生擒五人斩首三级获马四十匹并得衣甲器械及掠去马骡牛羊事闻 上敕祯械贼献京所获马匹军器俱赏有功官军

○先是辽东边军有为胡寇所掠逸归者 上怪所司不以闻命行在兵部移文责之至是都指挥邹溶等言军人实亡去非被掠因自劾其约束不严之罪 上曰边军被掠既不以闻又肆欺诳法可容乎都指挥姑记其罪指挥及管军守了官俱责死罪状仍罚俸三月再犯不宥○阳曲王美垙奏岁禄一千石内六百石支米四百石折钞供给不周乞全支米 上以即今岁歉人民艰食正当节用王禄米姑仍旧

○山东按察司副使王裕奏东岳泰山为五岳之宗祀典所重近年以来四方愚民登山烧香舍身跳崖毁伤肢体秽恶亵渎有伤和气请令巡按御史按察司并泰安州官严加禁约从之

○日生背气一道色青赤鲜明

○壬申顺天府奏越靖王坟园用宛平县民田三顷九十九亩请除其税粮从之

○给达官安朵儿只等半俸安朵儿只等任都指挥同知等官犯罪谪戍广西既而蒙宥充为事官取回原卫操备立功隶三千营至是奏乞给俸养赡行在户部以为例不应与 上命给与半俸俾效劳行阵

○癸酉行在鸿胪寺右少卿焦循以 圣节习仪于朝天宫坐肩舆直抵中门为吏所拒循怒挞吏吏诉之都察院劾循放肆不敬请治其罪 上宥之

○甲戌命故广义伯吴管者子玘袭封广义伯

○巡抚江西行在吏部右侍郎赵新奏江西临江瑞州南康三府仓粮多而支给少恐岁久腐烂事下行在户部请拨十万石借倩民船运赴九江府仓以备湖广运粮官军支给带运从之

○武骧左右腾骧左右忠义后蔚州左神武后大兴左直隶河间等卫各奏今年五月以来天雨连绵河水泛涨渰没屯田子粒无收 上命行在户部遣官覆视○致仕江西布政司右布政使何源卒源苏州府吴江县人由举人授山东德州学正荐升本州知州进广西梧州府知府境内涝灾发廪赈济饥民全活者众寻坐事谪交阯还擢吏部考功员外郎升郑府右长史改吏部文选郎中升江西布政使尝奏改辽东大宁万全等卫勾补幼弱军三千余隶附近南昌卫甚为民便正统三年致仕至是以疾卒于家

大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

猜你喜欢
  六本第十五·王肃
  卷五·常璩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李心传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皇王大纪卷十六·胡宏
  第七十四册 记天命朝事十二件均无年月·佚名
  卷之六·沈有容
  卷一百二十九·杨士奇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沈从文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佚名
  卷六十七·佚名
  第一节 文帝内治·吕思勉
  卷三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二·彭定求

        卷42_1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作王维)】卢照邻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云端。   卷42_2 【刘生】卢照邻  

  • ●萱园诗话(原名随笔 卷)·蒋箸超

    汉魏之诗酝酿深厚,一以雅驯为主。至六朝而体格一变,至唐之天宝而又一变,元和体老妪都解,则日趋卑弱矣。昌谷出而救之,以古茂出入《骚》、《雅》,自是健才。如“黑云压城城欲催”、“欲剪湘中一尺天”、

  • 卷一百九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刘爚字晦伯建阳人与弟韬仲受学于朱熹吕祖谦第进士歴知闽县治以清简庭无滞讼兴利去害知无不为以忧去伪学禁兴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筑云庄山房为终老

  • 卷二十八 茕斋赞十七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八茕斋赞十七首 当涂李宰君画赞 天垂元精,岳降粹灵,应期命世,大贤乃生。吐奇献策,敷闻王诞。帝用休之,扬光泰清。滥觞百里,涵量八溟。缙云飞声,当涂政成。雅颂一变,江山再荣。举邑抃舞,式图丹青。眉秀华盖,目

  • 卷七十·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七十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五旁流【有姓氏无字里世次可考者九人】薛奇童楚调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牕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隂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寛张谔东封山下宴羣臣万国扈封

  • 列传第二 文惠太子·萧子显

    文惠太子长懋,字云乔,世祖长子也。世祖年未弱冠而生太子,为太祖所爱。姿容丰润,小字白泽。宋元徽末,随世祖在郢。世祖还镇盆城拒沈攸之,使太子劳接将帅,亲侍军旅。除秘书郎,不拜。授辅国将军,迁晋熙王抚军主簿。事宁,世祖遣太子

  • 列传十一·薛居正

    丁会,字道隐,寿州寿春人。父季。会幼放荡纵横,不治农产,恆随哀挽者学绋讴,尤嗜其声。既长,遇乱,合雄儿为盗,有志功名。黄巢渡淮,会从梁祖为部曲,梁祖镇门,会历都押衙。自梁祖诛宗权,并时溥,屠朱瑄,走朱瑾,会恆以兵从,多立奇功。文德中

  • 卷三十八·毕沅

      ◎宋纪三十八 ∷起屠维大荒落八月,尽玄黓涒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天圣七年辽太平九年   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诏:“罢天下职田,官收其入以所直均给之。

  • ●卷五十·徐梦莘

      靖康中帙二十五。   起靖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乙酉,尽二十九日癸巳。   秀水间居录曰:蔡京四入相崇甯元年拜相四年罢大观元年复入三年。又罢政和元年复入宣和初。又罢六年冬王黼罢相白时中李邦彦并拜太少宰未几京

  • 第十四回 助赵将发兵围镇州 嗣唐统登坛即帝位·蔡东藩

      却说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自与晋连和后,得一强援,因乏外患,他不免居安忘危,因佚思氵㸒,大治府第,广选妇女,又宠信方士王若讷,在西山盛筑宫宇,炼丹制药,求长生术。居然一刘仁恭。每一往游,辄使妇人维系锦绣,牵持而上。既入离宫,

  • 列传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一百二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奸臣一。○世未尝无奸臣也惟人主明以照之而驭之得其道故不得骋其术苟人主一陷其术则鲜不至于危亡。 高丽自仁宗以后奸臣相继而出窃弄权柄 

  • 三·张资平

    父亲终究不会骗我。当进东山师范时,他对我说,省城有合适的学堂可投考的时,一定送我出省,决不叫我在“东山”读满五年。我于四月初复出省城投考清华学校。同伴有一个从堂兄弟名秉仁的,考清华的经过也在“脱了轨道的星球”里

  • 高宗本纪·刘昫

    高宗本纪(上)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名治,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顺圣长孙皇后。贞观二年(628)六月,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幼而聪慧,端庄安详,

  • 孝顺类·史洁珵

    颜光衷曰:天下那有不孝的人?虽有不孝的人,而称之孝则喜,名之不孝则怒且愧。充此良知,便是大孝根苗,只是习心习气不能自化,所以依旧不孝也。夫不孝之所以习成者,约有数端:一曰骄宠。为父母怜爱过甚,常顺他性子,让他便宜,任他佚豫。

  • 第十一章 16·辜鸿铭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辜讲孔子祖国(鲁国)贵族中最有权势的家族头目(季孙氏)积累了巨大财富。孔子的一位学生(冉有)为这位贵族当差,对居住在贵族土地上的人民苛刻地

  • 言子文学录卷一·言偃

    文学上篇《史记·圣门弟子列传》:【今增。】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45岁。【按:《言氏旧谱》载:贤祖生于周敬王十四年乙未,殁于周贞定至二十六年戊戌,卒年64岁。】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以为子

  • 梦中缘·李修行

    中篇小说。清李修行撰。十五回。修行字子乾,山东阳信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此书所叙内容为明正德间山东吴瑞生南游娶五美故事。 并穿插宸濠作乱, 严嵩祸国诸节。 文字尚可,惟附会之处太多。取名“梦中缘”之义

  • 断鸿零雁记·苏曼殊

    言情小说,二十七章。苏曼殊著。1912年5月12日至8月7日刊于《太平洋报》。1919年4月,上海广益书局出版单行本。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梁社乾译的《英译本断鸿零雁记》。主人公三郎幼年倍受欺凌,孤苦伶仃,长大以后又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