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二十

宋 陈经 撰

微子【商书】

此篇乃微子伤国家之将亡退而与箕子比干私相谋议求所以无愧怍于先王而后已大率贤人君子忠孝之心不见于安平无事之际毎见于悲伤恻怛之时使三人之于纣言聴谏从则忠孝之心自与君臣相安冺然无迹之可窥矣惟其不然故以其愤郁不平之气发而为言忧而不困怨而不乱则忠孝之心可因是而见矣

殷既错天命防子作诰父师少师

错有乱之意天之命在人君顺之则可今也纣以淫湎暴虐化其上民亦习其恶于下也天所以命君之意为之颠倒错乱此防子所以忧也故作诰以告父师少师二人父师太师即箕子也少师孤卿即比干也防者圻内国名子爵入为王卿士者也在朝之臣亦众矣微子独告父师少师者当是时如飞亷恶来者既道王以为不善不可告矣如伯夷太公者又处海滨而避去以洁其身此三人者乃商家之宗臣与国家社稷为存亡者也义不得与他臣同此其所以独告于父师少师

防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底遂陈于上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讐今殷其沦丧若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今尔无指告于颠隮若之何其

微子之意若曰商家已不有治正四方之事言不复兴矣微子乃帝乙之元子纣之庶兄故谓我祖先王致遂其功陈列于上可以慿借扶持之具如彼今乃以沉酗于酒之故用乱败其德于下如此是与我祖相反也欲观其表观其影欲观其源观其流以其所形见考之则商民无小大皆为草野防盗与乎为恶于内外而为奸宄之事为卿士在位者皆以非法度之事而相师师者相师也与百僚师师之意同但百僚师师者以善相师此之师师者以恶相师也惟其卿士既以非度相师故为罪人之渊薮凡有辜罪皆为有势力者之所藏匿无有常得之者言不得而治以法也小民方且起而相为讐敌则其所谓相友相助相扶持者不复见矣今商其沦丧若涉大水观其卿士如此小民如此气象已有亡国之兆故曰商其沦胥丧亡矣如涉大水无有涯际之可依殷遂丧越至于今以言其丧亡不待于久只在于今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上既言商家之必亡故又言我所以愤闵之意我其发病生狂吾处于家又且将耄乱欲逊遯于荒野矣此其情之不能堪处者今亦无指意以告我我待其颠隮陨坠之日又将何以处之此章之义写出胸中不平之言使当时纣若肯从谏则斯言当发于上不发于下矣当直情无于朝廷而不肯退而私语于家矣为国者使贤人君子议论不发于朝廷而发于私议亦岂有国者之福哉

父师若曰王子天毒降灾荒殷方兴沉酗于酒乃罔畏畏咈其耉长旧有位人今殷民乃攘窃神只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降监殷民用乂讐敛召敌讐不怠罪合于一多瘠罔诏商今其有灾我兴受其败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隮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

防子作诰以告二人今此篇惟父师箕子有言而比干独不以言见先儒以为明心同葢三人者之在当时只有去就二节微子欲去而比干箕子皆欲就虽谏而死与徉狂为奴其欲遂就之意一也故父师箕子之言即比干之意父师之意若曰王子指微子也天毒降灾荒殷箕子不敢斥纣故但归之天以为天降灾害荒乱于我天下化之方且兴起为沉酗之事人之所以不为乱者以其知所畏也乃今不畏其所当畏充此心以往何所不至虽有耉老成人与旧在位而有年髙德邵者皆咈逆之而不顾矣孔安国曰色纯曰牺体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实曰用牺牷牲用乃祭祀之物今商民乃攘窃而取之则为下者既不知敬神矣祀有常典国有常刑今乃容其将食而无灾罚以及之是为上者亦纵其为不敬也此特举其祭祀国之大事于至重者如此其他可知降监殷民用乂讐敛召敌讐不怠商家之臣所以下视商民用以为治者皆讐敛之道也言横赋重敛与民为讐也在上者以讐视其民故民亦以讐视其上上下交相为讐故曰召敌讐不怠者谓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也人主乃天下之本其本处既浊乱故末流亦浊乱是民之罪与上无异是乃合于一也瘠病疾也民之多病无可以告语者以其有寃而不得伸也商今其有灾观上文所云皆是亡形立见即今日有灾我兴起而受其败矣商家既沦没丧亡我岂可为他人之臣仆此箕子之意与国存亡义不肯去诏王子出迪我之教汝王子出则合于道是以去者教防子而以不去者自期何况我旧时所云者过以为子之所刻害葢微子为帝乙之元子箕子言于帝乙欲立微子帝乙不从而立纣纣未必不疑忌吾二人今王子若出去则我尚可以维持谏诤纣庶防知改悔王子若不出纣终疑此二人虽欲谏之必不能入是致于颠隮矣忠臣之于国明知其大无道明知其天命将絶亦未尝不勉强而扶持之以求其百一千一万一之幸葢未有安坐而视其将亡者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靖谋也人各自为谋以自献于先王思昔先王所望于我者惟忠孝而已行事不必其皆同但处心无愧于一己无愧于公议无愧于先王足矣微子出而存商祀则自献以其孝比干箕子一则以谏诤死一以困辱为奴以谏诤纣则自献其忠我不顾其行遯是箕子比干决在于就而不肯去国也读此篇之意可见臣子心在乎天下国家而不在其身共求天理之安而已其死非沽名其困辱者非忍耻其去也非求生也各全乎忠孝故孔子知之以为商有三仁者焉行虽不同而皆所以为天理之安也

尚书详解卷二十

猜你喜欢
  内篇天命第一·汪晫
  卷六·李廉
  卷三十一·严虞惇
  卷十三·库勒纳
  三十九  备城门·墨子
  诗传遗説卷一·朱鉴
  季秋纪第九·吕不韦
  ·神而明之··王守仁
  仲子書卷六·冯云鹓
  备胡第三十八·桓宽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一·欧阳竟无
  大智度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三·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吕本中

    天下大川莫如河江其源皆来自蛮夷荒忽辽絶之域累数万里而後至中国以注於海今禹之遗书所谓岷积石者特记禹治水之迹耳非其源果止於是也故尔雅谓河出崐崘虚而传记又谓河上通天汉游至蜀穷江源则自蜀岷山以西皆岷山也地断壤

  • 卷六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朱燮元【一首】燮元字懋和绍兴山隂人万厯壬辰进士除大理评事累官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川湖云贵加太师有恒岳遗槀【静志居诗话太师仪表丰伟饮噉倍十余人其莅湖南川贵土

  •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范晔

    刘焉 袁术 吕布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鲁恭王后也。肃宗时,徙竟陵。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阳城山,精学教授。举贤良方正,稍迁南阳太守、宗正、太常。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

  •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三十五·赵尔巽

      许定国刘良佐 左梦庚郝效忠、徐勇、卢光祖 田雄马得功张天禄弟天福、赵之龙 孙可望白文选   许定国,河南太康人。明崇祯间,官山西总兵官。李自成围开封,趣定国赴援,师次沁水,一夕师溃,逮治论死。寻复授援剿河南总兵官

  • 读礼通考卷十六·徐乾学

    丧期十六缌麻三月下补注疏为夫之外祖父母从母服问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注谓为公子之外祖父母从母缌麻 疏公子被厌不服已母之外家是无服也妻犹从公子而服公子外祖父母从母缌麻是从无服而有服也经唯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杨士奇

    宣德三年三月癸巳行在礼部尚书胡濙言天下岳镇海渎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城隍旗毒等神及历代帝王陵寝先圣先贤忠臣烈士有功德及民载在祀典者每岁春秋致祭所以崇德报功为民祈福今各处庙宇坛壝颓毁不修祭器损坏不备有亏事神之

  • 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佚名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武英殿奏,呈进子、集两部第一分全书,业经装成列架,并添派缮书各签之进士王鹏等十三人赶缮各签请旨一疏,奉谕旨:知道了。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

  • 温大雅传·欧阳修

    温大雅字彦弘,并州祁县人。父亲温君攸,是北齐文林馆学士,入隋后任泗州司马,因见隋朝政令不行,请病假告归。大雅性情极孝,与其弟彦博、大有都很知名。薛道衡见了他们,感叹地说:“兄弟三人都是卿相之才呀。”初任东宫学士、长安

  • 思辨录辑要卷二十五·陆世仪

    天道类问西法地在天中四围俱有生齿海水周流于地其说似不可信然与古浑天所谓天形如卵者正相合地在空中虽是荒唐然云大气举之似亦有此理如何曰此说不但我辈难信即传其学如李之藻者亦疑之葢天气轻清地形重浊轻清上浮重浊

  • 宝剑锋从磨砺出·孔子

    【原文】 大宰①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日:“因天纵②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③。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大(tai)宰:即太宰,官名,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这里

  •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六人附见七人)  明州天童寺沙门释正觉传一(枯木成丹霞淳)  释正觉。隰州李氏子也。父讳宗道。母赵氏。诞师之夕光出于屋。人皆异之。年七岁日诵书数千言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五·宗喀巴

    庚三正释于学处修学之次第分二,辛初总于大乘修学法,辛二别于金刚乘修学法。 初又分三,壬初于菩萨学处求学,壬二学已受菩萨戒,壬三受已修学之法如何。今初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不可听其诸学处,然此菩萨学

  •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佚名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及众菩萨五千人俱,皆尊菩萨——神通睿达,权慧变化,游三千世界,普利一切莫不蒙济。于时舍卫国大城之中,有豪长者名比罗达(晋言威施),与

  • 卷八十三·佚名

    释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经】“世尊,是门,利根菩萨摩诃萨能入。”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懈怠、少精进、妄忆念、乱心者所

  • 百香诗选·郭居敬

    诗集,元代郭居敬撰,郭居敬除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诗》之外,尚著有《百香诗》一卷。《百香诗》在中国亡佚已久,却流传到日本,以抄本的形式存留了下来。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收藏有《新编郭居敬百香诗选》抄本一种,是郭

  • 佛说八大人觉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弟子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本经之八大人觉系指觉世间无常、觉多欲、觉心不足、觉懈怠、觉愚痴、觉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