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经解原序

龙学孙公蚤从安定胡先生游在经社中最有声而尤深于春秋晚患诸儒之凿彼此佩劒蠧蚀我圣经乃摅其所自得为之传凡先儒之是者从之非者折衷之义例一定凡目昭然诚后学之指南也而传者葢寡余曩得之亲故间爱其论议之精审而文辞之辨傅也常欲刋行与学者共之而力所不能既来秦邮以为此公之乡里也近世两淮如合肥之包孝肃集山阳之徐节孝集皆因其乡里而易以传布吾之志遂矣适值大歉朝夕汲汲焉荒政之是营未暇及此越明年嵗稔公私粗给于是樽节浮费鸠工镂板寘诸郡斋以永其传其间无解者多不备其经文今谨仍旧弗敢増也嗟乎书之显晦葢亦有时如公名节着于当时载在信史烂如日星固不待此以为重轻然公平生之所留意今得百有余年犹未显行于世余独寳藏之又适承乏于公之乡里得以遂夙昔之志则此书之传疑若有待也绍熙四禩仲春阳羡邵辑序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之时诗非尽亡也黍离降而为国风则王者之诗亡王者之诗亡则雅不作而天下无政矣春秋所为作也故曰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没更秦燔书微言中絶汉兴诸儒守専门之学互相疵病至父子有异同之论况余人乎然自昔通儒达识未有不由此而学也熙宁之初崇儒尊经训迪多士以谓三传异同无所考正于六经尤为难知故春秋不列于学官非废而不用也而士方急于科举之习遂阙而不讲可胜惜哉髙邮中丞孙公先生以其餍余尽发圣人之蕴着为成书以传后学其微辞妙旨多先儒之所未言者啓其闗键使学者得以稽其门叩其户以窥堂奥岂曰小补之哉余得而伏读之不能释手闻所未闻多矣而其孙广伯乃以其书属予为序以余之浅陋使得挂名经端自托不腐岂不幸矣哉然承命以来于兹有年矣而不敢措笔于其间窃谓先生以宗工钜儒世所师仰虽片言寸简皆足以垂世传后况其成书耶晚学后进妄以芜辞圬镘之非惟不足以为重乃退之所谓言之适有累于髙明也故絶意不敢为而广伯之请益至乃勉为之书其后庶乎如古之附骥尾者后之览者矜其意而勿诮焉可也山杨时序

纲因读山文编见其为中丞孙先生作春秋解后序窃谓杨公学邃于经今于是书尊信推予若弟子之于其师后学观此当知所依归矣敬锓诸梓以补前之未备云时嘉定丙子仲春上澣郡守新安汪纲书

猜你喜欢
  论语精义卷八下·朱熹
  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孔子
  颜习斋先生年谱序·颜元
  卷二·高士奇
  礼记集説卷十·陈澔
  卷四·毛奇龄
  卷八十三·山井鼎
  卷七十三·沈廷芳
  第23章·老子
  卷六·王天与
  卷五·陈栎
  卷三十三·顺治
  五诰解卷一·杨简
  制谈第三·尉缭
  敬请全国僧寺努力救灾启·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欧阳修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常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痾,时则有雷电、霜、雪、雨、雹、黑眚

  • 第五十三回 宠女侍僭加后服 闻母教才罢弹章·蔡东藩

      却说别儿怯不花执政,以与脱脱有宿憾,遂一意排挤,屡入内廷,密陈脱脱过失。顺帝尚疑信参半,嗣由别儿怯不花,陈请脱脱父马扎尔台,佯称就第养疾,意实结党营私,暗图不轨。于是顺帝转疑为信,竟下了一道严谕,放逐马扎尔台,安置西宁

  •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五月。壬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丙戌皆如之。外起居注  ○谕军机大臣等、张煦奏、山西省向有善后银二十万两。张之洞带至鄂省应用。现在山西办赈需款

  • 卷四·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四宋 吕中 撰太宗皇帝太平兴国 八年雍熙 四年端拱 二年淳化 五年至道 二年即帝位开寳九年十月即皇帝位,以薛居正、沈义伦为左右仆射,卢多逊中书侍郎并平章事,李汉、超、郭进加观察使。转运使

  • ·乾隆三定台湾记·丁曰健

    台湾不宜有乱也:土沃产阜,耕一余三,海外科徭简,夜户不闭。然而,未尝三十年不乱,其乱非外寇而皆内贼,朱一贵、林爽文其尤着者也。一贵既俘,以诸罗北境辽阔,增彰化县及北淡水同知。地大物■〈奫,去氵〉,漳、泉、惠、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五 会见亲属·溥仪

    人民可以宽恕,问题在于自己能否“做个正经人”——我从这次参观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还不只是这一个道理。从前,就是在开始参观的那天,我还用旧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政府同群众的关系,认为任何政府同人民之间都没有书上所说

  •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解惠全 白银亮 译注【说明】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秦国,从襄公

  • 卷38·陈邦瞻

    ○学校科举之制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行科举新法。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

  • 三十八年·佚名

    (壬辰)三十八年清康熙五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酉,敎曰:「勸農之敎,每下歲首,而列邑守令,視之文具,不曾着意奉行,豈非未安之甚乎?歲籥已改,東作不遠,固當另飭勸課。且諸道中被災尤甚處,亦將設賑,至於嶺東災荒最酷,必須各別賙賑。哀

  • 《附录》·宗喀巴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六法尊法师译子二别于后二度修学法分四,丑初止观自性,丑二学止法,丑三学观法,丑四学双运法。 今初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皆于止观中摄。所言止者,谓内正住已,即于如是善思维法,作

  • 答王达五问(三则)·太虚

    问一:因果法则与忏悔,是不是矛盾的?染业可以忏悔吗,那就是有因不一定有果;不能忏悔吗,那忏悔又有何益?答一:忏悔有两面的意义:一面是消灭往昔的旧业,一面是止息以后的新业。引句成语,就是“毕故不造新”。往昔的诸业大多是可以忏

  • 卷六·佚名

    释初品中十喻【经】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揵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论】是十喻,为解空法故。问曰: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

  • 第十卷·佚名

    地狱品之六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血髓食。是彼地狱第十七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盗邪行饮酒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妄语作集恶业。谓王王等。若聚落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一·澄观

    第八回向。疏从所依立名义通能所者。但言真如相即是所依善根。一合如故义通能所。此中有五。一上正释。二故本业下引证。言常照者。以有能所况一合相。复有二义。一有无不二即一合相以同如故。二智与境冥绝能所故。则

  • 裙钗之战·大仲马

    《裙钗之战》是以小说体栽描绘的法国一段内战史,是大仲马的一部鸿篇巨著。十七世纪中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年幼当政,王太后安娜公主垂帘听政。由于前总理黎世留去世而指定马扎里尼红衣主教继任,加速了法国政经的内外交困

  • 徐氏笔精·徐火勃

    明代笔记。8卷。徐火勃撰。今存有明崇祯年间刻本,前有邵捷春、黄居中序,全书分为38类。另有《四库全书》本,题为《笔精》,前面无序,全书分5大类。两种版本的编排不同,《四库全书》本恐是据抄本收录。《碧琳琅馆丛书》本、《

  • 玉玦记·郑若庸

    明代传奇剧本。郑若庸撰。《曲品》著录。写山东王商,上京应试,妻秦庆娘赠以玉玦,欲其决意早归。王商落第,留居临安,结识钱塘妓女李娟奴。金军掠山东,秦庆娘避难途中,被降金叛将张安国所虏,剪发毁容,誓死拒绝张安国的强婚。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