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无:不要。惮:怕。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读解】

关于威严的问题,孔子曾经和学生子张谈起过。孔子说:“君子衣帽整齐,目不邪视,庄重严肃使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尧曰》)说起来,也就是要求人们穿着合度,举止得体。反之,则如俗语所说:“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东西。”衣冠不整,言行轻薄,给人随随便便的感觉,则很难有威严。人既陷于轻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谨言慎行,学习自然也就很难有所成就,不能巩固了。

当然,穿着合度,举止得体并不是非得要西装革履,一本正经。这方面走过了头,也很容易成为迂腐的假道学先生。

关于不要和不如稳步发展的人交朋友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说,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谁也没有朋友可交了,由此而认为圣人所说有操作上的困难。另一种理解则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圣人所说,决不是教人先计量彼此的高下优劣再定交朋友的条件,如果这样,不是成为交情当中的势利眼了吗?圣人所说,不外乎是要求我们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这倦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就能明白这一句与下一句“过则铁惮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至于认为是空谷来风,毫不相干的了。

猜你喜欢
  榕村语录卷十八·李光地
  孟子纂疏卷七·赵顺孙
  尊五美,屏四恶·孔子
  第八章 15·辜鸿铭
  卷一·刘敞
  卷一百四十五·山井鼎
  卷五十二·沈廷芳
  卷目·康熙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戴圣
  卷三·顺治
  凡例·梁寅
  假号品第三·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四·欧阳竟无
  卷九十·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哑女·唐圭璋

      哑女,与周锷同时。锷,元丰二年进士。   醉落魄   赠周锷应举   风波未息。虚名浮利终无益。不如早去备蓑笠。高卧烟霞,千古企难及。   君今既已装行色。定应雁塔题名籍。他年若到南雄驿。玉石休分,徒累卞和泣

  • 卷之十二杂缀谐语附·梁章钜

    朱竹垞先生在京师,除夕署门联云:“且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涘答圣朝。”脱尽名士习气,而未尝不传诵于时,所谓言以人重也。又罢官后,集句为门联云:“圣朝无弃物;余事作诗人。”其实“诗人”二字尚

  • 御定曲谱卷五·王奕清

    【南仙吕宫羽调】仙吕宫引子卜算子病染身着地【韵】气咽魂离体【韵】拆散鸳鸯两处飞【韵】多少衔寃意【韵 拜月亭】【体字少字上声两处二字上去声相连俱妙病字气字拆字可用平声多字可用仄声首句用仄仄仄平平不押韵亦

  • 卷十一·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薛滦州穰 字有年宋知衡州朋龟十一世孙也少资性过人好问学举於乡授涿州知州涿俗素强悍兼岁大祲盗贼多公至发廪粟赈饥亲问民所疾苦力为疗之盗贼渐息民得复苏三年用荐

  • 王司马集题词·王建

    王司马集题词王司马建字仲初颍州人登大历十年进士与中官王枢密名守澄者善司马自恃才高每多非刺一日酒中以汉桓灵信任中官起党锢兴废之事为讥枢密深恨之曰尔所作宫词百首天下传诵禁庭深邃何从而得也司马无以对枢密将劾

  • 正统北狩事迹·哈铭

    杨铭初名哈铭,正统中与其父随指挥吴良同使瓦剌。也先一曰集众使言曰:“中国留我使臣,减我赏赐,(绝我和买,吾兴师往)问之。”因羁留诸使,分诸爱马。爱马,华言部落也。吴俊独亡去,因械诸使足。八月,也先忽来,言曰:“

  • 贫士传序·黄姬水

    吴郡黄姬水譔粤天生民惟民有欲乃作君师俾寄平理故帝王之治井授廛分务存普济而玉烛之化人熙户给自臻大同粒被之外靡图滋羡富贫之目于斯未分自夫鸿古既降穷纵肆趋茹抔土茅之俗遐珍甘峻雕之风起故天下之民五性蛊其衷十盗

  • 象台首末卷四·胡知柔

    (宋)胡知柔 编○哀词友人罗幼明大理评事胡公季昭余执友也昔所敬慕异扵他朋自拾两科为天子士官声实炳着余尝至京蒙握手如褐衣旧继闻以敢言斥象郡余寔匏系不克送欲赠以言又未克即达心甚愧焉其介弟国宾讣至又未几季昭讣至

  • 二〇六 拾遗午·周作人

    十九,佛经 我的杂学里边最普通的一部分,大概要算是佛经了吧。但是在这里正如在汉文方面一样,也不是正宗的,这样便与许多读佛经的人走的不是一条路了。四十年前在南京学堂的时候,曾经叩过杨仁山居士之门,承蒙传谕可修净土,虽

  • 一三 炼度·周作人

    伯宜公去世,照例有些俗礼,举行殓葬事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可说,但在五七的时候,叫道士来做“炼度”的法事,这是很难得遇见的一桩事情。本来这种特别法事,只有妇女产难这才适用,因为世俗相信《刘香宝卷》里的话,“生男育女秽天地

  • 余佑传·张廷玉

    余佑,字子积,鄱阳人。十九岁拜胡居仁为师,居仁将女儿许配给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中进士,授南京刑部员外郎,因得罪太监刘瑾而落职。刘瑾被诛后,又起任佑为福州知府。镇守太监购物不付钱,民众向余佑控告,佑安慰他们,答应将此

  • 九○、尸佼考(附:公羊、女子及北宫子、沈子)·钱穆

    《汉志》杂家《尸子》二十篇班注:“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史记 孟荀列传》:“楚有尸子长卢,”《集解》云:“刘向《别录》,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

  • 同治五年四月十七日·曾国藩

    因昨夕阴云微雨,廿五鼓断不能观览日出,遂高卧不起,而幕友黎纯斋及薛叔芸、王鼎丞、叶亭甥等四人登玉是顶东轩。五更,严风微雨过后,竟得一睹日出之胜。乃知天下事末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卯初二刻,起行下山

  • 提要·李光地

    【臣】等谨案朱子礼纂五卷国朝李光地撰是书于朱子仪礼经传通解及家礼二书外凡説礼之条散见于文集语类者分类纂集分为五目曰总论曰冠昏曰丧曰祭曰杂仪缕析条分具有统贯虽采辑不无遗阙若文集有答潘恭叔书论编仪礼礼记章

  • 卷三十六·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六秋官司寇第五之三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正义郑氏康成曰国中之地距王城百里内言掌国中者主国中狱也六乡之狱在国中【贾疏六乡地虽在百里

  • 提要·董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书传辑录纂注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书传辑録纂注六卷元董鼎撰鼎字季亨鄱阳人朱子之学授于黄干鼎族兄梦程尝从干游鼎又从梦程闻绪论故自序谓得朱子之再传是编虽以蔡沈集传为宗而

  • 新生·钟理和

    描写一个失业青年在大家庭中如何受到冷落与讽刺。作者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道:“我家里平常有两种阶级,虽不是有什么条规,但其界线是很明显的。它是一个有完全性的小小社会,生产力之有无,便决定了那个人在这里头的地位和待遇

  • 净土十疑论·智顗

    一卷,隋智者大师说。一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疑。二释求生乖无生理疑。三释偏求生一土疑。四释偏念一佛疑。五释具缚得生疑。六释即得不退疑。七释不求内院疑。八释十念得生疑。九释女人根缺不生疑。十释作何行业得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