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岩幽栖事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

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人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令人古。

凡山具,设经籍机杼,以善族训家;备药饵方书,以辟邪卫疾;储佳笔名茧,以点绘赋诗;留清醪杂蔬,以供宾独酌;补破纳旧笠,以犯雪当风;畜绮石厅墨,古玉异书,以排闲永日;制柳絮枕,芦花被,以连床夜话;狎黄面老僧,白头渔父,以遣老忘机。

客过草堂,叩余岩栖之事,余倦于酬答,但拈古人诗句以应之。问:是何感慨而甘栖遁?曰: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问:是何功课而能遣日?曰: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问:是何利养而获终老?曰:砚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问:是何往还而破寂寥?曰:有客来相访,通名是伏羲。

余喜赏雪,每戏云:古今一钝汉:袁安闭门,子猷返棹。底是避寒作许题目。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多少箴》,不知何人所作,其词云:少饮酒,多包啜粥;多茹菜,少食肉;少开口,多闭目;多梳头,少洗浴;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玉;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禄;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无。

山居胜于城市,盖有八德:不责苛礼,不见生客,不混酒肉,不兑田宅,不问炎凉,不闹曲直,不征文逋,不谈仕籍。如反此者,是饭侩牛店,贩马驿也。

陶弘景借人书,随误改定。米襄阳借书画,亲为临摹题跋,印记装潢,往往乱真,后并以真赝本同送归之。虽游戏翰墨,而雅有隐德。

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余忆曩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鸟报更。”可谓山史实录。

东坡《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此一卷《楞严经》也。东坡可谓以琴说法。

裒访古帖,置之几上,其益有五:消永日,汰俗情,一益也。分别六书宗派,二益也。多识古文奇字,三益也。先贤风流韵态,如在笔端,且可以搜其遗行逸籍,交游宅墓,四益也。不必钩搨,日与聚首,如熏修法,自然得解,五益也。

山谷赋苦笋去:“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能得贤。”可谓得笋三昧。“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浩浩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可谓得煎茶三昧。

真人面前莫弄假,痴人面前莫说梦。

寤言空谷,跫然客至,方相与计松桂,湎云烟,而负才之士,辄欲拈题阄韵,豪咏苦吟。幽人当此,真如清流之着落叶,深林之沸鸣蝉也。所谓诗人不在,大家省得三五十首唱酬,亦非细事。

苏子由云:多疾病,刚学道宜;多忧患,则学佛宜。以肉食无公卿福,以血食无圣贤德,然则何居而后可?曰:随常而已。

余每欲藏万卷异书,袭以异锦,熏以异香,茅屋芦帘,纸窗土壁,而终身布衣,啸咏其中。客笑曰:此亦天埌一异人。

洪崖跨白驴,驴名积雪。其诗云?“下调无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时俗意,教我若为人。”黄山谷自题象云:“前身寒山子,后身黄鲁直。颇遭时人恼,思欲入石壁。”余谓“有古语云: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我操中下法,庶几免乎?”

瓶花置案头,亦各有相宜者。梅芬傲雪,偏绕吟魂;杏蕊娇春,最怜妆镜;梨花带雨,青闺断肠;荷气临风,红颜露齿;海棠桃李,争艳绮席;牡丹芍药,乍迎歌扇;芳桂一枝,足开笑语;幽兰盈把,堪仳[亻+离]。以此引类连情,境趣多合。

牡丹须着以翠楼金屋,玉砌雕廊,白鼻猧儿,紫丝步障,丹青团扇,绀绿鼎彝,才子书素练以飞觞,美人拭红绡而度曲。不然乃措大赏花而。

古隐者多躬耕,余筋骨薄,一不能;多弋钓,余禁杀,二不能;多有二顷田,八百桑,余贫瘠,三不能;多酌水带索,余不耐苦饥,四不能。乃可能者,唯嘿处淡饭著述而已。然著述家切弗批驳先贤。但当拈己之是,不必证人之非。

海味不咸,蜜饯不甜,处士不傲,高僧不禅,皆是至德。

有儿事足,一把茅遮屋。若使薄田不熟,添个新生黄犊。闲来也教儿孙,读书不为功名。种竹浇花酿酒,世学闭户先生。右调《清平乐》,余醉中付儿曹,以为家券。

东坡投荒时,答程天侔云:“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夏无寒泉,大率皆无耳。”余拥山居,公所无者尽有之。不省何德而享此,唯日拈一瓣香,向古佛罪耳。

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

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

小儿发愿云:愿明月长圆,终日如昼。余曰:善哉!虽然,使人终无息肩期矣!于邺诗不云乎: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宣和时,酒店壁间有诗云: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李北海书,当时便多法之。北海笑云:学我者拙,似我者死。

黄山谷常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米元章亦云:一日不读书,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

四时之景,莫如初夏。余尝夜饮归,作增字《浣溪纱》云: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弯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余尝爱《夷坚支乙序》云:“老矣不复关心,犹独爱奇,气习犹与壮等,耳力未减,客话尚能欣听,心力未歇,忆所闻不遗忘,笔力未遽衰,触事大略能述。”此洪适语也。

人无意,意便无穷。

陆平翁《燕居日课》云:“以书史不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菑畬,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

以金石鼎彝竹简之古文,可以正六书;以六书之字画,尚可正六经之讹字。

韩退之诗云:“居间食不足,多官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常苦心。”子瞻诗云:“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未能逐十一,安敢抟九万。”二公犹不能徘徊于进退之间。其后退之迷雪于衡山,子瞻望日于儋海,回视阖户拥衾,簟瓢藜藿,不在天上乎?故《考盘》诗云:“独寐言,永矢弗谖。”

雪景莫若山,山雪莫若月下。余尝目击而赋四言诗云:“夜月岩牖,淡而无风,月值松际,鸡鸣雪中。”盖实景也。

箕居于斑竹林中,徙倚于青石几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茶不甚精,壶敢不燥;香不甚良,灰也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送之水涯若非羲皇心上,亦定嵇阮兄弟之间。

李之彦云:“尝玩钱字旁,上着一戈字,下着一戈字,真杀人之物不悟也。”然则而两戈争贝,岂非贱乎!

吾子彦所述:“书室中修行法,心闲手懒,则观法帖,以其字可逐字放置也;手闲心懒,则治迂事,以其可作可止也;心手俱闲,则写字作诗文,以其可兼济也;心手俱懒,则坐睡,以其不强役于神;心不定,宜看诗及杂短故事,以其易于见意,不滞于久也;心闲无事,宜看长篇文字,或经注,或史传,或古人文集,此又甚宜于风雨之际,及寒夜也。”又虫:“手冗心闲,则思;心冗手闲,则卧;心手俱闲,则着书作字;心手俱冗,则思早毕其事,心宁吾神。”

小儿辈不可以世事分读书,当令以读书通世事。

辛弃疾言: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以稼轩。

名妓翻经,老僧酿酒,将军翔文章之府,书主践戎马之场,虽乏本色,故自有致。

古人以书画为柔翰弱翰,故开卷张册,从容为上。

经史子集,以辞相传,而碑刻则并古人手迹以存,故好古尚友之士,相与共访而传之。

着棋不若抄书。谈人过,不若述古人佳言行。

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歹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僧要真,不要高。

洞庭张山人云:山顶泉,轻而清;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沙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厚。流动者长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山削者泉寡;山秀者有神。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吾乡荇菜,烂煮之其味如蜜,名曰荇酥。郡志不载,遂为渔从野夫妨食。”此见于《农田余话》。俟秋明水清时,载菊泛泖,脍鲈(手旁+寿) 橙,并试前法,同与莼丝荐酒。

余山中,徐德夫送一鹤至,已受所,张公复送一鹤配之,每欲作诗咏其事,偶读皇甫湜《鹤处群鸡赋》,遂不配笔。其中有句云:同李陵之入胡,满目异类;似屈原之在楚,众人皆醉。惨淡无色,低回不平,每戒比之匪人,常耻独为君子。

与其结新知,不若敦旧好。与其施新恩,不若还旧债。

三月茶笋初肥,梅花未困,九月莼鲈正美,秫酒新香。胜客睛窗,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无过此事。门生包鸣甫云:“淳化帖,苍颉字,尚带卦体。”此言得字之本。

住山须一小舟,朱栏碧幄,明棂短帆,舟中杂置图史鼎彝,酒浆荈脯。近则峰泖而止,远则北至京口,南至钱塘而止。风利道便,移访故人,有见留者,不妨一夜话、十日饮。遇佳山水处,或高僧野人之庐,竹树蒙茸,草花映带,幅巾杖履,相对夷然。至于风光淡淡,水月空清,铁笛一声,素鸥欲舞。斯也避喧谢客之一策也。

邵尧夫云: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王辰玉《香山记》云:大约西山之胜仿佛武林之西湖,逶迤不如,而蒨润或过之。因与二三子作妄想,若斩荻芦,开陂阳(耳旁+显)以尽田荷花,至山膝而止,使十五小儿,锦衣画舸,唱江南采莲词,出没于白鸥碧浪之间。所在室诉衷情庐,必竹门板扉,与金碧相间出。而后结远道人,为香山社主;乞青莲居士,为玉泉酒家翁。吾老此可矣。

古云鹤笠鹭蓑,鹿裘鹊冠,鱼枕杯,猿臂笛,与画图之屋庐,诗意之山水,皆可遇而不可求,即可求而不可常。余唯纸窗竹屋,夏葛冬裘,饭后黑甜,日中白醉。

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不是名施茶。

嵩山僧赠余木瘿炉,余铭之云:“形固可使如槁乎?心故可使如死灰乎?唯我与尔有是夫。”又有天台僧寄余藤杖,余答以诗云:“僧寄天台杖,支余独上台。借它时点缀,不是老相催。打果惊黄鸟,疏泉破碧苔。秋声满松壑,并与夕阳来。”

余尝过一山邻,而老嗜花,红紫映户,弄孙负日,使人不复知有城居车马之闹,况京都滚滚尘邪?余赠以诗云:有个小门松下开,堂前明月绕畦栽。老翁抱孙不抱(雍+瓦,上雍下瓦),恰欲灌花山雨来。

焚香倚枕,人事都尽,梦境未来,仆于此时,可名卧隐,便觉凿坏住山为烦。

余得古书,校过付抄,抄后复佼,校过复刻,刻后复校,校过即印,印后复校,然鲁鱼帝虎百有二三。夫眼眼相对尚然,况以耳传耳,其是非毁誉,宁有真乎?

掩户焚香,清福己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世人但爱秋月,而不知秋日之妙,白云碧汉,大胜平时,桂落庭闲,乃契斯语。

仇山村诗云:艰危颇得文章力,嫁娶各随男女缘。又云:无求莫问朝庭事,有耻难交市井人。

居山有四法: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

东坡有诗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此非诗人。”余曰:此元画也。晃以道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余曰:此宋画也。

不能卜居名山,即于岗阜回复及林水幽翳处辟地数亩,筑室数楹,插槿作篱,编茅为亭,以一亩荫竹树,一亩栽花果,二亩种瓜菜,四壁清旷空诸所有,畜山童灌园薙草,置二三胡床,着林下,挟书砚以伴孤寂,携琴弈以迟良友,凌晨杖策,抵暮言旋。此亦可以娱老矣。

东坡《乙帖》云:“仆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悭耳。而文以美名,谓之俭素,然侪为之。则不类俗人。”真可谓淡而有味者。诗云:“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延福寿之道,住京师宜用此策也。余以为山林人,此策尤不可少。

有客谓山居眷属难,山邻难,山友难,山仆难。余谓如此则山堂前草深一太矣。不如(来+力,左来右力)断家事,择二三童子自随,其强干者以备烹爨树艺,文弱者以备洒扫抄写。子孙能相体者,则送供养,宾朋能相念者,则通( 食旁+鬼)问,舍此以外,靡知其它。不然,东坡所谓“老稚纷纷口,众食贫孤寂”,未必不佳也。

傅大士云:宽着肚皮须忍辱,放开眉眼任从它。

读书当如斗草,遇一样采一样,多一样斗一样。

莫言婚嫁早,婚嫁后,事不少;莫言僧道好,僧道后,心不了。唯有知足人,鼾鼾直到晓;唯 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

韦应物、欧阳修,皆作滁州太守,而游琅琊山,则曰: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岗“。永叔《游石子涧》则曰:”使君厌其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山游如是,乃不犯李义山“松间喝道”也。

【完】

猜你喜欢
  第三十卦 离 离为火 离上离下·佚名
  卷十七·湛若水
  春秋集传详说卷一·家铉翁
  目录·王鸿绪
  十五  兼爱中·墨子
  春秋经解卷二·孙觉
  左传杜解补正卷中·顾炎武
   秋水第十七·刘文典
  卷五·马骕
  卷五·张虙
  卷十·王安石
  序·姚际恒
  桓公·桓公十四年·左丘明
  利养品第十三·佚名
  分别功德论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欧阳修

    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其辩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以时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材、治百事。其为法则精而密,其

  • 卷二百·列传第八十七·列女一·宋濂

        ◎列女一   古者女子之居室也,必有傅姆师保为陈诗书图史以训之。凡左右佩服之仪,内外授受之别,与所以事父母舅姑之道,盖无所不备也。而又有天子之后妃,诸侯之夫人,躬行于上,以率化之。则其居安而有淑顺之称

  • 卷九十九·志第七十五·艺文四·张廷玉

        ◎艺文四   集类三:一曰别集类,二曰总集类,三曰文史类。   《明太祖文集》五十卷,《诗集》五卷   《仁宗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卷   《宣宗文集》四十四卷,《诗集》六卷,《乐府》一卷   《宪宗诗

  • 卷三十五·志第十一·历五·张廷玉

        ◎历五   大统历法三上   大统推步,悉本《授时》,惟去消长而已。然《通轨》诸捷法,实为布算所须,其间次序,亦有与《历经》微别者。如气朔发敛,《授时》原分二章,今古合为一。《授时》盈缩差在日躔,迟疾差

  • 卷六 辩通传·刘向

      卷六之一 齐管妾婧  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

  • 前汉孝平皇帝纪卷第三十·荀悦

      皇帝壬寅即位。九岁。大司徒孔光为太傅。左将军甑丰为少傅。右将军冯宫为大司徒。太皇太后临朝。大司马王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之。孝成赵皇后。孝哀傅皇后。皆以前骄恣废。自杀。莽以孔光名儒。历相三主。太

  • 法军侵台档(五)·佚名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上)给总税务司赫德札转饬闽海关税务司照办闽省借款出使大臣许景澄函陈法议院对越事意向(附译日意格函件)两江总督曾国荃咨报购买枪弹运解赴台案已奉旨谕知照会英国公使巴夏礼闽省借定洋款请电饬办理军

  •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顺治十四年。丁酉。十一月。己亥朔。遣苏松提督马逢知还镇。赏貂裘貂帽、弓矢佩刀、鞍马等物。  ○庚子。降左庶子曹本荣、右中允宋之绳五级。仍以本衙门用。以其为顺天主考、不能觉察同考官作弊也。  ○辛

  • 吴沉传·张廷玉

    吴沉,字..仲,兰溪人。元朝国子博士师道的儿子,以学问品行而闻名。太祖攻下婺州,征召吴沉及同郡的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吴履、张起敬等人会食省中,每天命二人进讲经史。不久,任命吴

  •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孔子

    【原文】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6。”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①侍:指立传。

  • 卷一百二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十四亲耕享先农蕙田案礼记天子为耤千亩亲耕南郊以共齐盛所以敬天祖致诚信重耕农也其仪见于月令国语甚详享先农之礼不见他经

  • 卷四十二·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二   宋 王与之 撰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郑康成曰问曰卜大卜卜筮官之长【○王昭禹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蓍

  • 致梁任公书·太虚

    任公先生史席:曩者、承赠与中国历史研究法之大著,今卒读之下,获帝网重重之法界观焉。随推一史迹之关系,其引伸可以无尽,则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典,夫亦何奇之有!以之扩充为事事物物之研究法,诚吾人智慧之无尽藏哉!于中若穷三日之力

  •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中·佚名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 制译分别成就相分品第五复次苏婆呼童子。时彼行者于诸障难。得解脱已。身心清净无诸垢秽。譬如明月而埋于云。云除散灭丽乎光天。于虚空中朗然显现。念诵人所修种种功德。除断毗那夜迦所作障难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八·介庵悟进

    住嘉兴先福寺嗣法门人真化等编偈颂五言律赠张恒所医士曾受医王嘱。深栖桃杏林。千般枯草料。一片活人心。指下定生死。机先按古今。丹炉煮明月。赤土变黄金。哭鸳湖先师法门何不幸。大厦忽然催。落月谁能挽。遗风莫可

  • 上洞心丹经诀·佚名

    上洞心丹经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抄录《抱朴子内篇》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六朝隋唐丹书,重新改编而成书。其内容主要论述内外丹法术要诀。上卷首先指出

  • 反三国演义·周大荒

    《反三国演义》又名《反三国志》,为民国文人周大荒所撰写的白话文章回体小说。该书据信始作于1919年,1924年起在《民德报》上连载,1930年结集,由上海卿云书局出版。该书从徐庶进曹营一节开始改写了《三国演义》的剧情,褒刘

  •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