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 焚書·自序

  自有书四种:一曰《藏书》,上下数千年是非,未易肉眼视也,故欲藏之,言当藏于山中以待后世子云也。一曰《焚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焚书》之后又有别录,名为《老苦》,虽则《焚书》,而另为卷目,则欲焚者焚此矣。独《说书》四十四篇,真为可喜,发圣言之精蕴,阐日用之平常,可使读者一过目便知入圣无难,出世之非假也。信如传注,则是欲人而闭之门,非以诱人,实以绝人矣,乌乎可!其为说,原于看朋友作时文,故《说书》亦佑时文,然不佑者故多也。

  今既刻《说书》,故再《焚书》亦刻,再《藏书》中一二论著亦刻,焚者不复焚,藏都不复矣,或曰:“诚如是,不宜复名《焚书》也,不几于名之不可言,言之下顾行乎?”噫噫!余安能知,子又安能知。欲焚者,谓其逆人之耳也;欲刻者,谓其入人之心也。逆耳者必杀,是可惧也。然余年六十四矣,倘一入人之心,则知我者或庶几乎!余幸其庶几也,故刻之。

  卓吾老子题湖上之聚佛楼

◎ 李氏焚書序

  李宏甫自集其与夷游书札,并答问论议诸文,而名曰《焚书》,自谓其书可焚也。宏甫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不顾人有忤者;然犹虑人必忤,而托言于焚,亦可悲矣!乃卒以笔舌杀身,诛求者竟以其所著付之烈焰,抑何虐也!岂遂成其谶乎?

  宋元丰间,禁长公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见者若祟。不逾时而征求鼎沸,断管残沈,等于吉光片羽。焚不焚,何关于宏甫!且宏甫又何尝利人之不焚以为重者。今焚后而宏甫之传乃愈广。然则此书之焚,其布之有火浣哉!

  宏甫曾以是刻商之于余,其语具载此中。余幸而后死,目击废兴,故识此于其端云。·澹园竑

猜你喜欢
  少仪·戴圣
  為人者天第四十一·苏舆
  卷二·李世民
  ●草木子卷之二上·叶子奇
  论语纂疏卷七·赵顺孙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孔子
  卷七·惠栋
  檀弓疑问·邵泰衢
  卷三·梁寅
  大雲初分智健度第三十一·佚名
  卷三十一·赜藏主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三·慧立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合刊序·太虚
  文殊师利发愿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五十五·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加二十一出 孤吟·孔尚任

    ◎康熙甲子八月〖天下乐〗(副末毡巾道袍,扮老赞礼上)雨洗秋街不动尘,青山红树满城新;谁家剩有闲金粉,撒与歌楼照镜人?老客无家恋,名园杯自劝,朝朝贺太平,看演《桃花扇》。(内问)老相公又往太平园,看演《桃花扇》么?(答)正是。(内问)昨日

  • 卷三十三·徐世昌

    惲格惲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武进人。有《南田诗钞》。王郎移家桃源涧搴幽缀山楹,解辙弄薜荔。上交杉篁音,下瞰欲无地。激波澹花林,翰墨散春气。半壑异昏明,瑶琴枕独寐。窥庭如在山,探山山晖閟。有时风

  • 卷二十三·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三嘉善曹庭栋编招山小集刘仙伦一名儗字叔儗庐陵人诗名闻海内先后与刘过并称才甚豪不遇以韦布终其身其诗新警峭拔洗脱尘腐不为格律所拘着有招山小集淳熙闲岳周伯持浙东庾节待次过张仲隆家

  • ●簷曝雜記卷五·赵翼

    詩有四始、五際。按詩緯汎歷樞曰: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魚在巳,火始也。鴻雁在申,金始也。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艹巳〉也。亥,大明也。午、亥之際為革命。卯、酉之際為改正。辰者,天門,出入退聽。 【

  •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百四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九月。辛未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辰皆如之。内外起居○谕军机大臣等、昨据绰哈布锡良奏报巴塘匪乱已除。全台厎定。所有善后事宜。应即妥为筹办。毋

  • 尚史卷三十九·李锴

    列传十七晋诸臣传师服师服者晋大夫事穆侯穆侯以条之役生大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聼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大

  • ●皇朝通典卷四十·佚名

    職官十八 ○職官十八 文武官階 祿秩 秩品 △文武官階 文職正一品曰光祿大夫從一品曰榮祿大夫正二品曰資政大夫從二品曰通奉大夫正三品曰通議大夫從三品曰中議大夫正四品曰中憲大夫從四品曰朝議大夫正五品曰奉政大夫從

  • 詩經卷之四  朱熹集傳·朱熹

      小雅二。雅者、正也。正樂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說、又各有正變之別。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饗之樂也。正大雅、會朝之樂、受釐陳戒之辭也。故或歡欣和說、以盡群下之情、或恭敬齊莊、以發先王之德。詞

  • 卷十四·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十四明 陈士元 撰兵法考三军朱子曰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元按周礼大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

  • 卷一·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一左庶子叶酉撰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元者气之始古人谓一为元元年隐公之一年也春与下王正月连文月为周月必无冠以夏时之理盖冬至一阳来复故建子之月即可谓之春也王正月者夏时得天故周兼用夏正周礼正

  • 卷五·佚名

    △无依行品第三之三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大德世尊,若有真善刹帝利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长者真善沙门真善婆罗门。如是等人能自善护亦善护他善护後世善护佛法。出家之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无戒剃除须发被袈裟

  • 因明入正理論·欧阳竟无

      商羯羅主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能立與能破 及似唯悟[二]他. 現量與比量 及似唯自[三]悟。 如是總攝[四]諸論要義。 此中宗等多言名爲能立.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 此中宗者謂極成有[五]法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卷 (纯陀品第二卷上)释福田义 释纯陀名纯陀品第二案。僧宗曰。经之五别。此下两品。是第二开宗。明常住因果也。通分为三段。第一因施以明常。亦曰因请受供以明常也。从品初。讫释梵诸天等

  • 净慈要语跋·永觉元贤

    净慈名蓝闻谷大师飞锡建州时所建其接引缁素首以净慈设化且属永觉大师撰要语二万余言以广法乳盖缵云栖大师之徽猷也云栖大师八轼正轨范我四众而两服首路肇始二门敷施激扬多历年所故大江以南家喻户晓相习成风为益岂浅鲜

  • 卷六·佚名

    第四篇第一章 开门品三〇一 小迦陵誐王女本生谭[菩萨=行者]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四人女普行者出家所作之谈话。据传毗舍离城住有七千七百七人之离车王族之出身者,齐皆具有向人反问之性质。某日,有一善通五百种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四参学门人宏怤编普说僧问古人道诸佛不出世祖师未西来佛法遍天下谈玄口不开既是佛法遍天下为甚么谈玄口不开师云咭嘹舌头三千里进云诸佛已出世祖师既西来支分派列五

  • 决定藏论·佚名

    梵名Vinirn!i^ta -pit!aka-s/a^stra 。凡三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论唯有心地品一品,属大乘论部,系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品之异译,相当其第五十一卷以下四卷,二者译语相异处不少。本论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