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春秋直解卷四

【庚申】惠王十有六年

闵公

名启方庄公庻子也

元年

春王正月

谷梁于庄闵僖皆以继弑君不言即位爲正但闵于庄僖则有异焉闵甫八嵗制在庆父庆父实欲自取故公不行即位之礼耳

齐人救邢

邢以去冬被伐而春救之书之以善齐也齐自北杏图伯以来两防鄄再盟幽而诸侯叛服不常自救郑救邢斯不复贰矣假仁而人翕然从之况以德行仁乎胡安国曰凡书救者未有不善者也其称人将卑师少也得之矣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

十有一月始克葬乱故也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

何以盟定公位且复季友也齐桓公爲伯不讨庆父之罪有轶罚矣然能顺鲁人之心而复季友故先爲此盟使公安乎季友季友安乎公而庆父亦不敢害季友季友归而鲁有所恃乱庻可弭乎则此盟之系于鲁也重矣顾夫人庆父犹在则祸本尚未去也其书公及者别内外之辞非公之能主是盟也

季子来归

称季子而不名贵之也庄公薨子般弑闵公防庆父擅权姜为内主国人汹汹愿得季子以靖乱今来归深喜之也喜之深则望之切春秋书此所以着国人之情哀鲁人而欲季子之副其望也

冬齐仲孙来

按左氏齐仲孙湫来省难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巳公曰若之何去之对曰难不巳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公其务寜鲁难而亲之夫齐鲁邻封婚姻之国使来省难婣睦之道也仲孙知庆父之爲难而不爲请讨桓公知鲁难之未艾而遽以取国爲问是其臣不明大义而其君欲乘之以爲利三王之罪人职是故也春秋不书省难葢不使得居美名直书曰来以纪实耳

二年

春王正月齐人迁阳

阳国名齐恃强而迁以爲巳附庸也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禘王者之大祭成王之赐非礼也言吉者公羊曰未可以吉也是也丧毕而祭新主致于庙逺主迁于祧毁与未毁之主咸在则是祫也鲁以得禘之故遂于祫而僭禘之备物盛乐故曰吉禘末流之一失也鲁行禘于太庙后遂行于羣宫末流之又一失也庄公之薨二十有一月耳未吉而吉则防哀而失其时犹在寝耳更防越而失其地非礼之中又失礼焉书以详事变而僭亦着矣

秋八月辛丑公薨

不地弑也孰弑之夫人孙庆父奔其人可知也不书葬贼不讨也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哀姜弃位而姣与弑二君而书姜氏非降文姜也文姜巳见防上文而不氏哀姜未见不可不氏以目之也孙于邾者畏桓公之义不敢归齐也

公子庆父出奔莒

庆父弑般归狱圉人荦而立闵公罪状犹未着故夫人与庆父得幸免焉比闵公再弑则季友既归鲁人弗顺而齐侯使高子将南阳之甲亦将至矣乃惧而出奔其后虽以缢死不见于经讥失贼也

冬齐高子来盟

高子齐大夫高傒也子男子之美称不称使权在高子也齐侯使高子将南阳之甲以来可定则定之可取则取之耳非取必于盟也高子与鲁盟而立君以定其乱是诚得大夫出疆之义而纳君于善也故称子而不名以褒之季子来归喜之也高子来盟感之也国势则巳危也人情则已急也故曰鲁人至今犹望高子也

十有二月狄入卫

志狄祸也卫自宣公上烝下淫惠公簒位逆命四维巳亡祸本成矣重以懿公玩物失民狄入其都非齐之存之康叔之祀灭矣淫乱之应如此其烈可不惧哉

郑弃其师

按左氏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夫恶一臣而不能去借御狄而畀以兵欲因以去之卒至溃乱则是郑伯自弃其众也然执政者亦不得辞其过曰郑弃君臣同责也陈傅良曰高克奔不书不足书也

猜你喜欢
  非乐上第三十二·墨子
  精華第五·苏舆
  卷八十三·湛若水
  卷七·蔡清
  卷七·李明复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庄子
  提要·张洽
  卷六十一·王与之
  凡音之起(1)·戴圣
  卷十一(惟净译)·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妙法莲华经后序·佚名
  佛教月报征文·太虚
  神僧传卷第九·朱棣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豁诗话(豁)·蒋箸超

    南京钟鼓楼东有大钟亭,清光绪年末造。有无名氏题壁云:“太息神州事,夷氛满域中。睡狮何日醒?惊世一声钟。”是亦有革命之思想者。龚觉佳句颇多,骤难记忆,兹复忆其《旅怀》有句云:“群公衮衮爱虚誉,何处侯门

  • 卷十六·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六    宋 吕本中 撰送杨晨当时赴夔漕 杨侯从旧名籍籍吴中一见如旧识怜我衰颓病已侵怪我辛勤百无益今君遽作巴蜀行江头宿昔春水生路经三峡不艰阻遍与疲民问疾苦随身长劎莫轻舞试伐蛟

  • 卷一百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朴斋小集张方平字安道宋城人举茂才异等为校书郎英宗朝累迁礼部尚书出知郓州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致仕薨赠司空諡文定有乐全先生集送杨君西安君过严陵濑

  • 卷五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六王传王传大中三年登第辟山南观察判官加授监察御史诗一首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一作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鱼】朱紫聨辉照日新芳菲全属断金人华筵重处宗盟地白雪飞时郢曲春仙

  • 唐英歌诗跋·吴融

    吴子华越州人与韩偓同学久困名塲龙纪元年同举进士又同直玉堂故韩诗云二纪计偕劳笔研一朝宣入掌丝纶落句云语余相聚却酸辛懐昔叙恳感慨系之矣歴官始末详见本传陇右李巨川才甚敏侪辈惟子华对垒一日昭宗至华清宫赐华帅韩

  •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

  • 卷五十·志第十九·礼志二·脱脱

        ◎礼志二   ○凶仪   丧葬仪:圣宗崩,兴宗哭临于菆涂殿。大行之夕四鼓终,皇帝率群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门,就辒辌车,藉以素裀。巫者袚除之。诘旦,发引,至祭,凡五致奠。太巫祈禳。皇族、外戚、大臣

  • 西南纪事卷十·邵廷采

    李定国刘文秀李定国李定国,字壹纯,陕西延安人。初从张献忠为盗,冒张氏。献忠养子四,孙可望年长,知书数,位第一。定国以能次之,刘文秀、艾奇能又次之。所至破阵屠城,而定国骁勇超逸,更称万人敌。献忠僭号成都,定国为伪安西将军,既

  • 一○八○ 寄谕浙江等督抚将《通鉴纲目续编》改正本照原板样式刊印换给缴书之家·佚名

    一○八○ 寄谕浙江等督抚将《通鉴纲目续编》改正本照原板样式刊印换给缴书之家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八日大学士 公阿<桂>、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字寄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各督抚,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八日奉上谕:据闵鹗元奏

  • 韦艺传·魏徵

    韦艺字世文,小时受学业于国子。 北周武帝时,几次因军功升迁,当了上仪同,赐爵为修武县侯,食邑八百户。 授为左旅下大夫。 出京任魏郡太守。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图谋不轨,朝廷也略略知晓。 派韦艺的小叔父韦孝宽去代替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微【臣】恭受 天恩奏请 圣训事窃【臣】一介庸愚至微极

  • 卷十五·戴锡章

    西夏称天赐礼盛国庆三年春正月,钤辖结胜(《长编》作结星)自宋逃归。初,结胜与宋麟州步将王文郁战,败,遂降宋,宋授供奉官。至是,谋窜归,为人所告。帝曰:“胜力屈而降,家在西界,其欲归宜也。可听其去。”因诏放还,量给口券路费,仍令经

  • 凡例·杨于庭

    春秋质疑凡例一今代表章胡氏余读之而当于心者不述述余疑者一凡左公谷之说胡氏采之而当于余与夫驳之而当于余两不述余述夫采之驳之而疑者一义不系褒贬而其事可以证古今触议论者述一四传语殊虽义不系褒贬而其纰而可摘者

  • 商书·太甲下·佚名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

  • 解深密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用五種異譯對校。(一)元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全文.校註略稱魏本。   (二)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卽今經第七品.略稱宋本。   (三)又求那譯相續解脫如來

  •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哆南(一)三藐三勃陀俱胝南(二)怛侄他(三)唵折戾(四)主戾(五)

  •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黄以周

    六十卷。清黄以周(1828—1899)等撰。以周字元同,号儆季。浙江定海人。同治举人,历充教官,治经,精“三礼”。著有《礼书通故》、《经训比义》、《子思子辑解》、《古文世本》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久已散佚不全,清乾隆

  • 大乘百法明门论·世亲

    梵名Maha^ya^na -s/atadharma-praka^s/amukha-s/a^stra 。全一卷。属印度大乘宗经论部。又称大乘百法明门论略录、百法明门论、百法论、略陈名数论。天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系摘自瑜伽师地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