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非乐上第三十二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为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古者圣王,亦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舟车。既以成矣,曰:“吾将恶许用之?”曰:“舟用之水,车用之陆,君子息其足焉,小人休其肩背焉。”故万民出财赍而予之,不敢以为慼恨者,何也?以其反中民之利也。然则乐器反中民之利,亦若此,即我弗敢非也。然则当用乐器,譬之若圣王之为舟车也,即我弗敢非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意舍此,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

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今王公大人唯毋处高台厚榭之上而视之,钟犹是延鼎也,弗撞击将何乐得焉哉!其说将必撞击之。惟勿撞击,将必不使老与迟者。老与迟者,耳目不聪明,股肱不毕强,声不和调,明不转朴。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毕强,声之和调,眉之转朴。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今王公大人,唯毋为乐,亏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今大钟鸣鼓、琴瑟竿笙之声,既已具矣,大人肃然奏而独听之,将何乐得焉哉?其说将必与贱人不与君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曰:“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衣服不美,身体从容丑羸不足观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此掌不从事乎衣食之财,而掌食乎人者也。是故子墨子曰: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之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绔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蓺,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今天下之士君子以吾言不然。然即姑尝数天下分事,而观乐之害。王公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士君子竭股肱之力,亶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农夫蚤出暮入,耕稼树蓺,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綑布縿,此其分事也。今惟毋在乎王公大人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故国家乱而社稷危矣!今惟毋在乎士君子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竭股肱之力,亶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是故仓廪府库不实。今惟毋在乎农夫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蚤出暮入,耕稼树蓺,多聚叔粟,是故叔粟不足。今惟毋在乎妇人说乐而听之,即不必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綑布縿,是故布縿不兴。曰:孰为大人之听治、而废国家之从事?曰乐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何以知其然也?曰:先王之书汤之《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似二伯黄径。”乃言曰:“呜乎!舞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降之百<歹羊>,其家必坏丧。”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也。于《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故上者天鬼弗式,下者万民弗利。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士君子,请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在乐之为物,将不可不禁而止也。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郑玄
  孟子通卷六·胡炳文
  卷二十八·真德秀
  卷七·吴浩
  卷首第二·秦蕙田
  卷三十五·王道焜
  卷六·佚名
  卷五十二·道世
  印度之佛教佛生灭年·梁启超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一·宗喀巴
  应注意蒙藏文化和国防·太虚
  去欧讲学及经过之一斑·太虚
  起世经卷第八·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哭笑无常·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祯·唐圭璋

      祯即宋仁宗,真宗之子。生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二三即帝位。嘉祐八年(1063)卒,年五十四。在位四十二年,年号九: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元、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合宫歌   皇佑二年飨明堂   缵重明。端拱

  • 提要·萨都剌

    (臣)等谨案雁门集三卷集外诗一卷元萨都拉撰【案萨都拉原作萨都刺今改正】萨都拉字天钖号直齐其祖曰萨拉布哈【案萨拉布哈原作思兰不花今改正】父曰傲拉齐【案傲拉齐原作阿鲁赤今改正】以世勲镇云代居于雁门故世称雁门萨

  •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班固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朕获承至尊

  • 第七十六回 策十胜郭嘉申议 劝再进贾诩善谋·蔡东藩

      却说张绣既降曹操,闻得操奸占叔母,不由的怒气上冲,便与贾诩密议,谋袭操营。操为色所迷,日夕与邹氏取乐,竟至忘归;惟邹氏自觉情虚,只恐为绣所闻,前来干涉,因此喜中带忧,劝操加防。操笑说道:“我有大将典韦,守卫营门,就使千军万

  • 皇清开国方略巻十·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元年丁正月至六月】  天聪元年春正月丙子发兵征朝鲜  己巳朔  太宗诣  堂子拜  天还  御殿诸贝勒暨羣臣朝见各按旗序行三跪九叩头礼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以兄行  命

  • 第二十一回 舐犊情深·德龄

    当太后在计划着要上奉天来之前,伊就怀着一个很大的愿望,打算把奉天作一处中途转运站;这就是说,伊计划中的东幸的终点站,并不是奉天,虽然京奉铁路的轨道只到奉天为止,但伊还想舍掉了火车,另用别的交通器具,继续东进,一直到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尚史卷九·李锴

    世家二鲁世家下成公成公名黒肱宣公子元年春正月公即位二月葬宣公三月作邱甲周礼十六井为邱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邱为甸出长毂一乗戎马四匹牛十一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今使邱出甸赋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齐将出

  • 第十三卷 仕绩 四·缪荃孙

    苏 州 府 一 商巫 咸巫咸,周书君奭篇曰: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义王家。书序曰: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义四篇。越绝书云:虞山,巫咸所出也。(苏州府志)巫 贤巫贤,君奭篇

  • 卷一百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明 杨士奇等 撰都邑晋侯谋去故绦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韩献子将新中军公揖而入曰何如对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

  •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五人物志一百十五忠义传二十七【驻防八旗四乾隆年中共七十六人】德勒克布德勒克布黑龙江正黄旗人由护军校任佐领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随参

  • 耻言二·徐祯稷

    或问程氏言孔颜乐处可得寻与余斋曰可不愧于天不怍于人循此寻之远乎哉 余斋曰德莫盛于让道莫高于晦不与世争势利之事易不以身居美善之名难 余斋曰语云事无全遂物不两兴故天地之间必有缺陷夫明者不务求全其所可缺者恐致

  • 大射仪·佚名

    大射的礼仪:国君发布命令:准备射箭。冢宰告诉百官将有射箭的事。射人告诉各公卿大夫准备射箭的事;司士告诉士人和辅佐的人准备射箭的事。射箭前三天,宰夫告诉宰和司马。射人在射箭前一天查看射箭工具、器皿洗涤和场地扫除

  •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佛告尊者护国言。尔时福光太子。闻虚空中净光天子赞佛法僧无量功德相好庄严之事。心大欢喜正意系心端坐思惟。彼佛世尊具足功德。所说妙法真实无谬。声闻弟子梵行

  • 法华玄论卷第一·吉藏

    玄义有六重。一弘经方法二大意三释名四立宗五决疑六随文释义第一明弘经方法有七意。初释法师义论曰。法师品云于我灭后欲说此经当安住三事。所谓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如来室者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

  • 三字鉴·张宜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启蒙蒙学。作品采用三言顺口溜的形式,讲上古至清代的政治历史。作品共四卷,根据历史,有详有略,简明扼要,朗朗上口,人物提挈,事件贯穿,理解拓展,丰富无限,能够让广大蒙童在诵读中学到认字识读和许多历史知识。

  • 项圈的变幻·程小青

    在我的许多朋友和那些见面时照例点头实际上还够不上称朋友的人们中,很有几个类似小说憎恶者的相好。他们常有一种近乎讥讽的见解:“小说中的悲欢离合的情节往往曲折幻复得使读者休目惊心,尤其是侦探小说,其实都是出于作者

  • 西昆酬唱集·杨亿

    诗歌总集。北宋杨亿编。2卷。该集为馆阁诸臣于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元年(1008)参加编纂《册府元龟》时唱和之作结集。“西昆”之名取自道家传说,盖昆仑山之西有玉山,乃西王母居处,其上为藏书之所,“先王之所谓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