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豁诗话(豁)

南京钟鼓楼东有大钟亭,清光绪年末造。有无名氏题壁云:“太息神州事,夷氛满域中。睡狮何日醒?惊世一声钟。”是亦有革命之思想者。

龚觉佳句颇多,骤难记忆,兹复忆其《旅怀》有句云:“群公衮衮爱虚誉,何处侯门好曳裾。”又“莫谓世间无漂母,只惭不是汉王孙。”待人自待,可想而知。第自吴门相见后,十载于兹。江湖载酒,落魄依然。“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悠悠苍天,从何质问?

李堇庸诗、古文、词、书、画俱佳,联语亦擅长者。前客松江,闻龙轶凡诵其安庆大观亭联云:“秋色满东南,记赤壁以来,良夜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又何人。”

清彭刚直好游山水,到处留题。而长联以石钟山昭忠祠者为得意作,其联云:“烈士魂,忠臣魄,名贤手笔,菩萨心腹,合古今天地之精灵,同此一山结束;彭浦月,蠡水烟,马当斜阳,匡庐瀑布,集东西南北之胜景,全凭两眼收来。”又采石太白楼云:“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江心频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双方身分,包括尽矣。

鄂中老名士杨某,晚年落拓,居恒郁郁,以诗自遣。闻客石言时有阴司十八景之咏,语多讽世,传诵一时。惜仅记其《尖刀山散步》嵌字格一绝云:“尖风透过一身轻,刀尺谁家响玉砧?山上杖藜扶一个,思量还比世间平。”

尝在芜湖某处,见近人《题画梅》云:“圈圈点点复牙杖,顷刻开成一树花。幸遇孤山林处士,不教零落在天涯。”惜竟忘其姓字,风尘中我负斯人矣。

湘中某游学先生,题也可园嵌字格一联云:“也不设藩篱,恐风月畏人拘束;可大开门户,就江山与我品题。”盖斯园本无藩篱也。然语句则脱尽寒酸气习矣。又尝至一巨族,主人故名士也,适开汤饼之筵。先生长揖入席,主人怪而诘知其故,遂以“恶、索、角”韵,限成七绝一章。先生即应声曰:“昨夜天宫降一恶,蛟龙冲断黄金索。六丁六甲何处寻?寻到君家见头角。”四座皆惊。主人起敬,因厚赠之,不谢而去。

太平金柱塔,最上一层有所谓南天门、北天门者。近年有无名氏留对句于壁云:“趋步来,南天门,北天门,一塔横江,中流砥柱。”逾年无偶,其人重来,复自对云:“放眼去,东梁山,西梁山,双峰排闼,半壁屏篱。”本地风光,天造地设,气象堂皇,工力悉敌。噫,何人斯曷胜想象!

金陵刘某,酒狂也。有《漫兴》云:“平生不解锁眉头,糊里糊涂到处游。问我功名领何职,酒泉太守醉乡侯。”其门联云:“名世大文《酒德颂》,传家天爵醉乡侯。”又“英雄无事且种菜,豪杰多情总爱花。”此其门下士黄惕冰亲为余言者。

湘阴名下左钦敏,今人中古人也。某士人为君“鲍叔”,遽夺中年。君为料理后事,绝无哀戚之容。有责备者,君置不答。及见其免联云:“一滴染天,壮士感恩甯有泪;九歌穷路,骚人幽愤竟成孤。”其人恍然,服君学养之深矣。

湖南诸生,有绰号“吴脬”者,撰《桃花洞田千秋诞日中秋节秋报戏台》联云:“庆万宝以告成,一曲霓裳,摇落天边桂子;对千秋而祝寿,三通羯鼓,催开洞里桃花。”点缀既工,构思亦巧,吐属又风雅,真名人手笔也。

清左宗棠经略西域,出嘉峪关时,沿途插柳。初不过为志归途也,而积久成荫,风景一变。有湘中游士某,谒公于塞上,献诗云:“大将征西久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惹得春风度玉关。”公大击节,优礼遇之。有才爱才,于斯愈信。

绝对多偶得,故属对綦难。江南燕子矶有废武庙,仅保存云长一勒马横刀偶像。士人某赴乡试,系缆矶头,入庙游览。猝成上联云:“孤山独庙一将军,单刀匹马。”竟无下联。苦思不得,以为才尽江淹,遂致踪追屈子。自此天阴常鬼泣,且念斯联,不胜凄楚。越三年,复有赴试者,闻而对曰:“夹河两岸二渔叟,对钓双钩。”亦是本地风光,其鬼从此遂绝。

彭刚直虽喜骂,倨傲属僚,然甚爱才。相传石钟山消夏时,见部下谢浚畲游击《六十本梅花寄舫》一联云:“三千里萍梗飘来,重向山头折屣;六十本梅花开遍,好凭国手调羹。”大加叹赏,移置座中。

黄惕冰云:蔡德民精于绘事。某年落拓白门,有题画句云:“偷眼霜禽知得否,冷花也有向阳时。”又友人某厚禄书断,荏苒多年,忽邮绢索写梅花。蔡君报之,题句有云:“寒酸本是和羹用,岂为奸雄止渴来。”一则讽而婉,一则谑而虐矣。

张晚溪名国威,解画工书。豪饮善谑,为清武员,颇有文名。尝记其《重到江阴诗》有云:“十载重来儿女换,似曾相识有君山。”意殊闲适,不类武夫。

彭舜臣名锡绳,长沙人也。大父某先生,清时出仕海州,以忤上官,傲同僚,宦海沉沦,赉志以没。先生工汉隶,善画竹,诗古文词,超超元箸。尝受知沈文肃,屡倩捉刀。先生守海州,即沈督两江时也。后先生任满,侨寓白门,自撰一联,大书云:“没世难忘知己感,平生甘被小人欺。”悬于厅事,见者为之夺气。噫,想见前辈风骨矣!

泰兴士人朱某,《吊高丽古战场》云:“白玉山前战骨香,纸钱吊鬼太凄凉。柳车马革无消息,多少生妻已下堂。”饶有唐音,不堪卒读。

某富家子弱冠时,请父命,以千金外出求学。旋病归,囊空裘敝。父误为流荡使然,薄待之。子晏如也。一日,父检其行箧,见《病归诗》,有“比来一病轻如雁,扶上雕鞍马不知。之句,父欣赏焉,愈加爱重。

闻苏人士云:“贵阳陈筱石抚吴时,公余之暇,伉俪间多酬唱。其夫人尝以“酒、美人、马、马鞭、海棠花”限成一联。陈不加思索,援笔书云:“醉罢玉人扶上马,扬鞭敲落海棠花。”

湘乡杜云秋,需次吴门,独行古道,于天涯沦落人尤相关切。某游士以无度岁赀,戏献诗云:“玉皇稳坐凌霄殿,不问臣家酒有无。”杜厚赠之,盖杜亦隐于醉乡者也。

萧山王槐青,余风尘中之挚友也。曾毕业于江南水师及皖路学校,后客死芜湖。余有免句云:“身在江淮湖海惯,学兼中外古今全。”盖纪其实也。君善吟咏,多风华语。惜遗稿已散失。余仅记其游扬州天宁寺云:“众佛有情开口笑,一僧无语抱头眠。”亦可想见其风趣矣。

李堇庸遗稿不可得,佳句不多传,余深引为憾也。昨罗正朋过访,又得其《游秦淮》诗云:“远望名花魂已销,楼船先泊复成桥。秦淮一色娇人水,人比秦淮水更娇。”君之墓现在白门清凉山下。呜呼!草木同腐,骸骨无归,龚觉之言,何沈痛也!

白门清凉山下,有诸葛祠,相传其地为驻马坡。住持僧竹屏,好饮能诗。有《遣兴》云:“抽刀磨白画,沽酒醉黄昏。”罗正朋面笑其非。未几,果还俗,复姓周云。

罗正朋名辛渭,衡山人,将门种子也。以继先人志,废读半途。工书法,亦偶作诗。余颇爱其《宿黄鹤楼》云:“偶携琴剑渡潇湘,黄鹤楼空汉水长。鸿雁一声天地阔,破人归梦到衡阳。”《赠迎江寺僧》云:“野鹤孤云为甚忙,高山归后一身藏。楼台烟雨迎江寺,闲看渔舟拜塔王。”又《枭矶》云:“矶上水流无限恨,空江潮打美人魂。”如雨后看山,别有境界也。

彭盲魂祖父迪先生,清光绪朝官裕溪参将时,以富有票党人起事,阴守中立,去官归宣城,就其哲嗣品三先生之养。《解组》诗云:“蓦地烽烟火四流,西风撩乱使人愁。心驰桑梓三千里,身寄江淮数十秋。作揖那堪经世用,耘田终不为人谋。老夫消受儿孙福,皖水南归一叶舟。”武人能诗不易,工诗尤难。此诗怨而不怒,颇有古名将风。

近人联语之可诵者,余前已略存之。兹复忆有数联,亦颇哙炙人口,因续记之。清荆州某将军宠一妾,徐州人。后将军死,妾殉焉。某游士撰合免句云:“大树忽倾,泪堕羊公碑上;小星同殒,魂归燕子楼中。”典雅哀艳,对仗尤工,时推特色,洵足当之。(编者按:以上原载第一、三集)

猜你喜欢
  阮郎中·唐圭璋
  崔若砺·唐圭璋
  卷十五·何汶
  第四回 卖发王家孝传龙氏·佚名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汤显祖
  回顾·闻一多
  卷六十八·陆游
  七言巻十九·洪迈
  江南春暮怨词·刘半农
  柏林·刘半农
  卷二百九十三·曹学佺
  简斋集补钞·管庭芬
  卷八十一·陈焯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卷三 七言古·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曲江老人钱惟善(江月松风集)·顾嗣立

    惟善,字思复,钱塘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张氏据吴,退隐吴江之筒川,又移居华亭,明洪武初卒。思复长于毛氏诗学,强记而多才。乡试时,以《罗剎江赋》命题,锁院三千人,不知罗剎江之为曲江也。思复引枚乘《七发》为据,其首句

  • ●卷一·蒋敦复

    ○周保绪词嘉庆末,余年童稚,始识阳湖周保绪先生于田若谷邑宰署中,蒙以奇童见称。时习经史及帖括文字,间亦作诗,未尝问津于倚声之学。中年抑郁无そ,乃学填词。从王子久茂才处,[韬附注:子久即余旧字,今词留余处,尚有剑人评跋。]借得

  • 卷十四·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四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十四【律诗五言七言凡九十六首】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 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重寻杏园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徘徊杏花

  • 王湾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开元五年(717)参加《群书四部录》的编校工作。书完成后,出任洛阳尉。 王湾诗名早著,“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唐才子传》)。 次北固

  • ●卷一·陶宗仪

      ◎列圣授受正统始祖(讳孛端叉儿)。烈祖神元皇帝(讳也速该,姓奇渥温氏)。太祖应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国语曰成吉思)。宋开禧二年丙寅十二月,即位于斡难河,自号可汗,至宋宝庆三年丁亥七月己丑,崩于萨里川。在位二十二年,寿六

  • 卷第七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魏纪三〔起着雍河涒滩(戊申),尽上章涒茂(庚戌),凡

  • 卷之二百一·佚名

    成化十六年三月辛巳朔增给修 天地坛军役七千六百五十人米月一斗盐一斤○壬午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程宗以母丧去任○甲申增设四川嘉定等十四州成都等九十六县判官主簿各一员专抚民捕盗先是巡抚都御史孙仁言叙泸重庆一带

  •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佚名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现在四库馆全书四分告竣,该馆书籍每分三万六千册,真按:四库全

  • 方信孺传·脱脱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他才华出众,未成年时就能写文章,周必大、杨万里见到后都感到很惊讶,认为是个奇才。方信孺以父亲方崧卿恩荫进入仕途,补为番禺县尉。盗贼抢劫海商,方信孺接到报案后,带领人马前往追捕。盗贼正聚在一起

  • 功名第二十八·韩非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

  • 跋·徐祯稷

    余斋先生世载盛德躬修周程之行而不肯讲学畏得名也所著耻言二卷字字药石然仅以传示子孙亦不付梓呜呼先生之逃名也至矣骐从友人处得而读之竦然如对严师因跋数语于后以志幸焉壬戌冬十一月后学吴骐敬书

  • 四书经疑贯通卷七·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所言若不同何欤首章以下文专言道而不言性教后章但言性教而不及道何欤首章原性道教之名义自义理上言后章论性教之异同自人品上分故之

  • 论语解卷七·张栻

    宋 张栻 撰子路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身率之于前而劝相之于后充此固足以尽为政始终之道矣而子路犹请益焉则告之以无倦使之敦笃乎是二者而已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

  • 第四章主动性·梁漱溟

    宇宙间森然万象,莫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自其异者而言之,显有区分,一若鸿沟不可逾越;而实则万殊同出一本。其异也,不过自微之著,由隐而显,不断变化发展而来,追踪原始,界划不立。故尔为学既须分别精审,又贵善观其通。人心非他,即从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四·王日休

      净土法门多见于大阿弥陀经与十六观经。有浅有深。浅者其功小。而于九品中卑。深者其功大。而于九品中高。然皆脱离轮回。长生不老。今先列其浅者。次及深者。盖随人所修也。  修持法门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

  • 论 文·太虚

    太虚以为:文章者载道之器,其恉博,其行远,其辞衍而不为侈,约而不为窘,不可以句节行裁,抑昂乎辞气之间,务为高世。见时所为古之文者,其于辞也,以寡为洁,以竭为远,严其程法,倜乎若无俦。及窥其所至,非有乎理之殚而意之尽也。夫一杯之水

  • 卷第二·佚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二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陀罗尼品第二之二 尔时世尊如象王回普观大众。复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此会之中有二种人。一者成就二未成就。我今重为未成就者。以善方便随

  • 花当阁丛谈·徐复祚

    一名《村老委谈》、《三家村老委谈》,明代文言小说集。徐复祚撰。未见正史及公私书目着录,现有《借月山房汇钞》本,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残卷一种。其书卷帙颇有歧异,据《借月山房汇钞》本王东溆、徐述曾、黄廷鉴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