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六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六

王传

王传大中三年登第辟山南观察判官加授监察御史诗一首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一作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鱼】

朱紫聨辉照日新芳菲全属断金人华筵重处宗盟地白雪飞时郢曲春仙府色饶攀桂侣莲花光让握兰身自怜亦是膺门客吟想恩荣气益振

卢邺

卢邺大中四年登第为浙东观察副使诗一首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莫道江南不同醉即陪舟檝上京游

陆肱

陆肱大中九年登进士第咸通六年自前振武从事试平判入等後牧南康郡诗一首

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疎林偃盖清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崔澹

崔澹字知之博陵人父璵兄弟八人并显贵时谓崔氏八龙大中十三年登第终吏部侍郎诗一首

赠王福娘【一作赠美人】

怪得清【一作轻】风送异香娉婷仙子曳霓裳惟应错认偷桃客曼倩曾为汉侍郎

莫宣卿

莫宣卿字仲节封州人大中间举第一官台州别驾诗三首

荅问读书居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牀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

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

建礼俨朝冠重门耿夜阑碧空蟾魄度清禁漏声残候晓车舆合凌霜剑佩寒星河犹皎皎银箭尚珊珊杳霭祥光起霏微瑞气攅忻逢圣明代长愿接鵷鸾

赋得水怀珠

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素魄生苹末圆规照水隅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迥夜【一作夜回】星同贯清秋【一作秋清】岸不枯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巳敷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羣【见封川志】

封彦卿

封彦卿蓚人大中进士第咸通中累官中书舍人坐于琮贬司户诗一首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莲府才为緑水宾【旧注庾杲之在王俭幕府似芙蓉泛绿水故有此句】忽乘骢马入咸秦为君唱作西歌调日暮偏伤去住人

李节

李节登大中进士第尝为河东节度卢钧巡官诗三首

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有序】

会昌季年武宗大翦释氏巾其徒且数万人民隶其居容貌於土木者沈诸水言词於纸素者烈诸火分命御史乘馹走天下察敢隐匿者罪之由是天下名祠珍宇毁撤如扫天子建号之初雪释氏之不可废也诏徐复之而自湖已南远人畏法不能酌朝廷之体前时焚撤书像殆无遗者故虽明命复许创立莫能得其书道林寺湘川之胜游也有释疏言警辨有谋独曰太原府国家旧都多释祠我闻其帅司空范阳公天下仁人我第往求释氏遗文以惠湘川之人宜其聼我而助成之矣即杖而北游既上谒军门范阳公果诺之因四求散逸不成藴帙者至释祠而不见焚而副剩者又命讲丐以补缮缺漏者未几凡得释经五千四十八卷以大中九年秋八月辇自河东而归於湘焉喜释氏之助世既言之矣向非我君洞察理源其何能复立之即既立之且亡其书非有疏言识远而诚坚孰克洪之耶吾嘉疏言奉君之令演释之宗不惮寒暑之勤德及远人为叙其事且赠以诗

湘川狺狺兮俗犷且佷利杀业偷兮吏莫之驯繄释氏兮易暴使仁释何在兮释在斯文

湘水??兮四望何依猨狖腾拏兮云树飞飞月沈浦兮烟暝山樯席卷兮橹牀闲偃仰兮啸咏鼓长江兮何时还

湘川超忽兮落日晼晼松覆秋亭兮兰被春苑上人去兮几千里何日同游兮湘川水

韦蟾

韦蟾字隐珪下杜人大中登进士第初为徐商掌书记咸通末终尚书左丞诗十首

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

贞机澹少思雅尚防多僻揽葛犹不畏劳形同处瘠头焦讵是焚背汗寜关炙方欣见润础那虞悲铄石道与古人期情难物外适几怀朱邸绶颇旷金门籍清奥已萧萧陈柯将槭槭玉律诗调正琼巵酒肠窄衣桁袭中单浴牀抛下綌黎侯寓於卫六义非凡格

岳麓道林寺

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隂深二妃寡广殿崔嵬万壑间长廊诘曲千岩下静聼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暖日斜明螮蝀梁湿烟散羃鸳鸯瓦北方部落檀【一作泥】香塑西国文书贝叶写坏栏迸竹醉好题窄路埀藤困堪把沈裵笔力鬬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他方居士来施斋彼岸上人投结夏悲我未离扰扰徒劝我休学悠悠者何时得与刘遗民同入东林远公社

上元【一作奉和山灯】三首

新正圆月夜尤重看灯时累塔嫌沙细成文讶笔迟归牛疑燧落过鴈悞书迟生惜兰膏烬还为隔岁期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多宝神光动生金瑞色浮照人低入郭伴月夜当楼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夜阑陪玉帐不见九枝留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何须是桃李然後欲忘言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却使六番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题僧壁

一竹横檐挂净巾竈无烟火地无尘剃头未必知心法要且闲於名利人

赠商山僧

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

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

渭水秦川拂【一作照】眼明希仁【一作笑人】何事寡诗情只应学得虞姬壻书字才能记姓名

争挥钩弋手竞耸踏揺身伤颊讵关舞捧心非効嚬【襄阳风光亭夜宴有妓醉殴赋 见纪事】

卢渥

卢渥字子章范阳人大中进士第历中书舍人陕府观察使终检校司徒诗二首

赋得夀星见

玄象今何应时和政亦平祥为一人夀色映九霄明皎洁垂银汉光芒近斗城含规同月满表瑞得天清甘露盈条降非烟向日生无如此嘉祉率土荷秋成

题嘉祥驿

交亲荣饯洛城空秉钺戎装上将同星近自天丹诏下雕鞍照地数程中马嘶静谷声偏响斾映晴山色更红到後定知人易化满街棠树有遗风

郭夔【一作藁】

郭夔大中时江南进士诗一首

九华山

岩翠凌云出迥然迢嶤万丈倚秋天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柳珪

柳珪公绰之孙大中中擢进士杜悰表为西川幕府後以蓝田尉直弘文馆迁右拾遗终卫尉少卿诗一首

送莫仲节状元归省

青骢聚送谪仙人南国荣亲不及君椰子味从今日近鹧鸪声向旧山闻孤猨夜叫三湘月匹马时侵五岭云想到故乡应腊过药栏犹有异花薰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六

猜你喜欢
  卷十五·阮阅
  第二十出 追踪·李渔
  一·郁达夫
  第十三出 兆梦·姚茂良
  储光羲诗集原序·储光羲
  第八出 知津得渡·丁耀亢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黄昇
  古诗镜卷十五·陆时雍
  卷十六·郭知达
  卷六·沈德潜
  卷五 中唐二·佚名
  卷五十一·陈焯
  卷二十四·查慎行
  山谷外集诗注卷九·黄庭坚
  东坡先生年谱·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二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橘社集【起庚午秋终十二月】橘社在洞庭东山之麓刘氏取以名园秋冬间假馆於此与书局诸同人唱酬不少疁城张汉瞻为镂刻于吴中者非足本也将赴洞庭书局雨中与徐淮江别二首一

  • 第二十六回 辨冤狱寒朗力谏 送友丧范式全交·蔡东藩

      却说广陵王荆,自奉诏还国后,仍然怀着异图,应二十四回。暗中引入术士,屡与谋议,且日望西羌有变,可借防边为名,称兵构乱。事为明帝所闻,特将他徙封荆地。荆越加恚恨,至年已三十,复召相工入语道:“我貌类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

  • 第三十八回 让主权孙部长签约 失盛誉熊内阁下台·蔡东藩

      却说袁总统密图帝制,专从内政上着手,日事变更,亦无暇顾及外交,就中蒙、藏风云迄未解决,前藏达赖喇嘛,屡生异图,办事长官钟颖,亦连电乞援。袁总统饬令滇、蜀各军,相继进征,不防英兵亦陆续入藏,驻华英使,且向袁政府抗议,谓中国

  • 卷二十九画二·何良俊

    元人之画,远出南宋诸人之上。文衡山评赵集贤之画,以为唐人品格。倪云林亦以高尚书与石室先生东坡居士并论。盖二公神韵最高,能洗去南宋院体之习。其次则以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为四大家。盖子久、叔明、仲圭皆

  • 客座赘语卷六·顾起元

    梅将军晋梅将军庙在聚宝门外,雨华台东,祀晋豫章内史梅公赜也。赜尝屯营于此地,旧名东石子冈,后因公名梅岭冈,或名梅赜营。赜在豫章,以书经古文孔安国传奏上于元帝,古文出孔子壁中,皆古字也。安国,孔子十一世孙,悉得其书,序云:「凡

  • 序·曾巩

    隆平集序 史官记録其来尚矣虽六史异名职司殊事螭头柱下操觚载简为记事之始兰台东观稽文责实为勒撰之所至於研精覃思諟正得失权舆纲纪之论总括经纬之条则必穷神於退食委蛇之间夙兴夜寐之际故凡为

  • ·解犯议·丁曰健

    前蒙谕将应办公事,宜设法通变,悉心筹议等因。伏思为政以清理庶狱为先,而不留狱以起解人犯为要。通台积压应解新、旧案人犯,竟至二百余名之多;不即勒限解配分别清厘,淹禁瘐毙,陈陈相因,伊于胡底?当即吊核档案向办

  •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四·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十国百官表十国官制大畧多仍唐旧间有与六典异名者呉之大卿吴越之进侍闽之国计使楚之机要司仅一二见焉而南汉内三师内三公则又不足道者也余取史册诸所常见者辄采録其名而书所失纪都为阙如至文武阶勲如开府

  •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索隐】:案:彭越传云“魏豹,魏王咎从弟,真魏後也”。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索隐】:案:晋灼云“宁陵,梁国县也,即今宁陵是”。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正义】:王,于放反。咎往从之。陈王

  • 甫田·佚名

    ——真诚地强装豁达【原文】无田甫田①,维养骄骄②。无思远人,劳心忉忉(3)。无田甫田,维莠舛舛④。无思远人,劳心恒怛⑤。婉兮娈兮(6),总角丱兮(7)。未几见兮,突而弁兮(8)。【注释】①无田:没有力量耕种。甫

  • 卷十五·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或问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十五    宋 吕大圭 撰宋人及楚人平或问宋及楚平何也曰此一编也可以见晋伯之不竞而楚之横行中国也甚矣向也晋与楚争陈其后也陈有少西氏之乱晋不能讨而楚

  • 卷十三·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三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大雅说见小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本韵。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本韵。○赋也。下同。[评]每四句承上语作转韵,委委属属,连成一片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甲)二别说迹本两门。大分为二。初自今文至安乐行品。是迹门开权显实。二自从地涌出品。至常不轻品是本门开近显远。(乙)初迹门开权显实为三。初序段。二自方便品至授学无学人记品。是正说段。三自法师

  • 胜利归来在京招待记者·太虚

    太虚大师昨日上午,在毗卢寺招待本市新闻界,到各报记者十余人。首先大师报告成立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经过,并说明六点,略谓:一、政府应本宗教平等、信仰自由之原则,切实保护僧寺及公产。二、著手计划僧尼普受教育及兴办农场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一欲界见苦集所断邪见。能缘三界苦集而非一时。谓异刹那缘欲界。异刹那缘色无色界。问何故不一刹那顷顿缘三界。若苦若集耶

  • [第一品]根双论·佚名

    总说分一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耶?或又若善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之同根耶?或又若善根之同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根同根之法者此悉是善根之互根耶?或又若善根之互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根耶?或又若

  • 春卿遗稿·蒋堂

    宋代诗文别集。蒋堂撰。宋代胡宿《文恭集》卷29所载蒋堂神道碑称“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蒋堂传》亦称“有吴门集二十卷”。但原集久佚不传。明代天启年间,其20世孙蒋鐄辑其佚作,编为《春卿遗稿》1卷,凡赋1篇、诗39篇、

  • 雨村曲话·李调元

    古典戏曲论著。2卷。清人李调元著。这部论著上卷重在议论元代作家、作品,下卷重在议论明、清作家、作品,但多摘引前人的论述以表达自己的戏曲见解,其中作者亦有不少发挥。在上卷中他高度赞扬了《西厢记》的艺术成就,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