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序
天下莫大于学术,学术之患莫大于蔀障。近世学者所以儒佛混淆而朱陆莫辩者,以异说重为之蔀障,而其底里是非之实不白也。易曰丰其蔀日中见斗,深言掩蔽之害也。夫佛学近似惑人,其为蔀已非一日;有宋象山陆氏者出,假其似以乱吾儒之真,援儒言以掩佛学之实,于是改头换面,阳儒阴释之蔀炽矣。幸而朱子生同于时,深察其弊,而终身立排之,其言昭如也。不意近世一种造为早晚之说,乃谓朱子初年所见未定,误疑象山,而晚年始悔悟,而与象山合。其说盖萌于赵东山之对江右六君子策,而成于程篁墩之道一编,至近日王阳明因之又集为朱子晚年定论。自此说既成,后人不暇复考,一切据信,而不知其颠倒早晚,矫诬朱子,以弥缝陆学也。其为蔀益以甚矣。语曰一指蔽日太山弗见,由佛学至今三重蔀障,无惑乎朱陆儒佛混淆而莫辩也。建为此惧,乃窃不自揆,慨然发愤,究心通辩,专明一实以抉三蔀。前编明朱陆早同晚异之实,后编明象山阳儒阴释之实,续编明佛学近似惑人之实,而以圣贤正学不可妄议之实终焉。区区浅陋,岂敢自谓摧陷廓清,断数百年未了底大公案,而朱陆儒佛之辩,庶几由此无蔀障混淆之患;禅佛之似,庶乎不乱孔孟之真,未必不为明学术之一助云。其卷目小序系列于左。嘉靖戊申孟夏初吉东莞陈建书于清澜草堂
前编
上卷所载着朱子早年尝出入禅学与象山未会而同至中年始觉其非而返之正也
中卷所裁着朱子中年方识象山其说多去短集长疑信相半至晚年始觉其弊而攻之力也
下卷所载着朱陆晚年冰炭之甚而象山既殁之后朱子所以排之者尤明也
后编
上卷所载着象山师弟作弄精神分明禅学而假借儒书以遮掩之也此为勘破禅陆根本
中卷所载着陆学下手工夫在于遗物遗事屏思黜卢专务虚静以完养精神其为禅显然也
下卷所载着象山师弟颠倒错乱颠狂失心之敝其禅病尤昭然也
续编
上卷所载着佛学变为禅学所以近理乱真能溺高明之士文饰欺诳为害吾道之深也
中卷所载着汉唐宋以来学者多淫于老佛近世陷溺推援之弊其所从来远矣
下卷所载着近年一种学术议论类渊源于老佛其失尤深而尤着也
终编
上卷所载心图心说明人心道心之辩而吾儒所以异于禅佛在此也此正学之标的也
中卷所载着朱子教人之法在于敬义交修知行兼尽不使学者陷一偏之失而流异端之归也此正学之涂辙也
下卷所载着朱子著书明道辟邪反正之有大功于世学者不可骋殊见而妄议末附总论遗言以明区区通辩之意云
猜你喜欢 杂记下·戴圣 考功名第二十一·苏舆 榕村语録卷十二·李光地 卷十二【起僖公六年尽十四年】·杜预 序·范立本 第三章 6·辜鸿铭 提要·姜宝 画策第十八·商鞅 无反省则无领略·梁漱溟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世界未来大战之救济·太虚 卷第七·佚名 观经序分义卷第二·善导 如何去除不如法之境界·印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