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自序

天下莫大于学术,学术之患莫大于蔀障。近世学者所以儒佛混淆而朱陆莫辩者,以异说重为之蔀障,而其底里是非之实不白也。易曰丰其蔀日中见斗,深言掩蔽之害也。夫佛学近似惑人,其为蔀已非一日;有宋象山陆氏者出,假其似以乱吾儒之真,援儒言以掩佛学之实,于是改头换面,阳儒阴释之蔀炽矣。幸而朱子生同于时,深察其弊,而终身立排之,其言昭如也。不意近世一种造为早晚之说,乃谓朱子初年所见未定,误疑象山,而晚年始悔悟,而与象山合。其说盖萌于赵东山之对江右六君子策,而成于程篁墩之道一编,至近日王阳明因之又集为朱子晚年定论。自此说既成,后人不暇复考,一切据信,而不知其颠倒早晚,矫诬朱子,以弥缝陆学也。其为蔀益以甚矣。语曰一指蔽日太山弗见,由佛学至今三重蔀障,无惑乎朱陆儒佛混淆而莫辩也。建为此惧,乃窃不自揆,慨然发愤,究心通辩,专明一实以抉三蔀。前编明朱陆早同晚异之实,后编明象山阳儒阴释之实,续编明佛学近似惑人之实,而以圣贤正学不可妄议之实终焉。区区浅陋,岂敢自谓摧陷廓清,断数百年未了底大公案,而朱陆儒佛之辩,庶几由此无蔀障混淆之患;禅佛之似,庶乎不乱孔孟之真,未必不为明学术之一助云。其卷目小序系列于左。嘉靖戊申孟夏初吉东莞陈建书于清澜草堂

前编

上卷所载着朱子早年尝出入禅学与象山未会而同至中年始觉其非而返之正也

中卷所裁着朱子中年方识象山其说多去短集长疑信相半至晚年始觉其弊而攻之力也

下卷所载着朱陆晚年冰炭之甚而象山既殁之后朱子所以排之者尤明也

后编

上卷所载着象山师弟作弄精神分明禅学而假借儒书以遮掩之也此为勘破禅陆根本

中卷所载着陆学下手工夫在于遗物遗事屏思黜卢专务虚静以完养精神其为禅显然也

下卷所载着象山师弟颠倒错乱颠狂失心之敝其禅病尤昭然也

续编

上卷所载着佛学变为禅学所以近理乱真能溺高明之士文饰欺诳为害吾道之深也

中卷所载着汉唐宋以来学者多淫于老佛近世陷溺推援之弊其所从来远矣

下卷所载着近年一种学术议论类渊源于老佛其失尤深而尤着也

终编

上卷所载心图心说明人心道心之辩而吾儒所以异于禅佛在此也此正学之标的也

中卷所载着朱子教人之法在于敬义交修知行兼尽不使学者陷一偏之失而流异端之归也此正学之涂辙也

下卷所载着朱子著书明道辟邪反正之有大功于世学者不可骋殊见而妄议末附总论遗言以明区区通辩之意云

猜你喜欢
  杂记下·戴圣
  考功名第二十一·苏舆
  榕村语録卷十二·李光地
  卷十二【起僖公六年尽十四年】·杜预
  序·范立本
  第三章 6·辜鸿铭
  提要·姜宝
  画策第十八·商鞅
  无反省则无领略·梁漱溟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世界未来大战之救济·太虚
  卷第七·佚名
  观经序分义卷第二·善导
  如何去除不如法之境界·印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379_1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孟郊   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   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   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

  • 前言·佚名

    诗人名录魏 征 李世民 李百药 王 绩 王梵志 寒 山 上官仪 李 贤 骆宾王 卢照邻崔 液 王 勃 杨 炯 李 峤 刘希夷 沈佺期 乔知之 韦承庆 宋之问 苏味道杜审言 贺知章 张若虚 陈子昂 张 

  • 列传第三十六·李延寿

    尔硃荣 子文畅 文略 从子兆 从弟彦伯 彦伯子敞 彦伯弟仲远 世隆荣从父弟度律 荣从祖 兄子天光尔硃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世为部落酋帅,其先居尔硃川,因为氏焉。高祖羽健,魏登国初为领人酋长,率契胡武士从平晋阳,定中山,拜散

  • 卷之三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四·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十一月。乙酉。谕内阁、岑毓英奏。访拏哥老会匪首要各犯。讯明正法一摺。已革总兵杨海泰。即杨开泰等。胆敢在贵州省城。歃血结盟。谋为不轨。于本年十月闲。纠集多人。约期举事。经岑毓英与司道府

  • 汉纪·张居正

    汉,是有天下之号,高祖初为汉王,后即帝位,遂仍旧号。这一篇书,载汉家一代的事迹,故称为“汉纪”。高帝太祖高皇帝,姓刘氏,名邦,字季,沛县人。初以泗上亭长起兵,诛暴秦、灭项籍,而有天下。在位八年,以其功德高厚,为汉家一代

  • 邢邵传·李百药

    邢邵,字子才,河间莫阝地人氏,魏太常贞的后代。父虬,魏光禄卿。邵小字吉,年轻时有所避忌,遂不行名。年五岁,魏吏部郎清河人崔亮见到他后很是怪异,说:“这孩子成人后一定大有作为,官位名声会是显达的。”十岁,便能作文,雅有才思,聪明

  • 周世宗实录残本·王溥

    十一月,帝谓侍臣曰:「淮南独处一方,多历年所,外则结连北虏,与我为雠,稔恶深,朕不敢赦。今将讨除,与卿等筹之。」乃以宰臣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寿等州行府事,以许州节度使七彦超副焉,又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已

  • 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三十七礼略吉礼【二】北郊【臣】等谨按郑志方丘一门云神州后土附其所谓神州者谓王者所卜居吉土五千里之内地名也盖汉以後诸儒附会之说非三代之制后土则自汉武帝立后土祠於汾隂睢上後世因之屡举

  • 卷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二选举考方伎宋宁宗嘉定四年诏太史局生必俟试中方得转补【臣】等谨按自大观四年以算学士归之太史局淳元年春聚局生子弟试历算崇天宣明太衍三经取其通习者五年以纪元历试九年以统元

  • 成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丘使也。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冬十

  • 目录·德清

    叙意论教源论心法论去取论学问论教乘论工夫论行本论宗趣注道德经序老子传发明宗旨发明趣向发明工夫发明体用发明归趣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一章二章三章四章五章六章七章八章九章十章十一章十二章十三章十四章十五章十

  • 卷八·高士奇

    <经部,春秋类,春秋地名考略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八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楚【上】国于丹阳【史记楚世家楚之先出于祝融祝融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少曰季连周文王之时季连苗裔曰鬻熊为文王师三传熊绎当周成王之时

  • 卷六·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六【庚桓王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齊僖三十年晉緡四年衛宣十八年蔡桓十四年鄭莊四十三年曹莊公射姑元年陳厲六年?靖三年宋莊九年秦出子三年楚武四十年】春正月齊人衛人鄭人盟于惡曹【惡

  • 左传折诸卷二十二·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赂以甲父之鼎杜注甲父古国名昌邑有甲父亭按宣和博古图绍兴古器评皆云十干为商号凡彞器有甲父父乙者皆为商器然周召公作父乙

  • 理虚元鉴·汪绮石

    二卷。明汪绮石 (生卒年不详)撰。汪绮石,事迹不详,据其门人为此书所作序言,当为明末人。此书上卷论虚劳诊断、病原、治证。下卷论虚劳之证病机、方药等。书中提出虚有三本,即肺、脾、肾。前人治虚,李东垣主张补脾,朱

  • 琼琚佩语·魏裔介

    《琼琚佩语》的作者是清初时期的参政大臣魏裔介,魏裔介是清顺治三年的进士,曾官拜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入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入阁处理国家大事之时年仅四十余岁,当时须发皆黑,所以得以“乌头宰相”之美称。魏裔介

  • 五家正宗赞·希叟绍昙

    四卷。又作《正宗赞》。宋代希叟绍昙撰。收录从菩提达摩至雪峰义存以及禅宗五家的耆宿计七十余人的略传,各传之后附有四六排偶之赞,描绘诸禅师作略风貌,宋宝祐二年(1254)刊行。后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