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仪礼逸经目録

投壶礼第一

奔丧礼第二

公冠礼第三

诸侯迁庙礼第四

诸侯衅庙礼第五

中霤礼第六

禘于大庙礼第七

王居明堂礼第八

右仪礼逸经八篇澄所纂次汉兴高堂生得仪礼十七篇后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礼经于孔氏壁中凡五十六篇河间献王亦得而上之其十七篇与仪礼正同余三十九篇藏在秘府谓之逸礼哀帝初刘歆欲以列之学官而诸博士不肯置对竟不得立孔郑所引逸中霤礼禘于太庙礼王居明堂礼皆其篇也唐初犹存诸儒曽不以为意遂至于亡惜哉今所纂八篇其二取之小戴记其三取之大戴记其三取之郑氏注奔丧也中霤也禘于太庙也王居明堂也固得逸礼三十九篇之四而投壶之类未有考焉疑古礼逸者甚多不止于三十九也投壶奔丧篇首与仪礼诸篇之体如一公冠等三篇虽已不存此例盖作记者删取其要以入记非复正经全篇矣投壶大小戴不同奔丧与逸礼亦异则知此两篇亦经刋削但未如公冠等篇之甚耳五篇之经文殆皆不完然实为礼经之正篇则不可以其不完而摈之于记故特纂为逸经以续十七篇之末至若中霤以下三篇其经亡矣而篇题仅仅见于注家片言只字之未泯者犹必收拾而不敢遗亦我爱其礼之意也

猜你喜欢
  宗法·张载
  春秋阙如编卷三·焦袁熹
  提要·刘宗周
  第六章 11·辜鸿铭
  春秋年表【缺】·佚名
  卷十六·蔡德晋
  卷一百三十六·秦蕙田
  卷五·吕祖谦
  卷一·何楷
  佛地經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答广州某报记者问·太虚
  佛说宝雨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放钵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七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淑柔·唐圭璋

      淑柔,宝祐交易会。一作余淑柔。   浪淘沙   丰城道中   雨溜和风铃。滴滴丁丁。酿成一枕别离情。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   边雁带秋声。音信难凭。花须偷数卜归程。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满寒城。

  • ◆干尚书文传(仁里漫稿)·顾嗣立

    文传,字寿道,号止斋,平江吴人。父雷龙,乡贡进士。先世以武弁入官,而力教其子以文易武。故雷龙两举进士,生文传,乃名今名以期之。用举者为吴及金坛两县学教谕,饶州慈湖书院山长。延佑科举法行,首中江浙乡贡,明年会试乙科,授同知昌

  • 卷七·孙一元

    钦定四库全书 太白山人漫藁卷七 明 孙一元 撰 五言絶句 江上 沙砾喧寒雨枫根挽钓楂菰蒲起烟火隔水是渔家 解衣 解衣坐渔梁水风来许许月明不见人幽篁自相语 靖江道中 落日精灵语空山旅客惊沙寒留鹭影风急走江声 鈎

  • 第十二卷 漕运二·缪荃孙

    运 道《会典》:凡岁漕京师者,有河运。江安粮道,每届循办河运,先期委员分往江北里下河一带,照应运米数采买,雇用民船兑装。由淮扬运河北行,经淮安府,又西北经清江浦,又西经清河县北为清口,又北为邳宿运河,西北经桃源县,又北经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纪昀

    列传宋 【十八】○宋十八何继筠【承矩】 李汉超【守恩】 郭进李谦溥【允则允正】 姚内斌 董遵诲贺惟忠 马仁瑀何继筠李汉超郭进李谦溥姚内斌董遵诲贺惟忠马仁瑀△何继筠何继筠字化龙河南人父福进厯事后唐至周累

  • 绎史卷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室始兴史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岀野见巨人迹心欣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防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氷上飞鸟

  • 崔元略传·刘昫

    崔元略,博陵人。祖父崔浑之。父崔儆,贞元间官至尚书左丞。崔元略应举进士,历任使府佐吏。元和八年(813),拜殿中侍御史。十二年(817),调任刑部郎中、知台杂事,又擢升拜御史中丞。元和十三年(818),因李夷简自西川应召拜御史大

  • 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经籍考集【总集下 诗文评 词曲】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六十四卷坤见史类孙梗世玉集选二卷梗字汝良丰城人【臣】等谨案梗是编次其先

  • 卷第廿六·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廿六〈起天平神護元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廢帝天平神護元年春正月癸巳朔。御南宮前殿受朝。戊戌。大宰大貳從四位上佐伯宿祢毛人。坐逆黨左遷多

  • 心晦卷七·杨慎

    【原文】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羸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

  • 卷五十五·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防正字卷五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祭法第二十三祭法节注稍用其姓代之【代误氏】郊祭一帝【一监本误二】疏禘郊至杀也○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下也字衍】昌意

  • 春秋説卷二十七·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定公上元年春王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嗣君不得正其始鲁盖有之矣而首年皆以正书公独无正何哉君位旷也夫正者王之所为天子班之诸侯禀之朝防庙谒出政布令于是乎用之所以谨人时之端严天道之奉也昭公薨太子衍废而

  • 卷五·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五明 柯尚迁 撰地官下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释曰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一乡之中必立一上大夫之尊以为主无宰伯正司之号直以本秩名之又不设府史胥徒之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录·太虚

    ──十九年十一月在成都佛学社讲──    解题目    一 解经题    二 解品题    三 解译题   释经    甲一 承前启后分    甲二 正说行愿分     乙一 长行      丙一 正

  • 第七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卯三 会十二处即藏性 分二  辰初 总征  二 别破  今初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总标十二处即藏性。处者方所也,定在也。以权教相

  • 第七十四章 齿舍利祭次第·佚名

    由此,彼[普罗伽玛布佳王]依周罗人之军势,己之首都彼阿努罗达普罗于所有之点悉灭,(一)存命大师[佛]之轮及具千根辐由轮相之足而为清洁地故,(二)又大菩提树南枝并大圣者[佛]之一多那量舍利亦安置此地故,(三)思恭敬不断,人王亦着手使行彼之

  • 念庵集·罗洪先

    二十二卷。明罗洪先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今属江西省)人。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深喜之。欲往受业,被其父阻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1529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

  • 打枣谱·柳贯

    中国最早一部记述枣的专书,元代柳贯著。贯字道传,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官至翰林待制。全书仅一卷,不足500字,分“事”与“名”两部分。事的部分,释枣之名,记枣之用及有关枣的掌故。名的部分,记枣之名73种,有的记其产地,有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