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按仪礼逸经二卷元呉澄撰澄有易纂言巳着録是编掇拾逸经以补仪礼之遗凡经八篇曰投壶礼曰奔丧礼取之礼记书中又曰公冠礼曰诸侯迁庙礼曰诸侯衅庙礼取之大戴礼记而以小戴礼记相参定曰中霤礼曰禘于太庙礼曰王居明堂礼取之郑康成三礼注所引逸文其编次先后皆依行礼之节次不尽从其原文葢仿朱子仪礼经传通释之例其引二戴记着所出郑注不着所出则与王应麟郑氏易同由古人著书不及后来体例之宻不足异也其传十篇则皆取之二戴记曰冠仪曰昏仪曰士相见仪曰乡饮酒仪曰乡射仪曰燕仪曰大射仪曰聘仪曰公食大夫仪曰朝事仪其乡射仪大射仪取礼记射义篇所陈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射厘之为二其士相见公食大夫二仪则取宋刘敞之所补敞拟记而作者尚有投壶仪一篇亦见公是集中澄偶遗之明何乔新尝取以次朝事仪后并为之跋通志堂刻九经解复佚其文盖所据乃未补之旧本非乔新本也又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第二十一篇曰汉兴髙堂生礼十七篇孔壁出多三十九篇谓之逸礼平帝时王莽立之旋废犹相传至东汉郑康成注三礼曽引之天子巡狩礼云制币丈八尺纯四中霤礼云以功布为道布属于几烝尝礼云射豕者军礼云无干车无自后射朝贡礼云纯四制丈八尺禘于太庙礼云日用丁亥不得丁亥则己亥辛亥亦用之无则苟有亥焉可也又中霤礼云凡祭五祀于庙用特牲有主有尸皆先设席于奥祀户之礼南面设主于户内之西乃制脾及肾为爼奠于主北又设盛于爼西祭黍稷祭肉祭醴皆三祭肉脾一肾再既祭彻之更陈鼎爼设馔于筵前迎尸畧如祭宗庙之仪王居明堂礼云出十五里迎嵗又云带以弓韣礼之禖下其子必得天材又云季春出疫于郊以禳春气又中霤礼云祀灶之礼先设于门之奥东面设主于灶陉乃制肺及心肝为爼奠于主西又设盛于爼南亦祭黍三祭肺心肝各一祭醴二亦既祭彻之更陈鼎爼设馔于筵前迎尸如祀户之礼又王居明堂礼云毋宿于国又中霤礼云祀中霤之礼设主于牖下乃制心及肺肝为爼其祭肉心肺肝各一他皆如祀户之礼又云祀门之礼北面设主于门左枢乃制肝及肺心为爼奠于主南又设盛于爼东其他皆如祭灶之礼又王居明堂礼云仲秋九门磔禳以发陈气御止疾疫又云仲秋农隙民毕入于室曰时杀将至毋罹其灾又云季秋除道致梁以利农也又中霤礼云祀行之礼北面设主于軷上乃制肾及脾为爼奠于主南又设盛于爼东祭肉肾一脾再其他皆如祀门之礼又王居明堂礼云孟冬之月命农毕积聚繋牧牛马又云季冬命国为酒以合三族君子説小人乐又云仲秋乃命国醵逸奔丧礼云不及殡日于反哭犹括髪即位不袒吿事毕者五哭而不复哭也又云哭父族与母党于庙妻之党于寝门外壹哭而已不踊又云凡拜吉丧皆尚左手又云无服袒免为位者唯嫂与叔凡为男子服其妇人降而无服者麻凡二十五条为篇名者八呉草庐逸经八篇仅及其三云云则亦不免有所疎漏然较之汪克寛书则条理精密多矣明一统志沅州刘有年洪武中为监察御史永乐中上仪礼逸经十有八篇杨慎求之内阁不见其书朱彛尊经义考谓有年所进即澄此本逸经八篇传十篇适符其数其説似乎有据今世传内阁书目惟载澄书不着有年姓名葢当时亦知出于澄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问田第四十二·韩非
  仲尼篇第七·荀况
  孝行篇 第四 凡十九条·范立本
  卷一百二十一·山井鼎
  卷十·欧阳修
  卷二·刘瑾
  卷一·敖继公
  卷六·吴廷华
  卷十八·李钟伦
  卷一百一十五·佚名
  八佛名号经正文·佚名
  四十二、女子出定·慧开
  卷第十五·道宣
  南闽十年之梦影·李叔同
  唯识之净土·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287_1 【南充谢郡客游澧州留赠宇文中丞】畅当   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量力颇及早,谢归今即己。   萧萧若凌虚,襟带顿销靡。车服率然来,涔阳作游子。   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

  • 金粟词话·彭孙遹

    ○词以自然为宗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乃造平澹耳。若使语意澹远者,稍加刻画,镂金错绣者,渐近天然,则乎绝唱矣。○论吴周词宋人张玉田论词,极推少游、竹屋、白石、梅、梦窗诸家,而

  • 卷四百二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六十三 储巏 宿金山聼潮阁 朝游欢未极暮憩还自营上方钟磬罢虚室泠然清起视夜何其片月东南生青山如改顾隐隐攅高城蛟龙寒尚蛰波浪谁与争乃知羣动息夕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四月甲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官恭代○上谕兵部曰朕前为严谨门禁已有屡旨申饬 祖训设立各门内外官员等守卫官军人役职司启闭盘诘关防立法严密今边警屡报堤备宜周著守门内外员役比常十分谨慎不时严加查点不许

  • 卷之五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五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行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毁折·佚名

    二五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行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毁折乾隆四十年三月二十二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谨奏,为续行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旨销毁事。窃照钦奉上谕,查缴违碍书集,前经闽省委员查出《石秋子录》、《众

  • ·会奏剿办洋匪附摺·丁曰健

    再,此案内有浙洋被击奔逸余匪,兼以内地盗船巡窜南驶,巡缉稍疏,难保不联■〈舟宗〉而至;商旅畏阻不通,所关非细。水师现任将弁各员,巡洋是其专责;各匪船窜入之始,防范有疏。当即严檄勒缉,并将署水师左营守备千总杨

  •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王延海 译注【说明】本文记述东越的变迁史实,可分为两部分。前段写秦末汉初时,东越由郡县变为闽越国和东海国,句践的后裔无诸成为闽越王,摇成为东海王。后来,东海王助汉诛杀叛乱首领吴王濞而迁处江淮间。

  • 汉王朱高煦传·张廷玉

    汉王朱高煦,成祖第二子。性情凶悍。洪武年间,太祖将各位王子召往京城学习。朱高煦不肯学,而且言行轻佻,为太祖所厌恶。太祖去世后,成祖派仁宗及朱高煦进入京城。朱高煦的舅舅徐辉祖见他游手好闲,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诫他。他不

  • 南诏德化碑·佚名

    恭闻清浊初分,运阴阳而生万物。川岳旣列,树元首而定八方。故知悬象着明,莫大于日月。崇高辨位,莫大于君臣。道治则中外宁,政乖必风雅变。岂世情而致,抑天理之常。我赞普锺蒙国大诏,性业合道,智覩未萌。随世运机,观宜抚众,退不负

  • 附录五·孙中山

    孙逸仙先生阁下:敬启者,得读《远东时报》六月号所载尊著论文,敢以一铁路专门家之资格,敬表喜忭之忱。在阁下所选定路线,仆在此时虽难遽言赞成、反对,但以一铁路联结广大之农业腹地与人口稠密之海岸之理想,感我实深。窃谓阁下

  • 卷二·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圣谕二训示世祖章皇帝谕防顺治九年勅谕国子监祭酒司业等官圣人之道如日中天上资之以图治下学之以事君尔等当严督诸生尽心训诲诸生当敬奉师教身体力行教有成效时惟师长之功学有实用方尽弟

  • ●草木子卷之一下·叶子奇

      觀物篇  ○觀物篇  天生萬物。有色聲香味。使無目耳鼻口以收攝之。則天地之工。或幾於熄矣。故色為之目。聲為之耳。香為之鼻。味為之口。此天人之所以交也。人則得其正者也。物則偏焉。此其所以靈於萬物也。

  • 卷四·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    宋 李樗黄櫄 撰何彼襛【如容反】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於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雝之德也何彼襛矣唐棣【徒帝反】之华曷不肃雝王姬

  • 译语·尹耕

    民族地理著作。明尹耕撰。一卷。耕字子华,号岷峨山人,代州(今山西代县)人。嘉靖进士,官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为张万纪所劾,谪戍辽左。是志约作于正德间,因叙蒙古事迹,故取《说文》释“译”之意,名之曰《译语》。约一万五千字。

  • 大还心鉴·佚名

    引寒山子、陶埴真人、马真人及《科仪》诸家。《宋志》、《通志》著录。盖唐五代时所撰。《云笈七签》卷73录入《内丹》部分。观其内容,实述外丹术。

  • 仪礼释宫增注·江永

    一卷,清江永(1681-1762)撰。永字慎修,西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康熙时诸生。博古通今,专心十三经注疏,于三《礼》之功尤甚,精于考证。弟子甚众、戴震等人曾受其学。着述颇丰,有《周礼疑义举要》、《古韵标准》、《礼记训义择

  • 道行般若经·佚名

    亦称《般若道行经》。 与三国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姚秦鸠摩罗 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属同本异译。道安著。东汉月氏国沙门支娄迦谶译。十卷,三十品。是大乘般若学介绍进中国内地之始。从观 察色、受、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