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耆卿字寿老,号筼窗,临海人。淳熙七年(1180)生。嘉定七年(1214)进士。嘉定十一年(1218),青田县主簿。十三年(1220),庆元府府学教授。宝庆三年(1227),校书郎。绍定五年(1232),著作佐郎。官至国子司业。端平三年(1236)卒。有筼窗集,自永乐 
- 	白乐天语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 	可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   贺铸 送汉阳刑狱掾邹永年解官归养
    高歌每忆故山薇,笑掷青衫换彩衣。
    竟为苍生安石起,本来男子次君归。
    脱冠弭棹兴非浅,戴笠乘车誓莫违。
    明日渡江聊赠别,武昌官柳尚依依。
贺铸 送何安中之官新安 
-    却说王伦赴金议事,正值金蒲卢虎等谋反的时期,蒲卢虎自以太宗长子,跋扈日甚,遂与挞懒密谋篡弑,不幸事泄。蒲卢虎伏诛,挞懒以位处尊亲,更立有大功,特置不问,命为行台左丞相,杜充为行台右丞相。挞懒奋然道:“我是开国功臣,奈何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史传三编凡例名儒名臣循吏俱始于汉终于元何也据二十一史以立传也天德与王道大用与小用原无二致三者原不必分但依类以见耳如龚遂岂不是名臣而列在循吏虞诩岂不是循吏而列在名臣司马光岂不是名儒许衡岂不是名臣而姑以分 
-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五	宋 李幼武 纂集	邵雍 康节先生	字尧夫其先范阳人徙衡漳又徙共城三十岁来游於洛葬其亲於伊川遂为河南人嘉佑中诏举遗逸留守王拱辰荐之授 
- 孝献帝纪(刘协)孝献皇帝刘协,灵帝中子。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189)四月,少帝刘辩即位,封帝为渤海王,迁封陈留王。九月初一,刘协即皇帝位,年九岁。把皇太后迁到永安宫。大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初三,董卓杀皇太后何 
- 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五世孙。考中崇宁五年进士。宣和年间,官至宗正少卿,授任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因道路阻塞不得前进。听说张邦昌僭位,写书信给康王说:“应当派遣部队在黄河上邀击金兵,迎请两宫,向僭位 
- 自后唐至石晋,为时约三十年,据中原之地者,无暇过问偏方之事,梁尚有意于经略吴、楚,特力不足耳。后唐庄宗,则初无意于此。其灭前蜀,特由好贿,说见第十二章第五节。不久亦复失之矣。而偏方诸国,亦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海内遂 
-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 端溪问答端溪子问桃李冬华春王正月大雹暑月冷十月或雷鸣者何泾野子曰人事有顺有逆则天道有常有变然亦有不尽然者其气数之错乎问夏月甚炎而井水寒隂在下也冬月甚寒而井水温阳在下也一寒一温其二气之升降乎曰人呼吸 
-                 ——老鼠也重视礼仪?【原文】相鼠有皮①,人而无仪②。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④?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⑤?【注释】①相:察看。②仪:礼仪。③止:节制。④俟(si):等 
- 元 吴澄 撰夏书夏禹有天下之号也禹贡成于尧之时而系之夏书者禹之王以是功也禹贡贡者下供上之名林氏曰是篇有贡有赋而独以贡名篇者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则贡又夏后氏田赋之总名也禹敷土随山刋木奠髙山大川禹先分布九 
-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一复次善现,虚空界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虚空界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虚空界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 
- 博山警语序.刘崇庆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上一、示初心做工夫警语二、评古德垂示警语(上)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下一、评古德垂示警语(下)二、示疑情发不起警语三、示疑情发得起警语四、示禅人参公案警语(一)示董岩达空禅者(二)示 
- 第四十三章 [缺]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第 66 册 No. 34 小王统史 
- 诗别集。南宋汪元量撰。一卷。元量有《湖山类稿》已著录。此集收诗凡二百三十七首。附录二卷,录诸家酬赠、诗话、作者生平事迹资料等。诗多记国亡北徙事及与文天祥狱中唱和之作。如《湖州歌》九十八首,写被俘后去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