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首上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首上

衍经之序

邢昺正义曰案孝经遭秦坑焚之后为河间顔芝所藏初除挟书之律芝子贞始出之长孙氏及江翁后苍翼奉张禹等所説皆十八章及鲁恭王壊孔子宅得古文二十二章孔安国作刘向校经籍比量二本除其烦惑以十八章为定而不列名又有荀昶集其録及诸家疏并无章名而援神契自天子至庶人五章惟皇侃标其目而冠于章首御注依古今集详议儒官连状题其章名重加商量遂依所请章者明也谓分析科段使理章明説文曰乐歌竟为一章章字从音从十谓从一至十十数之终诸书言章者盖因风雅凡有科段皆谓之章焉言天子庶人虽列贵贱而立身行道无限高卑故次首章先陈天子等差其贵贱以及庶人次及三才孝治圣治三章并叙德

教之所由也纪孝行章叙孝子事亲为先与五刑相因即夫孝始于事亲也广要道章广名章即先王有至德要道名于后世也名之上因谏诤之臣从谏之君必有应感三章相次不离于名事君章即忠于事君也丧亲章继于诸章之末言孝子事亲之道终也皇侃以开宗及纪孝行丧亲等三章通于贵贱今按谏诤章大夫已上皆有争臣而士有争友父有争子亦该贵贱则通于贵贱者有四焉

开宗明义章

邢昺正义曰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第次也一数之始也以此总标诸章以次结之故为第一冠诸章之首焉

天子章

邢昺正义曰前开宗明义章虽通贵贱其迹未着故此以下至于庶人凡有五章谓之五孝各説行孝奉亲之事而立教焉天子至尊故标举其首按礼记表记云唯天子受命于天故曰天子白虎通云王者父天母地亦曰天子虞夏以上未有此名殷周以来始谓王者为天子也

又曰孝经援神契云天子孝曰就言德被天下泽及万物始终成就荣其祖考也五等之孝惟于天子章称子曰者皇侃云上陈天子极尊下列庶人极卑尊卑既异恐嫌为孝之理有别故以一子曰通冠五章明尊卑贵贱有殊而奉亲之道无二

诸侯章

邢昺正义曰次天子之贵者诸侯也按释诂云公侯君也不曰诸公者嫌渉天子三公也故以其次称为诸侯犹言诸国之君也皇侃云以侯是五等之第二下接伯子男故称诸侯今不改也

又曰夫子前述天子行孝之事已毕次明诸侯行孝也援神契云诸侯行孝曰度言奉天子之法度得不危溢是荣其先祖也

卿大夫章

邢昺正义曰次诸侯之贵者即卿大夫焉説文云卿章也白虎通云卿之为章也章善明理也大夫之为言大扶扶进人者也胡云进贤达能谓之卿大夫王制云上大夫卿也又典命云王之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则为卿与大夫异也今连言者以其行同也又曰夫子述诸侯行孝之事终毕次明卿大夫之行孝也援神契云卿大夫行孝曰誉盖以声誉为义谓言行布满天下能无怨恶遐迩称誉是荣亲也旧説云天子诸侯各有卿大夫此章既云言行满于天下又引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是举天子卿大夫也天子卿大夫尚尔则诸侯卿大夫可知也

士章

邢昺正义曰次卿大夫者即士也按説文曰数始于一终于十孔子曰推一合十为士毛诗云士者事也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礼辨名记曰士者任事之称也曰通古今辩然不然谓之士又曰夫子述卿大夫行孝之事终次明士之行孝也援神契云士行孝曰究以明审为义当须能明审资亲事君之道是能荣亲也白虎通云天子之士独称元士盖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于诸侯之士也此直言士则诸侯之士前言大夫是戒天子之大夫诸侯之大夫可知也此章戒诸侯之士则天子之士亦可知也

庶人章

邢昺正义曰庶者众也谓天下众人也皇侃云不言众民者兼包府史之属通谓之庶人也严植之以为士有员位人无限极故士以下皆为庶人

又曰夫子上述士之行孝已毕次明庶人之行孝也援神契云庶人行孝曰畜以畜养为义言能躬耕力农以畜其德而养其亲也

朱子取古文孝经刋其误者考正其章次定为经一章十四章曰此一节夫子曽子问答之言而曽子门人之所记也疑所説孝经者其本文止如此其下则或者杂引记以释经文乃孝经之也盖经之防统论孝之终始乃敷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而其末结之曰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其首尾相应次第相承文势连属脉络通贯同是一时之言无可疑者而后人以为六七章【今文作六章古文凡七章】又増子曰及引诗书之文以杂乎其间使其文意分断间隔而读者不复得见圣言全体大意为害不细故今定此六七章者合为一章而删去子曰者二引书者一引诗者四凡六十一字以复经文之旧

刋误章次

经一章       今文开宗明义章第一至庶

人章第六合为一章

之首章      释至德以顺天下

今文广至德章第十三

之二章      释要道

今文广要道章第十二

之三章      释以顺天下

今文三才章第七

之四章      释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今文孝治章第八

之五章      释孝德之本

今文圣治章第九上一节

之六章      释教之所由生

今文圣治章下一节

之七章      释始于事亲及不敢毁伤

今文纪孝行章第十

之八章      因上章

今文五刑章第十一

之九章      释中于事君

今文事君章第十七

之十章      释天子之孝

今文感应章第十六

之十一章     释立身名及士之孝

今文广名章第十四

之十二章     因上章

古文闺门章

之十三      不解经别发一义

今文谏诤章第十五

之十四章     不解经别发一义

今文丧亲章第十八

经文

仲尼间居曽子侍坐子曰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曽子辟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爵禄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已下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臣谨按孝经古无章第篇名自皇侃标天子以下五孝之目而五等之序截然以明盖孝为王道之本万化之原故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之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然而无所不包者其体施之有方达之有渐能足乎其量而无以加者其用其体则足乎赤子之心无憾于匹夫之贱蔬粟饮水与尊养四海其致一也其用则各有其地之所得为与其分之所不可过诸侯不敢拟于天子卿大夫不敢拟于诸侯士不敢拟于卿大夫庶人不敢拟于士其势然也夫惟天子之尊足以立乎其体之至隆而称乎其量之无加推一念之爱达之于无不爱无不爱斯能爱其亲推一念之敬达之于无不敬无不敬斯能敬其亲斯须之不爱为刻覈为残忍为法令繁密为赋敛无艺将不胜兵刑之祸而天下有重足之忧斯须之不敬为傲慢为逸乐为侈靡无度日泰然于上而天命人心去之矣故天子之孝非特谨小节勤细行已也在天下安社稷固否耳此爱敬之实也古之圣王如大舜之防防齐栗禹之勤劳汤之立爱立敬文王之日昃不遑暇食皆本孝道以光大业致盛治至于武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制礼作乐文章大备凡其礼百神和民人而御万物者乃至纎悉具举而皆可法然夫子要而赞之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言爱之至敬之至也盖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四海古之圣王所以过化存神不言而喻不介而孚者率由斯道也故夫子举先王之至德要道切着之为经而三复其文于天子之孝本之以爱敬二人而推之通神明光四海兴礼乐移风俗纳谏诤美政教其于事亲之仪节盖略焉而至于诸侯以降则第勉以奉宗庙承祭祀为言行无过服劳奉养而已矣盖其所施固有广狭小大之殊而丁宁之意亦少杀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夫天子尽孝于上则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莫不尽孝于下而治化成矣此自然之序也虽然由天子而诸侯而卿大夫而士而庶人此治之有其序也由亲亲而仁民而爱物此序之又有其序也而或者骛于泛爱博施之説托于一视同仁之大则与异端之所谓无差等无人我者意岂异哉夫子固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且夫不爱其亲者亦必不能爱人不敬其亲者亦必不能敬人譬诸水然沟浍者可立涸也如草木然根拨则枝叶必害也人君诚鉴乎此而専以孝亲为心久之仁心纯熟义理精明不敢恶人不敢慢人之一念油然自生发之不御而充之不穷于天下也何有不然千寻之木旦夕而长有是理哉若夫诸儒所定十八章前后次第多异同臣按开元间题章名及正义所云皆以三才章以下为广叙前六七章之意则朱子刋误定为经文者为不易臣今一以是为宗衍经不衍传者从经也不衍故之章第但各存之不复论而文之义固已悉具云

御定孝经衍义卷首上

猜你喜欢
  序·吕坤
  卷一○一·邱濬
  公冶长第五·孔子
  第十三章 21·辜鸿铭
  卷五十八·山井鼎
   天道第十三·刘文典
  乐者,天地之和也(1)·戴圣
  哀公·哀公十八年·左丘明
  地狱品第七·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四·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十五·瞿汝稷
  答某学生问·太虚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澄观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九·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睦·唐圭璋

      睦字和叔,一字子雍,莆田人,徙家苏州。嘉祐六年(1061)进士。熙宁三年(1070),秘书丞。召试,授集贤校理。出为两浙提点刑狱,拜监察御史。元丰间,累迁史馆修撰,改鸿胪卿。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移知潭州卒。   沁园春   小雪初晴

  • 第二十三出 盗起·周履靖

    【番卜算】〔小生领众上〕逐鹿应天心。斩蛇惊鬼泣。古来无种是王侯。六合吾当一。一啸江河尽倒流。靑霜片片落吴钩。雄心不作公卿业。直取中原十二州。自家姓刘。名福通。颖州人也。向与韩山童合谋。声言弥勒佛治世

  • 卷第二百五十五 唐紀七十一·司马光

      起玄黓攝提格(壬寅)五月,盡閼逢執徐(甲辰)五月,凡二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和二年(壬寅、八八二年)   五月,以湖南觀察使閔勗權充鎮南節度使。勗屢求於湖南建節,朝廷恐諸道觀察使效之,不許。先是,王仙芝寇掠江西

  •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八·佚名

    卷四十八   康熙十八年十一月壬辰朔,敕巡抚李天浴同广西兵进剿。先是,上特遣大臣徃广西、湖南、陕西,令王将军、总督、提督等详议剿灭贼寇事宜具奏。至是,总督金光祖奏言:今方自粤西进取云贵,而云贵督、抚、提督俱见在湖

  • ●卷十一·司马光

    王罕侬智高犯广州,罕为转运使,出巡至梅州,闻之而还。仲简使人间道以蜡丸告急,且召罕,罕从者才数十人,问曰:“围城何由得入?”曰:“城东有贼所不到处,可以夜缒而入。”罕曰:“不可。”进至惠州,广民

  • 第九节 在北碚·老舍

    一、北碚北碚是嘉陵江上的一个小镇子,离重庆有五十多公里,这原是个很平常的小镇市;但经卢作孚与卢子英先生们的经营,它变成了一个“试验区”。在抗战中,因有许多学校与机关迁到此处,它又成了文化区。市面自然也就跟着繁荣起

  • 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赵绰传·魏徵

    赵绰,河东人。 生性质直刚毅。 在北周时,起初当天官府史,因他恭谨勤勉,提升为夏官府下士,渐渐以聪明能干被人知晓,累次升迁,到转任内史中士。 遭父丧,离职守丧,悲哀太过,以至骨瘦如柴,世人称其孝。 守丧满期后,又当掌教中士。 隋

  • 齐欲伐魏·佚名

    【提要】 行贿受贿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上是最为卑劣也最为普遍的事,为私利而损公益就是腐败的特征。贿赂腐败古已有之。但是古人也懂变通之法,看看他们怎么对待贿赂的。 【原文】 齐欲伐魏,魏使人谓淳于髡曰:“齐欲伐魏,能解

  • 商书·西伯戡黎·佚名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

  • 序·姚际恒

    春秋通论 清 姚际恒春秋通论序(前阙)书之旨亦隐而弗彰,不亦过与!妄夫目春秋为朝报,而春秋隐;愚夫尊之过高、求之过深,而春秋愈隐。然则春秋一经,有不亡于妄且愚之目者几希!故诸经之亡,皆亡于传注,而春秋为尤甚。何则?一经而有

  • 读墨子·墨子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汎爱亲仁以博施济衆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襃弟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

  • 猎人笔记·屠格涅夫

    著名小说《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优秀作品之一。全书共25个短篇,自1847年起在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上陆续发表。小说以俄罗斯中部地区的自然景色为衬托,以农民与地主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描绘了19

  • 灌园集·吕南公

    宋代诗文别集。吕南公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书为30卷。绍兴十二年(1142)符行中为本集所写的序称:“先生姓吕氏,讳南公,字次儒。其子郁亦有学问,能世其家,收拾先生遗稿编成三十卷。”但刊板久佚,故书亦不传,

  • 闺墨萃珍·佚名

    古代女子文书合集

  • 伤寒括要·李中梓

    伤寒类著作。明李中梓撰。二卷(另有三卷,方二卷本)。中梓有《内经知要》已著录。李氏曾撰有《伤寒授珠》十卷,毁于兵燹,后将其内容删繁去重,择其精萃,十存其二,而无遗漏,名曰“括要”,撰成于清顺治六年(1649)。首列总

  • 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张资平

    张资平著。发表于1921年《创造季刊》创刊号。写一个旅日华侨与日妇所生的混血儿秋儿的悲惨遭遇。秋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带着女儿嫁给村中的一个老牧师。因不堪后父虐待,秋儿离家出走,在东京郊外某工厂当女工时被理事奸污

  •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佚名

    3卷,明船说,明法等编(依驹本印)。第一卷,上堂升座小参示众机缘垂问像赞。第二卷,拈颂。第三卷,行实联芳法语杂着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