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目録

周易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检讨【臣】何德新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编修【臣】赵青藜

监察御史【臣】黄元铎

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监察御史【臣】周祖荣

时乗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编修【臣】李清芳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编修【臣】何其睿

监察御史【臣】赵青藜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

监察御史【臣】毛旭旦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少詹事【臣】张鹏翀

编修【臣】吴履泰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给事中【臣】倪国琏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编修【臣】张若需

给事中【臣】周祖荣

监察御史【臣】李清芳

监察御史【臣】周 礼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监察御史【臣】李敏第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侍讲学士【臣】鹤 年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右庶子【臣】林蒲封

右中允【臣】钱维城

洗马【臣】国 柱

侍读【臣】齐召南

编修【臣】窦光鼐

编修【臣】庄有信

监察御史【臣】赵青藜

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编修【臣】周玉章

编修【臣】王际华

猜你喜欢
  谏诤章第十五·佚名
  鬻子序·鬻熊
  春秋经传辨疑卷下·童品
  论语学案卷七·刘宗周
  卷六·高士奇
  第五章 6·辜鸿铭
  第三章 8·辜鸿铭
  卷六十·程川
  卷三十·程川
  卷七·魏了翁
  卷六·吕祖谦
  复程天度居士书·太虚
  世界未来大战之救济·太虚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延寿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一·徐世昌

    孔祥淑孔祥淑,字齐贤,曲阜人。保山浙江巡抚刘树堂室。有《韵香阁诗草》。读史鸿濛判天地,清辉并日明。仪型孚万国,端由内化成。早朝警永巷,失德误倾城。法戒昭古鉴,尚论贵持平。燕私苟不忝,千载流芳声。诞降

  • ●复社纪略卷之一·陆世仪

    令甲以科目取人,而制义始重。士既重于其事,咸思厚自濯磨,以求副功令。因共尊师友,互相砥砺,多者数十人、少者数人,谓之文社;即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遗则也。好修之士,以是为学问之地;驰骛之徒,亦以是为功名之门:所从来旧矣。粤

  • 辽史拾遗卷二·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三太宗上太宗孝武文皇帝讳徳光字徳谨小字耀库济唐天复二年生神光异常释念常佛祖通载曰辽主徳光名耀库济姓刘氏安巴坚第二子诞于大部落东牙帐生时黒云覆帐火光照耀有声如雷及长雄杰有大志精骑射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四·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闰十月戊子朔○己丑召宣大总督兵部尚书赵炳然回部视事寻以三年考满加太子少保○巡按狭西御史方新上曰臣窃惟黄河与北虏之患自古有之然而有甚不甚也今豊沛之区闾殚为河而又兴都有 陵寝之忧凤宿有冰雹之厄

  • 卷九·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乙酉(一六四五)三月甲申朔皇太子至自金华。北都失守,太子为逆闯所得,挟之往永平;及与吴三桂战而败,太子遂不知下落。相传:太监高起潜奔西山,太子自诣之,遂同至天津,浮海而南。八月,依淮上。起潜知江南无

  • 十国春秋卷一百三·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荆南四列传李载仁倪从进王贞范王惠范【弟延范】康张 魏璘 王昭济王崇范李载仁唐室之逺裔也开平初避乱来江陵武信王署为观察推官自负才学深为王所嘉赏从容接待礼遇有加然性迂缓颇不厌众心文献王时稍迁至

  • 契丹传·魏徵

    契丹的祖先与库莫奚是一个民族的两个部落。 这两个部落都被慕容氏打败,都逃窜到松江、漠河一带。 后来稍稍强盛起来,居住在黄龙山北边数百里的地方。 他们的风俗习惯与革末革曷族很相似:喜欢劫掠;因父母死了而悲哀哭泣的

  • 贺琛传·李延寿

    贺琛字国宝,幼年丧父,伯父贺蠩传授他儒家经典,一听就懂得意义所在。贺蠩感到惊异,常说:“这孩子将来要因为精通经典取得官位。”贺蠩死后,贺琛家贫,常往返家乡山陰与诸暨之间贩米来养活母亲,虽然要亲自划桨摇船,一有空闲就不忘

  • 达奚武传·李延寿

    达奚武,字成兴,代地人。他少年时倜傥潇洒,喜好骑马射箭。贺拔岳征讨关中,命他为副将。贺拔岳被侯莫陈悦害死,他与赵贵替贺拔岳收尸并运至平凉,两人一起跟随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他被封爵为须昌县伯。  大统初年,他出任东秦州

  • 第十五章散会与搁置动议·孙中山

    一百二十一节散会动议附属动议,其在秩序之首者,为散会议,其处分顺序超乎各动议之先。所以如是者,因会众凭大多数之意,则有权随时终结议期也。此议一出,当立即决断,不得讨论,并不得修正,不得搁置,不得付委,不得延期,不得压止,不得复

  • 卷107·陈邦瞻

    ○元伯颜入临安帝隰德祐二年春正月,遣监察御史刘岊奉表称臣于元。先是,元军既迫,朝廷遣柳岳奉书如元军前,称廉尚书之死,乃盗杀之,非朝廷意,乞班师修好。岳见伯颜于无锡,泣请曰:“嗣君幼冲,在衰绖中,自古礼不伐丧。凡今日事至此者

  • 魯頌·毛公

      駉之什   駉.頌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儉以足用.寬以愛民.務農重穀.牧于坰野.魯人尊之.於是季孫行父請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頌.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   駉駉牡馬.在坰之

  • 卷四十二·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御臣妾下 唐中宗神龙元年八月戊申以水灾求直言右卫骑曹参军西河宋务光上防以为水隂类臣妾之象恐后庭有干外朝之政者宜杜絶其萌 臣若水通曰

  • 卷十九·佚名

    释初品中三十七品【经】“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论】问曰:三十七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何以

  • 慧因室杂缀·佚名

    《慧因室杂缀》是一本民国时的笔记本史料。作者没有确切的考证。其中有讲钱法变更的,如咸同光宣四朝钱法之变更等。

  • 云溪友议·范摅

    唐代笔记小说集。范摅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范摅《云溪友议》三卷(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崇文总目》同。《郡斋读书志》小说家类亦著录为3卷,云:“唐·范摅撰,记唐开元以后事。摅,五云溪人,故以名其书

  • 青春之火·程小青

    我不是自己夸口,我的听觉虽及不上我的老友霍桑,可是也并算不得怎样低弱。那天破晓时分,霍桑只轻轻地说了一声“一个女子”,我便突的从睡梦中惊醒。我向窗上望一望,晓光已是白漫漫的。在这晚秋的当儿,这样的光色,估量起来,已是

  • 灾难的岁月·戴望舒

    现代新诗集。戴望舒著。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2月初版。收新诗25首。这是作者继《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之后的第4部诗集。收入的诗作写于1934年12月至1945年5月。《古意答客问》和《灯》2首写于旅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