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散会与搁置动议

一百二十一节散会动议附属动议,其在秩序之首者,为散会议,其处分顺序超乎各动议之先。所以如是者,因会众凭大多数之意,则有权随时终结议期也。此议一出,当立即决断,不得讨论,并不得修正,不得搁置,不得付委,不得延期,不得压止,不得复议,只有表决而已。

一百二十二节独立之散会动议散会动议为附属动议之外,有时亦为独立动议。其在各事完结之时或在无事之间而提出者,则为独立动议也。但其受限制与附属动议同,当得全体一致,乃可讨论其因何不宜散会之理由。常有于会期终结之时,照例提出散会议者。但如有人提出权宜问题,指出尚有当议之事,则提者当即收回也。

一百二十三节散会议之限制通常有言:“散会动议,无时不在秩序。”其实不然也。散会议有不能提出之时如下:一、在会员得有地位之时,二、在进行表决之时,三、在表决停止讨论之时,四、在一散会动议才否决之后而无他事相间之时。此四条件,所以防止少数人之捣乱也。更有权宜问题及秩序问题,因具急要性质,故虽于散会议提出之时行之,亦合秩序。

除以上之限制外,则散会议当常在秩序之首也。

一百二十四节散会之效果一会员照常例讨得地位而言曰:“我动议散会。”主座曰:“散会之议已提出,赞成者请曰‘可’”云云。宣布曰;“已得通过,本会散会至某日再集。”表决如有可疑,可提出疑问,如他案焉。

若散会之议失败,则间断之事再行继续。若得通过,则间断之事,下会当接续办之。倘无下会,则散会之议即为打消在议之事也。若有一定之办事秩序,一定之散会时间,则散会所间断之事,下会可按次以未完件提出之;而提出之时,当就其间断之点以开议。

一百二十五节有定时间在团体之规定散会时间者,届时主座当止绝各事而言曰:“散会之时间已到。”随而稍候(与机会使提议“延长时间”或提议“散会”),再曰:“本会散会。”若欲连续继议,则当提出独立动议以延长时间(至有限定或无限定),呈表决而按之以施行也。

若无规定散会时间者,则当提议“本会于几点钟散会”。此动议与其他独立动议无异,并无优先顺序也。

与散会动议并列者,为定期开下会之议。其有规定开会日期之团体,则不须此;其无规定者,则为不可少之事。故有谓定下期开会之议,应在散会顺序之前。但此既属可讨论可修正之议,则当不然也。若散会之议既提出,而无下次开会之期者,主座当唤醒提议者,以下次会期尚未曾定,而提议者当自收回其议,俾有提议下次开会期之机会,而留回其优先权以再提散会之议可也。倘彼不肯收回散会之议,则必当立呈表决;若非会众不愿再有下会者,即必否决之也。此动议之方式如下:“我动议散会,至下星期二日午后三点钟再开会。”

一百二十六节搁置动议第二级之附属动议,为搁置议。此议所以延迟最后之动作,而假以再加审察之时也。此议不得讨论,不得修正,不得付委,不得延期,不得打消,不得复议,而只让步于散会之议,并权宜问题及秩序问题而已。若遇失败,可以散会议之同一条件而再提出之。

一百二十七节搁置议之效力搁置之议,乃将所议之原案及其附属各动议一齐搁置之。此议不能施于案之一部分;若加于一部分,则当然加于全案也。倘此议得胜,则全案及其所属之修正案,乃至所属之附属动议,皆从而搁置之,而另从事于他事也。

一百二十八节拍出之动议抽出之议,可于搁置之后立时提出,或可于稍后之同期提出,或下期提出。抽出之动议,并非附属动议,是以无顺序优先之权利,而与一般之动议同列。此议亦不能讨论,其效力则恢复原案于间断之点。若搁置之案,以后无提议以抽出之,则当然打消。又搁置之案,适遇会期告终,或至会年之末,亦终归打消也。

(演明式)如一百十八节之案正在讨议中,其附属动议付委延期及停止讨论已经提出,而最后甲君曰:“我提出搁置议。”主座曰:“搁置之议已经提出,赞成者……”云云。宣布曰:“已得通过,而本会筹备注册之问题当搁置。今者会众之意欲为何事?”(中有他事告竣)于是场中适无别案,甲君讨得地位而言曰:“我提议抽出‘本会筹备注册’案。”主座接述其议,若得通过,则曰:“此案复在众前,而第一问题为停止讨论之动议。”彼乃进而表决之。若归失败,则其他之附议动议如延期、如付委、如修正,皆一一付之表决,最后则处分本题也。

主座于表决搁置动议,宜唤醒会员,以搁置问题非特搁置本题,而更搁置所附属之动议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一·表第二十二·脱脱
  臧榮緒晉書卷一·汤球
  卷第一百五十六·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五·佚名
  提要·汪藻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纪昀
  卷之一百七·祁韵士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九·阿桂
  两汉笔记卷二·钱时
  门达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三·杨士奇
  ●牧令书卷三 持家·徐栋
  卷一百二十六·宋敏求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二·钱若水
  甲申核真略·杨士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六温庭筠兰塘词塘水汪汪鳬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檝绣颈【一作领】金须荡倒光团团皱绿鸡头叶露凝荷卷珠净圆紫菱刺短浮根纒【一作绵一作鲜】小姑归晩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东沟潏潏【一作繘

  • ◎试院现形·李定夷

    县知事试验为中华民国考试士子之第一事前后已举行三次,旧僚新进,聚集一堂,所演笑柄,不一而足,兹琐述之,足供茶余酒后之一粲。当亦读者所许也。 口试一场,照知事试验章程,原系询问地方之人情风俗习惯,乃据应考者之传述。询问之

  • 第二十二卷 清贡生 (三)·缪荃孙

    [嘉 庆 朝] 江宁府 徐 鏊 上元人。 黄 浩 上元人。 顾 铭 上元人。 臧志仁 上元人。 余 旻 上元人。 刘 桂

  • 绎史卷六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与邾莒之怨【公羊传桓公七年焚咸邱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咸邱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谷梁传其不言邾咸邱何也疾其以火攻也○杜氏

  • 五五 大通学堂的号手·周作人

    秋瑾从日本归国后,据传略里说,“主讲浔溪学校,旋在上海主持同盟会通讯机关,尝与陈墨峰会同造炸弹,弹药爆炸创甚,几以此被捕,因无左证得免。寻办《中国女报》,以母丧返浙,居于徐伯荪所创办之大通体育会,往来江浙,连络会众,得数千人

  • 永宁土司传·张廷玉

    永宁,唐朝时称为蔺州。宋朝时,该地在泸州的江安、合江二个县的境内。元朝时,此地设置了永宁路,统领了筠连州和腾川县,后来此地又改为永宁宣抚司。明朝洪武四年(1371)平定了四川,永宁归附朝廷,朝廷在此设置永宁卫。六年,筠连州

  • 卷二百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五人物志九十五忠义传七【满洲八旗七康熙十五年至十六年共一百五十一人】爱图爱图满洲镶黄旗人姓勒第氏世居黑龙江康熙十三年以前锋校随定远平

  • 提要·真德秀

    【臣】等谨案大学衍义四十三巻宋真徳秀掇徳秀有四书集编已着録是书因大学之义而推衍之首曰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本次以四大纲曰格物曰致知曰正心曰诚意曰修身曰齐家各系以目格物致知之目四曰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

  • 权舆·佚名

    --富贵显赫有尽时【原文】於我乎①,夏屋渠渠②,今也每食无余。於嗟乎,不承权舆③!於我乎,每食四簋①,今也每食不饱。於嗟乎,不承权舆!【注释】①於(Wu):感叹词。②夏:大。夏屋:大房子。渠渠:深而大的样子。③权舆:起初

  • 附︰歐陽競無先生答梅君書·欧阳竟无

    (前略)批張君文雲︰用是生滅,體是真如,見相生滅,內二分正智緣如;若克實言之,內二分安立証義概屬正智邊;言以証自証為如自証緣之,則自証為智;以自証為如証自証緣之,則証自証為智雲雲。王君疑以証自証為如自証為如兩句,令為解之,分三段

  • 佛說義足經卷下·欧阳竟无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一]猛觀梵志第十一   聞如是.佛在釋國迦維羅衞樹下.從五百比丘悉應真所作已具已下重擔聞義已度   所之生胎滅盡.是時十方天下地神妙天來佛所欲見尊德及比丘僧。是時梵四天王   相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法门句义及次第  世间不解离明慧  大智通达教我等  归命无量功德身  应当敬彼如是尊  头面礼足而顶戴  以能荷佛难胜事  摄受众生利益故  如是

  • 卷第十二·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十二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道严书记诞辰朔莫风来劲。闻声凛若斯。避寒松叶火。乐道老年诗。浊世无青眼。丛林有白眉。圆通门大启。共喜不违时。无凡监寺诞辰谁云丈夫

  • 安静的美国人·格雷厄姆

    《安静的美国人》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受欢迎、最后公认和争议的代表作。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入选2003年《卫报》有史以来100部伟大

  • 历代帝王宅京记·顾炎武

    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又名《历代宅京记》。共20卷。记载自上古伏羲以后迄于元代,历代帝王的建都所在及有关事迹。前2卷为总叙。后18卷仿照宋程大昌《雍录》、宋敏求《长安志》的体例,分叙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

  • 知稼翁词·黄公度

    一名《蒲阳知稼翁词》。词别集。南宋黄公度(1109—1156)撰。一卷。公度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间进士第一。除秘书正字。触秦桧,出判肇庆府。桧死召还,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有《知稼翁集》十一卷。本集的传世

  • 礼记大全·胡广

    三十卷。明胡广(1370-1418)撰。胡广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举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赐名靖。成祖继位,胡广迎降,复名广,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两次从帝北征,卒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洪熙初,加赠少师

  •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佚名

    唐代义净(635~713)译。又作庄严经、庄严王经、庄严王陀罗尼经、杂密经、拥护饶益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在布怛洛迦山,向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宣说‘一切如来所护观察众生示现佛刹庄严王陀罗尼’;次说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