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琛传
贺琛字国宝,幼年丧父,伯父贺蠩传授他儒家经典,一听就懂得意义所在。贺蠩感到惊异,常说:“这孩子将来要因为精通经典取得官位。”贺蠩死后,贺琛家贫,常往返家乡山陰与诸暨之间贩米来养活母亲,虽然要亲自划桨摇船,一有空闲就不忘读书,尤其精通《三礼》。二十多岁时,贺蠩旧日的门徒逐渐都到他这儿来求学问。
当初,贺蠩在家乡聚徒讲授,周围来就学的有三千多人,贺蠩天监年间去世,这时候又聚拢到他这里。贺琛就在城郊之间盖起房舍,有茅屋几间。他年近三十,便开始从事讲学。他家世代研究《礼》学,洞悉其精妙之处,贺琛推断讲述先儒论著中的含义,言辞雄辩而又简明。座中听讲受业的人,终日都不感到疲倦。
湘东王作郡太守时年幼,彭城到溉为行事,听说贺琛的美名,命人备车马前去拜访。碰上贺琛正在讲课,学生满座,听说州郡长官突然到来,无人不为之躁动,而贺琛却毫不停顿继续讲经,若无其事。到溉下车,从容入座听讲,接着就提问诘难,贺琛与他你来我往从容对答,道理完备周严。到溉赞叹说:“博通儒学的大师,今天在贺先生这里复现了。现在我先回去,不久就来请你屈尊去任职。”贺琛并无回话,神色安然。到溉向湘东王进言,请给他补任郡功曹史。贺琛以母亲年迈为理由,坚辞不就。
不久母亲去世,贺琛搭草棚在墓旁守孝。丧服期满,还不回家,他的学生们又跟他来守墓。贺琛经年累月地哀痛过度,形销骨立,讲学已吃不消。众弟子们尽力护养,才逐渐恢复学业。
普通年间,太尉临川王萧宏来镇守会稽郡,征召贺琛补祭酒从事,贺琛当时已经四十多岁,才第一次接受任命。武帝听说他有学问,在文德殿召见他,和他谈过后表示赞赏,对仆射徐勉说:“贺琛特别有家学渊源。”于是补任他为王国侍郎,渐渐又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参礼仪事。经屡次升任为尚书左丞。武帝下诏让贺琛撰写《新谥法》,当下便遵照施行。当时皇太子认为服大功丧服的晚期,可以给儿子行冠礼或嫁女儿。贺琛驳斥他的观点。于是朝廷就以贺琛的意见为定。加封他为员外散骑常侍。以前尚书坐南边位置,冠上没有貂作装饰,有貂饰自贺琛开始。又改任御史中丞,和先前一样参与礼仪事宜。
贺琛生性贪婪吝啬,收了不少贿赂,家产丰富了,买公主的府第作自己的私宅,被有关官员上奏,因此被免官。后来作通直散骑常侍,兼任尚书左丞,参掌礼仪事务。贺琛前后任职期间,凡是郊庙祭祀的各项礼仪,很多都是他创立而成为定制。每次进宫见武帝,武帝都要跟他谈上半天,因此朝廷上便有这样的话:“上殿不下有贺雅。”因为贺琛容貌举止闲静文雅,所以当时人们都这样称呼他。又改任散骑常侍,参掌礼仪如故。
当时武帝年迈,作官的往往文饰奸邪,阿谀奉承,对时政危害很大。贺琛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大略如下。
第一件事说:“如今北边魏国臣服,国家正是应该致力于生聚教育的时候,然而各地百姓逃亡依附大姓,使国家户口锐减,这的确是当务之急。国家在关外的赋税本来很轻微,可是常年的租调,动不动就收不上来,而人民不能安居,难道不是州郡长官的过失。”第二件事说:“天下官吏之所以贪婪凶狠,很少有廉洁清白的,都是由奢侈婬佚的风俗造成的。这种形势下,要使百姓守方正,官吏尚清白,怎么能做到呢?如今应该严厉法纪,提倡节俭,打击浪费,纠正浮华之风,使众人都知道应该改变他们耳目声色的好恶,这样倡廉肃贪便易如反掌了。”第三件事说:“不学无术的小人,凭借诡诈钻营往上爬,使用浅薄的智能,去贪取分外的要求,以对百姓严厉刻薄为能事,以弹劾排斥同僚为专业,弊病奸邪日渐增长,都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如今希望能要求官吏们出以公心为国出力,抑制他们贪婪凶狠的愚妄念头,那么就会上下安定,没有意外的祸患了。”第四件事说:“自从征伐魏国,国库空虚,如今天下无事,却还是入不敷出,的确是有原因的。国家如果贫困就应该少烦扰百姓而减少花费,少烦扰百姓就得到休养,少花费财力就会聚集。如果说花费小不会损害国家财力,那么这种小花费就会终年不息;认为小辨模劳役不会妨害民众,那么这种劳役也就会终年不止了。”
奏章呈上去后,武帝大怒,把主书召到跟前,口授敕令斥责贺琛说:“朕拥有天下四十多年了,官员们直言不讳的意见,每天都能听到看到,可还总怕事务繁忙,致使闭目塞听。你高官厚禄,广识博闻,不应和微贱之人一样,只是为了博取名誉,宣扬自己能上书陈事,遗憾的是朝廷不能接受。你说‘如今北边臣服,正是应实行生聚教育的时候,而人民不能安居,是州郡长官的过错’。但大泽之中有龙有蛇,即使不是全好,也不能是都坏。你可以明确指出有罪过的人。你说‘应该倡导节俭”,又说‘最理想的政治必定要以淳厚朴素为先’,这话说得很好。孔夫子说‘只要自身正,不下令别人也会听从;自身不正,即使下令别人也不会听从’。朕已三十多年不与妻妾往来,不和女人同房也有三十多年,平时居住的地方不过能放下一张床,屋里从没有什么装饰玩物,这些都是人所共知。朕生性不饮酒,生性不好听音乐,所以在宫内我私人宴会上从未奏过乐。朕三更从卧室出来办公事,什么时候休息就看事情有多少。有时事少,中午以前可以办完;事情多了,到太陽偏西才吃饭。经常每天只吃一顿,说不上是白天的饭还是夜宵,没有个定时,有时身体不舒服,才再吃一次。过去我的腰超过十围,如今瘦得才二尺多。以前的腰带还放在那儿,这可不是我瞎说。为谁这样干呢?还不是为众生救亡超生。《尚书》上说,‘有了胳膊腿才能成人,有了良臣才能成圣君’。当初朕如果有股肱之臣,还可以作个中等君主,如今却不免位置在九品以下。你所说的所谓只要君主以身作则,就能‘不令而行’,不过是废话罢了。你又说‘各部门官员没有不上书言事的,都是奸诈钻营往上爬’。如果不许臣下奏事,道理上说得过去吗?因噎废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许奏事,谁来担任那些职务?能了解信任而委以重任的臣子,到哪儿去找呢?因此古人说,‘偏听就能生出奸邪,只任用某个人就会酿成祸乱’。到底怎样才对,你再写好了奏上来。”贺琛接到敕令,只有谢罪的份儿,不敢再有什么辩驳。
太清二年(548),任中军宣城王长史。侯景攻陷建康,贺琛受伤没死,贼兵搜捕到他,用车拉到台城的宫阙下边,让他求见城内仆射王克、领军朱异,劝他们开城放贼兵进去。王克等人责备他,他就哭泣不再劝降。贼兵又把他拉到庄严寺治疗。第二年,台城失守,贺琛逃回家乡。那年,贼兵进犯会稽,又抓住贺琛把他送到都城,让他作金紫光禄大夫。后来去世。贺琛所撰写的《三礼讲疏》、《五经滞义》以及各种礼仪注释共百余篇。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毕沅 國語卷第二十一·韦昭 提要·姚之骃 卷一百六·杨士奇 卷之九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原序·刘时举 三八五 谕内阁英廉着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佚名 粤语一(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会奏绅民捐资助赈附摺·丁曰健 刘潜传(附刘孝胜等传)·姚思廉 程颐传·脱脱 翰苑羣书卷二·洪遵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一·王世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