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礼全经释原序

先民有言泰和在成周宇宙间至治固不可得而见矣幸存周官灋度六篇其当时为治之迹矣乎因其迹以求其心得其心以推于政故成周之治百世可复作也今全经具存不曰周官而名周礼何哉盖礼也者道之体也灋也者道之用也心也者道之管也道与心一斯心与政一矣心与政一斯灋与礼一矣灋与礼一然后谓之王制也心与政一然后谓之王道也道与心一然后谓之天德也故程子曰有天德斯可与语王道张子曰不闻性与天道而言制作者末矣是以君子格物以诚意慎独以养心则天德具矣立诚以动物由心以行政顺应以平施则王道行矣则地稽天损益因礼变通宜民则制作协乎自然矣故能防心政礼灋为一道则成周之治夫岂逺哉周礼晦蚀于战国毁弃于秦渐出于汉氏刘德购之得于李氏惟存五官而补以考工记刘歆传之杜子春训之郑众郑更相发明圣王之制复见于后世者固不幸哉自汉以来干余年矣论之者更几贤行之者更几主而卒不明不行何哉其不明也我知之矣简札淆乱司空错于地官未之分也封建乡遂井田格于悖说未之正也其不行也我知之矣心与政离既荒其原不明不行固其所也况于假而用者王莽误而用之者安石乎汉唐之儒固有以为战国隂谋之书又有以为汉儒附防之说则又均为不明而果于非圣矣独程朱大儒洞识圣心之渊防断断以为周公遗典而明道横渠又决欲行之以复三代有志不就故防辞奥义未及论著君子惜焉夫冬官未尝亡也何必购以千金又胡为补以考工记后此诸儒训释名物不为无功虽大意未见然尚承袭汉本不敢更定至元有俞庭椿氏者始谓冬官不亡散于五官之中作复古编以伸其说永嘉王氏临川吴氏清源丘氏椒丘何氏咸宗之各于五官之中杂取诸职以补冬官人持所见各自为编则周礼虽存纷纭舛错几不可读矣以迁之鲁钝窃志是经体验探求至形寤寐似窥见其一二者然后知周礼一言一字无非圣人精神心术之所寓当时已施之治迹者也孟子曰诸侯恶其害己而皆去其籍故知周礼者孰如孟子今观遂人以下地官之半实冬官也不知何人次于掌节之后而大司空之职举而杂于大司徒之中遂起千古不决之疑无乃战国诸侯之所乱乎伟哉孟氏爵禄之篇井田征税之论诚宜补周礼之阙者又约其防将自试于齐梁卒不能遂乃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何其言之谆谆至此百世之下非无知孟子之心者特以周礼不明无所率由故耳迁不自度乃分遂人以下为冬官而证其序官之同乎六十取地官土地之事为大司空之职则冬官复矣又以乡遂大夫以下皆无府史胥徒而知其在民之官大端既明则封建井田与夫贤能征税之属俱可类见矣乃敢集诸儒之训以释之发鄙见以原之庶几圣人作经以开万世太平者为不亡矣哉嘉靖乙巳二月朔旦柯尚迁序

猜你喜欢
  先识览第四·吕不韦
  卷四十二·湛若水
  卷二十四·陈祥道
  卷二十三·真德秀
  卷二十四·真德秀
  尚书句解卷七·朱祖义
  卷二·车垓
  卷十九·朱熹
  卷十六·方苞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冯友兰
  卷第二 风操 慕贤·颜之推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在泉州小雪峰寺开示·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卑微·徐志摩

    卑微,卑微,卑微;风在吹,无抵抗的残苇;枯槁它的形容,心已空,音调如何吹弄?它在向风祈祷:“忍心好,将我一拳推倒;“也是一宗解化——本无家,任漂泊到天涯!”

  • ●跋·纪坤

    先曾祖生明隆庆中少为诸生见四方多虞即慨然有经世之志谈兵说剑恒从诸豪侠游然不欲以他途进担簦负笈老尚仆仆场屋间既久而不遇且知时事之不可为也乃息意逃禅隐处田间以没晚榜所居曰花王阁葢自伤文章无用如牡丹之华而不

  • 卷72 ·佚名

    董嗣杲 玉壶园 莫问南漪与玉壶,杜鹃还更试花无。 坡仙一顾吟空老,地主频更景不殊。 船出断桥春溆远,钟传萧寺晚楼孤。 山明水秀轩扉敞,落日渔歌过里湖。 董嗣杲 玉莲堂 仙根曾就华峰移,净引湘

  • 卷一百三十六 志一百十一·赵尔巽

      ◎兵七   △海军   中国初无海军,自道光年筹海防,始有购舰外洋以辅水军之议。同治初,曾国藩、左宗棠诸臣建议设船厂、铁厂。沈葆桢兴船政于闽海,李鸿章筑船坞于旅顺,练北洋海军,是为有海军之始。而甲申马江,甲午东海

  • ●卷中·姚汝能

      十三載正月四日,祿山入覲於行在,乃見於禁中,賜錦綵繒寶鉅萬。時肅宗覩其兇逆之狀己露,言於玄宗,玄宗不納。肅宗恐宗廟顛覆,乃至誠祈一夢。是夜,夢故內侍胡普昇等二人舁一紫鞍覆黃帕,自天而下,至於肅宗前,一素板丹書,文字甚多

  • ●卷三·邵廷采

    ○黄道周黄道周,字幼元,福建漳浦人。幼孤好学,穷微极博,天启壬戌成进士,授编修,充经筵展书官。故事,展书必跪,膝行数武。道周独谓膝行非礼,平步进,监侍骇愕,魏忠贤连目摄之,不动。归,读书白鹿洞,躬执薪爨,天下士大夫高推之。威宗即位

  • ○贺昌运·许指严

    贺昌运者,四川富家子,以道员入都营干。偶游香厂,睹一丽人,风骚冠侪辈,因注意焉。未几,托波通辞,竟成邂逅之缘,入此室处,予取予求矣。丽人乃道、咸间某相国之孙媳,某胡同巨第巍峨,家无尊长,仅一庶祖姑,亦聋瞶不事事矣,故贺得出入无忌

  • 胡铨传·脱脱

    胡铨字邦衡,庐陵人。建炎二年(1128),高宗在淮海策问进士,胡铨对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回答说:“汤、武顺从民众而兴起,桀、纣顺应天道而灭亡。现在陛下起于干戈锋镝之间,外乱内讧,而策问臣下数十条,都质问于天道,而不倾听

  • 治浙成规卷一·佚名

    藩政一 ◆藩政一 浙江省仓收放南米章程 省仓粜余米小户改折色 开垦田地严禁滋扰四款 垦荒给照永为世业毋许勒充佃户 禁丈量补造鱼鳞册等事 严禁庄册等书查报税契嗣后设柜大堂征收 严禁验契推收及大收诸弊以除民累 契

  • 提要·崔寔

      严可均曰:《隋志》法家《正论》五卷,汉大尚书崔寔撰。《旧唐志》:《政论》五卷。《意林》亦五卷。《新唐志》作六卷。各书引见或作《政论》,或作《正论》,又作《本论》,止是一书。寔字子真,一名台,字符始。涿郡安平人。高

  • 自警编卷四·赵善璙

    宋 赵善璙 撰接物类交际熈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徳风流足以师表当世其议论可否足以荣辱天下二公盖相得欢甚皆自以为莫及曰吾与子生同志死当同传而天下之人亦无敢优劣之者二公既约更相为传而后死

  • 卷五·孙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宋 孙复 撰僖公名申庄公子闵公庶兄惠王十八年即位僖諡也小心畏忌曰僖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威自灭遂二十年用师征伐皆称人者以其攘夷狄救中国之功未着微之也案庄三十二

  • 阅唯识新论简述·太虚

    李君管卿在十年前与吾通过一次信后,便久无消息。此次寄本社的唯识新论简述油印,本是寄吾阅览的,但吾阅到的时候,已刊在本刊去年十一期上了。但李君的所说,虽言之成理,然从唯识学与科学两方面看来,有些是不必或不能的。兹略提

  •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五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五卷沙门法宝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四论。如前所说至亦有云何。已下大文第五明六种姓。一明六种罗汉。二明六种学.凡。三明三种退别。四明六退果时等。五明练根不同。六明九种无学就初门中。一明六

  • 徧行堂集·今释澹归

    《徧行堂集》是澹归和尚(1614-1680)所作的诗文集。禅师世寿六十有七,僧腊二十有九,所收诗文,大约起于清顺治九年即明永历六年,迄于康熙十九年作者逝世,实乃禅师佛门生涯的完整记录。据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清代文字狱档案》

  • 柳南随笔·王应奎

    清代笔记。王应奎撰。王应奎(1683—约1767),字东溆,号柳南。诸生,屡试不第,以著述终身。此集6卷,另有《续笔》4卷,共10卷。内容或记叙自己的见闻,包括当时文人轶事、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或记录读书心得、涉及经史子

  • 春秋左传译文·左丘明

    亦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左氏传 “三十卷” ,班固注作者曰“左丘明,鲁太史” 。两汉魏晋学者均无异辞,唐赵

  • 七知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作七智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一)A. (An%guttara-nika^ya,增支部)VII.64 Dhamman~n~u^、(二)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经(大正藏第一册)、(三)增一阿含经等法品第三十九(大正藏第二册)合为四异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