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唯识新论简述
李君管卿在十年前与吾通过一次信后,便久无消息。此次寄本社的唯识新论简述油印,本是寄吾阅览的,但吾阅到的时候,已刊在本刊去年十一期上了。但李君的所说,虽言之成理,然从唯识学与科学两方面看来,有些是不必或不能的。兹略提出于下:
一、原子律──即以极微渐集成万物──虽久为依据物理化学的科学所应用,而且印度吠史迦路伽耶等派,与小乘诸论师亦皆所宗奉,但至大乘空宗则直观为幻化,不复推析以求。而唯识亦以极微为假想慧之假想境,认身器等实随量大小,由识顿变,并非由集小以成大。至于占空间之大小原为色法之特性,一为非色法之心心所等,则无形量可范畴。“识”虽包举心、色,而以心法为自性,设非所变现之色法,绝无形量可言。故识或种等,不能应用由小集大、从微至著之原子律来说之。何况近来科学进步,依所发明的“能子”以论,则理化二学不须再分,而由质之可化为力,即明力可成质,由此以成力一元论,则质形失其根本存在义,亦不须认原子律为科学之金科玉律,牵唯识学迁就原子律以沟通科学;盖不占空间之力的能子,反易接近于阿赖耶识一切功能差别的种子也。
二、地质学、生物学上的先有器物,后有情生,在成唯识论本已早有说明。如论卷二云:
然所变土,本为色身依持受用,故若于身可有持用,便变为彼。由是设生他方自地,彼识亦得变为此土。故器世间将坏初成,虽无有情而亦现有。此谓初成虽无有情亦可先有器界,已足为答复原问矣。盖诸器界非一,在此将成,在彼或正住、或将坏、或已空而不等。彼正住中同地有情,可资变此将成器或彼将坏器,使亦现有。况一小世界从初成到坏尽共经六十小劫,而此小世界主之大梵天,寿命亦六十劫,从初成到坏尽,皆有彼之业识支持,故于佛学无待补充。况生物进化说未为极成,近尤摇动;如广州某君之试验,证明低等高等各生物可同时发生,故亦无迁就彼说之必要。
要之、科学乃就所观察到浅显现象排列编辑成系统之说者,与佛智由洞明底里以说明其表者,诸表象上虽或时同,而以浅深异故,在说明之详略上──佛学详深而略浅,科学详浅而略深──、次序上自难完全合辙。然科学能适应今日一般人智,而于佛法尚鲜能达,则假科学以通方便之门,吾于李君亦深佩之!(见海刊十六卷三期)
猜你喜欢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一·欧阳竟无 卷三十一·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九·唐慧琳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下·佚名 地神护法·佚名 卷第四(译经后汉)·费长房 卷七十·道世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五·法藏 目录·野竹福慧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第九十六章 罗普奢西哈王·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圆晖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佚名 卷四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真现实论宗依论(下)·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