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泉州小雪峰寺开示

──十九年一月──

各位都是雪峰义存祖师狮子窟中的狮儿,所谓“狮子窟中无野兽,象王行处绝行纵”;既然共入此门来,还有什么可说呢!所以我说无可说,在座的各位,亦复听无可听。今天与各位相见,皆是相喻不言中,更用不著头上安头,说三话四了!不过、既经在此相聚,且来说说家常话,正所谓:“大家团圆坐,共说无生话”。现在拈出雪峰门下一件公案来,与各位谈谈。雪峰下后出云门、法眼,而云门尤为卓绝。云门在学地,当参学的时侯,有一次经过一个山岭,这岭上有一个茅庵,庵主是一个德隆道重、孤高绝俗的老宿,诸方学者虽有许多去参见他,都不容易见他的一面、和闻他的謦欬。因此,诸方学者仰慕的心,更来的深切。云门自然也是仰慕者之一,他具了最诚恳的心,来参这位善知识,但这位善知识,终年把大门关起来,是不易叩开的。当云门祖师去叩他的门时,他就说:“此中无有人,不用来叩门”。这样、云门祖师就被他关在门外了。然而云门祖师并不因此就灰心的回去了,而且求见的心格外来的恳切,终至于这位善知识把门开了。但刚开半扇的时候,云门祖师便把左足伸进去,这位知识真是古怪,依旧把云门祖师的足夹住不肯放松了。当那时,云门祖师退既不能,进亦不得,正在这痛彻心脾的时候,竟忽然悟得达摩西来大意。以上的话,是说明云门祖师悟入的因缘,云门是云峰的嫡骨儿孙,藉此也可以进窥雪峰所悟的道了。现在在座各位,都居在雪峰祖庭之下,就可把云门祖师所悟的道来仔细参究,究竟云门祖师当年所悟的是什么?悟了所得的是什么?他所建立的门庭,运用什么法子来诱掖学者?各位能够在这儿下一点澈底的工夫,澈底的悟入,那才可以同云门一样,作雪峰祖师嫡亲的儿孙,也就能亲见他的真面目了。今天我们有缘,同在云峰祖庭重提这旧案,给各位做一个参考的楔子,究竟雪峰所悟到的是什么东西呢?在此、各位要深切知道的,就是云门祖师所参那一位善知识,当时并没有说什么话;云门悟后也没有听得另外得了什么东西。在这无得无话中,怎么会觉悟?可见觉悟这件事,固然不离言说文字,但不必在言说文字中求。如各位居在这山中,自然作山中应作的事,只要时时刻刻抱定这个心、去参究祖师当时怎样去开悟,悟个什么。这里要知道:参究并不是把身子坐在那里,同木偶一样不动,叫做参究!当知穿衣、吃饭、拾薪、采茶、乃至屙屎、撒尿,日用行为之中,不忘却这个心去体会、去参究,有了为道的心,就是这耳闻目见的。(芝峰记)(见海刊十一卷七期)


猜你喜欢
  发菩提心经论卷下·世亲
  书 赠 海 定·太虚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一卷·佚名
  三十二、外道问佛·慧开
  卷之三·牧云通门
  净土十疑论·智顗
  卷第三(弥沙塞)·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五·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七·子璇
  禅门宝藏录序·真静天頙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卷五十二·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五·佚名
  自作境界品第四·佚名
  卷第一·普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宰·唐圭璋

      满庭芳   寿字守四月十四   气吐虹霓,笔飞鸾凤,从来锦绣文章。谪仙才调,复见庆流芳。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慰民望,一麾出守,风月任平章。   清和,时欲半,吕仙庭日,正比相当。欣逢初度旦,敢献椒觞。只恐经

  • 姜个翁·唐圭璋

      个翁,清江(今江西省)人。   霓裳中序第一   春晚旅寓   园林罢组织。树树东风翠云滴。草满旧家行迹。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愁红半湿。煞憔悴、墙根堪惜。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当年第一。也

  • 第二折·佚名

    (董卓、李儒、李肃、卒子上,诗云)文武朝臣不见过,银台门事竟如何?只为龙床难得坐,一夜心焦白发多。某乃董卓是也。颇奈王允等众官好生无礼,他每说早晚选定吉日,便来迎俺,登其大位。我看黄历上尽有好日子,怎么还不见来相请?令

  • 韵语阳秋卷七·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杜牧张祜皆有春申君絶句杜云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寃防三千賔客摠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张云薄俗何心议感恩謟容卑迹頼君门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二诗语意太相犯呜呼朱英之言尽矣而春申不能必用

  • 静春堂诗集原序·袁易

    予读今文诗不知其为今人者唯于吾通甫为然通甫没十余年矣意者亦古矣而犹今也今斯人岂易得哉世之为诗者学古人欲其似出已意欲其新两端而已然似者多蹈袭新者常崖异唯其似而非似也新而非新也得之浑然又未知古人已意孰先孰

  • 青城山人集巻八·王璲

    明 王燧 撰七言絶句题赵松雪画自从玉马去朝周云散花飞几度秋宝玦玉还零落后呉兴留得晋风流题赵仲穆画十二璚楼紫翠重万年琪树落秋风南朝无限伤心事都在残山剩水中甯戚饭牛图宁辞掩骭褐衣单叩角长歌坐夜阑有志欲逢尧

  • 原诗跋(据昭代丛书)·叶燮

    自有诗以来,求其尽一代之人,取古人之诗之气体声辞篇章字句,节节摩仿而不容纤毫自致其性情,盖未有如前明者。国初诸老,尚多沿袭。独横山起而力破之,作原诗内外篇,尽扫古今盛衰正变之肤说,而极论不可明言之理与不可明言之情与事

  • ●同异录卷下论述下·陆深

    臣深释曰:道无精粗,法有伦要,故析为下篇,并皆奇文奥义,可以考见古今之物情习俗,盖有神明之道焉。各仍旧篇,故曰论述。 ○杨时《求仁齐记略》 吾邑距中州数千里之远,舟车不通,缙绅先生与一时怀德秉义之士,足以表世范俗者,皆无自而

  •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三月癸巳朔长陵殿成奉安 仁孝皇后神位命赵王告祭 命都督梁福充总兵官往来湖广贵州镇守城池严饰兵备○戊戌○改刑部左侍郎金纯于礼部○庚子○升礼部左侍郎金纯为本部尚书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敬为指挥使

  • 第四编 岑仲勉、吕思勉、缪凤林讲隋唐五代史·王国维

    隋唐五代史总论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府兵制的起源及其评价盛唐之日落西山中唐后理财之言论及方法五代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隋唐五代史总论论史者率以汉、唐并称,其实非也,隋、唐、五代,与后汉至南北朝极相似,其于先汉,则了无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春。正月。甲戌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停止朝贺筵宴。  ○日食。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俞集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贡礼物。宴赉如例  ○丁丑。谕太常寺

  • 李德林传·魏徵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 祖父李寿,曾任湖州的户曹从事。 父亲李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 魏孝静帝年间(534~550),令当时知识渊博的人审定文献典籍,让李敬族校书,隶属于直阁省。 李德林年幼时,天资聪慧,只有几岁时,读左

  • 王武俊传·刘昫

    王武俊,契丹族怒皆部落人。祖父可讷干,父路俱。开元年间,饶乐府都督李诗率领其部落五千帐,与路俱、南河承袭了汉人的衣冠袍带,皇上下诏褒奖表彰,因而王武俊随其父居住蓟州。王武俊原名没诺干,十五岁便能骑马射箭。上元年间,任

  • 主席南普陀寺是日有信士弟子请上人上堂·太虚

    卓杖云:若论第一义谛,未进山门,早已落二落三了,何况来此摇唇鼓舌?然既有今此一会的时节因缘,也不可教令空过,且来与大众闲话一场。常云:供养佛法僧三宝,佛法且置,如何是僧?若云和合众,一一国家,一一民族,一一社会,一一世界,孰非和合众

  • 第九 森林相应·佚名

    第一 苇品[一]第一 远离一如是我闻。尔时,有比丘住拘萨罗国之茂林。二其时,彼比丘,去往日住,至住家,起恶不善之思。三时,住彼森林之天神,怜悯彼比丘,欲警觉此比丘,令思有益,而接近此比丘。四近而以偈语此比丘曰: 入森求远离 汝

  • 花月尺牍·徐枕亚

    徐枕亚撰,情书书信集。

  •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

  • 大史·佚名

    亦译《大王统史》。斯里兰卡早期用巴利文撰写的王朝与佛教编年史。有三种编订本:(1)与《小史》合编,全书分四个部分。(2)与《小史》的一部分合编,全书分两个部分。(3)目前较流行的编订本,由德国威廉·盖格(Wilhelm 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