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内外服制通释卷二    宋 车垓 撰

五服丧制名义

斩衰服

斩不缉也为父丧痛切至甚其服上下四旁皆不缉若刀斧斩剉而成故曰斩衰五服衰裳制度云在上曰缞在下曰裳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外削幅者谓缝之边幅向外也内削幅者谓缝之边幅向内也五服之制皆准此又云衰者摧也以孝子有哀摧之心也礼云父服宜苴麻苴麻连根麻也不去根不浸缉不择洗不杀边其服用三升布为之升八十缕布阔二尺二寸经止二百四十缕则布极其麄矣故以为斩衰之服也不去其根者谓父子之道不絶其根本也【苴子余切】

齐衰服

齐音咨缉也服制与斩衰同但上下四旁皆缏缉之耳礼云母服用枲麻枲麻乃麻中黒色而多子者其麻亦不浸缉亦不择洗其服用三升半布为之则其经当二百八十缕矣所以微异于斩衰之布也唐开元以前呼为齐【音齐】谓母没而其子斋戒三年也明皇以后改为齐【音咨】衰【枲想里切】

斩衰杖

用自死竹下连根为之故名曰苴杖长不过心葢取齐其心存其节也凡子为父用竹杖者何也谓父母子之天竹圆亦象天竹内外有节象子于父亦有内外之痛竹贯四时而不变子为父哀痛亦经寒温而不改也下连根者谓父子之道不絶其根本也苴杖削杖皆长齐心者葢杖所以扶病病必从心起故杖之长短必以心为防也礼曰童子不杖不能病也注谓庶童子也若当室童子则必用杖耳愚谓当室童子亦十嵗以上者乃能杖也家礼云凡妇人皆不杖葢酌古准今之意宜从之凡杖皆以根向下顺其性也

齐衰杖

用桐木为之削取上圆下方名曰削杖长与苴杖同也凡子为母用桐削杖何也谓桐之为言同也欲取同心悲痛同于父也又以桐外无节象家无二尊也必削使下方者取母象于地也又桐之子随枝叶而生象母能生子无絶道

寝苫枕凷

按礼居父母丧三月卧茒葢苫枕凷【音块】注云卧茒为茒有刃葢苫为苫有芒枕凷以土块为枕使孝子席枕不完睡卧不安以思其父母也

百日卒哭

父母丧百日内哭无时亦无常处但哀至即哭耳百日之外止于灵座前朝夕哭而已其他时他处虽哀至亦不哭故曰卒哭礼三月而葬葬而虞虞而卒哭皆有祭卒哭祭后孝子可以疏食水饮寝席枕木矣

十三月小祥

自始死之月数起至次年所死之月凡十三月矣是名曰小祥祥者练也善也吉也孝子至此设小祥之祭祭毕则除首绖去负版辟领衰而服练服也练服谓以熟布为冠服也葢渐渐去防即吉之意也

二十五月大祥

自始死之月数起至第三年所死之月凡二十五月矣是名曰大祥大祥者大吉也孝子至此设大祥之祭祭毕奉神主入祠堂撤灵座去衰裳弃绖杖而服禫服也禫服者谓以黔布为冠服也礼所谓丧二十五月而毕者葢亦言禫也

二十七月禫祭

礼曰大祥之后中月而禫郑氏曰中间也朱子曰间一月也自初丧至此不计闰凡二十七月谓如正月大祥方二十五月祥祭之后即服禫服至于二月则二十六月也又及乎三月然后方满二十七月却于三月之内选卜一日行禫祭礼是则所谓二十七月而禫祭也间月而禫者正谓祥祭与禫祭相间一月也

逾月从吉

禫祭虽毕孝子犹未忍遽即吉也故又服此禫服尽此月之终至于次月之改朔然后除禫服服吉服而行吉事是则所谓逾月从吉也逾月云者葢以改朔为月非以三十日为月也故礼云彻晦至朔为逾月已上皆从郑氏之説也

丧称三年

实计二十七月而谓之三年者葢以年辰计之而不以月日计之也谓如子年死至丑年而小祥又至寅年而大祥既跨涉子丑寅三年矣故谓之三年也

正服

正先祖之体本族之正也故曰正服

加服

加者増也本体轻而増之扵重如孙为祖本服期或以嫡孙承祖则服斩衰三年若此之类名曰加服

降服

降者下也减也本服重而减之从轻如子为父母本服三年或为人后则为本生服期年耳若此之类名为降服

义服

元非本族以义相聚而为之服如夫为妻舅姑为子妇之类名曰义服

齐衰杖期【唐明皇讳基改期为周至宋绍兴诏敕中方改周为期】

服制与三年者同但用寻常次等生麻布为之【礼用四升五升布】不裁濶中不用负版衰为稍异耳服此服而持哭杖自初丧数至十一个月而练十三个月而祥十五个月而禫然后除之

齐衰不杖期

服制与杖期同但不持哭杖至周年而止耳

齐衰五月

服制同上但服五个月而除之也

齐衰三月

服制同上但服三个月而除之也

大功九月

服制同上但用稍缌熟麻布为之【礼用八升九升布】大功小功云者以治布之功有精粗而言也大功之服比期亲之情而又疎比小功缌麻而又大故名之曰大功服此服至九个月而除之或为期丧而中殇者则亦以大功至七个月而除之礼曰九月七月之丧三时者是也

小功五月

服制同上其布又细于大功之布故曰小功【礼用十升十 升布】服此服至五个月而除之也圣人制服而分五等正以人之情义有亲疎逺近之殊故自斩衰而下布渐加细而月渐加少以别其亲疎逺近也小功之服比期亲大功之情又逺矣故【阙】孝之月减小功之半也

缌麻三月

服制同上但以极细熟麻布为之缌即丝之义也【礼布用十五升抽其半抽其半者八十缕为一升乃千二百缕抽其半六百缕世俗以为九升半升阙  服簆用阙缕此一服簆阙 缕如今时单串布可谓细而疎最轻也】白虎通云缌麻之布用麻与丝相兼而成故曰缌麻今世俗以落机熟苎布为之或以生绢为之葢省约也然亦未尝用缞裳之制但为襴衫而已要亦以其服之至轻故也缌麻之服尽三月而止者葢三月为一时亦天道之小变也

三殇之服

殇者伤也以其年幼而亡可悲伤也故谓之殇三殇者长殇中殇下殇也男女年八嵗至十一嵗为下殇十二嵗至十五嵗为中殇十六嵗至十九嵗为长殇凡为殇服者皆于本服内以次降一等如应服期而长殇则降服大功九月中殇则大功七月下殇则小功五月应服大功而长殇则降服小功五月中殇下殇则缌麻三月应服小功而长殇则降服缌中下殇则无服也不满八嵗者为无服之殇哭之以日易月本服期者哭之以十三日大功九日小功五日缌麻三日是之谓三殇之服也男已娶女许嫁皆不以殇论也其详又具五服图説之后

无服谓之袒免亲

袒免亲葢五服之外五世之亲也袒谓偏脱一袖也临丧而袒所以示哀苦之劳也免谓裂布广寸自项向前交于额上却绕髻如着掠头也古者五服之人将带首绖必先之以免故于五世之亲而以袒免为服也然袒免之仪其废久矣故今之人虽齐衰带绖而亦未尝免也是以于五世之亲不为袒免之服止于成服之日白襴缟巾吊哭而已【免音问】

改葬服

韩文公改葬服议云经曰改葬缌谷梁传亦曰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此皆谓子于父母其他则皆无服云云又曰卫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曰礼父母改葬缌既葬而除之不忍无服送至亲也非父母则无服也无服亦吊服而加麻此又其著者也云云或曰经称改葬缌而不着其月数则似三月而后除也子思之对文子则曰既葬而除之今宜如何曰自启至于既葬而三月则除之未三月则服以终三月也曰妻为夫如何曰如子【已上皆韩公之议也】愚窃谓改葬之礼多行于除服从吉之余圣人谓孝子不可以吉服送至亲也故令以缌服将事特用此至轻之防服以别异于吉服耳若有取于缌麻三月之制也故经止言改葬缌而不着其月数也子思既葬而除之説得其旨矣韩公服终三月之议葢本于仪礼注疏之失非圣人意也

朋友服议          鲁斋王柏咸淳戊辰腊月十有九夜承北山何先生之讣次早排闗往哭之既敛仆虽以深衣入哭隠之于心疑所服之未称也自吾夫子之丧门人不立正服乃以义起若丧父而为心丧程子曰师可立服不可立也当以情之厚薄事之大小处之若顔闵之于孔子虽斩衰三年可也其成已之功若君父并其次各有浅深称其情而已仆于北山受教为甚深岂可自同于流俗因思仪礼丧服有朋友麻三字岂非朋友之服乎郑康成云朋友虽无亲有同道之恩相为服缌之绖带又曰士以缌麻为丧服其吊服则疑衰疑之为言拟也缌麻之布十五升疑衰十四升即白麻深衣拟于吉服也葢缌衰服之极轻者也他无服矣止有吊服所以拟之注云吊服如麻其师与朋友同既葬除之疏云以白布深衣庶人之常服又尊卑未成服以前服之故庶人得为吊服素冠吉履无絇其吊服图云庶人吊服素委貌白布深衣士朋友相为服吊服加麻加麻者即加缌之绖带是为疑衰或曰深衣吉服也而可为吊服乎仆曰注固已云拟于吉服也况非正为吊服亲疾病时男女改服注云庶人服深衣又曰子为父斩衰尸既袭衣十五升布深衣扱上袵徒跣交手哭是孝子未成服亦服深衣也或者又曰安知深衣为吊服又为麻纯乎仆曰纯之以采者曰深衣纯之以麻者曰麻衣纯之以素者曰长衣以采缘之袖长在外则曰中衣又各自有名不可乱也或又曰子创为此服岂不惊世骇俗人将指为怪民矣仆曰以深衣为吊服乡闾亦行之但未有麻耳是服也勉斋黄先生考之为至详其书进之于朝藏于秘省板行天下非一家之私书也遵而行之岂得为过仆于北山成服日服深衣加绖带冠加丝武即素委貌覆以白巾见者未尝以为怪越数日通斋叶仲成父来吊仆问昔日毅斋之丧门人何服曰初遭丧时朋友以襴襆加布带其后共考仪礼至葬时方以深衣加绖带仆于是释然知其无戾于礼也故作朋友服议【絇音劬履头绳履饰也纯音准缘也委貎乃冠冕之属也】

愚昔侍兄玉峰肄业上蔡书堂时堂长鲁斋出示此议愚于勉斋之书未曽得见今于此议又恐不行于世故并附于通释之后俾世之师友者知之而不可忽也

五服提要

缌麻之亲有四

曽祖兄弟     祖从父兄弟

父再从兄弟    身之三从兄弟

小功之亲有三

祖之兄弟     父之从父兄弟

身之再从兄弟

男子无大功尊

按礼男子于高祖服缌麻曽祖服小功祖服期父母三年是无大功尊也

大功尊

按礼男子无大功尊惟妇人于夫之祖父母及夫伯叔父母是大功尊

大功长

谓从父兄姊之类无大功以上亲者伯叔父母姑兄姊是也

小功尊

谓从祖祖父母姑从祖伯叔父母姑外祖父母舅从母之类

小功长

谓从祖兄姊之类

袒免

按礼有五刑统议曰缌麻之外即是袒免

高祖兄弟     曽祖从父兄弟

祖再从兄弟    父三从兄弟

身之四从兄弟

女嫁反在父之室

谓女在夫家本为父母降服期若降服未满被出则服其本服三年如降服已满被出则不复服也

嫡孙为祖

谓承重者承高曽祖亦如之

父为长子重

谓其当先祖之正体将代已为宗庙主者故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与祢也庶子之嫡孙乃得为其嫡子三年

凡妇人皆不杖

按礼经图多有妇人杖文然此乃文公防酌时宜之特笔也门人杨复不晓师意辄加论辩且以未得是正为恨何其疎也

内外服制通释卷二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十六之五·孔颖达
  难言第三·韩非
  浮邱子卷一·汤鹏
  卷第五·黄绾
  安得长者言·陈继儒
  御制读左传季文子出莒仆·杜预
  卷十一·高攀龙
  卷二十·乾隆
  第四·佚名
  卷第九·佚名
  卷四十·赜藏主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八·念常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佚名
  缘起圣道经·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回 无锡县时届挂灯期·佚名

    诗曰:终日昏昏南牢间急闻慈母游九原赠银寄书出望外始知结发性情贤闲言不表、书接前词:却说爱姐闻听继高之言,说为儿谨记叔言,无烦叮咛。继高说:“你奶奶的大事,家中无人,甚是难为你母亲与侄女了。”唱:孙继高手拉爱姐泪汪汪:回

  • 韵语阳秋卷十九·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嵗时有祓除不祥之具而元日尤多如桃版苇索磔鸡之类是也饮屠苏酒亦所以祓瘟禳恶而法必自防饮何耶顾光嵗日口号云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先少年白乐天元日赠刘夣得诗亦云与君同甲子嵗酒合谁先元日饮酒则先

  • 列传第二十八 周处(子 子勰 弟札 札兄子筵) 周访(子抚 抚子楚 楚子琼 琼子虓 抚弟光 光子仲孙)·房玄龄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夏四月戊戌朔史馆上大元帅府事迹十卷 左朝散大夫直秘阁詹大和落致仕以给事中吕祉朱震中书舍人任申先言其才也庚子殿中侍御史周秘言国家岁以十五事考校监司四善四最考校县令而五六年间惟成都潼川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清史列传选二·佚名

    王新命蓝鼎元黄叔璈施昭庭沈起元陆广霖周学健金溶朱仕琇(兄仕玠)赵翼海兰察柴大纪谢金銮梁上国温承惠王得禄胡承珙盖方泌陈化成吴文镕姚莹达洪阿怡良穆彰阿刘韵珂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纪昀

    列传元 【三十二】○元三十二杨恭懿王恂郭守敬杨桓杨果 王构魏初 焦养直 孟攀鳞尚野李之绍杨恭懿王恂郭守敬杨桓杨果王构魏初焦养直孟攀鳞尚野李之绍△杨恭懿杨恭懿字符甫奉元人力学强记书无不读尤深于易礼春秋后得

  • 一三八七 军机大臣奏拟写金士松等充补武英殿总裁谕旨进呈片(附名单)·佚名

    一三八七 军机大臣奏拟写金士松等充补武英殿总裁谕旨进呈片(附名单)乾隆五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遵旨拟写金士松充补武英殿总裁谕旨进呈。查向来武英殿曾经设有满总裁,自嵩贵降官以后,未蒙另行派充。臣等此次遵旨,将满洲大臣

  • 卷二十七·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二十七 唐 司马贞 撰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按谓本法循理之吏也】 庳车【庳下也音婢】高其悃【音口本反梱门限也】豫贾【下音嫁谓临时评其贵贱不豫定也】子产郑昭君之时【按郑系家云子产郑成

  • 天复·周绍良

    №天复001【盖】失。【志文】唐故彭城县太君刘氏墓志铭并序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前守左羽林军将军知军事御史大夫上柱国史哲撰大君清门裔绪,华族芳枝,性禀端凝,袖假淑美。故徐州监军使、赐紫金鱼袋、彭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六·佚名

    丙、其它(下)福德爷建置香田碑记柴头港载福祠捐建右畔护室碑记修本庙边沟路碑记重修北极殿官绅铺户各姓名碑记台郡天公坛捐题碑记普济殿重兴碑记天后宫捐题重修芳名碑记井碑台郡天公坛捐缘碑记船户公约佛祖碑记重修城隍

  • 汉制攷卷一·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周礼胥徒注此民给徭役者若今衞士矣 疏衞士亦给徭役故举汉法况之贡禹传诸离宫及长乐宫衞可减太半寛繇役膳夫注今时美物曰珍膳酒人注奄今谓之宦人 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

  • 卷一百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三 朱批黄元骧奏摺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八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一介武夫至愚极陋蒙我 皇上殊恩由副将 特擢【臣】广东琼州总兵官旋调登州总兵官【臣】何人

  • 卷四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六庆祝二【图记四】江南省江宁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滁州和州广德州各属臣民表文

  • 明鉴易知录卷三·吴楚材

    明纪建文皇帝编 己卯,建文皇帝建文元年,春正月,燕王遣长史葛诚入奏事。编 帝密问诚燕邸事,诚具以实告。遣诚还燕,使为内应。至则燕王察其色异,心疑之。编 二月,尊皇考懿文太子为兴宗孝康皇帝,皇妣常氏为孝康皇后。编 对弟

  • 卷七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七十八     婺源江永撰孝經    曲禮三補【依朱子孝經刋誤定】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聖德之王能順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

  • 对治品第三·佚名

    尔时世尊处在大众,犹如日轮光明赫弈隐蔽众星。喻如大龙幡兰椿轮蒨练粲烂。睹之眼眩。思之意乱。威光晃曜色无等喻。犹萤火光日出不现。日月虽有百千光明。方於帝释譬如聚墨。帝释虽有白净妙光。方於大梵王所有光明,犹如

  • 不系舟渔集·陈高

    元代诗文别集。 15卷。陈高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陈高有《子上存稿》,为明洪武十七年(1384)苏伯衡编次。但今无传本,很可能就是《不系舟渔集》的别称。本集有数种清抄本为传世善本,民国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