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

钦定四库全书

幸鲁盛典卷二十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四月衍圣公孔毓圻疏请纂修

幸鲁盛典并请

御制古桧赋勒石桧树间

诏从之

衍圣公【臣】孔毓圻

奏为请

旨纂修

幸鲁盛典以昭垂道统敷示臣民事【臣】闻帝王膺图御宇以体元出治则为君极圣贤致知力行以继往开来则为道统自古迄今君极与道统合而为一者必至圣而后克全伏遇

皇上

哲谋天亶

敦敏夙成

知则生知聪明首出庶物

行则安行律度协于中和犹复

修来时敏念典愈勤

鉴百王之治法

阐千圣之微言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至我

皇上而统防焉上有至圣之君则下有王者之民【臣】窃

巡跸所至区宇纵观羣黎觐迎欢呼徯应千里攀援即古帝游幸康衢仅一击壤之俦耳而今则处处皆康衢人人为击壤

皇上之德盛化神实高于古圣远矣至如

临幸阙里典制超越盖惟

皇上躬任道统亲接羮墙以是创制矞皇敦崇

先圣而【臣】见四方人士来登阙里者瞻仰

宸章

御盖焜燿庙庭无不致敬忭舞导扬又必问【臣】以释奠之仪文进讲之大义与夫拜飏之次第

赉予之优渥务必细询【臣】应对且日不暇给【臣】因思

圣主隆规自炳于

起居之注而尼山道统不可无纪盛之书【臣】愚特吁

圣恩容【臣】裒辑

典章胪陈仪制

皇上顾问之天语羣僚奏对之昌言【臣】族受

恩之始末扈从入庙之班聫一一恭纪纂成

幸鲁盛典一书以昭示臣民使共获快覩在【臣】家则传之子孙与论语家语诸书同垂天壤矣如防

鉴允【臣】即于庙庭设局纂修仍请

勅下部衙门将一应

临幸阙里事宜

圣制

圣谕告文祝文礼乐仪制讲章以及扈从入庙陪祀执事诸臣名爵各行颁发到【臣】以便彚齐纂入俟刋刻成书另疏恭呈

御览则寰宇获覩显懿之盛而尼山永垂钜典之书矣

抑【臣】更有请者【臣】兹趋贺

万寿甫入都门闻有

御制古桧赋【臣】不胜懽跃即购求抄本薫沐恭诵仰见

皇上

圣学渊宏

龙章浩瀚妙体裁之独至阐义蕴于靡遗【臣】伏念自手

植桧树以来二千余歳幸邀

天顔之顾盻复荷

睿藻之褒扬【臣】不揣冒昧敢请

圣制勒石桧树间垂之永久以为万代观瞻伏乞皇上鸿慈俯允奉

旨该部议奏

礼部

题前事该【臣】等议得衍圣公孔毓圻疏称

皇上临幸阙里典制超越特吁

圣恩容【臣】裒辑典章胪陈仪制

皇上顾问之天语羣僚奏对之昌言【臣】族受

恩之始末扈从入庙之班聫一一恭纪

幸鲁盛典一书即于庙庭设局纂修仍

勅下该衙门将一应

临幸阙里事宜

圣制

圣谕告文祝文礼乐仪制讲章以及扈从入庙陪祀执事诸臣名爵各行颁发以便彚辑等语【臣】等仰惟我

皇上崇尚师儒修明理学

车驾躬临阙里特崇报典屡沛

恩光而且

宸翰辉煌

天章藻丽规模远迈于前王彞训永垂于万世应如衍

圣公孔毓圻所请纂修

幸鲁盛典一书永垂万世相应将

皇上东巡

圣制

圣谕告文祝文并顾问

天语臣僚奏对

临幸阙里事宜礼乐仪制讲章啓奏等事以及扈从王等内大臣侍卫各部院大臣官员入庙陪祀执事诸臣名爵【臣】部行文各部院详查明白开列俱移送【臣】部其纂修

幸鲁盛典一书永垂万世应将各部院移送礼制事宜彚送翰林院其应行纂修典礼各项详定明白移送【臣】部转送衍圣公孔毓圻纂修进呈

御览又疏称

御制古桧赋请勒碑桧树间垂之永久以为万代观瞻

等语相应亦如所请

勅下翰林院将古桧赋抄録移送【臣】部亦转发衍圣公

孔毓圻令其勒碑桧树间可也奉

旨依议

十二月衍圣公孔毓圻疏举进士金居敬等纂修

幸鲁盛典

上可其奏

勅部咨取金居敬俞兆曾丛克敬孙致弥叶湜沙汝洛

章纬曹晃赴阙里

圣庙纂修

衍圣公【臣】孔毓圻

奏为纂修仰奉

俞纶编辑理难草率恭请

颁发礼制事宜咨取应用人员以光盛典事切该【臣】

恭遇我

皇上崇儒重道加恩

先师前轶百王后光万禩先经【臣】请

旨纂修

幸鲁盛典以昭埀道统敷示臣民事具奏奉

旨该部议奏随经礼部议覆内称相应将

皇上东巡

圣制

圣谕告文祝文并顾问

天语臣僚奏对

临幸阙里事宜礼乐仪制讲章啓奏等事以及扈从王等内大臣侍卫各部院大臣等员入庙陪祀执事诸臣名爵行文各部院详查开明移送【臣】部彚送翰林院其应行典礼各项详定明白移送【臣】部转送衍圣公孔毓圻纂修进呈

御览奉

旨依议钦遵在案伏念

皇上文治之隆亘古未有年来海外之国皆求遣子入

监读书今【臣】所请纂修

幸鲁盛典之书告成之日外则宣示遐方内则昭垂后

世皆仰

皇上之崇正道尊

先师奕禩永奉典则之贻四海竞切观光之慕所系诚非浅鲜也所有礼制事宜等各项前经部议俟翰林院详定明白移部转发到【臣】计词臣必已捜辑考核详备无遗请

勅部院迅速颁发以便遵

旨开馆纂修但【臣】自惟学问固陋尠见寡闻若使独任

操觚未免挂一漏万况所裒集者我

皇上之文章乃古今莫大之文章所恭纪者我

皇上之事功乃古今莫大之事功若草率从事【臣】则何敢今纂修盛典一书必须才学鸿赡之人共勷厥事方能扬防愉快而诸臣之现任供职者【臣】未敢借才【臣】拟身总其纲及【臣】胞弟翰林院五经博士【臣】孔毓埏为副外【臣】访得江南蘓州府长洲县乙丑科进士金居敬浙江嘉兴府嘉善县儒学増广生员曹晃嘉兴府海盐县乙丑科进士俞兆曾江南苏州府嘉定县戊午科举人孙致弥苏州府昆山县辛酉科顺天乡试副榜贡生叶湜江宁府江宁县丁巳科举人丛克敬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候选京职沙汝洛浙江杭州府富阳县候选知县章纬此数人者皆人品纯粹学问优长堪任纂修之役恭请

俞旨

勅部咨取到【臣】至于校阅収掌誊録各有攸司书成之

日一并列名进呈

御览其间傥有未备典礼亦容【臣】次第咨部查取务求

明备以光盛典奉

旨该部知道

礼部

题前事该【臣】等防议得衍圣公孔毓圻疏称纂修

幸鲁盛典一书【臣】自惟学问固陋尠见寡闻若使独任操觚未免挂一漏万必须才学鸿赡之人共勷厥事方能扬防愉快而见任供职者未敢借才【臣】拟身总其纲翰林院五经博士孔毓埏为副外今访得江南进士金居敬浙江生员曹晃浙江进士俞兆曾江南举人孙致弥江南贡生叶湜江南举人丛克敬山东候选京职沙汝洛浙江杭州府富阳县候选知县章纬此数人者皆人品纯粹学问优长堪任纂修之役恭请

俞旨勅部咨取到臣等语应照衍圣公孔毓圻所题将进士金居敬等移咨该督抚速催前赴衍圣公处纂修可也奉

旨依议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七月

上命颁降

御制文及

幸鲁典礼于

圣庙纂修馆八月初一日衍圣公孔毓圻同翰林院五经博士孔毓埏纂修进士金居敬俞兆曾举人丛克敬孙致弥副榜贡生叶湜候选小京职沙汝洛候选知县章纬増广生员曹晃等于金丝堂开馆纂修

幸鲁盛典

礼部咨为移送事仪制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翰林院咨称先经本衙门进呈过

幸鲁典礼二本于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日侍读学

士高士奇口传此书

御览已完发与衍圣公孔毓圻并

御制文章七篇一并发出应移送贵部转发

幸鲁典礼二本

御制文章七篇移送衍圣公可也

衍圣公【臣】孔毓圻

题为

御制天章既焕臣僚撰述宜裒谨报明开读开馆日期

再请

俞旨事【臣】于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一日接准礼部咨称准翰林院咨称先经本衙门进呈过

幸鲁典礼于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日侍读学士高

士奇口传此书

御览己完发与衍圣公孔毓圻并

御制文章七篇一并发出应移送转发等因咨行到【臣臣】即于本日在【臣】衙门恭设香案率领纂修各员并【臣】属官员族人等望

阙叩头行礼当即开读

圣制【臣】谨亲捧安奉

宸翰阁内随率纂修各员敬于

圣庙金丝堂开馆讫【臣】伏读

圣制文明焕彩

睿藻扬华言言阐道绍述千圣之精微字字传心糠粃百家之论説【臣】稽往古厯代帝王凡孔庙碑记祝词俱出廷臣撰述未闻宝翰亲挥若唐宗幸宅之诗宋帝东临之赞章宗一咏明祖一诗虽洋洋圣谟千秋永宝而寥寥篇什体制未从未有

亲洒宸翰高文大篇如我

皇上之文同日月之丽天并行不息若源泉之涌地万派争流浑涵义类陶铸古今庙记溯章述之功能序赞备始终之条理乃至泉林桧树亦摅昭旷之观孟庙姬祠并着发皇之大夐乎莫尚至矣难名愧【臣】知识浅陋犹夫窥天测海岂能识其万一惟日与纂修诸臣恭诵体防形之抃舞抑【臣】更有请者自古都俞吁咈之朝必载赓歌飏拜之盛【臣】伏见

圣驾巡幸扈从诸臣既有应

制之作班聫之上亦多恭颂之词记颂诗赋体制不同皆以赓扬盛美黼黻休明即【臣】等愚昧亦思有所撰述以纪希遘之典【臣】拟彚辑编为艺文一卷附之集后上采卷阿鱼藻以志喜起之休风旁及夏谚衢謡益见

右文之盛治伏乞

勅下该衙门凡臣僚一应篇什许其于歳内各自缮冩

邮寄到【臣】容【臣】编辑成书一体进呈

御览伏候

皇上睿鉴奉

旨该部知道

礼部

题前事该【臣】等议得衍圣公孔毓圻疏称伏见

圣驾巡幸扈从诸臣既有应

制之作班聫之上亦多恭颂之词皆以赓扬盛美黼黻休明即【臣】等愚昧亦思有所撰述以记希遘之典【臣】拟彚辑编为艺文一卷附之集后等因前来【臣】等伏覩我

皇上濬哲生知文明应运

临幸阙里释奠

先师典礼矞皇声名洋溢挥洒

宸翰丽焕星云昭揭

天章高悬霄汉开读则圜桥观听加恩而泮璧増辉成一代之规垂千秋之仅事逖稽往籍爰溯曩徽唐虞之君臣赓唱成周之雅颂矢音以及炎汉柏梁初唐应制咸存撰制并有和歌于以黼黻休明发扬嘉美况乎恭逢

圣世欣覩

熙朝崇儒重道铄古振今凡属臣僚无不乐为宣赞相应如衍圣公所请凡扈从部院诸臣及在廷臣僚其有着为文辞铺扬鸿钜者无论诗赋颂记俱限于一月内缮冩交与翰林院由翰林院裁订送【臣】部转发其衍圣公孔毓圻等有作亦听采録务择其渊粹有禆风雅者为艺文一类附之卷内非特益孔庭家乗之荣实以徴

圣代文治之盛如此则我

皇上尊崇至圣之意奕禩光昭而臣子颂扬踊跃之情

亦得以稍抒万一矣奉

旨依议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四月

幸鲁盛典草稿告成计书一十八卷衍圣公孔毓圻具

疏进呈

御览恭请

御制序文

上命礼部翰林院防议议上

制曰可仍以原书发馆遵

旨详加增改

衍圣公【臣】孔毓圻

奏为恭呈

幸鲁盛典仰祈

睿鉴

钦定以隆重典事窃惟创非常之典制必在极盛之昌时集道统之大成端赖绥猷之元后【臣】考阙里行幸汉高而后一十四君虽载史书从无专録典未钜也伏惟我

皇上

体膺上圣

道协时中深考于承天治人之故惟斯道之能博

综于前言往行之中以古圣为可法

念典时敏既亲载籍以观摩

文教诞敷复示尊崇为则效乃于甲子之冬时迈东巡之驾江淮旋

跸洙泗停舆毖祀爰修隆仪肇举陟降在庭俨若羹墙

之接徘徊庙寝恭闻

金玉之音礼乐焕越于百王

恩典普沾于陪祀

宸章宝翰

芝盖贞珉叠

赐屡颁有加靡己集庙庭之典谟未有富于

天章之巍焕也溯幸宅之典礼未有加于

今日之钜也复防

皇上俯俞【臣】请纂修

幸鲁盛典一书【臣】随举金居敬等

题荐纂修至于校阅収掌誊録之司【臣】前疏内题明于书成之日一体列名随将校阅张拱枢等咨报吏部注册在案自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一日

题报开馆【臣】统率各员敬谨慎重纂成书稿一十八

卷恭呈

睿览伏念【臣】等学识浅陋其间裒辑恐有未当微【臣】凛

凛于心特吁

圣恩宥其愚昧

俯赐裁定并请

御制序文仍行颁发到【臣】容【臣】遵奉镂板进呈

御览即颁行天下庶普天率土咸仰

尊师重道之崇闳桑户蓬枢共瞻

圣制宸篇之浩博其纂修等员幸际

圣朝得逢旷典应否邀

恩议叙出自

皇上洪恩非【臣】所敢仰冀也奉

旨这本内事情着礼部翰林院防同确议具奏幸鲁盛典并发

礼部

题前事该【臣】等防议得衍圣公孔毓圻疏称纂修

幸鲁盛典一书自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一日开馆纂

成一十八卷恭呈

睿览

俯赐裁定并请

御制序文仍行颁发到【臣】容【臣】遵奉镂版进呈

御览即颁行天下其纂修等员幸际

圣朝得逢旷典应否邀

恩议叙出自

皇上洪恩等语【臣】等仰见我

皇上崇儒重道迈古轶今

典礼逺驾乎百王

制作永垂于万世

宸章睿藻焕若日星

芝盖贞珉昭于云汉兹

钜典已成

鸿篇告竣相应

俯允所请

宠锡序文镂刻颁布斯一代之章允着而千秋之正学増辉矣至书内批签共三十二条应令遵照改正诗文所载尚少亦今増入其纂修八员应赏给表里各一疋于该部移取可也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题本月二十八日奉

旨依议

康熙四十年辛巳三月衍圣公孔毓圻恭呈修成

幸鲁盛典稿本四十卷

孔子六十七代孙太子少师袭封衍圣公【臣】孔毓圻

题为恭进

幸鲁盛典稿本仰祈

钦定颁发以隆重典事窃【臣】恭遇我

皇上钦崇

圣学

临幸阙里

亲祭

庙林

典礼至隆

恩泽至厚皆亘古之所未闻洵足度越百王辉映亿禩先经【臣】于康熙二十四年四月间具疏请纂修

幸鲁盛典一书昭示天下万世防

恩俞允【臣】随举进士金居敬俞兆曾举人丛克敬孙致弥副榜贡生叶湜候补小京职沙汝洛候选知县章纬增广生员曹晃等同任纂修之役亦防

恩准咨取到【臣】于二十五年八月择

圣庙之金丝堂开馆纂修至康熙三十七年告成计正文一十四卷颂扬诗文四卷共计一十八卷进呈

御览恭荷

皇上宠锡序文并发原书内奉

钦定批签三十二条令【臣】遵照改正诗文所载尚少亦

令増入【臣】谨叩头谢

恩同【臣】弟五经博士【臣】毓埏及纂修诸臣等敬谨详慎

遵奉

御批一一改正并遴选诗文增入外复防

皇上特发帑金修建

祖庙壮丽坚固逺迈前规工成之日又防

特恩命

皇子行祭告礼又防

御制碑文

御笔亲书

命官率

内府供奉名手钩勒摹搨进

呈又防以

御书墨迹

赐【臣】珍藏

天恩优渥有加无已皆

庙庭从来未有之

异数而人【臣】不敢冀望之

殊恩也抃舞之余屏营弥切谨同纂修诸臣备载入书修完正文二十卷诗文二十卷共计四十卷装潢成帙【臣】谨亲捧恭

进外伏念

圣德崇隆

皇恩浩荡【臣】等经生之笔岂能测量

天地之广大摹写

日月之光华讹纇必多疎芜不免伏冀

圣恩垂矜庸陋曲赐涵容其中有应改应删之处【臣】现带纂修官原任翰林院庶吉士【臣】孙致弥在京候

旨即令致弥钦遵删改赍囘曲阜【臣】当防奉刋刻刷印

呈颁行天下俾六合之内万世而遥共仰我

皇上尊师重道卓冠古今而文教益振正学弥隆矣至于纂修诸臣朝夕编摩无间寒暑皆因感荷

天恩力图报効不敢偷安【臣】得借以成书报

命皆

皇上圣恩所赐也【臣】原举纂修官八人今仅存孙致弥丛克敬二人在馆一十六年办事最久近丛克敬又以抱病囘籍其孙致弥曾防

召对久在

皇上睿照之中【臣】与共事多年见其学问淹通为人勤

慎【臣】仰体

皇上爱惜人材至意敢为据实奏

闻傥防

皇上格外叙録则又出自

高天厚地之特恩非【臣】之所敢希望也伏祈

圣鉴勅部议覆施行康熙四十年四月初二日题本月

初五日奉

旨该部知道

【臣】谨按

圣门纪载之书见于厯代经籍之志者有孔志阙里祖庭记东家杂记孔子世家谱孔氏编年孔氏实録孔圣图谱孔氏全书圣门通考圣门人物志阙里志孔子弟子传赞孔庭纂要孔圣全书孔庭佥载诸书篇目殊伙纂辑相沿然非子孙之追述先型即儒生之推尊至圣握铅怀椠多在芸窗襞纸濡毫率由蔀屋且也盈箱累箧惟传阙里之遗文纪事纂言莫载朝家之大典犹且垂诸艺苑播在儒林未有

天章

宸翰亲挥洒于宝跗

帝典

王谟颁记注于玉署采兼葑菲奉

德音以求才堂啓金丝沐

天恩而开局

圣朝之谟烈乃增光于鲁壁之旁下士之编摩得仰尘

厦防之侧如【臣】等今日之受

恩过望沐

宠逾涯者也钦惟我

皇上德迈羲轩

功高姚姒

心符圣道隆

恩礼于

先师

手握化机啓文明于寰宇

特纪

熙朝之盛事聿垂万世之芳模【臣】等猥以菲材滥厠载

笔非不思铺陈

盛烈扬扢

鸿猷而一蠡不足测溟涬之深尺管不足量圆穹之大凡厯十六年之久始成四十卷之书幸得载

圣德之矞皇庶可掩芜词之弇鄙所冀仰邀

睿鉴裁自

渊衷一经笔削于

九重弥增光焰于万丈则文河学海皆沐

恩波经笥书囊咸沾

圣泽缥缃辉映时见星云日月之光华琰琬流传永匹

虞夏商周之制作矣

礼部

题前事该【臣】等议得衍圣公孔毓圻奏称恭遇

皇上临幸阙里

亲祭庙林典礼至隆

恩泽至厚先经【臣】于康熙二十四年疏请纂修

幸鲁盛典一书康熙三十七年告成呈览恭荷

皇上宠锡序文并

钦定批签三十二条今【臣】遵照改正诗文所载尚少亦

令増入【臣】谨同纂修诸臣遵奉

御批改正并遴选诗文増入外复蒙

皇上念

祖庙隳敝发帑金修建又命

皇子祭告又蒙

御制碑文

御笔亲书谨备载入书修完四十卷谨亲捧恭

进外其中有应改应删之处【臣】现带纂修官原任翰

林院庶吉士【臣】孙致弥在京候

旨钦遵

御批删改防奉刋刷进呈颁行天下等语【臣】等恭惟我皇上治绍唐虞道隆洙泗

躬诣阙里

亲祭庙林重道崇儒从古未有应如衍圣公所请将幸鲁盛典一书恭候

皇上删改刋刻进呈颁行天下垂之万世又称【臣】原举纂修官八人今仅存孙致弥丛克敬二人在馆一十六年办事最久近丛克敬又以抱病囘籍其孙致弥【臣】与共事多年见其学问淹通为人勤慎倘防格外叙録则又出自

高天厚地之特恩等语查议叙官员事吏部其孙致

弥议叙之处俟

命下之日交与吏部可也本月二十二日题二十四日

旨依议

吏部

题前事该【臣】等议得礼部咨称衍圣公孔毓圻疏称

【臣】原举纂修

幸鲁盛典原任翰林院庶吉士孙致弥在馆一十六年办事最久学问淹通为人勤慎倘蒙格外叙録则又出自

高天厚地之特恩相应将孙致弥议叙之处俟吏部议

等因具题奉

旨依议钦此钦遵移咨前来恭惟

皇上道崇先圣

功迈百王

省方观民

过鲁讲学既

亲祠祭

重焕宫墙

御笔天章

光昭星日

深恩厚泽

庆衍裔孙风教宏施寰海普被今衍圣公孔毓圻因

皇上幸鲁盛典告成疏称纂修官孙致弥在馆一十六年办事最久学问淹通为人勤慎题请格外叙録相应将原任翰林院庶吉士孙致弥准其原官用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

旨五月二十三日题二十五日奉

旨依议

幸鲁盛典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班固
  本纪第二 斑帝下·萧子显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五·宋濂
  臧榮緒晉書卷十六·汤球
  第十四回 纳弟妇东宫渎伦 盟胡虏便桥申约·蔡东藩
  卷十八·六朝(前赵、后赵、前凉、秦、燕、后凉、北凉)·蒋一葵
  卷五·沈德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二·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八·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十八·廖道南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纪昀
  卷一·吕中
  卷四十七·雍正
  朱斯莆·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九王缙王缙字夏卿与兄维早以文翰着称连应草泽及文辞清丽科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禄山乱选为太原少尹与李光弼同守太原有谋略加宪部侍郎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平

  • 卷十五 開寶七年(甲戌,974)·李焘

      起太祖開寶七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庚申,占城國遣使來貢方物。   甲戌,遣使發廩賑揚、楚等州饑民。   戊寅,幸玄化門,賜治城壕卒衣履。遂幸新水磑,還宴射苑中。   燕國長公主之喪,上哀慟,謂左右曰:「明年誕

  • 卷二百六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神宗熙宁初有魏继宗者自称草泽上言京师百货无常价贵贱相倾富能夺贫能与乃可以为天下今富人大姓乘民之亟牟利数

  • 卷之二十六  御製官箴(明)朱瞻基 撰·邓士龙

    (御製官箴,一卷,明宣宗朱瞻基撰。朱瞻基,明朝第五個皇帝,在位十年,年號宣德,事迹詳明史本紀。官箴,凡三十五篇,前列聖諭及目錄,後附御製廣寒殿記。聖諭稱:「凡中外諸司,各著一篇,使揭諸廳事,朝夕覽觀,庶幾有儆。」蓋宣宗時皆頒行之。

  • 卷五·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五典礼我朝家法相承内政肃清有典有则凡所以定位号辨等威服御器饰之末趋走使令之常莫不厘然各当若夫嘉辰令序欢宴式其仪祀事斋期肃将致其敬夙兴裁览勅毖以时法天

  •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刑考【五】刑制乾隆十一年定听从殴死大功以下尊长例大学士九卿议覆刑部奏请嗣後凡听从下手殴本宗小功大功兄姊及尊属至死者除实系廹於尊长

  • 三传辨疑卷二·程端学

      隠公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  左氏曰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献可杜氏曰左氏经书曰渝盖传授不同而文或误耳先儒谓之絶其成者以释渝为变也公谷虽以为输而又以堕成言之斯亦未达其义且诸侯或渝变不睦则必起兵交伐奚假使

  • 第十一章 20·辜鸿铭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辜讲孔子然后继续说:“现在的人对所信奉的东西极为诚笃。他们真是聪明而高尚的人么?或许他们只是表面显得严肃而已?这正是我想了解的。”

  • 菩薩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五種異本。(一)藏文本勝友等譯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略稱藏本。   (二)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戒品.〈别出菩薩戒本〉略稱地持。(三)劉宋求那跋   摩譯菩薩善戒經戒品.略

  • 大乘宝要义论 第四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四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如日子王所问经云。佛言。大王。彼染欲人爱着欲事。乐见女人行染欲法。不乐亲近具戒沙门及婆罗门。为彼有戒德者而共嫌厌

  • 卷五十二·性音

    宗鉴法林卷五十二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世 雪窦颂革辙二门曰。劫火曾洞然。木人泪先落。可怜傅大士。处处失楼阁(一)。德云闲古锥。几下妙峰顶。唤它痴圣人。担雪共填井(二)。佛祖未分前。已振涂毒鼓。如今谁乐闻。请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法語三示秋水西堂老僧過忠南相值之後,經今數年又來高梁,雙桂相從,共守寂寥。一日呈卷,欲老僧法語,老僧只得向義虎弄爪牙,話墻壁邊影響耳。試問:「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且道何為墻壁?何為影響?若向者

  • 马商的女儿·劳伦斯

    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名伟大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马商的女儿》是劳伦斯于1922年前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马商Pervin一家在破产之后所面临的失落与绝望。劳伦斯重点选取了

  • 增注唐策·佚名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明正德丁丑新安汪灿《序》,惟言旧刊《唐策》,不知谁集,考书中魏徵作“魏证”,与《古文集成》同,则亦宋人作也。其集中所录,兼有唐人策论、书状、表奏之文,而独以《唐策》为名者,盖辑以备答策之用,从所重耳

  • 孔氏谈苑·孔平仲

    笔记。旧题宋孔平仲著。此书记事以北宋为主,偶亦及唐代传闻,而内容则较杂,自朝野逸事、士大夫言行至民俗民谚、异闻传说均有涉及,其中亦有关于宋代文人诗词创作(如“王曾赋梅花诗”、“王介甫江宁夹口诗”、“范文正赋有

  • 唱论·佚名

    乐学论著。元燕南芝庵撰。不分卷,共三十一节,每节不标题目。内容除简略地列举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作曲家和古典戏曲的主要体制外,大部分是关于宋元两代戏曲声乐理论和歌唱方法。其音乐美学思想,注重歌唱中的抑

  • 论诗绝句三十首·元好问

    金元好问著。是继承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形式,在对建安以来的诗派、诗人作品品评的同时,阐明了自己对诗歌美学的主张。第一首即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辨明诗中的正体和伪体,使得泾渭清浑分明,以达去伪存正的目的。中

  • 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