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 决篇 1
【原文】
凡决物①,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②。害至于诱也③。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④,奇之所托⑤。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⑥。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⑦者,此事之失。
【注释】
①决物:决断事物的是非,好坏,成败,祸福等等。《左传》:“卜以决疑。”《史记》:“成败在于决断。”这里指决情定疑,果断决策。
②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事,讨厌遇到祸患灾害。这里是说无论福祸,都应慎重考虑,再决定方法。
③害至于诱也:人之常情是趋利避害,所以要循循善诱,以了解真情做出正确决断。陶弘景注:“有疑然后决,故曰必托于疑者。凡人之情,用福则善,有患则恶。福患之理未明,疑之所由生,故曰善其用福,恶其有患。然善于决疑者,必诱得其情,乃能断其可否也。”
④去其利则不受也:无利可图则不接受。陶弘景注:“怀疑曰惑,不正曰偏。决者能无惑,偏行者乃有通济,然后福利生焉。若乃去其福利,则疑者不受其决;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谓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隐其利善之情,反托之于恶,则不受其决,更致疏远矣。”
⑤奇之所托:奇计的依据和凭借。
⑥致疏远:导致疏远。这句的意思是决断应该对要求决断者有利,不然就不被接受,最终导致疏远。
⑦离害:遭受祸害。离,通罹,遭受之意。陶弘景注:“言上之二者,或去利托于恶,疑者既不受其决,则所行罔能通济,故有失利罹害之败,凡此皆决事之失也。”
【译文】
为人处世,凡出谋划策决断事物,必是心中有疑难之事。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福利,不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祸患。作出决断前要先诱导出对方的实情,行动起来就不会有疑惑和偏颇。为对方决断要对其有利,如果对方不能有利就不会接受,这要借助于奇计的使用。如果决断总体上有利于对方,但暗地里对其有所损害,对方也不会接受,反而会使双方的关系疏远。所以,作出决断而不能使对方获益,甚至使对方遭受祸患,都是决断失误的表现。
猜你喜欢 卷三 八佾第三·邢昺 未通第十五·桓宽 卷十八·陈祥道 孟子集注大全卷五·胡广 读书记纲目·真德秀 卷三十三·张廷玉 昭公·昭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五、香严上树·慧开 庐山莲宗宝鉴纲目·优昙普度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中·佚名 为震华法师封龛·太虚 密宗道次序·太虚 序 经 题·太虚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