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 决篇 1

【原文】

凡决物①,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②。害至于诱也③。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④,奇之所托⑤。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⑥。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⑦者,此事之失。

【注释】

①决物:决断事物的是非,好坏,成败,祸福等等。《左传》:“卜以决疑。”《史记》:“成败在于决断。”这里指决情定疑,果断决策。

②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事,讨厌遇到祸患灾害。这里是说无论福祸,都应慎重考虑,再决定方法。

③害至于诱也:人之常情是趋利避害,所以要循循善诱,以了解真情做出正确决断。陶弘景注:“有疑然后决,故曰必托于疑者。凡人之情,用福则善,有患则恶。福患之理未明,疑之所由生,故曰善其用福,恶其有患。然善于决疑者,必诱得其情,乃能断其可否也。”

④去其利则不受也:无利可图则不接受。陶弘景注:“怀疑曰惑,不正曰偏。决者能无惑,偏行者乃有通济,然后福利生焉。若乃去其福利,则疑者不受其决;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谓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隐其利善之情,反托之于恶,则不受其决,更致疏远矣。”

⑤奇之所托:奇计的依据和凭借。

⑥致疏远:导致疏远。这句的意思是决断应该对要求决断者有利,不然就不被接受,最终导致疏远。

⑦离害:遭受祸害。离,通罹,遭受之意。陶弘景注:“言上之二者,或去利托于恶,疑者既不受其决,则所行罔能通济,故有失利罹害之败,凡此皆决事之失也。”

【译文】

为人处世,凡出谋划策决断事物,必是心中有疑难之事。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福利,不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祸患。作出决断前要先诱导出对方的实情,行动起来就不会有疑惑和偏颇。为对方决断要对其有利,如果对方不能有利就不会接受,这要借助于奇计的使用。如果决断总体上有利于对方,但暗地里对其有所损害,对方也不会接受,反而会使双方的关系疏远。所以,作出决断而不能使对方获益,甚至使对方遭受祸患,都是决断失误的表现。

猜你喜欢
  卷三 八佾第三·邢昺
  未通第十五·桓宽
  卷十八·陈祥道
  孟子集注大全卷五·胡广
  读书记纲目·真德秀
  卷三十三·张廷玉
  昭公·昭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五、香严上树·慧开
  庐山莲宗宝鉴纲目·优昙普度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中·佚名
  为震华法师封龛·太虚
  密宗道次序·太虚
  序 经 题·太虚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四·彭定求

        卷64_1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姚崇   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石泉石镜恒留月,   山鸟山花竞逐风。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   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   卷64_2 【故洛阳

  • 蜕庵集卷二·张翥

    (元)张翥 撰○五言律诗登歌风台君王逝已久遗构在彭城空阔青徐坼苍茫楚汉争荒山尚云气乔木有风声无限登临意长歌慷慨生黄河■〈木虏〉后风才顺桅头日未斜旧河通瓠子新浪涨桃花得鲙因沽酒闻鹃更忆家迢迢云气外北望是京华

  • 巻四·郭奎

    ○七言律诗秋兴月下清砧响夜阑,征人不寐忆长安。雾迷南国游魂泣,草没中原战骨寒。直望明河临象阙,谁沾零露捧金盘。十年关塞无家别,仗策犹悲行路难。龙门疏凿禹时功,江汉滔滔亦汇东。万古山河今异域,百年礼乐旧同风。忽思鲈

  • ●卷第三十·胡三省

    【汉纪二十二】起屠维赤奋若,尽着雍阉茂,凡十年。孝成皇帝上之上〔荀悦曰:讳骜,字太孙;「骜」之字曰「俊」。应劭曰:谥法,安民立政曰成。建始元年〔(己丑、前三二)〕①春,正月,乙丑,悼考庙灾。〔宣帝尊史皇孙曰悼考。〕②石显迁长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正统十三年春正月戊子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行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皇太后 皇后免命妇朝贺 己丑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 庚寅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 宣府总兵官都督杨洪等奏河南

  • ·渔船并配公文议·丁曰健

    窃照台湾为海外岩疆,政务殷繁,簿书丛杂;其中固有可以迳由道会商吕镇随时查办,而事关重大,虽往返重洋,亦必须请示饬遵。所以详禀遥申,伫俟钧答,时深盼望;至奉饬查询之件,靡不登时商办,冀慰荩垂。而风■〈日卂〉靡常,

  • 韦正贯传·欧阳修

    韦正贯是韦皋的弟弟韦平的儿子,字公理,年幼时父亲就死了,韦皋认为他能光大韦家门户,取名叫臧孙。朝廷因他先辈是功臣,封他为单父县尉。正贯认为不得志,辞去了官,离开了单父县,把原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正贯被选到贤良方正异等

  • 第十一章 23·辜鸿铭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辜讲孔子祖国(鲁国)大权在握的贵族,也就是

  • 第十二章 禁挟妓·佚名

    (禁止嫖妓) 昔日贤人有被友人诱骗到娼妓之家的,回家后流泪自责,把所穿过的衣帽都取出销毁。又有在宴会上,正逢有美女舞乐,未尝用眼观瞧,只是用拇指自掐中指,第二天指痕还在。先贤如此对自己斤斤计较,一丝不苟,可知日常起

  • 卷一百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十三大夫士庙祭周礼地官载师以士田任近郊之地【注士读为仕仕者亦受田所谓圭田也 疏单士?不兼卿大夫故从仕官之仕】礼记王制夫

  • 佚文篇第六一·王充

    【题解】本篇以汉武帝时发现散佚的儒家经书为话题,叙述了秦汉时期文章的盛衰史。他把儒家经书的存亡说成是文化盛衰的标志,并以此指责秦始皇“燔五经”是“厥辜深重”,颂扬了汉代“诏求亡失”的儒家经书

  • (五)·钱穆

    朱子曰:“譬如百寻之木,根本枝叶,生意无不在焉。但知所先后则近道耳。岂曰专用其本而直弃其末哉。”今按:今日号称为知识爆破时代。朱子则曰:“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亦无一事非吾之所当为。”则知识爆破,亦非一害。但恨无人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八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八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入庵示众。恁么恁么。理随事变。不恁么不恁么。事得理融。恁么中不恁么。宽廓非外。不恁么中却恁么。寂寥非内。寂寥非内也。观法界于一尘之

  • 华严五十要问答后卷·智俨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智俨集三十七三世不同义。离世间品初释问。诸教世时云何。答。依小乘教三世有法。依三乘教三世之中现在有。过未无。依一乘教九世义。过未现在及现在现在三时有。过去未来及现在各有。过未六

  • 三教平心论序·刘谧

    三光丽天。亘万古而长耀。百川到海。同一味以亡名。三教之兴。其来尚矣。并行于世。化成天下。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一而三三而一。不可得而亲疏焉。孤山圆法师曰。三教如鼎。缺一不可。诚古

  • 兵荒·张资平

    因为生活问题,近一星期来V不能不加紧他的翻译工作,再次失业的V的一家生活唯有指望此项工作的报酬费了。 此项工作是一位同学介绍给他的,因为是属自己的专门学科,并且其中材料多半是从前引用过来教授学生的,所以翻译时倒不

  • 刘铬传抚台前后档案·刘铭传

    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博物馆所藏清季光绪年间恒春、彰化两县部分档案整理刊行。此一档案,一般通称「刘铭传抚台档案」;但实际上全部档案有起自光绪二年并有至于二十一年台湾沦日前不久者,综计先后历时十有九年;虽其中以刘

  • 一字奇特佛顶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现威德品第一,佛住三十三天,与四万比丘,八万四千菩萨,及天释梵魔八部众俱。说真言曰,南莫三漫多勃驮南,(引一)步林吽。(二合二)。印契品第二,曼荼罗仪轨品第三,先行品第四,成就频那夜迦品第五,说法品第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