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中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复次尊者大迦叶化大金山其色晃耀。复有种种树林飞鸟周匝围绕。而此尊者处于山顶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处金山顶。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大迦叶。此人未出家时其家大富。金银珍宝其数无量。有百千种上妙衣服。眷属炽盛人所瞻敬。此人厌舍如是富贵等事。出家修道而获果证。又此尊者常止一处。常持一衣少欲知足。而能摄余贪爱众生。又此尊者。佛于一时分半座令坐。佛说此人修头陀行中最为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大目乾连自然相好端严殊特。化大龙车安处其上。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乘大龙车。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大目乾连。此人有大神通。于一时中在妙高山顶。降伏难陀乌波难陀二龙王。彼帝释天主所住宫殿。周千由旬高二由旬半。有八万四千宝柱种种严饰。此人于彼动一足指。而能令彼帝释宫殿皆悉震动。又复一时佛在吠兰帝聚落。告诸苾刍言。今此聚落有饥馑相。而诸苾刍乞食难得。时此尊者大目乾连闻佛语已不离佛会。即时转此大地置于下方世界。取彼世界一切所可食物。安此大地悉令增长。以神通力于上下方如是作已。而此大地还复如故。令诸众生远离饥馑。

佛言。大目乾连。而此大地转时。所有众生当复何能得安隐邪。大目乾连白佛言。我左手持众生。右手转大地。大地虽转。是诸众生。宛然安隐不知所转。佛言。大目乾连。如是转时汝作何想。大目乾连白佛言。如我意者。譬如力士转芭蕉叶而不为难。我转大地亦复如是。佛言。大目乾连。善哉善哉。汝能起是神通方便。长者。佛说此人神通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摩诃迦旃延化水精楼阁。有种种宝柱及众宝网真珠璎珞。间错垂布广大严饰。于楼阁中结跏趺坐。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众宝庄严水精楼阁。于其中间结跏趺坐。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摩诃迦旃延。此人善能分别经典句义。佛说此人于经典中议论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摩诃俱絺罗化大牛车安处其上。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乘大牛车。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摩诃俱絺罗。此人威仪详审诸根调寂。初出家已自然纯熟如八十腊者。了知梵行如久修习。佛说此人少欲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优波离化金多罗树林。妙色华果皆悉具足。有俱枳罗舍利啰等种种异鸟游集其上。出众微妙可爱音声。而此尊者。林中现身起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金多罗树林。林中现身起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优波离。此人善持律行家族大富。昔未出家时有五百释种童子各乐出家。以种种宝庄严其身。来诣优波离前。各脱所严种种宝具积置一处。各作是言。我等舍此而求出家。时优波离见是相已即自思惟。此诸童子色相端严家族富盛。皆能弃舍而求出家。我今何故爱乐严饰不自觉了。如是念已。以此因缘亦复弃舍庄严等事投佛出家。最先证得阿罗汉果。佛说此人持律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马胜。威仪详审诸相寂静。执持应器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威仪详审诸相寂静。执持应器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曰马胜。此人出家已后。威仪详审诸相寂静。能降醉象而获果证。此人一时为舍利子。说伽陀曰。

由彼烦恼业为因而起作

是故于世间随转无穷尽

若烦恼业因是二不转者

即出离世间人中尊所说

若彼生与老二法而不行

是故于世间决定无有苦

彼当得解脱此最上正语

大沙门牛王了已故宣说

时舍利子暂得闻说是伽陀已。即解其义乃于言下证须陀洹果。佛说此尊者马胜威仪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满慈子化金莲华其华千叶。叶如车轮琉璃为茎金刚为须。如是庄严色光晃耀。而此尊者处莲华上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处于千叶金莲华上色光晃耀。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满慈子。此人善能宣说正法。佛说此人于说法人中而为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多财子化一大山四宝庄严。殊妙幢幡种种宝铃皆悉具足。风吹和鸣闻者爱乐。而此尊者处山顶上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处宝山顶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多财子。家族富盛一切受用皆悉具足。常时安置坐卧床榻清净严饰。以备四方往来僧众。随其所应须者供给。佛说此人于受用福中自在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阿泥噜驮化一金殿琉璃间饰。及种种宝交络垂布庄严妙好。于其殿上有师子座。而此尊者处于座上。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有大金殿琉璃间饰。于其殿上处师子座。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阿泥噜驮。此人曾于多劫之前发清净心。以一抟食施于缘觉。由此善根七返人间作转轮王。又复七返作三十三天主。如是业余生大富族。有百千万金银珍宝广大炽盛。皆能弃舍出家修道。出家已后。亦复具足饭食衣服卧具医药一切如意。净修梵行而获果证。复以因缘得净天眼。佛说此人天眼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闻俱胝化众华座处于座上。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处众华座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闻俱胝。是大富长者子。此人生时父母欢喜。互相谓言。我家富盛生福德子。宜应广出珍宝示富贵相。如是议已。即出库藏种种异宝。召彼所有诸识宝者。长者谓言。汝等。当定我此众宝价直几何。诸人答言。今此珍宝最上殊异莫知其价。长者即言。价直俱胝。诸人复言。长者。所有此一一宝。价直俱胝邪。长者答言。如是如是。诸人赞言。长者大富无有等者。尔时长者即作是言。我此生子当立何名。有人谓言。童子生时闻说珍宝价直俱胝。长者即如其言。乃为子立闻俱胝名。佛说此人离尘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树提迦化孔雀车安处其上。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乘孔雀车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树提迦。此人未出家时。在王舍城为大富长者。现于人中受天胜福。于自舍中以上妙细[疊*毛]。而为净巾常所受用。乃于一时以其净巾向日而曝。忽为大风飘至频婆娑罗王殿前。时频婆娑罗王见是净巾忽在其前。问侍臣言。今此柔软上妙细[疊*毛]世无等比。我自处王位而未曾见。从何所来。汝等知不。侍臣白言。大王当知。王此城中有大富长者名树提迦。佛说此人现于人中受天胜福。臣等意谓是彼长者家中所有。王当诏问必知其实。尔时彼王即诏长者来至其前。王乃次第询问其故。树提迦言。今此细[疊*毛]是臣家中所用净巾。适乃向日而曝风飘至此。其事如实。愿王放罪。王言。我非见罪。但为闻汝受天胜福。其事实邪。树提迦言。如是如是。王言。树提迦。我欲往汝舍中暂一观视。树提迦言。大王。我是王民为王所统。若幸小舍深自忻庆。王言。汝可先还办造饮食。我当后至。树提迦言。若受天胜福者。不假力营饮食自办。愿王今往。

尔时频婆娑罗王即与臣从围绕。出诣树提迦长者舍。长者前行为王引导。时王至于长者舍门。见守门婢色相端严妙宝庄饰。王意谓是长者之妻。王乃小住而不前进。树提迦言。大王。何故住而不进。王言。树提迦。汝妻在此。我故小住。树提迦言。此非臣妻是守门婢。王乃渐行至中门外。亦同前见又复小住。树提迦言。王复何故住而不进。尔时大王亦同前答。树提迦言。此非臣妻。亦是守门之婢。王即入彼中门见摩尼宝地。光明莹彻有虫鱼等相。王意谓是池沼。亦复小住而未敢进。树提迦言。大王。何故复不前进。王言。此处有水故我不进。树提迦言。此非是水。是摩尼宝所成之地。王复谓言。若是宝地何故有诸虫鱼而在其中。树提迦言。非实虫鱼。但是摩尼宝光映照故尔。尔时大王虽闻是说犹故未信。即于自手而取指镮。顺掷其地镮击地声。方乃信是摩尼宝地。时频婆娑罗王即入其舍处师子座。树提迦长者侍立一面。时长者妻即出王前。致拜伸敬而忽泪下退立一面王言。长者。汝妻何故见王垂泪。树提迦言。小臣之妻得拜王前。心生大喜何敢垂泪。但以王所著衣有木烟气。烟薰目故不觉泪垂。是故大王。受天胜福者。所欲饮食不须烟火。有如意宝自然能出。王言。善哉是事希有。

尔时频婆娑罗王于树提迦长者舍。饭食讫已。住彼舍中但贪观视忘还王宫。时诸近臣咸作是念。我王住此岂非久邪。若未还宫。于国政事恐有所废。作是念已俱白王言。大王。住此无至久时。愿速还宫。于国政事恐有所废。王谓诸臣言。我住于此始经一日。于国政事亦未久废。时树提迦长者即白王言。王住小舍已经七日。尔时大王谓长者言。我住汝舍早经七日。其事实不其事实不。树提迦言。实尔大王。实尔大王。臣于王前何敢妄说。王复问言。汝此舍中当观何相而知昼夜。树提迦言。有华开合以分昼夜。有摩尼宝光明炽盛不炽盛时。以分昼夜。有诸异鸟自然和鸣不和鸣时。以分昼夜。大王当知。若华开时乃知是昼。若华合时乃知是夜。若摩尼宝光明炽盛。此知是昼。若摩尼宝光明不炽盛。此知是夜。异鸟和鸣而知是昼。彼寂无声而知是夜。大王。我舍即以如是等相而分昼夜。尔时频婆娑罗王谓树提迦长者言。希有希有。佛语谛诚而无虚妄。佛说汝于人中受天胜福。今我所见其事如是。

尔时频婆娑罗王作是语已。出长者舍还复王宫。谟尸罗长者。是故当知此人有如是等天人胜福。悉能弃舍出家修道。证阿罗汉果。佛说此人受天胜福而为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猜你喜欢
  高僧傳卷第十三(興福經師導師)·慧皎
  百论卷下·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佚名
  卷之二·德清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末)·慧沼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七卷·宝亮
  致陕西辛未讲经会电·太虚
  卷第三十七·佚名
  选佛谱卷第六·智旭
  白云祖师初学记序·清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澄观
  顯揚聖教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品類足論品目·欧阳竟无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萧德祥

    (正末上,云)今日俺哥哥教我管着解典库,我且闲坐咱。(柳、胡上,云)孙员外这两日不出门来,不礼俺两个,定是那一夜不肯与他背人的缘故。他自家杀了人倒怪我,今日寻他去。(叫云)孙员外,你怎生不出门来?(孙大上,云)我怕你,不敢出门那

  • 卷60 ·佚名

    戴表元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闲暇 人胆小於壶,揣想无限极。 及其遂所愿,不过一消息。 金华文物府,前哲余楷则。 千年万年名,岂使夸者得。 戴表元 东阳方韶卿

  • 卷一百九十九·毕沅

      ◎元纪十七 ∷起旃蒙单阏四月,尽著雍敦牂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   延祐二年年   夏,四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辛巳,赐进士恩荣宴于翰林院。   辛丑,赐会试下第举人七十以上,从七流官致仕,六

  • 第七十三回 御跸蒙尘沿途遇寇 危城失守抗志捐躯·蔡东藩

      却说献帝出宣平门,突被乱兵阻住,当由护驾诸臣,探问来因。兵士齐声道:“我等奉郭将军令,把守此桥,不准吏民自由往来。”侍中刘艾出诘道:“吏民不得往来,天子也不得往来么?”兵士尚云须亲见天子,方可取信。侍中杨琦,便高揭车

  • ●卷十一·徐锡麟

    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十月二十七日,圣驾临幸,送两掌院大学士入署。御书匾额二,曰稽古论思,曰集贤清秘。赐宴赋诗,以唐张说丽正书院诗东壁图书府五律四十字为韵。御制东字音字韵,敕诸臣各分一字。是日,与宴者一百六十余人

  • ◎塔顶之宝·李定夷

    南通天宁寺内之支堤塔,系唐时所建,久已失修,势将倾圮。寺邻省立第七中学校,特为之呈请省署,就地拨款修葺。据模范市场监工,估计工料费用需银五千六百余元。除该校逐月节省,所余二千九百九十余元外,不敷之数,尚须筹募。惟值此金

  • 一三二八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书籍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三二八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书籍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查各省解到违碍书籍,前经臣等奏明,交翰林院查照从前奏案,分别应毁与否,再行缴进销毁。兹据翰林院咨称:本年据江苏省解到违碍书二百五十

  • 金佗稡编卷十六·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六宋 岳珂 撰家集七奏议下广德捷奏武德大夫英州刺史御营使司统制军马臣岳飞状奏恭依圣旨将带所部人马邀击金人至广德军见阵共斫到人头一千二百一十六级生擒到女真汉儿王权等二十四人并遣差

  • 宗炳传·姚思廉

    宗炳字明易攵,南陽涅陽人。世代居住在江陵。祖父名炳,宋朝时被征召为太子庶子,不从,有清高的名声。父亲名繁,曾任西中郎咨议参军。宗炳幼时勤于学习,有气量有才干。二十岁时,考中郢州秀才,历任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齐朝司

  • 窦炽传·令狐德棻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是汉朝大鸿胪窦章的十一世孙。窦章之子窦统,汉灵帝时任雁门太守,因躲避窦武之难,逃奔匈奴,担任部落首领。后魏时南迁,子孙定居代地,赐姓纥豆陵氏。世代在魏国当官,职位都很高。父亲窦略,任平远将军。由

  • 毛修之传·李延寿

    毛修之,字敬文,荥阳阳武人。祖上四代为晋朝官员。刘裕平定关中后,留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任命毛修之为司马。后来刘义真战败,毛修之沦没于统万。太武帝平定赫连昌时得到了他。让他统领吴兵,因为战功官拜吴兵将军。 毛修

  • 韩芃胄传·脱脱

    韩..胄,字节夫,是魏忠献王韩琦的曾孙。他的父亲韩诚,娶高宗宪圣慈烈皇后的妹妹为妻,官至宝宁军承宣使。韩..胄因父亲的官位而进入仕途,历任..门祗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的身份知..门事。孝宗去世,光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八客坐新闻言姚江王伯安守仁成化辛丑状元大宗伯华之主器也弘治己未会试第二人廷试名在二甲第六初授刑部主事后改兵部博学有文好竒古慕神仙正德丁卯大珰刘瑾操弄国柄放弃大臣锄灭言路百僚掩口听

  • 第十二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下)·梁漱溟

    人的自觉能动性--人所区别于物的特点--是怎么来的?那仍不外来自一切生物之所以生活的共同源泉而已。作为一切生物所共同的生命本原,在各不同种别的生物皆有所显示或透露,而其透露最大者要莫如人心。简捷地一句话:人心正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序·智圆

    夫涅槃无方。佛性无体。而菩萨见之谓之假。二乘见之谓之空。凡夫日用而不知。故如来之道鲜矣。古者能仁大觉愍群机之未悟也。于是仰观妙理。俯立嘉号。圆常之经于是乎作也。其体言见心。得兔忘蹄。不知纪极。洎乎去圣

  • 卷第二十一·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一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元和五年。帝问国师澄观曰。华严所诠。何谓法界。奏曰。法界者一切众生之本体也。从本以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

  • 竹庄诗话·何汶

    一名《竹庄备全诗话》。宋何汶编。凡二十四卷:卷一分《讲论》、《品题》两部分。《讲论》为诗歌总论;《品题》从诗的格调等方面论述作家。卷二到卷十,为汉、魏、六朝及唐、宋人诗选,共四百零三首,在每个朝代、作家或作品

  •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佚名

    一卷,赵宋慈贤译。依经具说课诵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