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罪福报应经之二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千万斛。食之香甘。其味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众病除愈。眼目精明。佛坐树下。时诸比丘。取果食之。佛语阿难。吾观天地万物。各有宿缘。阿难即前为佛作礼。长跪白佛言。何等宿缘。此诸弟子。愿欲闻之。唯具演说。开化未闻。佛告阿难。善哉善哉。若乐闻者。心善听。佛语阿难。夫人作福。譬如此树。本种一核。稍稍渐大。收子无限。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阿难白佛。云何为慈。佛语阿难。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道意。三心常欢喜。四为能护念。一切不犯。是为慈心者也。佛语阿难。为人长大。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喜嗔恚人故。生无所知。不学问故。为人专愚。不教人故。为人喑哑。谤毁人故。为人聋盲。不喜听受经法故。为人奴婢。负债不偿故。为人卑贱。不礼三宝故。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生裸国中者。喜轻衣搪揬塔寺精舍故。生马蹄国中者。喜著屐佛前行故。生穿胸人国中者。布施作福。悔惜心故。生獐鹿麑麂中者。喜惊怖人故。生堕龙中者。喜调戏人故。身生恶疮。治之难差者。喜鞭打众生。不以理故。人见欢喜者。前生见人欢喜故。人见不欢喜者。前生见人不欢悦故。遭县官系闭牢狱。杻械其身者。前世为人。笼系众生。不从意故。为人唇缺者。前世钓鱼。鱼决口故。闻好言善语。心不乐闻。于中两舌。乱人听受经法者。后堕耽耳狗中。佛语阿难。世有愚人。闻说法语。心不餐采。后堕长耳驴马之中。悭贪独食。不共饥者。食后堕饿鬼中。出生为人。贫穷饥饿。衣不盖形。食不供口。好食自啖。恶食施人。后生猪[虫*屯]蜣螂之中。喜劫夺人物者。后堕羊中。生剥其皮。偿其宿罪。好喜杀生者。后为水上蜉蝣虫。朝生暮死。好喜盗人财物者。后堕奴婢牛马之中。偿其宿债。好喜淫他妻女者。死入地狱。男抱铜柱。女卧铁床。从地狱出常生下处。当堕鸡鸭中。好喜妄语。传人恶事。死入地狱。洋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之。出堕鸱枭鸲鵅鸟中。人闻其鸣。莫不惊怖。皆言变怪。咒令其死。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堕狌狌中。后还为人愚痴。生无所知。夫妇不相和顺。数共斗诤。更相驱遣。后堕鸠鸽中。贪人力者。后堕象中。佛语阿难。州郡令长。食官爵禄。或人无罪。或私侵人民。录名系缚。鞭打捶杖。强逼输送。告诉无地。枷械系闭。不得宽纵。后堕地狱中。身受苦痛。数千亿岁。罪毕乃出。当堕水牛中。贯穿其鼻牵船挽车。大杖打扑。偿其宿罪。佛语阿难。为人不净。从猪中来。为人悭贪不能廉洁。从狗中来。为人刚强很戾自用。从羊中来。为人腥臭。从鱼鳖中来。为人凶恶含毒心难解者。从蝮蛇中来。好喜美食。喜杀害众生。无有慈心者。从豺狼狸鹰中来。为人短命。胞胎伤堕。生世未几。而早命终。堕在三涂。数千万劫。佛言。此辈前世为人。好喜射猎。焚烧山泽。探巢破卵。施捕鱼网。杀一切众生。贪其皮肉。以自食啖。多短命报。世世累劫无有出期。慎之慎之。痛不可言。佛语阿难。凡作功德皆应身。为烧香福会。转经行道。不得倩人。咒愿若虚。如倩人食。岂得自饱能不饥耶。若烧香鲜洁逮萨云若香摄一切相。然灯续明。得三达智。无所挂碍。烧香斋食。读经达嚫。以为常法。布施得福。诸天接待。万恶皆却。众魔尽除。无敢当者。懈怠之人。安隐谐偶。无精进心。一朝疾病。有不吉利。便欲烧香。方云作福。诸天未降。众魔故前。竞共娆触。作诸变怪。以是之故。常当精进。罪福随身。如影随形。植种福者。亦如尼拘类树。本种一核收子无限。施一得倍万。言不虚也。佛时颂曰。

  贤者好布施  天神自扶将

  施一得万倍  安乐寿命长

  今日大布施  其福不可量

  皆当得佛道  度脱于十方

  因缘合会谁为亲  五戒十善除去嗔

  不望他许自为亲  世间荣乐如浮云

  展转五道如车轮  莫计寿命惜金银

  天地尚坏何况身  奉持经戒是大珍

  勿贪财色辱误人  三界众生如群羊

  来去五道身坏伤  命速流水何有常

  作恶甚近受罪长  泥犁地狱沸镬汤

  制心刚意离祸殃  犯罪入中痛难当

  佛告阿难。世人无智生死肉眼不知罪福。吾以道眼。睹无数劫。乃至今身。罪福应报。犹观掌中琉璃珠。内外明彻。无狐疑想。阿难前整衣服。为佛作礼。而白佛言。演说此经。当何名之。佛语阿难。此经名为轮转五道亦名罪福报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宣传。功德无量。当见礼侍贤劫千佛。奉侍供养。不堕三涂八难之处。得戒定慧。佛说经竟。五百比丘。漏尽意解。七百比丘尼。得须陀洹道。八百罗汉。得菩萨道。诸天龙神。是时树下。清信士万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阿那含道。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闻佛说法。皆言善哉。即起作礼。绕佛三匝。欢喜而去。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三卷·湛然
  四十二章经序·宋真宗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四·佚名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文偃
  卷第二十四·昙噩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五[宋铭]·惟白
  中印文化需要交流·太虚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二卷·法宝
  卷第一百三·李通玄
  卷第十八·雷庵正受
  卷第六十一·佚名
  无得无说分第七·朱棣
  僧伽吒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五费冠卿费冠卿字子军池州人元和登第母卒叹曰干禄养亲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召拜右拾遗不赴集一卷今存诗十一首不赴拾遗召【一作以拾遗召不起赋

  • 列传第十九 萧景先萧赤斧子颖胄·萧子显

    萧景先,南兰陵兰陵人,太祖从子也。祖爰之,员外郎。父敬宗,始兴王国中军。景先少遭父丧,有至性,太祖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解褐为海陵王国上军将军,补建陵令,还为新安王国侍郎,桂阳国右常侍。太祖镇淮阴,景先以本官领军主自

  • 列传第一百九·刘昫

    ○卫次公 子洙 郑絪 子祗德 祗德子颢 韦处厚 崔群 路随 父泌 卫次公,字从周,河东人。器韵和雅,弱冠举进士。礼部侍郎潘炎目为国器,擢居上第。参选调礼部侍郎卢翰嘉其才,补崇文馆校书郎,改渭南尉。次公善鼓琴,京兆尹李齐

  • 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一·赵尔巽

      黄体芳子绍箕 宗室宝廷 宗室盛昱 张佩纶何如璋 邓承修徐致祥   黄体芳,字漱兰,浙江瑞安人。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日探讨掌故,慨然有经世志。累迁侍读学士,频上书言时政得失。晋、豫饥,请筹急赈,整吏治,清庶狱,

  • 卷一百十五 景祐元年(甲戌,1034)·李焘

      起仁宗景祐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庚寅,詔淮南災傷州軍,為盜而非殺人者,限兩月自陳,除其罪,少壯者刺隸本城,若有武勇,即部送京師,與隸近上禁軍。   辛卯,翰林學士承旨盛度等上所定學士、舍人院召試人等第,以文理俱高為

  • ●卷二百四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九。   起绍兴三十二年正月一日戊辰,尽二月二十八日乙丑。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戊辰朔车驾驻跸镇江府。   二日己巳刘绎正除知泗州。   三日庚午车驾起发镇江府。   五日壬申车驾幸建康

  • 康君立传·薛居正

    康君立,蔚州兴唐人,世代为边地豪强。乾符年中,任云州牙校,事奉防御使段文楚。这时有大群强盗出没在黄河以南,天下将乱,代北仍然每年有饥荒,各部豪杰都有聚众起事,建立功业之心。碰上段文楚削减军人粮饷,兵士怨声四起。康君立和

  • 卷二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帝系考太上皇【辽金元明皆无】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宋理宗即位尊杨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宝庆三年上尊号曰夀明皇太后绍定元年加上慈睿三年又加仁福五年崩諡曰恭圣仁烈皇后【臣】等谨按此

  • 145.魏征直言敢谏·林汉达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

  • 臣乘马第六十八·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乘马?”管子对曰:“国无储,在令。”桓公曰:“何谓国无储,在令?”管子对曰:“一农之量,壤百亩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内。”桓公曰:“何谓春事二十五日之内?”管子对曰:“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

  • 卷二百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四刑部尚书秦?田撰嘉礼八十七设官分职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爕理隂阳【?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

  • 第57章·老子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1)。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2)。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3);民多知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4)。是以圣人之言曰(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 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六宋 叶梦得 撰庄公二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子纠在我者也齐人何以言取乗干时之败胁我而取之也孰取之齐侯也齐侯则何以言齐人贬也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室之邑可以隐死我以千乗之国不能纳子纠又使

  • 卷三·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三宋 朱子 撰家礼三内则后王命冡宰降德于众兆民【后君也德犹教也万亿曰兆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周礼冡宰掌饮食司徒掌十二教今一云冡宰记者据诸侯也诸侯

  • 佛说进学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之园须达精舍。大贤众千二百五十人。佛告诸比丘。有四雅行。智者常遵。丈夫所修。达士恒奉。不才愚夫所不好乐。何等为四。孝事父母悦色养足。守仁行慈终始不杀。惠施济

  • 第十二 小集积经之义释·佚名

    一 [恶见者]各自 遍住各自见 异执而自善 [以作]种种论&ldquo;如是知之者 乃是知法者 呵责于此者 不成完全者&rdquo;(八七六)&ldquo;恶见者各自,遍住各自见&rdquo;,有恶见一部之沙门、婆罗门,彼等执六十二恶见中任何之某

  • 湖岳村叟医案·翟竹亭

    医书。翟竹亭遗著。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1963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17门,237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 每

  • 孑楼诗词话·林庚白

    尝读《全唐诗》,载有《观邻人演昭君变》一首。《昭君变》者,当时剧名也。使逊清同、光以来诗人,执笔为之,必什九不敢用“昭君变”三字。观于《范伯子诗集》,偶涉及电报,辄以“电语”二字代之,特电话及有声电影犹未传播中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