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做着个很好的梦,

不知怎的忽然就醒了!

回头努力的去寻吧!

可是愈寻愈清醒:梦境愈离愈远了!

眼里的梦境渐渐远,

心里的梦影渐渐深:

将近十年了,

我还始终忘不了!

要忘是忘不了,

要寻是没法儿寻。

不要再说自由了,

这点儿自由我有么?

一九二三,六,二九,巴黎

猜你喜欢
  周文璞·唐圭璋
  秦湛·唐圭璋
  ◆侍读学士小云石海涯(酸斋集)·顾嗣立
  第一幕·老舍
  第四折·佚名
  卷七·仇兆鳌
  过时·戴望舒
  卷九·郭则沄
  卷第四·陈与义
  卷三十三·冯惟讷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序·佚名
  李约诗鉴赏·佚名
  51.卢纶:七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卷三·王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二文学文赋【有序         晋】陆 机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

  • 卷六十七·志第二十·五行五·脱脱

        ◎五行五   ○土   稼穑作甘,土之性也。土失其性,则为灾凶。旧说以恒风、脂夜之妖,华孽、臝虫之孽,牛祸、黄眚、黄祥,皆属之土,今从之。   建隆元年,河南诸州乏食。   乾德元年,齐、隰等州饥。二年,州

  • 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四·赵尔巽

      荣禄 王文韶 张之洞 瞿鸿禨   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祖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塔斯哈,父总兵长寿,均见忠义传。   荣禄以荫生赏主事,隶工部,晋员外郎。出为直隶候补道。同治初,设神机营,赏五品京堂,充翼长,兼专

  • 卷二十六·吴广成

      元丰五年、夏大安八年春正月,辽人为国请和。  辽燕京留守司委涿州牒雄州云:“夏国来称,南朝兵起无名,不测事端,请全两国之欢,言寻旧好。”神宗报以“夏国主受宋封爵,昨边臣言秉常见为母党囚辱,比令移问事端,同恶不报,继引

  • 卷之八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卷一百三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杨朱墨翟之言【上 墨者并附】列子杨朱南之沛老耼西游扵秦邀扵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舎进涫漱巾栉脱履戸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

  • 卷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三代世表第一【言代者以五帝久古传记少见夏殷以来乃有尚书略有年月比於五帝事迹 易明故举三代为首表者明也明言事仪】     史记十三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

  • 郑道邕传·李延寿

    郑道邕,字孝穆。少年时谨慎诚实,以清廉节约自居,年龄不满二十,就阅读了大量经史典籍。他的父亲和叔叔四人都很早去世,堂兄弟中,郑道邕为长兄,他抚养训导众多族弟,如同对待亲手足,一家人亲善和顺。魏孝昌初年,他踏上仕途,任为太尉

  • 朱震传·脱脱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的进士第,到州县做官都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就非常器重,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不赴召。后值江西制置使赵鼎入朝中参知政事,高宗问以当代的

  • 吏学指南卷之七·徐元瑞

    捕 亡应合杀捕 逃亡之徒,罪有殊等,重者合杀,轻者合捕,故曰应合杀捕。若虽合杀而已被拘执,应合告而辄捕系者,官有禁文,案文为理。许人告捕 谓如谋叛、造伪、贼盗、强奸、搬贩盐酒等类,虽系傍人,皆得告捕,故曰许人告捕。许人告

  • 卷二十七 内则第十二·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别录》属《子法》。以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后,君也

  • 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庄子

    [题解]本篇取开头三字“知北游”为篇名,是《庄子》中比较重要的一篇。集中阐述庄子和道家哲学的宇宙论、认识论。对最高本体的道作了较多论述,提出道是万物之本,既产生万物,又在万物之中,并主宰其运动变化

  • 清净品第八(此品摄第九叹品)·佚名

    远行地摄方便波罗蜜伽陀。色清净故果清净,果色二同一切智。若一切智清净时,如虚空界不断坏。菩萨出过於三界,断尽烦恼而现生。无老病死现灭度,斯即是行般若行。世间欲色之淤泥,愚人处中如风旋。亦如鹿在屋中转,智者如禽飞虚

  • 渤海考·柳得恭

    1784年,在所著《渤海考》自序中首次提出渤海国在朝鲜历史上是与新罗国南北对峙的“北国”。认为渤海国是高句丽的继承者,而统一新罗是高丽王朝的前身。

  • 易学启蒙小传·税与权

    南宋税与权撰。一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大旨,乃引据旧说,阐发邵雍“后天《易》”之义,以补述朱熹《易学启蒙》之所未备。《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初,朱子作《易学启蒙》,多发邵氏先天图义。至与袁枢论后天《易》

  • 午溪集·陈镒

    元诗别集。10卷。陈镒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陈镒曾筑室于午溪之上,并题名为“绿猗堂”,故将诗集题作《午溪集》。本集的传本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本(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还有几种

  • 荷牐丛谈·林时对

    凡四卷,林时对撰。时对字殿扬,号玺庵;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庚辰(十三年)成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八月余,奉使南旋。弘光立南都,以使科都给事中召;未赴。鲁王监国,累迁太常寺卿,晋右副都御史,兼署兵垣。事去,杜门不出而终。当在北都时,

  • 大乘玄论·吉藏

    五卷,隋嘉祥寺之吉祥撰。第一二谛义,第二八不义,第三佛性义,第五一乘义,第六涅槃义,第七二智义,第八教迹义,第九论迹义,委曲尽三论宗之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