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子序说

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急。索隐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知是否?道既通,赵氏曰:“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程子曰:“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圣之时者也。’故知易者莫如孟子。又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又曰:‘春秋无义战。’又曰:‘春秋天子之事’,故知春秋者莫如孟子。”尹氏曰:“以此而言,则赵氏谓孟子长于诗书而已,岂知孟子者哉?”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按史记:“梁惠王之三十五年乙酉,孟子始至梁。其后二十三年,当齐愍王之十年丁未,齐人伐燕,而孟子在齐。”故古史谓“孟子先事齐宣王后乃见梁惠王、襄王、齐愍王。”独孟子以伐燕为宣王时事,与史记、荀子等书皆不合。而通鉴以伐燕之岁,为宣王十九年,则是孟子先游梁而后至齐见宣王矣。然考异亦无他据,又未知孰是也。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赵氏曰:“凡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韩子曰:“孟轲之书,非轲自着。轲既没,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愚按:二说不同,史记近是。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程子曰“韩子此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撰得出,必有所见。若无所见,不知言所传者何事。”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程子曰“韩子论孟子甚善。非见得孟子意,亦道不到。其论荀扬则非也。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扬子虽少过,然亦不识性,更说甚道。”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程子曰:“孔子言参也鲁。然颜子没后,终得圣人之道者,曾子也。观其启手足时之言,可以见矣。所传者子思、孟子,皆其学也。”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或问于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处。”愚按:至字,恐当作圣字。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又曰:“学者全要识时。若不识时,不足以言学。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又曰:“孟子有些英气。纔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如颜子便浑厚不同,颜子去圣人只豪发闲。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或曰:“英气见于甚处?”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见。且如冰与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

杨氏曰:“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后知性之善。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欧阳永叔却言‘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谓误矣。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

猜你喜欢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晏婴
  卷十一·程端学
  原序·陆陇其
  卷十五·佚名
  尚书疑义卷三·马明衡
  第二十章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梁漱溟
  桓公·桓公十五年·左丘明
  《论 语》·佚名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梁漱溟
  卷二十八·佚名
  卷四百一十五·佚名
  法印经全文·佚名
  合部金光明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六·唐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六·唐慧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南归·田汉

    人物:母 女 少年 流浪者时间:现代。布景:农家门前,井,桃树。〔老母坐井栏缝衣,少年农人持钓竿,提鱼串由右侧上。少年 伯母。母啊,李大哥,钓鱼来吗?(放下衣)少年 伯母,您瞧,今天运气不错吧。母哦呀,真是,拿回去可以大吃一顿了。少

  • 卷八·黄以周

      哲宗   △元祐八年(癸酉,一○九三)   1、七月丙子朔,观文殿学士、大中大夫范纯仁为通议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纪事本末》卷九十九。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召范纯仁为右仆射,侍御史来之邵论纯仁师事程颐,

  • ●序·张师颜

      大定甲戌冬,六飞南迈,新宅大都于宣武,师颜握笔东观,道间被命,仍兼礼郎,驰驱清跸间,粗知记注颠末。恭惟太祖皇帝,布昭圣武,兴于龙朔,太宗皇帝应天顺人,灭辽俘宋,定鼎中京,率土宾服。凡王会所图,琛贡相续,象胥效职,离任迭奏。视昔帝

  • 玉堂漫笔·陆深

    薛文清公观崖石,每层有纹横界而层层相沓,谓为天地之初,阴阳磨荡而成。若水之漾沙,一层复一层也,殊不知实是水所漾耳。益天地之初,混沌一物,惟有水火二者,开辟之际,火日升,水日降,而天地分矣。凡山阜皆从水中洗出,观江河间沙洲可见

  • 双槐岁钞卷第八·黄瑜

    名公诗谶琼州定安县,南有五指山,即黎母山,琼崖之望也。少保丘文庄公濬少时咏之。为人所传涌。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期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见,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纪昀

    宋纪 【十四】理宗○理宗理宗皇帝讳昀太祖十世孙也父荣王希瓐初寍宗弟沂王无嗣以宗室子贵和为沂王后及景献太子薨寍宗立贵和为皇子改名竑而 以帝嗣沂王赐名贵诚授邵州防御使嘉定十七年八月丙戌寍宗疾甚丞相史弥远称诏

  • 一五一八 四阁全书及续三分全书用宝情形单·佚名

    一五一八 四阁全书及续三分全书用宝情形单嘉庆八年@文渊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乾隆御览之宝。文源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圆明园实。前页古希天子,后页信天主人。文津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避暑山庄。文溯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乾隆

  • 阳惠元传·欧阳修

    阳惠元是平州人。因矫健勇猛,在平卢军服役。跟随田神功、李忠臣等人渡海进兵青州。朝廷命令他带兵隶属神策军,任京西兵马使,镇守奉天。德宗皇帝刚即位,稍微约束各节度使中跋扈的人。这时李正己驻兵曹州,田悦增兵黄河上游,河

  • 第一章 初唐兴,武功盛·吕思勉

    第一节 高祖与太宗:开国定鼎父子兵汉、唐并称中国盛世。贞观、永徽之治,论者以比汉之文、景,武功尤远过之;然非其时之君臣,实有过人之才智也。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文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

  • 《明史》小评·吴晗

    在官修之正史中,自来学者多推崇《明史》,以为“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唯《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1]。理由是(一)修史时间极长,从康熙十

  • 近思録集注卷十二·茅星来

    警戒【此与第五卷相似而实不同盖第五卷就其当省察克治者言之此则就人之不能省察克治者而摘其疵病以深警而痛戒焉则其意愈深而语愈加切矣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有之几三十三条语类作改过及人心疵病】濂溪先

  • 问辨録卷七·高拱

    ○论语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谓何曰归是归还之归即所谓复也仁乃心之全徳浑然天理万物皆备无少欠阙但为己私障蔽乃有不仁耳若能一日克己复礼则障蔽既去本体自还天下之仁皆归焉所谓浑然天理万物皆备无少欠阙者固即此

  • 卷三·佚名

    尔时世尊,知紧那罗王诸子之心所欲乐已,上昇虚空高七多罗树。放大光明。是光遍照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诸天所有伎乐。乾闼婆紧那罗等所有伎乐。不鼓自鸣出微妙音。香山王中所有树木。亦皆悉出微妙乐音。尔时世尊,复於身

  • 第七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卯三 会十二处即藏性 分二  辰初 总征  二 别破  今初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总标十二处即藏性。处者方所也,定在也。以权教相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护国启真诚和尚语录卷之二书记振闻编录嘉禾三塔寺小参(同门请)金不博金水不洗水啐啄同时剑去久矣且道是甚么人发明向上事问答不录乃曰斤斧在手遇水安桥竿木随身逢场作戏通方

  • 第六十二章 王子诞生·佚名

    其时此大地之主佳耶巴夫[王]并名密多王妃已殁。(一)然而西利瓦罗巴[王]之妃为须伽罗诞生玛那巴罗那伽[王]子并名利罗瓦提[王]女之二儿,(二)大地护者玛那巴罗那[王]之妃,罗多那瓦利亦又得密多、波巴瓦提二[王]女。(三)大阿提哈达[官]义罗巴夫

  • 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

    短篇小说。丁玲著。写于1940年底。初载1941年6月20日《中国文化》第2卷第1期。收入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1944年3月远方书店初版)。作品写了一个曾经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遭到蹂躏,后来受抗日民主政府派遣,到

  • 是法非法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恃善生慢,反为非法。是中阿含真人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