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九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二年。丁卯。八月。己未朔。吏部等部议覆、湖广总督寨楞额等奏称、湖北施南、宜昌、二府之知府、同知通判所属之鹤峰、长乐、恩施、宣恩、来凤、咸丰、利川、等七州县。向俱定为苗疆要缺。在外拣员调补。并二府之经历、司狱七州县之州同州判县丞吏目、巡检、典史各员缺。俱五年俸满即升今该处人民渐次蕃庶。风俗亦觉醇良。间有命盗案件。不难审理。请将二府府厅各官。七州县、及所属佐杂。俱归部选。其五年即升之例概停。再二府各官。向俱优给养廉。今既改为选缺。亦应量减。知府、原给银二千二百两。应各减四百两。七州县、原给银千二百两。应各减二百两。同知以下等官。向以苗疆、照内地之数。加给一半。请将加给数内。酌减一半等语。均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等部议覆、湖广总督塞楞额疏称、湖南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四县。苗地粮轻。汉民希图贱买苗地。佐杂防汛各员。每多滥批给照。外郡民源源挈眷而来。奸良不一。请严禁等语。应如所奏。嗣后佐杂微员。滥给印照。塘汛放行。照滥用印信例。减等罚俸。地方官失察民入苗地。照例降革。凡苗疆省分。均照此例办理。从之。  

○副都统品级管理商都达布逊诺尔驼马群总管白泰故。赐祭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之山西阳曲县民王瑞妻李氏。  

○庚申。赐扈从王公大臣等宴。  

○大学士公讷亲覆奏、向来陵糈米石。系豫、东、二省。轮年供应。因乾隆八年、将应运蓟粮。拨往江南备赈。奉旨在古北口一带采买。分运蓟州、遵化、丰润、三州县。以补原额。嗣原任热河副都统达勒当阿条奏。每年秋成。在口外动帑采买。经升任直隶总督高斌议。以年岁丰歉难齐。必须临时奏请。毋庸豫定每年采买。此后九年、系拨漕粮。十年、系口外采买。十一年、系拨漕粮、并采买余剩米石。本年应用米石。部议于十年口外购买米石内拨充。此节年改拨之由也。今直隶总督那苏图奏请、于八沟等处采买。盖豫为明岁陵糈之用。查此项米石。在口外采买。虽有节省。而豫、东、二省。供应之米。仍须运至通仓。每年采买。亦须现拨正项。诚未见大裨益。报闻。  

○辛酉。上自避暑山庄。奉皇太后启銮。幸木兰。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中关。  

○壬戌。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户部议覆、署江苏巡抚安宁疏称、铜山、丰县、沛县等三县。四月间被雹伤麦。庐舍人民。间亦伤损。请酌借耔种口粮。灾户应徵钱粮。缓至秋收后徵输等语。应如所请办理。至铜山等三县、被雹成灾田亩。新旧漕项银米。该署抚题请缓至秋成。可否缓徵。请旨遵行。得旨、依议。铜山等三县、应徵新旧漕项银米。着照该署抚所请速行。  

○又议准、云贵总督张允随疏称、滇省镇雄州属土目余钟麒、户下佃户卜约等十六户。田地钱粮户口。前经奏归川省叙永厅管辖。入额徵收。所有滇省原报上中下三则田四十七亩。夷地一顷三十四亩。额徵银米。应请开除。从之。  

○是日、驻跸波罗河屯。蒙古诸王公等、恭迎圣驾。  

○癸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张三营。  

○甲子。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谕、据那苏图奏称、乾隆二年。霸州等十一州县。领运通仓赈济米石一案。屡经部驳。但分设四乡。辗转分盘。折耗在所不免。每石请销耗米一升五合等语。着加恩照所请、准其报销。后不为例。  

○又谕、据安宁奏称、苏松等属之崇明、宝山、上海、镇洋、常熟、昭文、南汇、江阴、各县。沿海沿江等处。于七月十四日夜。飓风陡作。大雨倾注。海潮泛溢。田禾被淹。人民房屋。亦有漂没冲坍。而崇明、宝山、为最重。上海、镇洋、似觉亦重。现在分别查办。其沿海未经报到之处。查明续奏等语。该处民人。卒被风潮。非寻常水灾可比。朕心深为悯恻。着该督抚等加意抚绥。实力查办。至绿旗兵丁。因有粮饷。例不抚恤。但是日风潮。昏夜骤至。兵丁庐舍人口。同被灾伤。殊可轸念。着加恩一体查恤。俾被灾兵民。均沾实惠。  

○又谕、据陈大受奏称、上杭、永定、衿民、因粤民有违议造屋。竟越境拆人房屋。又朕闻该督之竿塘十四岛。亦因绅士希图专利。钻营呈请开垦。并未准行。而各绅士即遍贴告条。令渔佃人等请批。方准承垦。从前各处乡绅。恃势武断。凌虐桑梓。欺侮邻民。大为地方之害。及雍正年间。加意整饬。严行禁止。各绅士始知遵守法度。循分自爱。不敢稍涉外事。乃近来旧习复萌。竟有不顾功令。恣意妄行。各省未必无此。而闽省为尤甚。夫绅士受国家厚恩。必其品行端方。遵循礼法。始足以表率乡闾。今乃不知检束其行。下类舆台贾贩。与小民争利。或凌侮邻境。此风渐不可长。着直省各督抚详加训饬。继自今。其各敦品守法。毋使敝俗复兴。以致乡闾滋害。倘仍有肆横不法者。立即据实查参。若该督抚稍涉瞻徇。经朕访闻。惟该督抚是问。不为宽贷。该部可传谕通行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据甘肃提督永常奏称、甘省连岁有收。今岁自春徂夏。雨旸时若。市中粮石。最为充足。粮价较之昔年甚贱。秋成有收。势必更减。可以乘时采买。以备积贮等语。采买原所以裕仓储。而当谷贱之时。亦所以利农民。但未知现在甘肃仓储。盈缺若何。今岁秋成。如果丰稔。仓储不足。及时采买。以裕积贮。自是有益之举。着传谕黄廷桂、令其将应否采买之处。详查具奏。若其应买。一面办理。一面奏闻。  

○又谕、朕阅阿里衮粮价一摺。甚觉昂贵。但今日又据顾琮奏称、山东沿河一带。低洼地亩。现在被水淹浸。阿里衮现在查办。高处仍属有收等语。其先经被水。虽据阿里衮奏闻。而高处光景如何。此次并未奏及。着传谕阿里衮、令其将现在情形。通省有收与被灾者孰多。及被灾者如何抚恤。俾灾民不致失所处。作速奏闻。寻奏、东省地方。高下不一。低地不无淹浸。高阜俱属有收。合计通省、有收者究多。其被水贫民。先给一月口粮。俟勘明分数。再请加赈。冲塌房屋。酌给修费。涸出地亩。借给耔种。其涸迟者、每亩借麦本银五分。灾地应徵新旧钱粮。遵旨暂缓徵收。现在通饬实力查办。得旨、览奏俱悉。但朕明年东巡。于经过之处。不无灾后萧疎形状。且汝等办理一切。不费周章耶。  

○军机大臣等议覆、副都统保德奏称、军营侍卫官员拜唐阿等。应换班时。随伊等报满日期更换。未有定时。此等人员。一出张家口。均骑蒙古马匹。若适遇冬春。牲畜疲瘦之时。应付马匹。及供应食物。未免拮据。请将军营换班人等。于五月半间自京起身。换回之人。于七八月间来京。其差使来京者。除有要事外。其寻常赍送档册事件。亦俟五月起身。于九月间回至军营。再军营换班。若均在一年。应换之人太多。请将看水草侍卫。部院衙门官员。作为一年更换。守卡侍卫。作为一年更换。再口外行走。惟工珠、及珠尔惠两路。若分年分路行走。蒙古人等、自不致拮据等语。均应如所奏办理。现在军营官员、冬春应换者。即照此奏。俟来年五月内更换。其看水草侍卫。向系新旧错综更换。不便令与部院官员。一时全换。现在侍卫十员内、仍留一半。另作一次更换。从之。  

○又议覆、保德奏称、喀尔喀各盟长。督理一部落事务。向无印信。请另行铸给等语。应如所请。内扎萨克六盟长。亦应一体铸给印信。从之。  

○顺天乡试。以顺天府府尹蒋炳、为监临官。刑部尚书阿克敦、为正考官。左都御史刘统勋、为副考官。  

○是日、驻跸什巴尔台。  

○乙丑。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永安莽喀。  

○是日、驻跸海拉苏台。翼日如之。  

○丙寅。恤长芦海丰、宁津、二县旱灾灶户。  

○丁卯。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威逊格尔。  

○是日、驻跸准乌拉岱。翼日如之。  

○戊辰。祭大社、大稷。遣履亲王允祹恭代行礼。  

○上行围于温都尔华。  

○赐蒙古王公台吉等宴。  

○驻藏大臣索拜奏、前经面奉谕旨。命访颇罗鼐之子。与达赖喇嘛。两处情形。臣抵藏后。细加体访。颇罗鼐病故后。达赖喇嘛、即欲吊奠诵经。伊子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未允。经副都统都傅清申饬。旋即悔过。愿请达赖喇嘛吊祭。现在彼此和睦。并无异词。得旨、览奏、可释朕西顾之忧矣。  

○己巳。太祖高皇帝忌辰。  

○遣官祭福陵。  

○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谔尔根郭。  

○是日、驻跸敦达乌拉岱。  

○庚午。上行围于布尔噶苏台。  

○谕、据河南巡抚硕色奏、开、归、陈、汝等属。因今岁雨水过多。以致秋成失望。其鄢陵等二十七州县。勘明已成偏灾等语。朕心深为轸念。其被灾州县。应即行赈恤。而归德、陈州、连年被水。尤宜加意抚绥。着该抚查明。或应加赈。或应借粜。督率属员。详悉办理。务使小民均沾实惠。毋致失所。该部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安徽巡抚潘思榘奏称、候补知县王名标、署理无为州知州任内。有连劫案内、例应议处。但该员甫经到任六日。与平日不能消弭者有间。系拣发候补。无本任原缺等语。着传谕大学士张廷玉、讷亲、俟其于疎防案内。部覆之时。拟票送部引见之签。俟引见时。候朕降旨。  

○大学士等议覆、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称、台湾巡察官员。应否去留。奉旨命臣等定议。查台郡袤延二千余里。远隔重洋。平时地方宁谧。镇道等员。足资办理。猝遇要务。每指画无术。巡察坐镇其间。耳日易周。且使文武各官。有所顾忌。不致荡检踰闲。应请仍照旧制。毋庸议裁。惟台地向分南北两路。满汉巡察。每年俱系一路周巡。随从仆役太多。或致扰累地方。请嗣后于每年农隙时。分路各自巡查一次等语。均应如所请。从之。  

○吏部等部议覆、署山西巡抚宗室德沛奏、河东道驻劄蒲郡。该处向设副将一员。与文职不相统摄。一遇要务。措置每不能尽合。请将河东道加兵备衔。凡蒲州协所辖。及该道所属地方营汛。俱令稽查铃束。都司以下等官。听其节制。遇盗贼窃发。刁民聚众等事。均听调遣剿捕。支放俸饷。严加查察。兵民交涉事件。会同副将办理。换给关防敕书。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准、四川巡抚纪山疏称、川省阆中、南部、盐亭、荣昌、富顺、乐山、万县、绵州等八州县灶民。开淘盐井八十五眼。共产盐一百五十六万二千三百九十斤。配增水引二百五十五张。应徵税银一千七十七两有奇。请自乾隆十二年为始。按数徵纳。应用盐引。于余引内动给行销。从之。  

○是日、驻跸布尔噶苏台。翼日如之。  

○辛未。万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上诣皇太后行幄行礼。  

○御行幄。扈从王公大臣官员、及蒙古王公台吉等。行庆贺礼。  

○赐扈从王公大臣蒙古王公等宴。  

○军机大臣等议覆、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称、前经奏请在热河八沟等处。买米拨运遵化、蓟州、丰润、三州县。以供陵糈。节省运费。本属无多。况口外买运。仍须现拨正项。不如即将所买谷、留该处备用。且蒙古被旱。现在赈恤。遵旨以此接济。洵为有益。请将所拨司库银二万五千两。交热河道、分发各厅采买收贮等语。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覆、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称、苏尼忒六旗蒙古被灾。奉旨命理藩院尚书纳延泰、前往赈恤。行令于张家口、独石口等处。备茶四万斤。米二万石济用。现在张家口存谷无多。应乘秋收。采买新米。至独石口仓内。现存米九千余石。应于此内酌拨。一切运费。俟奏明后定议等语。查蒙古需赈甚亟。如此办理。未免稽迟。应令该督即行酌拨。应采买者即行采买。一俟尚书纳延泰、查明应赈地方。即行起运。一切运费。亦应即为核定。至该督奏称、张家口同知。现存谷价银三万三千余两。买米价值。即可动支。今秋热河、八沟、丰收。先经奏明买米。今赈恤蒙古。不敷米亦可就近拨运。所需茶叶。令多伦诺尔同知购买。均应如所奏办理。再口外地方。并无塘汛。运送茶米。必需委员防护。应如该督所请。派理藩院蒙古笔帖式二员。一往张家口。一往多伦诺尔。协同运送。得旨、依议速行。  

○壬申。上行围于巴颜沟。  

○谕、军机大臣等、朕前降旨、令那苏图将热河一路。御道两旁地亩。查明酌定。具摺奏闻。今据苏图奏报、现委查勘。到日再加查核等语。热河与马兰峪、易州、一例。久应查办。乃经朕饬查。而奏覆又复迟延。仍未详悉开报。可传谕那苏图、令其速行查明具奏。并将马兰峪、易州、二处。自乾隆十年查办。造册报部之后。曾否办理。有无另行降旨之处。一并详查。具摺奏闻。寻奏、热河一路。请照马兰峪、易州、之例。附近御道。平坦大路。两旁各以三里为界。山径地窄道路。两旁各以二里为界。遇有格外蠲免。均照此分别办理。再查马兰峪、易州、自上年造册报部之后。未经另奉谕旨。报闻。  

○是日、驻跸巴颜沟。翼日如之。  

○癸酉。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赐扈从王公大臣、暨蒙古王、公、台吉等宴。  

○谕、前据安宁奏报、苏松等属。海潮泛溢。人口田庐。间有漂没。朕已降旨、将被灾兵民。加恩赈恤。今又据安宁续奏。现在灾地情形。虽轻重不等。而小民猝被风潮。栖身无所。糊口无资。朕心深为轸念。此次被灾既重。非寻常水旱可比。一应赈恤之事。不可拘泥常例。该督抚等、惟视灾地情形。竭力抚恤。督率有司。悉心查办。俾灾黎不致失所。并将上下两江。明岁应运漕粮。截留二十万石。以备将来赈粜之用。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江南沿海州县。陡被风潮。朕已降旨、令该督抚加意抚绥。实力办理。大学士高斌、现在江南。即着该部即速行文。令其前往被灾之处。会同该督抚、将赈恤事宜。悉心筹办。务使灾黎均沾实惠。  

○谕军机大臣等、朕阅安宁奏报秋禾情形摺内称、大江以北。除被水之宿迁等十三州县外。余俱可望丰收。大江以南。惟沿海猝被潮灾。其腹内并各属秋禾。俱属畅茂。从此雨旸应时。秋收可卜大有等语。今岁苏松等属。陡被风潮。非寻常灾歉可比。即使各属有秋。可以补救灾属。已足为幸。何至遂登大有。所奏殊觉牵混。夫救荒原无奇策。惟在随时随事。善为区画。着传谕安宁、既云别属可望丰收。或于各州县内悉心筹酌。量拨米石。前往灾属。以裨赈恤。无致失所。似亦转移之法。一面办理。一面奏闻。寻奏、江苏被灾州县。应需赈济米谷。现于成熟州县内。酌量派拨协济。崇明县、拨江、苏、常、等府属。仓谷十九万余石。镇洋县、拨苏、常、镇、等府属。仓谷三万余石。宝山县、拨苏州府属。仓谷一万石。海州、拨淮、扬、等府属。仓谷五万余石。沭阳县、拨镇、扬、等府属。仓谷二万五千石。其余各被灾地方。本处仓谷。尚足应用。容察看情形。再为续拨。报闻。  

○又谕、前据提督永常奏称、甘省连岁有收。米粮充足。价值较之昔年甚贱。可以乘时采买。以备积贮。朕经降旨传谕黄廷桂、令其将应否采买之处查办。今览黄廷桂摺奏该省望雨情形。内称、河东河西各厅州县。现在缺雨。而皋兰、金县、安定、会宁、四处。系连岁偏灾。现今又复苦旱。并请将安定、会宁、二处城垣。动工兴修。以工代赈等语。看此情形。甘省缺雨之处甚多。且现请以工代赈。若复行采买。必至于民食有碍。前奏采买。应行停止。抑或永常所请采买处所。非黄廷桂所奏被旱地方。亦未可定。着黄廷桂查明奏闻。可即传谕知之。  

卷之二百九十六

猜你喜欢
  目録·浦起龙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一·李心传
  建康实録卷十九·许嵩
  卷之三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四·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九·佚名
  卷四十·宇文懋昭
  一二四八 谕内阁朱载堉《乐律全书》当详加订正并着派皇子等悉心精核·佚名
  一一五三 军机大臣奏御史祝德麟呈送《道古堂文集》并查明未经写入全书片·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七·佚名
  裴文举传·令狐德棻
  樊跋·王之春
  卷06·吴缜
  谭锡鸿·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一·袁枚

      古陶太尉、欧阳少师之母,俱以教子贵显,名传千古。然两母之著述不传。即宣文夫人讲解经义,几与孔子并称,而吟咏亦无闻焉。近惟毕太夫人,兼而有之。夫人名藻,字于湘,印江令笠亭先生之女,余同征友少仪观察之妹也。偶咏《梅》

  • 卷八百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齐已过陈陶处士旧居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寄敬亭清越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牋

  • 卷一·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一       唐 方干 撰五言律诗寄李频衆木已揺落望君犹未还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顔东溪别业寄段郎中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尽日人不到一樽谁与同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弘治十二年三月庚申朔升狭西按察司佥事冯允中为江西副使整饬会昌兵备○命府军卫指挥同知张文渊守备德州并河间等处以都指挥体统行事○辛酉升湖广按察司按察使吴雄为应天府府尹○初鲁王阳铸以罪革禄弘治初已复三之二至

  • 卷之八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向雄传·房玄龄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陽人。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当初在郡内作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市人很为之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笞向雄,后来吴奋代替刘毅任太守,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司隶钟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九嘉礼皇帝登极之礼既诹吉诸司下所属供备王公大学士率文武百官前期进表内阁先一日遣官各一人祗告天地太庙社稷各朝服将事如常仪礼毕出易服退右祗告是日五鼓歩军统领勒所部屯禁城诸门所司

  • 咸丰九年八月初七日·曾国藩

    黎明开船,逆风逆水。以十除人曳牵而上,未刻至隆平。团首胡玉堂来接,团勇沿江岸迎送。湾泊二刻许,复开行。傍夕至武穴。广济县方令来接。方名大提,巴陵人,附生,保至令职。厘金等局委员李宗涑、胡夏初、童焕藻、单发轫、曾纪潢

  • 卷十一下 告子章句上·孙奭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牛山,齐之东南山也。邑外谓之郊。息,长

  • 卷三·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     明 湛若水 撰隐公【桓王四年】七年【齊僖十五年晉哀二年曲沃武公稱元年衛宣三年蔡宣三十四年鄭莊二十八年曹桓四十一年陳桓二十九年杞武三十五年宋殤四年

  • 卷三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九方丘祭地宋史礼志北郊宋初方丘在宫城之北十四里以夏至祭皇地只别为坛于北郊以孟冬祭神州地祗建隆以来迭奉四祖崇配二坛文献通考

  • 卷二十三·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三宋 高闶 撰宣公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夏楚子陈侯郑伯盟於辰陵楚子去冬伐郑因加兵於陈陈郑皆听服故为此盟书楚子於陈郑之上者所以悯中国之衰也公孙归父会齐人伐

  • 华严略疏卷第三·佚名

    十地品初记此品来意有三。一逐答上问。二对果之因。三众行相资。如大涅槃经三十六。云何下一一具答。乃至一部之大宗。此品亦如是。自前及下。皆一一次第而答。亦是一部之本也。如上四十二大问。问因果行教文自次第。

  • 消失的地平线·詹姆斯·希尔顿

    《消失的地平线》是1933年4月由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作者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为外交家、银行家、修女与大学毕

  • 白孔六帖·白居易

    又称《唐宋白孔六帖》、《白氏六帖》或简称《六帖》。类书。唐白居易编,宋孔传续编。一百卷。一千三百九十九子目。居易有《白氏长庆集》已著录。孔传初名若古,字世文,孔子四十七代孙,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居

  • 墨庄漫录·张邦基

    笔记。南宋张邦基撰。十卷。邦基字子贤,高邮(今属江苏)人。邦基事迹不详,生活于宣和至绍兴年间,所居曰墨庄,因取为书名。内容多记杂事,士大夫轶闻,或评述诗文。书前有自序,称其性喜藏书,常榜其寓所名为“墨庄”,因而

  • 无双传·薛调

    《无双传》一卷,唐·薛调作,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又篇名或题作《刘无双传》。见《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又有《虞初志》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鲁迅辑《唐宋传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