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兴间气集巻下

(唐)髙仲武 编

○郎士元【十二首】

员外河岳英竒人伦秀异自家形国遂拥大名右丞以往与钱更长自丞相以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两君体调大抵欲同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如荒城背流水逺雁入寒云去鸟不知倦逺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邉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可以齐衡古人掩暎时辈又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古谓谢朓工于发端比之扵今有惭沮矣

送杨中丞和蕃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旧好随君长新愁听鼓鼙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

送奚贾归吴

东南富春树曾是谢公游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水容清过客枫叶落行舟遥想赤亭下闻猿应夜愁

别郑礒【原题郑礒宅送钱大】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自是悲秋客那能此路分荒城背流水逺雁入寒云陶令东篱菊余花可赠君

送长沙韦明府之县

秋入长沙县萧条旅宦心烟波连桂水官舍暎枫林云日楚山暮沙汀白鹭深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送洪州李别驾之任

南去秋江逺孤舟兴自多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

送裴补阙入河东幕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苦节酬知已清吟去掖垣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邹鲁诗书地应无鼙鼓喧

春日宴张舍人宅

懒寻芳草径来接侍臣筵山色知残雨墙阴觉暮天莺归汉宫柳花隐杜陵烟地与东城接春光醉目前

送陆员外赴潮州

含香台上客剖竹海邉州楚驿多归信闽溪足乱流今朝永嘉后重见谢公游

送王棼流雷州

昨日三峰尉今朝万里人平生任孤直岂是不防身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北窗月与子独相亲

题刘相公三湘图

昔岁别衡霍迩来忆南州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逰稍辨郢门树依然芳杜洲微明三巴峡咫尺万里流去鸟不知倦逺帆生暮愁涔阳指天末北渚空悠悠枕上见渔父坐中常狎鸥谁言魏阙下自有东山幽

送孙侍郎往容府宣慰

春原独立望湘川击隼南飞上楚天奉诏不言空问俗清时因得访遗贤荆门晩色兼梅雨桂水春风过客船畴昔尝闻陆贾说故人今日岂徒然

塞下曲

寳刀塞下儿轻身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嫖姚知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笳发萧条静夜邉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

○崔峒【九首】

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大雅如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又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斯亦披沙拣金往徃见寳

春日忆姚氏外甥

离乱人相失春秋雁自飞秪缘行路逺未必寄书稀二月花无数频年意有违落晖看过后独坐泪沾衣

题崇福寺禅师院

僧家竟何事埽地与焚香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身心尘外逺岁月坐中忘向晩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江上书懐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登髙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送薛良友往越州谒从叔

辞家日已乆与子分仍深易得思乡泪难为欲别心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送眞上人还兰若

得道云林乆年深暂一归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送丘二十二归苏州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孤猿鸣海峤群雁起湖田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却将封事去知尔得闲眠

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见赠

江海乆垂纶朝衣忽挂身丹墀方谒帝白发免羞人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空余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晩聚鸦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移风共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更触邪却忆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清江曲内一絶【折腰体】

八月江水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张继【三首】

员外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于为文不雕不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逈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畊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

送判官往陈留

齐宋分廵地频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畊使者乗轺去诸藩拥节迎深仁佐君子薄赋恤黎甿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感懐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夜泊松江【原题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长卿【九首】

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诗体虽不新竒甚能炼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扵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如草色加湖緑松声小雪寒又沙鸥惊小吏湖色上髙枝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截长补短盖丝之类欤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

题崔公庭竹

不学媚清澜能依上将坛朦胧低冕过青翠卷帘看得地移根逺经霜抱节难纫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寛细音和角响疎影上门寒阮巷何人在梁园几处残空余轩屏侧岁晩对任安

送朱山人越州贼退归山阴别业

越中初战罢江上送归桡南渡无来客西陵自落潮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闾里谁相见莺花共寂寥

谪居于越亭作

天南愁望絶亭上栁条新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生涯投岭徼世业陷边尘江入千峰暮花迎百越春秦台怜白首楚水怨青苹草色迷征路莺声傍逐臣独醒翻引笑直道不容身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牢落机心尽空怜鸥鸟亲

陪郑中丞林园宴

心逺亲鱼鸟功成厌鼓鼙林中阮家醉池上谢公题门径苍苔合窗阴绿筱低夕阳山向背秋草水东西旧架悬藤老疎篱挿槿齐风烟不可到谁羡武陵溪

送张继司直适越

时危身适越事往任浮沉万里江山去孤舟百战心春风吴渚绿古木剡山深明日沧洲路归云不可寻

送骆三少府西山应制

汀洲芳草绿日暮更纷纷旧国无来信春江独送君五言凌白雪六翮向青云自是无机者沙鸥已可羣

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汉江上日暮欲何之

题郑山人幽居

白首深藏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落花芳草无行处万壑千峰独闭门

送郎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深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緑湖南万里程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一作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李季兰【六首】

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如逺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仿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寄校书七兄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逺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寄朱放

望水试登山山髙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送韩揆之江西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道意寄崔侍郎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赋得三峡流泉歌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闻玉琴奏出转寥夐直似当年梦里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幽闺里巨石崩嵓指下生飞泉走浪弦中起初疑愤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令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还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窦叅【三首】

窦君诗亦祖沈千运比于孟云卿尚在廊庑间如万丈水声落四时松色寒又人生年几齐忧苦亦先老虽其羽翼未齐而筋骨已具

闲居湖上

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向来深林中偶亦有所窥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髙枝但各子其子寜知宜不宜止止复何言物情方可知

登潜山观

山势欲相抱一条微径盘攀萝歇复行始得凌仙坛闻道葛夫子此中炼还丹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灵草空自翠余霞谁复餐至今歩虗处犹有孤飞鸾幽幽古殿门下压浮云端万丈水声落四时松色寒既入无何乡转嫌人事难终当逺尘俗髙卧从所安

迁谪江表乆未归

一自经放逐徘徊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苦无三月资逺适万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苦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亦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懐抱

○道人灵一【四首】

自齐梁以来道人工文多矣罕有入其流者一公乃能刻意精妙与士大夫更唱迭和不其伟欤如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则道猷寳月曾何及此

酬皇甫冉赴无锡于云门寺赠诗别

湖南通古寺来徃意无涯欲识云门路千峰到若耶春山子猷宅古木谢敷家自可长偕隐那云相去赊

宿灵洞观

石室因投宿仙翁幸见容花源隔水见洞府过山逢泉涌瑎前地云生户外峰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

静林寺即武帝未遇时隠居之所有钟磬皆古物时时有声

静林溪路逺萧帝有遗踪水击罗浮磬山鸣于阗钟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无数烟霞色空闻昔卧龙

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

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几回风林花倂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

○姚伦【二首】

姚子诗虽未弘深去凡已逺属辞比事不失文流如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篇什之秀也

感秋林

试向东林望方悲节候殊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过章秀才客舍

达人心自适旅舍当闲居不出来时径重看读了书晩山岚色近斜日树阴疎尽是忘言客听君诵子虚

○皇甫曾【五首】

昔孟阳之与景阳诗德逺惭厥弟协居上品载处下流今侍御之与补阙文辞亦尔体制清洁华不胜文然寒生五湖道春及万年枝五言之选也其为士林所尚宜哉

送云门邕上人

春山临一室独坐草萋萋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细泉松径里返照竹林西晩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送林中丞还亰

战罢回龙节朝天见凤池寒生五湖道春及万年枝召化多遗爱胡清已畏知懐恩多感别坠泪向旌旗

赠别筌公【一作赠鉴上人○龛龙来逺国一作寳龛经末劫】

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树色依禅诵泉声入寂寥龛龙来逺国畵壁见南朝深户风开合寒泉月对摇息心居静理爱道坐中宵更欲寻真去乘船泛海潮

送杜中丞还亰

上将还专席双旌复出秦关河三晋路宾从五原人孤戍云连海平沙雪度春酬恩看玉剑何处有烟尘

早朝日寄所知

长安雪后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成行引上公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从风

○孟云卿【四首○评载巻首】

邺城懐古

朝发淇水南将寻北燕路魏家旧城阙寥落无人住伊昔天地屯曹公独中据群臣将北面白日忽西暮三台竟寂寥万世难长固雄豪安在哉衰草沾霜露崔嵬长河北尚见应刘墓古树藏龙蛇荒茅伏狐兎永懐故池馆数子连章句逸兴驱山河雄词变云雾我行覩遗迹精爽如相遇斗酒将酬君悲风白杨树

伤情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松栢今在兹安忍思故乡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

伤时【原题宋郊】

徘徊宋郊上不见平生亲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大方载羣物生死有常伦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眀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西蜀刘湾【四首】

出塞曲

将军在重围音信絶不通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仍闻左贤王更欲围云中

虹县严孝子墓

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资礼闻三年丧汝独终身期下布骨肉恩上报父母慈礼闻哭有卒汝独哀无时前有松栢林荆棘结蒙笼墓门白日闭泣血黄泉中草服蔽枯骨垢容载飞蓬举声哭苍天万木皆悲风

李陵别苏武

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身辱家已无长居狼虎窟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絶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云南曲

百蛮乱南方羣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白门大和城来徃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代马卧阳山燕兵哭滤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张南史

张君奕碁者中歳感激苦节学文数载间稍入诗境如已被秋风敎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可谓物理俱美情致兼深

送朱文北逰

岁暮欲为别江湖聊自寛且无人事恋谁谓客行难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苍苍逺山际松栢独宜寒

陆胜宅秋雨中探韵同作

同人永日自相将深竹闲园偶辟疆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归心莫问三江水旅服徒沾九日霜醉里欲寻骑马路萧条几处有垂杨

送司空十四逰宋州

九拒危城下萧条送尔归寒风闻畵角暮雪犯征衣道里犹成间亲朋重与违白云愁欲断看入大梁飞

中兴间气集巻下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一·彭定求
  赵子崧·唐圭璋
  第二十三章 眞君显圣·屠隆
  萧琛诗集·萧琛
  鲍溶诗集卷六·鲍溶
  卷八·周权
  李白之死·闻一多
  卷四十一·王奕清
  巻三十一·胡震亨
  卷527 ·佚名
  卷三百八十一·陈廷敬
  卷七十七·佚名
  御选宋诗卷二·康熙
  ●霓裳续谱 万寿庆典(乾隆五十四年备)·王廷绍
  卷三十八·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451_1 【洛阳春】白居易   洛阳陌上春长在,惜别今来二十年。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馀万事尽依然。   卷451_2 【恨去年】白居易   老去唯耽酒,春来不著家。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卷451_3 【早

  • 五集卷三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八古今体八十首【戊申四】沧波楼三叠金山远帆楼韵登忆甲辰浮玉山南巡六度记成还  【皇祖六巡江浙予自辛未至甲辰六巡之典已成因於旋跸时作南巡记申明宜迟莫

  • 卷一 杂事第一·刘向

    昔者,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父瞽瞍顽,母嚚,及弟象傲,皆下愚不移。舜尽孝道,以供养瞽瞍。瞽瞍与象,为浚井涂廪之谋,欲以杀舜,舜孝益笃。出田则号泣,年五十犹婴儿慕,可谓至孝矣。故耕于历山,历山之耕者让畔;陶于河滨,河滨之陶者,器不苦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正统九年十一月丙子朔钦天监进正统十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丁丑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交章劾奏神机营总督操备镇远侯顾兴祖广宁伯刘安隐占军士输纳月钱宜寘诸法 上曰所言固是姑屈法宽贷

  • 卷之二十八·佚名

    成化二年闰三月壬申朔复广东顺德县知县钱溥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致仕从溥乞恩也○晓刻西方流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自即位西北行至近浊○癸酉命宁塞营指挥使神英赴榆林城总领操军○总督南京粮储右都御史周瑄言南京军民饥馑兼

  • 卷之三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评鉴阐要卷三·乾隆

    后汉顺帝孙程等以罪遣就国周举谓不宜忘其援立大德目周举説朱伥以功臣大德不可忘者实椓人也则时称举为忠鲠者亦可见矣大将军梁商卒纲梁商甫殁冀与不疑代起此即王凤覆辙东汉之不为梁氏窃者几希即借宦者诛冀实捄火抱薪之

  • 皇甫遇传·薛居正

    皇甫遇,常山人。父亲皇甫武,流离寓居太原,曾任遮虏军使。皇甫遇小时喜好勇武,到年长时,须发卷曲,善于骑马射箭。后唐明宗还在藩镇时,把他收留在部下,历次跟随作战,屡建功绩。明宗即位后,升为龙武军都指挥使,遥任严州刺史,出征东川

  •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八·允禄

    副都统黑塞奏称皇城周围立有八旗火班其该班满洲防古汉军三旗大臣内凡有出差兼别职者该旗大臣等即将该旗官员姓名咨行兵部代为该班查火班之地与皇城相近所系匪轻官员等不便代大臣该班【臣】愚以为如满洲防古汉军三旗大

  • 卷第二十九·佚名

    亲王四进拜四皇叔頵加恩制元祐元年明堂门下。王者采儒术以驭神。缘人情而制礼。谓远而尊者祖。故郊以配昊天。迩而爱者亲。故祀以侑上帝。朕宪章往古。缉熙旷文。孝奏而至诚通。灵游而美祥下。肆颁宠典。褒进近亲。某

  • 125.谢安东山再起·林汉达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

  • 卷第二十一下·朱熹

    伊川先生语七下附师说后幽王失道,始则万物不得其性,而后恩衰于诸侯以及其九族,其甚也,至于视民如禽兽。鱼藻之什,其序如此。孔子之时,诸侯甚强大,然皆周所封建也。周之典礼虽甚废坏,然未泯绝也。故齐、晋之霸,非挟尊王之义,则不

  • 卷九·杨复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九      宋 杨复 撰公食大夫礼第九【食音嗣○郑目録曰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疏曰下文云六豆六簋又设庶羞十六豆此是下大夫小聘之礼下乃别云上大夫八豆八簋庶羞二十豆是食上大夫之法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悲訓第二·欧阳竟无

    體相一悲者,法爾如是,自然而具,現成不求,固有不後,盡人能由,而不知其所由。有悲者,有情;無悲者,頑冥不靈。有悲者,含識;無悲者,木石,無想外道無六識,不害心法長夜淪失。有悲者,有用;無悲者,無功德。有悲者,有生趣;無悲者,焦芽敗種,萬溉不殖

  • 大吉义神咒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昭玄统沙门释昙曜译  尔时焰摩天王及其眷属。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合掌向佛即说偈言。  归命于大智  坚实功德聚  牟尼天人尊  无上法中王  瞿昙世大师  故我今敬礼   三佛陀说。能与持咒

  • 卷第二十一·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一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波颇三藏者按传云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或云波颇此云智光中天竺人也本剎利王种姓十岁出家随师习学诵一洛叉大乘经可十万偈受具已后便学律藏博通戒网心乐禅

  • 大清国籍条例·佚名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共五章二十四条。详细规定有关固有籍、入籍、出籍、复籍的各项原则。并制订《大清国籍条例施行细则》十条,具体规定出籍办法及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

  • 法苑珠林·道世

    佛教类书。道世撰,100卷。自宋以后开始入藏。宋、元、明、清各藏皆录为100卷。但嘉兴藏为120卷。道世,中国唐代僧人。俗姓韩,字玄恽。原藉伊阙(今河南洛阳),迁居京兆(今西安市)。12岁时,在青龙寺出家,“律宗研核,书籍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