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奉军侵略东南之失败

奉军之乘胜入关也,其气锐甚,大有目空余子之概,不特京津一带绝不容他人染指(故对国民军着着进逼),即东南各省亦皆视为囊中物可以予取予求者。奉系将领本分新旧两派,旧派主巩固原有地盘,不必急图发展,新派主向外扩张势力,不宜困守一隅。而张(作霖)本人则赞成后者,其志之不在小可知。

当其与国民军划分驻区时,取津浦铁路线而弃京汉线,即已露侵略东南之意矣。惟欲取东南,表面上不能不先得段(祺瑞)之同意,且东南地理民情均非奉军所素习,亦不可无人为开其先,于是第一步乃以卢永祥督苏饵段,而由张宗昌率奉军护之到任,卢任其名而奉取其实,段、卢固乐从也。卢始尚嗾其潜沪旧部,乘机图浙,但在卢未到任时,即已被孙(传芳)缴械,不得逞。而齐(燮元)虽惧奉军声势,先期离职而去,然犹集合旧部,谋与奉抗,终以势孤,一败涂地,残部由苏州向沪溃退,奉军乘胜追击,上海殆已入其掌握。孙(传芳)对此次战争,本持观望态度,及奉军抵沪,懔唇亡齿寒之惧,极力支持沪总商会三项主张(即一上海不驻军,二不设军职,三将兵工厂他移),否则不惜出于一战。段、卢恐战事扩大,且亦不愿奉军过于猛进,从中力为斡旋,卒成立第一次江浙和平条约,由孙传芳、张宗昌亲自签字,奉军遂自沪撤退。

奉之于卢,不过一时利用,今见段、卢均不为己张目,感情自渐疏隔,卒使卢不能安于其位,辞职而去。始借卢而暗中侵略东南,卢既去,乃遂公然攫取矣。先是,张宗昌军由沪撤至徐州后,张作霖即向段要求以之督鲁,一方固以酬其此次南下之功,一方亦欲使津浦全线,悉归己系控制(前督郑士琦非奉系),以确立经营东南之基础。即其对沪,亦始终不能忘情。适其时上海发生工部局枪杀民众案,引起罢工、罢学风潮,乃以维持秩序为名,由张学良率兵二千人驻沪,旋又由姜登选、邢士廉统大军继之,上海实际又归奉军占领。至是更发表扬宇霆督苏、姜登选督皖,其势力奄有东南半壁,在彼固觉踌蹰满志,讵知失败之机即肇于此。盖浙孙见奉军再至沪上,已存戒备之心,及杨、姜联袂南下,益感威胁,虽杨尚高唱和平,然实因布置未周,暂而出此,并非确切可恃。孙早觇其隐,为先发制人计,声言讨奉,五路进兵,杨、姜猝不及防,仓皇失措,乃下令苏、沪、皖军队,同时撤退入鲁,孙追亡逐北,直至徐州为止。始也具投鞭断流之概,终也贻草木皆兵之嘲,亦可悲已。

综奉军此次失败原因,厥有数端:防区过广,兵力分散,一也;偏师图远,策应困难,二也;主客异形,劳不敌逸,三也;破坏和约,师曲为老,四也;兵纪不良(尤以张宗昌军队为甚),民情怨愤,五也。而其总因,则在徒中虚骄之气,而无全盘计划,虽欲不败,其可得哉?后之用兵者,可以鉴诸!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七 五行上·魏徵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六(阙)·杨仲良
  卷一 烈祖本纪第一·陆游
  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大足·周绍良
  三国史记卷第十三。·金富轼
  金忠传·张廷玉
  大清报律·佚名
  卷三十·佚名
  卷二百十五之四·雍正
  卷三十四·佚名
  礼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二·谢章铤

    集句词 填词有即集词句者,且有通阕只集一人之句者。然他人寥寥数篇,至竹垞则专集诗句,既工且多。第考之临川集,荆公已启其端。咏梅甘露歌三首,草堂菩萨蛮一首,皆是集句。甘露歌云:“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皪愁成水。地

  • 徐凝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徐凝,睦州人,官至侍郎。为晚唐著名诗人。存诗一卷。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诗鉴赏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弘治十四年九月丙子朔日食 镇远侯顾溥襄城伯李鄌以日食救护入礼部中门为缉事官校所奏溥等上疏引罪宥之 录辽东义州等处杀贼功官军给赏有差 广东钦州地震有声如雷○丁丑工部覆奏礼科都给事中甯举等所言恤军士事谓今边

  • 卷之五百六十七·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一月。己酉。谕内阁、袁世凯奏、举劾属员一摺。直隶南宫县知县吕调元、长垣县知县赵惟庆、大名县知县杨鸿仪、署定兴县知县候补知县朱贞保、均着传旨嘉奖。沙河县知县吴鸿祺、习气颇深。驭下

  •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五月。乙亥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户部奏、筹议云南矿务。请饬即时开采一摺。云南素产五金。乃天地自然之利。铜政关系钱法。运京鼓铸

  • 一二九○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九○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真按:去年底尚为两江总督(2102页).今又为四川总督!】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四川总督臣李世杰跪奏,为遵例奏闻事。案查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

  • 第53章 制造谣言说陈嘉庚是共产党的蒋介石·冯玉祥

    陈嘉庚先生在重庆我见了他,说话痛快而耿直。他这次在抗战中回国来,抱着很大的热心,想着用他的力量帮助抗战。陈嘉庚先生是一个很切实的人,他知道要帮助抗战,必须要了解国内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他回国以后,他并不安安静静住在

  • 王应麟传·脱脱

    王应麟字伯厚,庆元府人。九岁就通晓《六经》,宋理宗淳..元年(1241)中进士,从王聎受学。他开始做官任西安主簿,老百姓以他年少对他有些轻视,输赋税时有的不按规定的时间。王应麟把这种情况报告给郡守,对不按时交纳赋税的人绳

  • 第十五章散会与搁置动议·孙中山

    一百二十一节散会动议附属动议,其在秩序之首者,为散会议,其处分顺序超乎各动议之先。所以如是者,因会众凭大多数之意,则有权随时终结议期也。此议一出,当立即决断,不得讨论,并不得修正,不得搁置,不得付委,不得延期,不得压止,不得复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 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置陕西山丹卫。 升山西都指挥同知马鉴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四川都指挥使司奏属卫军士之数,凡七万八千三百六十人。 辛卯,诏长兴侯耿炳文还乡,赐黄金

  • 十三年·佚名

    (辛亥)十三年大明宣德六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上率群臣行賀正禮,御勤政殿受群臣賀禮,倭客三十七人亦隨班。始用新制雅樂,儀章聲樂,粲然可觀。百官遂行中宮及東宮賀禮,宴于思政殿打毬,大君以下諸宗親及竹城君安孟聃入侍。賜六

  • 卷一百二十一 朱子十八·黎靖德

      ◎训门人九(总训门人而无名氏者为此卷。)   朋友乍见先生者,先生每曰:"若要来此,先看熹所解书也。"〔过〕   世昌问:"先生教人,有何宗旨?"曰:"某无宗旨,寻常只是教学者随分读书。"〔文蔚〕   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

  • 卷一·佚名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阿僧祇数。尔时世尊於中夜後入广大光明照三昧。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於中夜後入大光明照三昧。弥勒菩萨。於中夜

  • 无字宝箧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时有无量百千万亿大菩萨众围绕如来。皆是大智善权方便勇猛精进。善能通达无字法门。善能清净是处非处。惭愧解脱罗网所覆。调伏诸根以慈悲牙

  • 第四品 谛分别·佚名

    一 经分别四圣谛者,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此中,如何为苦圣谛耶?是生苦、老苦、死苦、愁悲苦忧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总说五取蕴是苦。此中,如何为生耶?是所有之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聚

  • 蓝色火焰·纪伯伦

    在诗人、思想家、时代骄子……这些耀眼的光环外的纪伯伦是谁?他是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忠厚的兄长、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痴情的男人、一个老实的学生。纪伯伦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更能看到这个巨星更真实细腻的一面

  • 类经图翼·张景岳

    医经类著作。明张介宾撰。十一卷。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是编刊于天启四年(1624),为《类经续编》。书中用图解方式以辅补《类经》注文之不足,故名。共二十六万字。包括运气(卷一至卷二)与针灸(卷三至卷十)两部分。前

  • 弥勒下生经·佚名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观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当来下生经、下生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古来说弥勒下生之诸经中,本经为最受重视者。内容叙述于未来蠰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