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君臣

原文: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於耳。无法之劳。不图於功。无劳之亲。不任於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译文:

作为贤明的君主,不要听信谣传,要依据法制权术来处理政事,观察得失。不符合法制的言论。不盲目听信;不符合法制的劳作.不算作功劳;没有功劳的亲戚朋友,不委任他们官职。不把官职私自赠送给亲戚朋友,施行法制不遗忘自己所喜欢的人,上下相安无事,只有施行法制才办得到。

猜你喜欢
  提要·子华子
  卷七圣贤篇·杨时
  读诗私记卷五·李先芳
  卷一·毛奇龄
  卷六十六·沈廷芳
  卷七·吴廷华
  卷十一·李光坡
  卷四百八十五·佚名
  卷三百六十五·佚名
  学品第二十二·佚名
  贤愚经卷第十·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整理委员会预备处)结束通告·太虚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七十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五·黄彻

      钱惟演为洛帅留守,始置驿贡花,识者鄙之。蔡君谟加法造小团茶,贡之,富彦国叹曰:“君谟士人,乃为此耶?”坡作《荔枝叹》云:“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

  • ●初编·卷一·沈瘦东

    唐文宗欲置诗学士,李玨以为诗人浮薄,无益于理,遂寝不行。其实文宗非不可图治之君,苟迎其机而善导之,如孟子之对"好货"、"好色"诸问,引《诗》曲证,陈善闭邪,则朋党之争、阉宦之祸,或不至如是之烈。惜乎玨与郑覃等曲谨小儒,不能见

  • 六一词 全文·欧阳修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

  • 卷136 ·佚名

    黄庭坚 濂溪诗 溪毛秀兮水清,可饭羹兮濯缨, 不渔民利兮又何有于名。弦琴兮觞酒, 写溪声兮延五老以为寿。蝉蜕尘埃兮玉雪自清, 听潺湲兮鉴澄明。激贪兮敦薄, 非青蘯白鸥兮谁与同乐。津有舟兮荡有莲

  • 卷三百七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六 吴实 环翠楼 胜地留佳赏楼台亦壮哉羣峰连海岱真境接蓬莱卷幔淸辉入凭栏爽气来虚明澄霁景潇洒轶浮埃赋为登临作怀因眺望开丹岩明向席空翠落衔杯井

  • ●卷一百三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七。   起建炎四年二月一日甲戌,尽四月十四日乙酉。   二月甲戌朔责郭仲荀张思政腾康刘珏。   郦琼以其众降於刘光世。   初京城失守阍仅以其众奔至光州留其婿刘绍先以兵三四千屯於光州知州任

  • 十国春秋卷六十四·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汉七列传陈偓 卢膺 邓伸 李璵陈偓史失其世系歴官至户部侍郎干和二年知政事越王昌旣遇害中宗于是择相于朝臣遂以偓同平章事偓居职无所短长充位而已卢膺仕髙祖为工部侍郎大有中加太尉与谢宜清等出使

  • 高宗本纪·欧阳修

    高宗名治,字为善,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最初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兼领不亲任职的并州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被废黜,次子魏王李泰当立为皇太子,也因获罪被废,于是太宗立李治做了皇太子。

  • 食货四九·徐松

    转运【宋会要】转运司转运使、副,并以朝官充,掌军储、租税、计度及刺举官吏之事,分巡所部。太平兴国初,皆曰使,又置副使、判官,又置同勾当转运事。俄罢诸路副使已下,止置使一员,明年,又置副使。厥后,御河、黄河又置转运使,寻皆省

  • 卷十三 旅獒第七·孔颖达

    西旅献獒,西戎远国贡大犬。○獒,五羔反。马云:“作豪,酋豪也。”太保作《旅獒》。召公陈戒。○召,时照反,后“召公”皆仿此。旅獒因獒而陈道义。[疏]“西旅”至“旅獒”○正义曰:西方之戎有国名“旅”者,遣献其大犬,其名曰“獒

  • 卷二十五(成元年,至二年)·孔颖达

    ◎成公(○陆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谥法:“安民立政曰成。”)[疏]正义曰:《鲁世家》云:“成公名黑肱,宣公之子,穆姜所生,以定王十七年即位。”谥法:“安民立政曰成。”《释例》曰:“计公衡之年,成公又非穆姜所生,不知其母何氏也。”

  • 卷三四·邱濬

    ▲漕挽之宜(下) 宋定都于汴,漕运之法分为四路,江南、淮南、浙东西、荆河南北六路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师,陕西之粟自三门、白波转黄河入汴至京师,陈、蔡之粟自闵河(即惠民河)、蔡河入汴至京师,京东之粟历曹、

  • 尊孟续辩卷下·余允文

    (宋)余允文 撰○苏子辩孟【为论语说与孟子辩】说曰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其于颜子试之也熟而观之也审矣盖尝黙而察之阅三月之久而其颠沛造次无不一出

  • 卷十五·朱公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五  元 朱公迁 撰 都人士之什二之八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叶音亡】 赋也都王都也黄黄狐裘色也不改有常也【如色温貌恭之类】章文章也周镐京也○乱

  • 卷之二十二·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二义夫妇之义《晋书》:愍怀太子妃王氏,字惠风,太尉衍之女,贞婉,有志节。初太子被废,居金塘城,衍表请离婚,惠风号哭而归,行路为之流涕。及刘曜陷洛阳,掠之以赐其将乔属,渡孟津於河中欲妻之,惠风拔剑距属曰:我皇太子之

  •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行道者当为五十五因缘自观身。是身为譬如沫不能捉。是身为譬如大海不厌不足五乐。是身为譬如大河日愿至死海。是身为譬如大便慧人不欲故。是身为譬如沙城疾坏散去。是身为譬如会坏城多怨家。是身为譬如化城不自有亦不

  •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下·道宣

      诸大德是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一村中取非亲尼食戒 佛在舍卫。世俭谷贵饿死无限。莲华色尼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三日。并与比丘遂饿在道。面掩泥卧。俗人讥嫌。比丘举过白佛。诃制此戒。  

  • 河防通议·赡思

    中国记录宋、金、元三代河工技术的专著。沙克什编辑。原本失传,现存版本有《四库全书》抄录 《永乐大典》本,守山阁本,明辨斋本,民国25年 (1936)商务印书馆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本书是沙克什将北宋屯田员外郎沈立所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