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语译]

三十根车辐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否则车轴便无处安插,车也不能转动了。糅合陶土成为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否则器具便失去了用处,连一点东西也不能包容。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否则也就毫无用处可言了。

如果明白这种道理,就知道"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所在,还是在于虚空的"无"。

一、"无"的用处

眼睛光亮便看得清楚;耳朵灵敏便听得明白;鼻子通畅可以闻气息;嘴巴通彻可以尝美味;心里通达,思路便畅行无阻;智慧透彻,便已到达德的境界。

道是不可以壅滞的,壅滞了就要梗塞,梗塞不止,结果行为必定狂妄,终致互相践踏,互相攻击,祸害从此生起。凡物有知觉的,都靠气息周转不停;假使气流不畅,并不是天的过失,因为天生万物,都以孔窍通气息,又怎会阻塞气流?是人的声色嗜欲,阻塞了那条通道啊!

人肚里是空虚的,所以能容纳胎儿;心地必须空虚,方可安容天机。比如房屋没有空余的地方,婆媳难免有所争吵。人也是一样,心地若不空虚,六情自会互相争夺。至于看见深山丛林就觉得清爽可喜,则是由于平日心胸狭窄,心神不适所致。(《庄子》杂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二、"无用"的用处

惠子对庄子说:"你所说的话毫无用处可言。"

庄子回答说:"知道无用就可以和他谈有用的道理。广大无边的地,人所使用的,不过一块立足之地而已,其余没有用到的地方还多着呢!若将立足以外之地尽掘到黄泉,那么对于那块有用的地而言,还有用吗?"

惠子道:"没有用了。"

庄子说道:"那么没有用处的用处不是就很明显了!"(《庄子》杂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脚所踩的地方虽然只是像鞋那么大的一块地,但他还必须靠他没有踩着的地方继续远行。(《庄子》杂篇第二十四章《徐无鬼》)

三、不知的安慰

精于手艺的人,不用规矩就可以画圆或直,那是因为他的手指和使用的工具已化合为一,可以专心致志而不受拘束。因此,忘记了有脚的存在,鞋子穿起来就舒适了;忘记了腰的存在,皮带束上也舒适了;忘记了是非的存在,心情自然也随之舒畅起来。

心志不变,便不会受外物的影响,所在之处则无不安适。一旦觉得安适,就再也不会觉得不安适了,那是因为"它"--道,是忘记了安适的"安适"。(《庄子》外篇第十九章《达生》)

讨论"无用的树之有用"的思想,请参阅二十二章之三的说明。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郑玄
  卷第九·朱熹
  卷七十五·陈祥道
  提要·毛奇龄
  九经辨字渎蒙卷六·沈炳震
  卷十六·湛若水
   天地第十二·刘文典
  第十二 符言 5·王诩
  散华品第二十八·佚名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朱棣
  卷二·赜藏主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七·念常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九·念常
  辑定毗陵集跋后·太虚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魏子敬·唐圭璋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云:未详何处人。有云溪乐府四卷,不传。   生查子   愁盈镜里山,心叠琴中恨。露湿玉阑秋,香伴银屏冷。   云归月正圆,雁到人无信。孤损凤皇钗,立尽梧桐影。

  • 第六章 为国荐贤·屠隆

    〔小末扮高力士上〕紫禁莺花满玉除。终年章入侍鸾舆。莫言抽笔无文藻。狗监当年荐子虚。自家唐朝内臣高力士是也。官监门大将。列棨戟光荣。近侍崇班。貂珰领袖。问万乘之寝兴。有怀捧日。司六宫之扃钥。

  • 本纪第十 肃宗·刘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母曰元献皇后杨氏。景云二年乙亥生。初名嗣升,二岁封陕王,五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上仁爱英悟 ,得之天然;及长,聪敏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 开元十

  • 卷七·秦五·佚名

    谓秦王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月塞入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部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

  • ●卷中·皇甫谧

      ○汉阴丈人  汉阴丈人者,楚人也。子贡适楚,过汉阴,见丈人为囿,入井抱瓮而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机於此,后重前轻,挈水若抽,其名为槔,用力寡而见功多。”丈人作色而笑曰:“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

  • 卷十四·连横

    外交志连横曰:鸿蒙之世,各君其国,各子其民,闭关自守。固无所谓外交也。然当春秋之际,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齐楚秦晋迭为盟主,而郑以一小国介立其间,聘问往来,不失其宜。孔子曰:『子产有辞,诸侯赖之』。信乎贤者之有益人国也。台湾当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六·佚名

    哀公三桓陪臣【东坡】孔子沐浴请讨齐【颍滨】孔子猎较【荆公】孔子诛少正卯【东坡】宓子贱【贾至】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伯越【老泉 荆公 颍滨】三桓陪臣东坡论哀公问社宰我对以使民战栗曰或曰建国各以其土之所宜木

  • 商书·盘庚中·佚名

    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汝曷弗念我古后之

  • 卷二十一·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二十一僖公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衞【左传】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衞【曹在衞东故】衞人弗许还自南河济【南河杜注从汲郡南渡出衞南而东水经注河水迳东燕县故城北有棘津之名即此

  • (五)·钱穆

    朱子曰:“譬如百寻之木,根本枝叶,生意无不在焉。但知所先后则近道耳。岂曰专用其本而直弃其末哉。”今按:今日号称为知识爆破时代。朱子则曰:“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亦无一事非吾之所当为。”则知识爆破,亦非一害。但恨无人

  • 墨辩注叙·鲁胜

    墨辩注叙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①之准绳也。孔子曰:“必也正名,名不正则事不成。”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别名显于世。孟子非墨子,其辩言②正辞③则与墨同。荀卿、庄

  • 守权第六·尉缭

    守,古代指守城。守权,即是守城的谋略。本篇论述了守城的三个原则:一是守城要守城郊外围要地,所谓“进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二是守城的方法:“守者,不失其险也”。“城一丈十人守之&rd

  • 论诽第二十四·桓宽

    【题解】本篇是对颜异、狄山的评论。丞相史揭露儒者是“道迂而难遵,称往古而皆当世”,指出颜异、狄山之死是“处其位而非其朝,生乎世而讪其上”的必然结果。文学则认为“先帝之时,良臣未备,故邪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三复次由五因缘杀生成重。何等为五。一由意乐。二由方便。三由无治。四由邪执。五由其事。若由猛利贪欲意乐所作。猛利嗔恚意乐所作。猛利愚痴意乐所作

  • 象护缘品第四十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摩竭国中。有一长者。生一男儿。相貌具足。甚可爱敬。其生之日。藏中自然出一金象。父母欢喜。便请相师。为其立字。时诸相师。见儿福德。问其父

  • 宝天因缘品第十·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长者。生一男儿。当尔之时。天雨七宝。遍其家内。皆令积满。即召相师。占相此儿。相师睹已。见其奇相。答长者言。儿相殊特。长者闻已。心怀欢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五·圆晖

      从此第五。明六种性。就中八。一明六阿罗汉。二明六性先后。三明从性果退。四明学凡种性。五明三退不同。六明退果时相。七明练根不同。八明无学九人。此下第一。明六阿罗汉者。论云。如前所说。不动应果。初尽智

  • 州县事宜·田文镜

    一卷。清田文镜、李卫奉敕撰。田文镜,汉军正黄旗人,雍正时先后任河南巡抚、河南山东总督。李卫,字又玠,江苏铜山人,雍正时任浙江巡抚、直隶总督,因善捕“盗”,被清世宗誉为“督抚楷模”。世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