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庆绪传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第二个儿子。母亲康氏是安禄山的元配妻子。安庆绪善于骑马射箭,得到安禄山的偏爱。还不满二十岁,就获得鸿胪卿官衔,兼任广阳太守。他原名叫仁执,玄宗赐名叫庆绪,安排在安禄山手下当都知兵马使。肃宗至德二年(757),他伙同严庄等人谋杀安禄山后,严庄、高尚把他立为安伪朝廷的君主。安庆绪一向懦弱,说话颠三倒四,严庄担心人们不服,不让他跟外人见面。严庄任安伪朝廷的御史大夫,封冯翊郡王,独揽军政大权。他大力提升那些将领的官职,以此笼络人心。

这年二月,肃宗南巡凤翔郡,才知道安禄山已死,派遣仆固怀恩出使回纥,跟回纥缔结婚姻并要求他们出兵讨伐叛军。同月,郭子仪攻克河东郡,叛军将领崔乾..悄悄向南逃跑了。八月,回纥三千骑兵到了。九月,广平王率领各少数民族、汉族人马收复西京长安,放跑了安守忠,叛军尸体堆积如山。十月,叛军将领尹子奇攻陷睢阳郡,杀死张巡、姚门言等人。官军乘胜到陕郡,敌人害怕,命令严庄把骁勇善战的精锐兵力全部派来抵御。广平王派遣副元帅郭子仪等在陕州西边的曲沃跟叛军作战,在新店击溃了叛军,追杀了二十里,杀敌十多万,尸体摆了三十里。严庄跑到东京洛阳,告诉安庆绪,安庆绪率领他的残存人马跑到河北,保全邺郡。严庄到河内,向南归顺了朝廷。叛军将领阿史那承庆等军中三万多人,都跑到了恒州、赵州、范阳。跟随安庆绪当扈从的,只有一千三百名疲惫不堪的士卒而已。

安伪朝廷的中书令张通儒主持朝政,改相州为成安府,设置机构任命官员。十天之内,各地叛将带来的人马六万多人,士气又振作起来。安伪朝廷的青州、齐州节度能元皓一人率领兵马归顺李唐朝廷。第二年,李唐朝廷改年号为肃宗乾元元年(758),安伪朝廷的德州刺史王日柬、贝州刺史宇文宽等都归顺了李唐朝廷,河北各镇部队都已守城多月,安伪朝廷命令蔡希德、安太清猛攻,又被叛军攻陷,把守城将士抓去,剁成血块吃掉。安伪朝廷发觉下面的很多官兵秘密商议归顺李唐朝廷,就把各级将领和士卒全部进行调换,纵容他们自相屠杀,归顺的念头才瓦解了。安庆绪不理政事,只是修建亭榭楼船,通宵宴饮。高尚等大臣之间各不同心。蔡希德部队最精锐,他秉性又刚直,张通儒进谗言诬陷就绞死了他,三军将士因蔡希德不被重用横遭冤屈而愤恨沉痛。任命崔乾..为天下兵马使,代理统帅安伪朝廷内外的部队。崔乾..秉性执拗乖僻,士卒们不服从他。

这年九月,肃宗派遣郭子仪等九位节度率领步兵骑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盘踞的相州,任命鱼朝恩为军容使。开始,郭子仪的战术是,派三千名弓箭手埋伏在壁垒背后。第二天交战,他指挥自己的部队佯装溃逃,叛军追赶他们,弓箭手一齐射击,叛军全军溃败。安庆绪派薛嵩向史思明搬救兵,说要把燕国帝位禅让给他。史思明先派李归仁率领步兵一万人、骑兵三千人,尽早到滏阳接应。等李归仁到了滏阳,郭子仪的包围圈已很坚固,筑了三道城墙,挖了三道战壕,..望台的雄伟气势,自古以来不曾有过。又放水去灌城脚,相州城内地下水猛涨,口口井都大水横流。安庆绪让安太清接替崔乾..任都知兵马使。史思明到相州南边攻打魏州,魏州节度使崔光远向南逃跑,史思明占领魏州城几天之后,就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正月初一。史思明自称燕王,立年号。安庆绪从乾元元年十月被围到乾元二年二月,相州城里的人相杀而食,一斗米的价钱七万多,一只老鼠值好几千钱,人们把塌墙下的麦谷壳和马粪洗一洗就像喂马一样地吃掉。史思明带领人马援救相州。这年三月六日,郭子仪等围城部队吃了败仗,撇下相州向南撤退。他们毁掉河阳桥以便据守谷水。史思明带领部队到邺县南边筑起营垒驻下。安庆绪派人收缴了郭子仪等人军营中丢下的粮食超过六七万石,又跟孙孝哲、崔乾..商议紧关相州城门固守,提出回头抵御史思明,将领们说:“眼下这种情况哪里能够对燕王史思明背信弃义呀!”张通儒、高尚、平冽对安庆绪说:“史王远道而来,我们都应该去迎接,道歉。”安庆绪答复说:“随你们各位去看看他。”史思明见张通儒等人来了,一块儿抱头痛哭,送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又催他们回相州城去。整整过了三天时间,安庆绪还是不到史思明那里去。史思明秘密召见安太清,要他引诱安庆绪。安庆绪不得已,只好带着三百骑兵去见史思明。史思明把他领进军营,命令全体将士穿甲戴盔握着武器等待他。直到他的几个弟弟被带到庭前,安庆绪这才拜了两拜跪下叩头称臣说:“我不能担当重任,丢失了长安洛阳,长时间陷入重重包围,没想到燕王您看在我父亲的面上,率领部队远道而来援救。”史思明说:“丢失长安洛阳,打仗失利,那又算得了什么。你作为儿子,杀死自己的父亲夺取王位,难道不是大逆不孝吗?我替你父亲来惩罚你这个奸贼。”说罢就把安庆绪拉出去,连同他的四个弟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都处以绞刑。

安禄山父子另立朝廷犯上作乱,三年时间就被消灭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刘昫
  卷二十三·谷应泰
  ●卷第三十·胡三省
  浙江篇第七·王闿运
  元明事类钞卷十·姚之骃
  卷八十六·国朝·蒋一葵
  卷一百三·杨士奇
  九十六 曹寅奏报江南雨水粮价情形摺·佚名
  卷十六·宇文懋昭
  洪兆麟·陶菊隐
  卷三十五·徐一夔
  卷二百八十八·佚名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卢鉴泉·佚名
  谭怀·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二明 钱子正 撰緑苔轩集二七言律诗舟中夜坐未上孤舟思巳迷转篷踪迹更依依亦知离别古不少似此漂零今所稀野旷星河垂着地夜深风露冷沾衣天涯见説多岐路万里羇愁何处归旅舍不寐破屋頽垣倚败牀不眠

  • 卷一·李心传

     上德一  壬午内禅志孝宗皇帝以圣德受天命实由高宗皇帝睿志素定然始则昭慈圣献皇后感动上意终则宪圣慈烈皇后密赞大策至于将相士大夫输忠协谋共成圣志者盖亦多助而范宗尹赵鼎陈康伯三丞相建明将顺皆赖其力尤不可使

  • 卷之五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五六札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九日一一六○九--三·佚名

    台北府层奉上级札,行知新竹县:奏参州县未交银项折内,应声明分赔之该管各上司职名札特授台北府正堂、加一级、军功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行知事。本年九月初十日,奉藩宪邵札开:「本年九月初一日,奉爵抚宪

  • 四九四 谕内阁吴省兰等在四库馆校书得力着准与本科中式举人一体殿试·佚名

    四九四 谕内阁吴省兰等在四库馆校书得力着准与本科中式举人一体殿试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初十日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国子监助教吴省兰、助教衔张义年,学问尚优,且在四库馆校勘羣书,颇为得力,俱着加恩准其与本科

  • 文襄公年谱·李之芳

    岁在壬戌(明天启二年)八月十八日卯时,公生于山东济南府武定州;讳之芳,号邺园。先世自真定府枣强县徙居武定,谱牒洊经兵燹散失,宗系远不可考,高、曾以来代有隐德,为闾里所称。祖墓在州之北,距城三里许。以公贵,建坊树表;丰碑崇矗,佳

  • 卷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一礼略吉礼【六】释奠太学【臣】等谨按郑志列释奠及孔氏庙二门今循其例以太学祭典及阙里祭典分为二篇我皇上亲临丁祭特颁谕旨肇建辟雍驾临讲学礼隆乐备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七蔺地善後机宜疏【天启四年】   朱燮元臣谨题为恭报蔺地情形与善後机宜仰祈圣裁以期安攘事先是臣切责五路将吏逼进龙场擒酋扫穴又虑酋党惧

  • 第四十七章 沈阳事变后广西之新面貌·李宗仁

    一中国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是在5月下旬在广州召开的。凡属国民党第一、二、三届中委而不愿与南京合作的,都纷纷到广州参加。同时由非常会议议决成立国民政府。推选唐绍仪、汪兆铭、萧佛成、林森、古应

  •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初分相引摄品第六十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安住布施波罗蜜多引摄净戒波罗蜜多。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摄受无慳吝心修布施时。持是布施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於诸有情住慈身业。

  • 大雲初分陀罗尼健度第三·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未入如是方等经者,当知是辈犹如盲聋此中有三十六种不退智宝。无边心行意入陀罗尼门。即是一切诸法初门。唯愿如来。为是等广宣分别。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

  • 宗镜录卷第九十九·延寿

    夫制论释经。傍申佛意。或法身大士。垂迹阐助化之门。或得旨高人。依教弘法施之道。乃至义疏章钞。铭诀赞序等。与宗镜相应者。皆当引证。是以众生言论。悉法界之所流。外道经书。尽诸佛之所说。大智度论云。论法入佛

  • 卷第一·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一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始祖释迦如来表天地更始。而阎浮洲方有王者兴曰大人。大人者没。后王因之继作而不已。古今殆不可胜数。然其圣神而有异德者。谓之转轮王。德不至者。谓之粟散王。既德有

  • 卷之二十六·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六 临济第十七世祖 讳祖钦。嗣径山。 理宗庚戌嘉熙十年。 临济第十七世仰山祖嗣宗统(二十九年)。 辛亥十一年(元宪宗立)。 佛灭后二千二百年。 金陵冲诏移径山。 冲隐金陵。育王虚席。朝论以大觉故

  • 台游日记·蒋师辙

    清朝光绪年间,官员蒋师辄,应台湾巡抚邵友濂的邀请,前往撰修"台湾通志"。在游历台湾时,蒋氏将其所感受到的台湾风土人情,环境景观,社会政治、经济、文教等状况记载下来,写成了这部《台游日记》。本书(一册一四一面八四

  • 海外扶余·陈墨峰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四卷十六回。不题撰人。据藏抄卡片著录知作者为陈墨峰。约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1907)。原书为抄本,线装2册,卷首有《序》1篇。1985年经孙菊园、孙逊校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

  • 清世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一册五二面三一、二○○字)系选自「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雍正朝对于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此一朝(一七二二~三五),时当朱一贵变乱之后,清廷对台湾始渐引起警觉与注意。建元之年,析诸罗县北半线地方另设彰化一县

  • 春秋左氏传补注·赵汸

    十卷。元赵汸撰。赵汸尊其师黄泽之说,《春秋》以《左传》为主,注则宗杜预。《左传》有所不及者,以《公》、《穀》二传通之;杜所不及者,以陈傅良《左传章旨》通之。此书即是采陈傅良之说以补杜氏《集解》之未及。赵氏认为,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