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僖公·僖公十九年

【经】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郐子,用之。秋,宋人围曹。卫人伐邢。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梁亡。

【传】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

宋人执滕宣公。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

宋人围曹,讨不服也。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

陈穆公请修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冬,盟于齐,修桓公之好也。

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


译文


十九年春季,秦国人就筑了城而移民居住在新里。宋人抓住了滕宣公。

夏季,宋襄公让邾文公杀死鄫子来祭祀次睢的土地神,想因此使东夷来降附。司马子鱼说:“古时候六种畜牲不能相互用来祭祀,小的祭祀不杀大牲口,何况敢于用人作牺牲呢?祭祀是为了人。百姓,是神的主人。杀人祭祀,有什么神来享用?齐桓公恢复了三个被灭亡的国家以使诸侯归附,义士还说他薄德,现在一次会盟而侵害两个国家的国君,又用来祭祀邪恶昏乱的鬼神,要拿这个来求取霸业,不也是很难吗?得以善终就算幸运了。”

秋季,卫军进攻邢国,以报复菟圃这一役。这时卫国大旱,为祭祀山川而占卜,不吉利。甯庄子说:“从前周室发生饥荒,打败了商朝就丰收。现在正当邢国无道,诸侯没有领袖,上天或者是要让卫国进攻邢国吧!”听从了他的话,征集军队就下了雨。

宋军包围曹国,为了讨伐曹国的不肯顺服。子鱼对宋公说:“文王听到崇国德行昏乱而去攻打,打了三十天,崇国不投降。退兵回国,修明教化,再去攻打,文王就驻扎在过去所筑的营垒里,崇国就投降了。《诗》说:‘在嫡妻面前作出示范,由此而作为兄弟们的表率,以此来治理一家一国。’现在君王的德行恐怕还有所欠缺,而以此攻打曹国,能把它怎么办?何不姑且退回去自己检查一下德行,等到没有欠缺了再采取行动。”

陈穆公请求在诸侯间重新建立友好关系,表示不忘齐桓公的德行。冬季,在齐国会盟,重新建立齐桓公时代的友好关系。

梁国灭亡了,《春秋》没有记载灭亡梁国的是谁,是因为祸害是梁国自己找取的。当初,梁伯喜好大兴土木,屡次筑城而无人居住,百姓疲倦得不能忍受,就说:“某某敌人要来了。”于是在国君的宫室外挖沟,说:“秦国将要袭击我国。”百姓害怕而溃散,秦国就趁机占取了梁国。

猜你喜欢
  尚贤下第十·墨子
  里仁第四·智旭
  御定孝经注·顺治
  石鼓论语答问卷中·戴溪
  卷九·乾隆
  卷四十四·秦蕙田
  卷首·刘瑾
  原序·盛世佐
  卷二十三·严粲
  坐禅品第五·释法海
  高僧傳序錄卷第十四·慧皎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指月录卷之九·瞿汝稷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三·陈梦雷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五·自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序)·朱彝尊

    序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汉《郊祀歌》十九篇,长短句居其五;至《短萧铙歌》十八篇,篇皆长短句,谓非词之源乎?迄于六代,《江南》、《采莲》诸曲,去倚声不远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七·佚名

    孙坚 孙策 孙权黄初二年魏策孙权为吴王【子西】保全江东【何去非】权令太子登读汉书【子西】诸葛恪【子由】潘浚平樊伷【子由】孙亮孙基盗乘御马亮从刁元言降赦宫中以免基【子西】通论吴氏兴亡【温公】三国通论曹操

  • ●崇祯记闻录卷二·佚名

    崇祯四年正月元宵节,齐门外东汇,创搭诗句故事十三种,竹篱茅舍,人物器皿,花木墙扉,事事逼真,皆具体而微,观者摩肩叠足,亦胜事也。一日中,崇明兵变,至缚县令。三月中,吴江赛会三日,闻有生龙活虎诸异物,好事者皆呼舟往观。崇祯六年,按台

  • 舟山前语(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舟山前语(沈墨庵补述)吴锺峦、钱肃乐、李向中、朱永佑、董志宁、沈宸荃、华夏(吴裔之、佑之、福之、王瀚、王淳、王湛)、王之仁(戴少峰、卖菜倅)舟山在大海中,与普陀并峙,隶浙之宁波。广可千里。筑城其间,约十余里。中多淳泉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一舆地考【十三】湖南省【臣】等谨按禹贡荆州先之以江汉朝宗而即继之九江孔殷水经谓九江在长沙下隽县西北楚地记谓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至

  • 职官四一·徐松

    宣谕使【宋会要】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诏宇文虚中除保和殿大学士,充河北河东路宣谕使,其请给、人从依见任执政例施行,不得辞避。钦宗靖康元年二月十七日,诏种师道为河北宣谕使。 高宗绍兴元年十二月六日,诏秘书少监

  • 第十二章 奖仁·梁启超

      当太平之世,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亦不以爵位为荣,所奖励者,惟智与仁而已。智以开物成务、利用前民,仁以博施济众、爱人利物,自智仁以外,无以为荣。当是时,人无父母、妻子,无族姻之养恤,无祭祀、祠墓之费,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林语堂

    以正 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 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语译治国者以正

  • 卷三十·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宋 李明復 撰宣公程頤曰宣公名倭文公子子赤庶兄匡王五年即位宣謚也善問周達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謝湜曰宣公之立上不受之天子下不受之先君書即位著其自立也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八曲礼下第二之三爲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号户刀反】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显谏为夺美也【孔疏夺君美也】显明也谓明言其君恶不几微也逃去也君臣有

  • 第十八节 论私德·梁启超

    吾自去年著《新民说》,其胸中所怀抱欲发表者,条目不下数十,以《公德篇》托始焉。论德而别举其公焉者,非谓私德之可以己。谓夫私德者,当久已为尽人所能解悟、能践履,抑且先圣昔贤言之既已圆满纤悉,而无待末学小子之哓哓词费也

  • 楞严经卷第四文句·智旭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文句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丙)二广破余疑。上文就事显理。卽性具相。圆顿妙理。昭揭无余。所以当机圆悟。永断疑情。今则

  • 成实论 第十三卷·佚名

    成实论 第十三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二禅品第一百六十六灭诸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问曰。若第二禅说灭觉观。当知初禅必有觉观。如二禅中有喜故。三禅说灭喜。答曰。如初禅中无

  • 北京岁时记·蔡省吾

    风俗志。蔡省吾撰。一卷。此书专记北京风俗。

  • 阳宅秘论·佚名

    谓论阳宅龙脉、造作宜忌等事

  • 地理五诀·赵玉材

    《地理五诀》,是清代乾隆年间赵九峰所著。全书共分八卷,将唐宋以来历代的风水名著进行了整理摘录,并进行理论发展与补充,堪称风水界的最简洁的集成书与工具书。该书的特点在于归纳的系统性,龙、穴、砂、水分别归类分

  • 倚松诗集·饶节

    宋诗别集。饶节著。又名《倚松老人集》或《倚松老人诗集》,《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14卷,今存诸本皆为2卷,可知阙佚甚多。《四库全书总目》称:“旧抄本卷末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汝嘉重刊’一行,是宋刻已然。又其卷首

  •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西方阿弥陀之修法。与金刚智译之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经一卷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