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舟山前语(沈墨庵补述)

●舟山前语(沈墨庵补述)

吴锺峦、钱肃乐、李向中、朱永佑、董志宁、沈宸荃、华夏(吴裔之、佑之、福之、王瀚、王淳、王湛)、王之仁(戴少峰、卖菜倅)

舟山在大海中,与普陀并峙,隶浙之宁波。广可千里。筑城其间,约十余里。中多淳泉,可以蓄众。附城多膏腴沃野,可以宿饱。前代常设卫备御海寇。元末,民与寇通,乐为向导,我太祖既招降方民,海不扬波,乃遣信国公汤和相视海道,练兵舟山,海寇以宁。既而民利于寇,不时窃发,乃尽迁居民入内地。舟山遂空。久之,居民业海者复稍稍聚。我明盛时,仿古制亦设卫镇抚。鸡鸣狗吠,烟火相望。间生文人,始建文庙,立乡校,有内地风。

乙酉六月,诸生郑遵谦、刑部郎钱肃乐奉鲁主监国绍兴。武臣黄斌卿、张名振先后屯聚。及绍兴败,鲁国泛海,驻跸此山。一时诸臣相从舟山者颇多。而吴、钱等七君子为最着,宁国公王之仁走死南都为最奇。嗟乎!扈海为求一死地,岂真幸一日冠带水滨哉?

余感七君子其心同而事迹各见。若鄞之诸生董志宁,闻武林不守,号哭文庙。时邑绅竞商所以迓北师者,课牛酒不等,会议演武场,惟钱肃乐独不署名。志宁感其义,就肃乐共起。一市佣戴少峰者,愿附志宁之义,大书「恢复」二字于额,鸣金衢巷。至日中,已合数千人。又卖菜倅愿上一金助饷,视之皆碎末,干计不啻也。志宁高悬此金为劝,遂从肃乐迎鲁藩至绍兴,称监国元年。招定海总兵王之仁,共守江口。鲁主晋肃乐太仆少卿,不受。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不受。又以江守功进副都,复不受。仍以刑部郎巡视江上,朝夕勤动,以振作士气。踰年事败,监国航海,肃乐就总兵张名振保石浦。当是时,志宁已授兵部主事,统其所合数千人,戮力江干。五月事变,志宁入鄞山中,与舟山相为声援。

会岭西道吴锺峦闻唐主改元于闽,弃官归,半道别妻子,密赴闽中。值延平失守,锺峦隐于闽之城头乡。锺峦字稚山,初知长兴县。丙子,浙闱分考,得钱肃乐卷,称为国士。希声亦严事之。方在石浦,唐主遣使礼聘。希声甫入闽界,而唐主失国,因踉跄栖海坛山。苦饥,内地有义希声者,潜粟活之。未几,建国公郑彩以义迎监国于鹭门,旋召肃乐,晋大司马东阁大学士,共复建宁及福州所属八邑。建宁之捷,即郧国公王祁奋起之师也,事见祁传。希声因疏荐稚山苦节,监国乃召锺峦,丁亥拜通政使,进礼、刑二部尚书。尝与希声誓:『此日高尚恬退,俱非所宜言,只有寻干净一片地,权放此七尺躯,听天为之耳』。其所与共间关风雨困厄崎岖数年不忍去者,则故长兴枉狱中所脱死囚也。

方建国彩围困福州刘中藻奋起小福称新锐,郧国祁北指仙霞扼敌援,声势颇雄。志宁在山中闻之,率诸生华夏等六人(惜失其名),密走舟山,约岛兵入则共起应之。有乡老谢三宾者,倡言牛酒北迎,以志宁举义不得邀北宠,遂与志宁等郗。伪为其所昵,故入华夏所伺变。夏不疑,令以六人檄驰约王完勋山中,至期总诸部合应。伺变者直以所檄呈露北营居告逆功。十二月之二日,肃虏伯黄斌卿果以百舟荡壮士数千,斩招宝直抵宁波郡城下桃花渡。而先一日首事诸人已被缚,诸应兵来山中者皆逆拒。岛兵俟间而起,久无所动,乃疾乘潮返。志宁微闻夏被缚,痛大事就废,猝弃妻子,间走舟山,以图后举。

华夏字吉甫,定海诸生。时逮讯责党,夏曰:『事自夏,无他知。秀才做事,十年无成,但起义美名,不甘让与他人,请杀夏足矣』。讯者义夏,欲释。夏大言曰:『即不见杀,夏自不欲生』。移讯问主使。曰:『太祖高皇帝主使』。问:『党何人』?曰:『党多人,请给笔札自填』。因尽录倪、史、金、黄诸先死事数十人,墨干乃止。已痛骂同乡谢三宾不已,与同事屠献宸并就法。意屠其六人中之一乎?北营由是重华、屠而益轻谢。

方华、屠致命时,闽事中变。建国彩忌郧国功高,撤围去,诸郡邑皆弃。复擅杀阁部熊汝霖,众心始离。希声浩叹曰:『敌同舟矣』!积愤成膈,中有物如铁,遂不食。

北望叹曰:『安得我破膈时移居琅琦山』?监国使锦衣视疾,肃乐但流涕叩谢,不能尽其辞。病中闻某处失守则以头撞床欲碎。易箦时,遗命以先帝所授员外礼殓。戊子五月,肃乐卒。有弟肃范,从唐兵部尚书刘中藻起事小福州(中藻别有传),击败北师,复寿宁。后从中藻战死。时吴稚山扈跸鹭门,得希声凶向,大恸曰:『我弃妻子如脱屣,视门人为骨肉。骨肉永废,吾何望哉』?适松江朱永佑(又玄)、浙东沈宸荃皆由闽泛海觐监国于鹭门。永佑与宸荃交最善,汨没波涛者数年,而与稚山同捷南宫,常访稚山于城头乡,谋所以善死之法。及稚山赴鹭门,朱、沈继至。稚山私念失一门人,犹幸得良友。与朱、沈相誓从草莽中,益严君臣之礼,用摄武臣之桀骜。故流离播迁中,体统自尊。及建国彩弃主拥众走三沙,己丑秋七月,定西伯张名振扈驾就张煌言于台之临门。八月,监国入舟山,诸臣从之。既而原职方李向中亦至。

向中字立斋,楚人,庚辰进士。初知长兴,向为稚山旧治。立斋英伟杰出,不依回流俗。其莅长兴,独仿稚山遗法,而能决数年疑狱,民咸以为神。至是始识稚山。以稚山善治长兴,故遂师事稚山。余观稚山守身劳瘁,非有奇谋殊绩倾动中外,而诸君子咸降心以相从者,以守身之学,能知大体。书曰:『守身为大』;易家人之大象亦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世治以养和平,世乱以系人心』者也。监国擢向中兵部尚书,宸荃晋东阁大学士,永佑吏部左侍郎。庚寅,阁部宸荃为同官李长祥所嫉,愤悒弃官引匿,吴、朱留之不得,隐于舟山之僻。向中以艰在内地,越险不能奔,持丧服庐于山曲,不视事。

辛卯八月一日,监国诣蛟门祭江,锺峦侍从,永佑居守。兵科给事中董志宁率水艍前导,夜半,见有大星从西北殒舟山,小星随之,殒者无数。监国即日还,中道闻北师逼山,御舟不敢近陆,间道走金门。锺峦独与志宁奋厉入城。城中志士颇多同心,北师攻之,环围十昼夜,南北失援。锺峦闻而叹恨,辄不食。志宁巡城,飞矢受伤,终不肯退。锺峦见事急,预持禅院中万岁牌,端设于学宫之尊经阁中,右庑陈高座,积薪与座等。九月之朔城破,向万岁牌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自持火登高座,即发火自焚。自稚山以十愿名斋,其十终以见危授命此日,自以为不负所愿云。前所脱死犯藁葬稚山于山僻。其后幼子裔之越海访得所脱犯,携骸骨与之偕归。三子福之先从太湖义,奋战败死。兵科给事中董志宁亦自缢文庙,与右庑密近。稚山之火延及,遗尸并尽于火。尚书李向中、侍郎朱永佑被执不屈死。又玄出语痛詈,故受戮益惨焉。大学士沈宸荃已挂冠郊外,潜泛海将归,遇飓风覆舟死。

初,监国航海,尝将张国柱劫鲁宫眷北降。宁国公王之仁向积功江上,闻之愤懑,诣舟山,欲以义激黄斌卿讨叛。斌卿请以舟师共击国柱,辄反兵内劫,之仁弃数十艘,尽沉其眷属,语二子鸣谦、宣佐曰:『死此,无知之者』!登漴阙,募肩舆往见北土督。督劝之降,请剃发。宁国佯曰:『俟一诀内院洪子南都(承畴)』。既见,洪方拱礼降阶。宁国即咄曰:『忘国大恩,偷生俘虏,有何面目复见中原士大夫乎』?洪怒甚,立杀之,遂以冠带及难。此予所谓死最奇者也。宁国志在舟山,惜不及达舟山,而必以舟山属之。

若娄东诸生王瀚及其弟淳、湛,皆希声治太仓时所得士。乙酉,淳、湛起兵太仓,阵没。瀚于甲申冬为文告宣庙,去华山为僧。希声方家居,作书与誓曰:『台兄忠孝两全,即此已是正果。独不肖奉养未终,生不成生,死不成死,抱恨无穷。敢于台兄前发一誓,愿必寻一死所以报知已』。盖早已致命为期矣。墨子因瀚得见希声手书。希声以舟山为死所,故王瀚原无与于舟山,而亦得列于舟山。瀚为僧名戒显,号晦山。

论曰:语舟山者,先书地,后书人,与十五国之语绝殊。曷故哉?凡十五国皆中土版图,故先书人。舟山虽附四明,而孤悬海外,非郡非县,丁口不登于邑,赋税不贡于朝,则又不与琼崖同例。而诸君子所以扈鲁者,且七年勿懈,所恃惟此山耳。故先书地。地详而人始详。详地必及文庙。题先列稚山,事先序幼安(志宁字),两公皆致命于文庙,有以也。而语中不及土著文人,抑有遗语乎?曰:有舟山后语在。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七 皇祐元年(己丑,1049)·李焘
  獻徵錄序·焦竑
  七国考卷三·董说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徐乾学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二·陈厚耀
  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二十九·叶盛
  通志卷一百二十一上·郑樵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三·岳珂
  卷九十二·班固
  翰苑羣书卷六·洪遵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23)·司马光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卷一百八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凝之·唐圭璋

      凝之字子才,一名维之,字永仲,号石室,馀杭人。隐居洞霄。高宗以布衣召见,辞不赴。   夜游宫   东风捏就腰儿细。系滴粉裙儿不起。从来只惯掌中看,怎忍在、烛花影里。   酒红应是铅华褪。暗蹙损、眉峰双翠。夜深点

  • 卷二百三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织类五言古子夜夏歌        【晋】乐 府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昼夜理机丝知欲早成匹作蚕丝         【晋】阙 名素丝非常质屈折成绮罗敢辞机杼劳但恐花色

  • 品藻第二十三·浦起龙

    尽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史氏

  • 纲目续麟卷五·张自勋

    【庚戌】中宗孝宣皇帝本始三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妻显弑皇后许氏考异【按篡贼例曰以毒弑者加进毒字而不地注曰霍显又加使医字此条妻显下漏使医进毒四字】分注【时霍光夫人显欲贵其小女成君道无从会许氏当娠病女医淳于衍者

  • 卷之九十一·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闰三月。甲戌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内记注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奏、塔境窜贼情形。并赴金顺行营会商

  • 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

    一 名字与别号题目是鲁迅的青年时代,但是我还得从他的小时候说起,因为在他生活中间要细分段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的避免这个困难,我便决定了从头来说。我在这里所讲的都是事实,是我所亲自闻见,至今还有点记忆的,这才记

  • 刘毅传·房玄龄

    刘毅,字希乐,彭城郡沛县人。曾祖父刘距,做过广陵相。叔父刘镇,官至左光禄大夫。刘毅从小胸怀大志,不治家财产业,最初做官为州从事,桓弘召为中兵参军属。桓玄篡位,刘毅与刘裕、何无忌、魏咏之等兴兵起义,暗中谋划讨伐桓玄,刘毅讨

  • 马嗣明传·李百药

    马嗣明,河内人氏。年轻时通晓医术,博览经方,《甲乙》、《素问》、《明堂》、《本草》都可以诵背。为人诊候,一年前就能够知道是生还是死。邢邵的儿子大宝染上了伤寒,嗣明为之诊察、品脉,退下后告诉杨忄音说:“邢公子的伤寒病

  •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孔子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子曰:“先有司②,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释】 ①宰:总管。②有司:各部门。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先

  • 读朱随笔卷三·陆陇其

    监察御史陆陇其撰朱子大全集卷四十六答吕道一云万物散爲太虚之说虽若有以小异于轮回之陋然于天地之化育盖未得爲深知之也愚按此朱子之说与正蒙小异处答黄商伯云经文物格犹可以一事言知至则指吾心所可知处不容更有未尽

  • 卷七·俞皋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傳釋義大成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七  元 俞皋 撰宣公【名倭一名接文公庶子母敬嬴在位十八年子黑肱立是爲成公諡法善問周達曰宣】【癸丑】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書即位者著其自立之罪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毛诗集解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毛诗集解四十二卷不着编录人名氏集宋李樗黄櫄两家诗解合为一编附以李泳所订吕氏释音樗字若林闽县人尝领乡贡着毛诗详解三十六卷櫄字实夫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一     宋 吕祖谦 撰隐公祭仲谏郑庄封叔段【元年】石碏谏卫庄宠州吁【三年】师服谏晋封桓叔【桓二年】左氏所载春秋以前事如第一第二卷尚有数段事可取如祭仲之谏郑庄公石碏之谏卫庄公师

  • 卷九·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九     元 王天与 撰仲虺之诰第二       商书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汉孔氏曰自三朡而还大坰地名唐孔氏曰大坰未知所在当是定陶向亳之路所经○汉孔氏曰仲虺臣名以诸侯相天子

  • 宗镜录卷第七十五·延寿

    夫总别二报障。于八识中定属何识。答。古释云。总报唯属第八识者。以第八最初生起。其前七色心等。皆依他第八方生。即第八能通与前七色心等。为所依。得名总报。别报唯在前六识。受报各别不同。名为别报。若总报定不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四(末)·窥基

    沙门基撰经一切诸世尊(至)唯一无二乘赞曰。下第五段七十颂半。颂第五依法。有三。初一颂半颂十方佛法。次三十八颂半颂三世佛法。后三十颂半颂我亦如是。此初也。既唯一无二乘。云何破三以归一经。过去无数劫(至)其数

  • 卷之八·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禅师语录卷之八嗣法门人性深等编文金粟百老和尚讣音至挂帧祭文哀哉我师机峻群贤甫登黄檗彻见青天金粟流毒铁枷上肩八闽两浙坐贾行船驱驰龙象扫荡蹄筌如雷震耳似月临川有子如凤展翥大千

  • 诗经劄记·杨名时

    一卷,清杨名时著。其书为读《诗》所记,大旨以李光地《诗所》为宗,而斟酌于《小序》、《诗集传》之间。但《诗所》论“季札观乐”,谓所陈皆西周之诗,无东迁以后诗。此书则据变风终于陈灵公,在鲁宣公十年(前599)至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