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释羁瘦国。行在迦维罗卫兜国泥拘类园坐于树下。是时有释人名曰摩男。到佛所前。以头面著佛足为礼白佛言。我常闻佛语辄著意中。我闻佛说人心有三态。有淫态有怒态有痴态。我从闻以来常著意。我自念。无有淫态心自为正。无有怒态心自为正。无有痴态心自为正。我自念。常持是三者意不动。何因缘殊不解。佛言。若淫心怒心痴心解者。何因缘。复与妻子共居。若有贪心故。其有贤者。自思惟虽有经小苦耳。久后大乐。与妻子共居须臾乐耳。久后大苦。其有贤者。知世间乐少苦多。佛言。诸比丘得阿罗汉道。知世间乐少苦多。我故求佛道者。但念世间乐少苦多。我为菩萨时。常念乐少苦多。摩男言。独佛阿罗汉有是念耳。佛告摩男。听我言以著心中。人于世间何等为乐。凡有五乐人所贪喜。眼贪好色即著心中。昼夜念之以好色贪著。耳闻好声。鼻闻好香舌喜美味。身得细软。即著心中。以好色贪著。如是五者天下人所贪。天下乐著皆出是五事。知当出几何忧。世间人或作田家从得生活。或作工师用得生活。或作贾市用得生活。或作长吏用得生活。或作畜牧用得生活。或作画师用得生活。是人寒者忍寒。热者忍热。苦者忍苦。饥者忍饥。渴者忍渴。俱坐贪意俱忍是寒温饥渴。自怨言。我治生若干岁苦欲死。殊不得钱财。与寒苦共居或得病瘦。佛告摩男。是为一苦。二事者贪淫之意中有人。或作田家或作工师。或作市贾或作长吏。或作畜牧或作画师。行治生忍寒热饥渴致贪钱财。以得富饶复怀忧恐。畏县官亡其钱财。或恐火起烧其钱财。或恐乘船船没亡其钱财。或恐贼劫取其钱财。或恐贸卖亡其钱财。或恐贫家亲属持毒药毒之。或亲子散亡钱财。是人常与重忧共居。昼夜怀忧无有解已时。中复有人持钱财行。或逢县官或逢水火。或货卖财物不还。或埋置地中不知其处。或有来诬谤之。或有亲子用父钱财其人自念言。我从少小治生。忍寒热饥渴。忍勤苦致钱财。今复亡失。从是忧念或病或死皆坐财钱。是皆贪意五乐所致。是为二苦。三事者世间人坐钱。父与子诤。兄与弟诤。夫与妇诤。或知识朋友共诤。或诸家内外共诤。背后相说恶露。是皆贪乐所致。世间人坐钱财故。王者与王者斗。道人与道人斗。田家与田家斗。工师与工师斗。皆坐钱财故口相骂杖相捶刀相斫。或相伤杀。皆坐贪所致。是为三苦。四事者。世间人从军。受取官钱公知。当行斗战生死无期。皆贪心故行从军。以受官钱不得复休。便斗或伤头或截头。或伤臂或截臂。或伤脚或截脚。展相夺命。是皆贪所致。是为四苦。五事者。世间人贪意。夜行穿人室壁。或于道中劫人。攻人城郭为吏所得。或截头或截手或截脚。或辜磔或割其肌。或以火烧之。或以大椎椎其额。或斩其腰。是皆贪意所致。是为五苦。世间人坐钱财转相欺。口亦相欺身亦相欺意亦相欺。时自以为可自用。无有过罪。不知殃毒在后当入地狱。其有若贤者若沙门婆罗门。自思惟世间五乐多耶忧苦多乎。佛告摩男。我为菩萨时。常念世间乐少苦多。以是故求无为之道。其有人欲言世间乐者。皆不知生死之道。若世间有贤善心意无贪之志。复欲教人莫令贪。是最为大德。佛告摩男。我尝至王舍国。有山名设提班揽瞿何堕夫妻沛施。我见诸尼揵种。有放发行者偻行者。坐地者卧地者。身体无衣皆被鹿皮。佛遥见之前与尼揵语。若何因缘。作是曹放发行。何因缘于地坐卧。亦无衣被自毒如是。诸尼揵对佛言。我曹先世行恶所致。令我今世困苦如是。行恶未尽故耳。佛言。若何因缘闻知是事。先世所为从人闻耶。自知之乎。诸尼揵言。亦不知亦不闻亦不事师。佛言若用是困苦故得脱于生死乎。若亦不从人闻亦不事师。若空自困苦。为宁可弃若所为。来事佛道。佛言。我但惜若身念若子孙。后世皆当复法效若曹所为。诸尼揵皆嗔恚佛所言。王萍沙用是沙门瞿昙。为内国中。佛告诸尼揵。若曹勿恚。王萍沙见受我经。或不敢妄有所说。佛告诸尼揵。若曹宁能正坐七日七夜。不饮食不语言。如是为乐耶。王有宫阙伎乐为乐耶。尼揵言。沙门瞿昙。为乐。佛言。何以为乐。萍沙见国何以故不乐。尼揵言。我曹少忧用是故。沙门瞿昙。胜王萍沙。佛告诸尼揵。王萍沙。有淫之意有怒之意有痴之意。亦欲伏诸傍臣。复欲伏外诸民。昼夜计念。当治谁当系谁。佛言。其有淫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嗔怒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痴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诸尼揵皆前到佛所。白佛言。我曹亦无淫态亦无怒态亦无痴态。宁可作沙门。佛言。当归报若父母。诸尼揵言。我曹辞家学道便与父母决。佛言。若曹且受五戒归。诸尼揵皆受五戒。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犯他家妇女。四者不欺。五者不饮酒。诸尼揵受五戒。著衣举发正行各自归家。佛告摩男。若闻经淫意怒意痴意。若言我持佛教。若熟思惟是五事。宁与世间等不。摩男言。我当归思惟讽诵是经典。日当到佛所。摩男前为佛作礼而去。

猜你喜欢
  急欲见佛易著魔·印光
  宗 教 观·太虚
  为师胸怀·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卷之二十·即非如一
  菩萨善戒经 第一卷·佚名
  龙舒净土文序·王日休
  卷二十·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六卷·无著
  第九卷·僧祐
  佛说佛名经卷第五·佚名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梁启超
  卷之十七·铁壁慧机
  曹溪大师别传叙·佚名
  卷四百五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762_1 【括苍山】刘昭禹   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白云随步起,危径极天盘。   瀑顶桥形小,溪边店影寒。往来空太息,玄鬓改非难。   卷762_2 【忆天台山】刘昭禹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岩房容偃

  • 卷三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372_1 【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卷372_2 【灞上轻薄行】孟郊   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   自叹方

  • 卷一·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孟东野诗集卷一     唐 孟郊 撰乐府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狥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灞上轻薄行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滻间亲戚不相顾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

  • 29.李白:古风三首·施蜇存

    古风第十四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衷泪如雨。 且悲

  • 五代史记序·欧阳修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自生民以来,一治一乱,旋相消长,未有去仁而兴、积仁而亡者。甚哉,五代不仁之极也,其祸败之复,殄灭剥丧之威,亦其效耳。夫国之所以存者以有民,民之所以生者以有君。方是时,上之人以惨

  • 卷四百五十八·列传第二百一十七·隐逸中·脱脱

        ◎隐逸中   ○王樵 张愈 黄晞 周启明 代渊 陈烈 孙侔 刘易 姜潜 连庶 章詧 俞汝尚 阳孝本 邓考甫 宇文之邵 吴瑛 松江渔翁 杜生 顺昌山人南安翁 张举   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居县北梓桐山。博通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八·焦竑

      湖廣一(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布政使   湖廣布政司左布政使李琦傳(實錄)   湖廣左布政盧公廷佐傳(倪岳)   湖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劉公喬神道碑(李東陽)   湖廣右布政使方公守墓志銘(林俊)

  • 卷第五十六·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九孔贞运(贾必选)吴甡王心一(申绍芳、黄孔昭、沈之琰、陆坦、黄翼圣、邱上仪、张鹿征、孙宗岱)许誉卿(陈启新、倪嘉庆、孙自修、吴有涯、薛釆)钱龙锡(陈

  • 提要·吕祖谦

    【臣】等谨案大事记十二巻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宋吕祖谦撰取司马迁年表大事记之目编年系月以记春秋后事复采左氏厯代史皇极经世通鉴稽古录辑而广之始自周敬王三十九年迄汉武帝征和三年书法皆视太史公所录不尽用防书凡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李林甫专政唐宗开元二十二年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防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瑁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浸疎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夀

  • ●序·钱谦益

    序录开国群雄,首滁阳、亳都者,何也?志创业也。数月而馆甥,期年而别将,脱真龙于鱼服之中,而借以风雷,傅之羽翼。滁阳之于圣祖,其亦天造草昧,有开必先者乎!元失其鹿,斩木揭竿,鱼书狐呼之徒,汝、颍先鸣,淮、徐响应,濠城遥借声势,因缘起事

  • 田滋传·宋濂

    田滋字荣甫,开封人。至元二年(1265)由汴梁路总管府知事,转任御史台属官。十二年,拜监察御史。十三年,宋被平定,滋建议:“江南刚刚征服,民情尚未安定,加上官吏掠夺百姓财物,应建立御史台予以镇守。”皇上接纳其建议。并越级提升

  • 唐纪八十一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元年(子、904)·司马光

    唐纪八十一 唐昭宗天元年(甲子,公元904年) [1]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 [1]五月丙寅(初二),朝廷加授河阳节度使张汉瑜为同平章事。 [2]帝宴朱全忠及百官于崇勋殿,既罢,复召全忠宴于内殿;全忠疑,不入。帝曰:“全忠不

  •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一人物志一百十一忠义传二十三【汉军八旗三雍正九年至乾隆五十四年共二十三人】刘士瑀刘士瑀汉军镶黄旗人由马兵累陞陕西凉州高沟营守备雍正

  • 卷七十八学堂一·冯煦

    讲武堂陆军讲武堂为将校研究武事之所。凡新军各标营官长,须轮班分派驻堂讲学,以资练习。所有学科编制、经费、员额列表如左。讲武堂学术分科表研究所甲班缓设研究所乙班学科术科无学科术科基本战术基本战术各种添练教授

  • 第六章 人所尊尚之苦·梁启超

      富人之苦:人之所望者富,所求者富,富者宜无不乐也耶?则又大有不然者。吾见富者之忧苦又与贫者无异矣。夫凡富者必有田畴,而田则有水旱之苦、加税之苦。加拿大之鸟士威士开埠,有富人焉,全埠皆其地也,及英国加税而埠不盛,彼

  • 奇经八脉考·李时珍

    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任、督、带、冲八脉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个人见解

  • 三家医案合刻·吴金寿

    清吴金寿辑。三种,附二种。五卷。金寿有 《温热赘言》 已著录。此书包括清代苏州著名医家叶桂《叶天士医案》一卷、缪遵义《缪宜亭医案》一卷、薛雪《薛生白医案》一卷。附《医效秘传》一卷、《温热赘言》一卷。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