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印之「明清史料戊编」)

福建巡抚熊残揭帖

兵部题行「郑芝龙等姑令戴罪图功」残稿

兵部行「兵科抄出福建五虎游击郑芝龙奏」稿

精奇尼哈番郑芝龙揭帖

·福建巡抚熊残揭帖(崇祯三年十二月初七日到)

钦差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熊,为闽寇未除、闽事堪忧,谨按近日情形,仰祈皇上神谋制胜,以奠海邦、以保万全事。据福建按察司呈:崇祯二年五月内,奉蒙两院案验,准兵部咨,兵科给事中马思理题前事。臣乡之抚寇,权也,非经也。当郑芝龙鲸吞海上、围困中左、截劫我商民、焚掠我庐舍,业犯不可赦之辟;又大将脱逃,祸已烈而势难支,因有抚芝龙之议。时胁从之党,或倦飞知还,或扬帆出海,芝龙部下尚留千余人。使当日以抚为非,则有剿之一法,因其散而大创之,使不敢复逞。顾先去之,俞咨皋能办此乎?若以抚为是,即当议抚之法,必使就我戎索,立后效以赎前愆,然后量人措饷,永为我用。顾御得之,郑芝龙能办此乎?

闻芝龙得抚后,督抚檄之不来,惟日夜要挟请饷;又坐拥数十万金钱,不恤其属。至十月初旬,芝龙入谒道臣蔡善继。其头目李芝奇、郭芝葵等,遂鼓众支解。芝龙之弟郑爵魁,将芝龙坚船、利器、夷铳,席卷入海矣。夫此千余人者,非芝龙所恃为腹心手足者乎?今何以忽而反噬?犹幸抚臣熊文灿之坚不给饷,使勉强从谀,则剜肉敲骨,徒付东流。今又闻芝龙因势孤力弱,复募无赖棍徒为补足原部之数,且仍以措饷为请。是海上既添一羽翼,而内地又增一痈疽。此时芝龙自为全躯、保妻子且不暇,而桑梓之扞蔽,鲸鲵之翦灭,其又何赖焉?臣同官颜继祖玖月内「抚寇当图御寇」一迹,盖不啻烛照而龟卜矣。大祗善后必鉴前车,而自强当求稳着。为寇而得寇之利,三尺已为不灵。抚寇而不得抚之用,名器亦复可惜。然则古今御寇良法,焉有不剿者哉!

即就近事论,寇浙者非即寇闽也耶!浙抚张延登慷慨渡江,谋成破案,遂破大陈山窠穴。即臣乡汀州山贼横行,旧抚朱一冯设处兵饷,新抚熊文灿鼓舞将士,及时扑灭,旋就荡平。又臣郡工部董应举,率子弟招集惯海渔船,得七百余兵,大挫贼于盔山海中,擒其巨魁,焚沉贼船无算。贼因远遁。此为抚之效乎?为剿之效乎?臣又闻抚臣熊文灿之治兵也,造海艘、制兵器,必躬必亲。又选守城军一千五百人,量加工食,隶为兵以备选锋。至用渔人作兵而不耗吾兵之饷,以兵力助渔兼可收渔人之利,用力少而见功捷,公私称为两便。皇上诚假以便宜,勿掣其肘,闽事尚可为也。然目前急着,惟在议饷。辽急既不堪扣留,民穷又不堪加征。乃杂派一项,比正供差可转移。况前有权宜动支之旨,闻旧抚臣已用其半。今所余有几?窃以量留杂派一年,更可措手,不致坐困,不识司计者何悋而不为此?

又臣乡彭湖游击,原非旧设。自神庙时,曾置二千兵,岁糜洋饷二万余两。计其地孤悬海岛,守之易于接济,弃之犹恐资敌。若更番出汛亦保无虞,即撤其半以助军需,亦无不可者。他如在在联络渔兵,在在操练汛兵,水陆兼制,文武并力,数年之后,海国且为金汤。知抚臣熊文灿及署督臣赵庭优为之,毋俟臣赘。至郑芝龙既蒙皇恩浩荡,开以生路,今其党已雠散,势不敢复投海外,正可束身戎行,独当一队,尽灭贼而图报效。若计不出此,徒倚亡命以护重赀,恐内叛又不独李芝奇、郭芝葵数辈。非报(下缺)

·兵部题行「郑芝龙等姑令戴罪图功」残稿

(上缺)好疏防致败,罪自难逭。但该弁年来讨山寇,破钟斌等贼,节有劳绩,未经勘叙,功过似可相准,其才亦口可策。目下夷船虽泊外洋,残败之余,政(?)苦冲突叵测。刘香诸寇,又方披猖,俱应责芝龙以奋励收拾者。姑降一级,令戴罪图功自赎。张永产起自废弁,畀以泉南,保障地方之事,皆其事(?)。安得以兵力单弱、动多碍手为辞?并降一级,戴罪图功。如再不效,国法俱难轻贷。守备梁幞、把总范汝樛,损失兵船,既称彼此拒敌,且身负重伤,亦非退怯者比。姑行免议,以观后效。蔡全斌概被损失,毫无堵御,革职提问,于法非苛。副总兵程应麟,已经奉旨准其戴罪图功自赎,相应免议。此外,如科臣所指之周文郁,妒嫉狡猾,纵寇扰民。其以前追贼之罪案也。近据塘报,已到觉华(?)相应就该抚监速行提问归结者也。谨奉旨核议,相应覆请合候命下,将鲁应魁革任回卫系世职。郑芝龙、张永产各降一级,戴罪自赎。蔡全斌革职提问系流言。周文郁行该抚监提问系流官。崇祯六年八月二十一日署司事郎中包凤起、管理册库员外郎汤一湛(下缺)

兵部为臣乡战将恢殁等事,该本部题云云等因。崇祯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本部尚书张等具题,二十六日奉圣旨鲁应魁着革任回卫。郑芝龙既有前劳,姑降一级;张永产降二级,各戴罪剿寇自赎。着有殊功,仍与议叙。蔡全斌着革了职,并周文郁俱该抚按提问具奏。余依议。闽帅速推堪任的来用。钦此。歙遵抄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拟合就行。为此一咨福建巡抚合咨前去,烦照本部覆奉明旨内事理行令各官,一体钦遵,并将蔡全斌革职提问,定限本年十二月终具奏施行。一咨辽东山永巡抚(手本东协宁锦太监)合咨(用手本)前去,烦照本部覆奉明旨内事理即将周文郁提问,定限本年十一月终具奏。一咨,都察院合咨贵院,烦照本部覆奉明旨内事理转行福建巡按御史,将蔡全斌革职提问,定限本年十二月终具奏,转行巡关御史,将周文郁提问,定限本年十一月终具奏施行。崇祯六年八月二十九日署司事协赞郎中包凤起、管理册库员外郎汤一湛。

·兵部行「兵科抄出福建五虎游击郑芝龙奏」稿(宇字一百九十号前府科书办童允禄承)

兵部为报国正殷、遭谗甚狠,敢冒死详剖始末、仰渎圣明、立除奸恶、蚤救忠良事,职方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福建五虎游击郑芝龙奏前事等因。崇祯九年十且初三日,奉圣旨徐澧已有旨了。奏内各款,着该抚按查明具奏。该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拟合就行。为此一咨福建巡抚合咨前去,烦照题奉明旨内事理,即将疏内各款逐一查勘明白,定限本年十二月终具奏施行。一咨都察院转行福建巡按御史。一扎付郑芝龙。崇祯九年十月初九日郎中王升、员外郎王骥。

·精奇尼哈番郑芝龙揭帖(本揭于顺治九年八月十一日到)

厢黄旗下固山额真刘之源、同旗正钦尼哈番郑芝龙,谨揭为奏请奉旨搬取家眷理合据实陈明事。八月初五日,职阅邸报,奉内三院接出上传谕兵部精奇尼哈番郑芝龙具奏,伊祖先坟墓俱在原籍,请留伊母弟并长男看守。伊一妻、一妾、两男,搬取来京。尔部即行福建督抚,除伊母弟及长男听留原籍外,其妻□□男即填给勘合,遣人同芝龙所差家人护送来京。特谕,钦此。钦遵,职读之不胜感激。缘职同胞兄弟,见存三人。第四逆弟名鸿逵,在海未顺。只第五弟名芝豹,向受臣母教训,同在家料理家务事。又叛逆长男名森,亦在海上未顺。次男名世忠,第四男名世荫,见在京中。只第三男名世恩,年十六岁;及第五男名世袭,年十三岁;第六男名世默,年八岁;俱在家读书。今奉圣谕,职除逆弟鸿逵、逆男郑森灭亡外,合留第五弟芝豹、第三男世恩、同母黄氏看守祖先坟墓,并料理家务。其职正妻颜氏、妾黄氏并五、六二子世袭、世默即令入京。合再奏明。又职京中差回伯舅黄藩家人倪忠等八名,一并开报,以凭填给马匹,便于驰往,紧来报命。为此除具奏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计开黄藩、倪忠、周德谦、李振、杨一魁、张显、洪福、林德。顺治玖年捌月日。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诗二·何良俊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三·佚名
  卷五十三·佚名
  一一三五 山东巡抚明兴奏覆本年查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七·阿桂
  世家卷第三十九 高丽史三十九·郑麟趾
  第三十九章 豫北大战·冯玉祥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司马迁
  袁宪传·姚思廉
  第十七节 加里波的之辞职·梁启超
  公输般为楚设机·佚名
  晋纪四十 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丁巳、417)·司马光
  ●牧令书卷二十三 宪纲·徐栋
  同治八年正月十六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沈与求·唐圭璋

      与求字必先,德清人。元祐元年(1086)生。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知潭州、镇江府、荆湖南路、两浙西路安抚使,除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绍兴七年(1137)卒,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忠敏。有龟溪集。   浣溪沙   和郑庆袭雪中作

  • 第四折·郑廷玉

    (店小二上,诗云)不是自家没主顾,争奈酒酸长似醋。这回若是又酸香,不如放倒望竿做豆腐。自家店小二的便是。开开门面,挑起望子,看有甚么人来。(正末同旦儿上,云)婆婆,俺烧罢香也,回家去来。(旦儿云)老的,俺和你行动些儿咱。(正

  • 等待(二)·戴望舒

    你们走了,留下我在这里等,看血污的铺石上徘徊着鬼影,饥饿的眼睛凝望着铁栅,勇敢的胸膛迎着白刃:耻辱粘住每一颗赤心,在那里,炽烈地燃烧着悲愤。

  • 御制诗四集告成恭摺·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协办大学士尚书臣梁国治侍郎【臣】董诰谨奏为敬刋御制诗四集告成恭摺进呈事钦惟我皇上夀世为文久道成化元气所运发为诗章自丙辰至辛卯三纪之作编初二三集二万四千余首悬诸霄汉布在陬澨海内

  • 卷二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彜尊编彭 韶【九首】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丁丑进士除刑部主事厯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廵抚苏松召入为大理寺卿累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諡惠安有从吾滞稾【静志居诗话彭公以左佥都

  • 提要·刘仔肩

    【臣】等谨按雅颂正音五巻明刘仔肩编仔肩字汝弼鄱阳人洪武初因荐应召至京集同时之诗为此书上自公卿下至衲子凡五十余人而仔肩所作亦附焉用王逸徐陵芮挺章例也所选之诗毎人寥寥数首葢是时诸人之集皆未成编随得随録故未

  • 卷七十五·志第五十一·职官四·张廷玉

        ◎职官四   ○南京宗人府 吏部 户部附总督粮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都察院附提督操江 通政司 大理寺 詹事府 翰林院 国子监 太常寺 光禄寺太仆寺 鸿胪寺 尚宝司 六科 行人司 钦天监 太医院 五城兵

  • ●卷二百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一。   起绍兴十年六月十一日甲寅,尽其日。   六月十一日甲寅刘锜及兀术(改作乌珠)战於顺昌府城下大破其军兀术(改作乌珠)败走。   杨汝翼顺昌战胜破贼(删此二字)录曰:绍兴十年春天子以骑师太尉刘公副

  • ●御制题胜朝殉节诸臣录(并序)·温睿临

    昨以胜国殉节之臣各能忠于所事,不可令其湮没不彰,特敕大学士、九卿等稽考史书,核议予谥入祠,以昭轸慰。其建文诸臣之死事者,并命甄议。兹大学士等议上录其生平大节表着者,予以专谥;余则通谥为「忠烈」、「忠节」,次则通谥为「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六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吐蕃衰乱【唐复河湟附】唐文宗开成三年吐蕃彞防賛普卒地达磨立彛泰多病委政大臣由是仅能自守久不为边患达磨荒淫残虐国人不附灾异相继吐蕃益衰武宗防昌二年冬十二月丁卯吐蕃遣其臣论普热来告达磨賛普之丧

  • 四四 风潮二·周作人

    汪仲贤先生在一九二二年所写的《十五年前的回忆》中,曾经说道:“校中驾驶堂与管轮堂的同学隔膜得很厉害,平常不很通往来。据深悉水师学堂历史的人说,从前两堂的学生互相仇视,时常有决斗的事情发生,有一次最大的械斗,双方都殴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一·周祖谟

    □蚗,(□音折,蚗于列反,一音玦。)齐谓之螇螰,(奚鹿二音。)楚谓之蟪蛄,(庄子曰:蟪蛄不知春秋也。)或谓之蛉蛄,(音零。)秦谓之□蚗。自关而东谓之虭蟧。(貂料二音。)或谓之蝭蟧,(音帝。)或谓之蜓蚞,(廷木二音。)西楚与秦通名也。(江东人呼蟂蟧。

  • 卷十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李日焜【萧山人系兼汝先生之子康熙壬子举人】问微子微仲赵氏本无注而后人只以微仲为微子之弟已耳近淮安阎氏谓微仲是微子之子微子有二子长微伯死微子不立微伯之子腯而立次子

  • 卷三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中    元 王天与 撰臯陶谟第四        虞书臯陶谟【汉孔氏曰臯陶为帝舜谋林氏曰此篇虽与禹相荅问其寔陈于舜前史记云禹臯陶相与语帝前是也故扬子云谓臯陶以知为帝谟○蔡氏曰今

  • 原道训·刘安

    【原文】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

  • 翠寒集·宋无

    元诗别集。1卷。宋无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有明刊本,3卷;毛晋汲古阁刊本(编入《元人十种诗》),1卷。汲古阁刊本流传较广,《四库全书》底本就是汲古阁刊本。本集卷首有元贞元年(129

  • 雪溪集·王铚

    五卷。宋王铚(约1144年前后在世)撰。王铚,字性之,汝阴(今安徽合肥)人。生卒年不详。铚记问赅洽,长于宋代故事,曾撰《七朝国史》。绍兴初(1131),为枢密院编修官。其诗风格近温、李。王士祯《居易录》称其诗不甚工,唯其

  • 石匮书后集·张岱

    明末清初张岱撰。张岱,字宗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兵南下,入剡溪山著书。文笔清新,时杂诙谐。在其自撰墓志铭中有“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及“好精舍、好美婢……”12“好”等文字。作品多写山水景物。自明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