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司丞羽《静居集乐府、五七言古诗一百四十首【杂诗(三首)】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谬承雨露恩,结根非一日。如何游闲子,攀条摘其实。一摘已自伤,况乃再三摘。清霜凋绿叶,荣枯良未测。泠泠山下泉,汩汩谷 
-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三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甘雨集【起丙戌五月尽九月】入夏以来畿辅稍旱自五月二十一日驾发西苑大雨五昼夜田畴沾足万口欢呼咸谓圣天子轸念民生甘霖应期不祷而自 
-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四	林瑭【字廷珍成化辛丑进士历官太仆寺少卿有西园遗稿】	送周太参之任广西方伯	入滇未踰年辄复别滇去丈夫怀四方所适皆真遇雄藩虽巍巍猺黎病杂处 
-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盡上章困敦(庚子),凡十四年。   孝景皇帝前三年(丁亥、前一五四年)   冬,十月,梁王來朝。時上未置太子,與梁王宴飲,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詹事竇嬰引卮酒 
-   「明季三朝野史」四卷,原为抄本,旧题昆山顾炎武辑。因其书记福王、唐王及桂王事,而又称清曰虏,在清代当为禁书。清季文网渐弛,遂有印本行世。兹即据陈汉光先生所见示之光绪戊申(三十四年)上海石印本钞录,并加标点,列为台湾 
-    却说元凤四年,昭帝年已十八,提早举行冠礼,大将军霍光以下,一律入贺,只有丞相田千秋,患病甚重,不能到来。及冠礼告成,千秋当即谢世,谥曰定侯。总计千秋为相十二年,持重老成,尚算良相。昭帝因他年老,赐乘小车入朝,时人因号为车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同里后学丁宗洛编次顺治十三年(丙申)闰五月二十三日巳时,公生(本「陈氏家谱」)「陈清端公家传」(顾镇撰):『公讳璸,姓陈氏;字文焕,一字眉川。海康人;去雷城东洋之十五里,实家焉』。「雷州府志」:『陈璸,海康东湖村人』(按「陈氏家谱」 
- 列传元 【三十八】○元三十八尚文申屠致远雷膺胡祗遹王利用  畅师文张照     袁裕张昉郝彬高源杨湜吴鼎梁德珪尚文申屠致远雷膺胡祗遹王利用畅师文张照袁裕张昉郝彬高源杨湜吴鼎梁德珪△尚文尚文字周卿保定人张文谦宣 
- 我们到了北京,第一要做的事,是去访问在北京学校里的同乡。次日是十一月廿二日,便同了林秉镛柯樵二君至医学馆去看俞榆荪君,俞君是台州黄岩人,又曾经在水师是同学,是从前相识的,此外又至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各处,却不曾去找人。至 
- 论语精义卷一上宋 朱子 撰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伊川解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於中则说也以善及人而信从者衆故可乐虽乐於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 又语録 
-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首上元 汪克寛 撰序古者列國各有史官【晉董狐齊大史楚相之類朱子語薛士龍曰魯隱初僭史殊不知周官所謂外史合四方之志便是四方諸侯皆有史諸侯若無史外史何所稽考而為史如古人生子則 
-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一止长洲余萧客撰序録前序古之人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三十而五经立故汉晋古注入申部者唯毛苌王弼杜预不兼他经孔安国二何郭璞则尚书公羊论语尔雅外各兼一范谷梁外兼二郑毛诗三礼外兼五其在 
-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首下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纲领一论逸礼刘氏歆曰鲁共王得古文于坏壁逸礼有三十九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桓氏谭曰古佚礼记有四十六卷后汉书曰孔安国所献礼古经五十六篇及周官经前世传其书未有名家阮氏 
-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四人)○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一钵和尚南印)释自在,俗姓李,吴兴人也,生有奇瑞。稍长,坐则加趺,亲党异之。辞所爱,投径山出家,于新定登戒。及诸方参学,从南康道一禅师法席,悬解真宗,逸踪流辈,道誉孔昭 
- 後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至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文殊菩萨往到佛所在门住。所以者何。佛坐三昧未久。佛觉见文殊。便请入。作礼而住。佛言且坐。文殊问佛。坐三昧名曰何等。佛言宝积。文殊 
-     无著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入因果修差别胜相第五  如此已说入因果胜相。云何应知入因果修差别。由十种菩萨地。何者为十。一欢喜地。二无垢地。三明焰地。四烧然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 
- 崇行录者。履真尚朴。穷原达本之谈也。矧末法群机皆成孟浪。端心契理无越於兹。故我大师。三藏总持一心普运。大悲之极爰启斯文。诚为济苦海之慈航。烛幽途之宝炬。条分缕析。树义森严。恍若奏八音於清庙。而冲然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