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九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信解品第二十七

 

  尔时世尊。告净饭王言。大王。如上所说解脱法门。当自系心正念观察。勇猛精进决定修作。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依此得证无上菩提。能招世间一切富乐。能消世间一切渴爱。能伏世间一切我慢。能破世间一切邪见。能灭有情一切罪恶。未登初地凡夫异生。皆令证得平等法性。如是法要。非诸声闻及辟支佛所行境界。唯诸菩萨之所修作。大王。应作是念。我当云何于人天中得为眼目。于长夜中得为照明。于爱河中得为船筏。于险难处得为导师。无依怙者为作主宰。自得度已复能度他。自解脱已令他解脱。自得安隐令他安隐。自证涅槃复令他证。大王。不应观彼现在世间所受富乐五欲自在。诸根如幻境界如梦。谓于色境声香味触。心生贪著无满足时。大王。乃往过去无量俱胝那由他劫。有转轮王名无边称。富贵自在有大威德。象马车乘众宝辇舆。最胜轮宝无能坏者。已曾亲近无量诸佛。于彼佛所种多善根。随意所念皆得成就。大王。彼无边称王忽于一时。作是思惟。我当自试福德之力。以我福故。令四天下所有一切树木花果。皆得茂盛受用无尽。作是念已。彼四天下所有花果而得敷荣。大王。彼无边称王如是思惟。我今更试自善根力。令四天下一切人民。若有所愿随意无违。作是念已。彼四天下所有人民。一切希求皆得如意。大王。彼无边称王复更思惟。以我所有善根之力。令四天下降注香水。作是念已。于四天下普雨香水。大王。彼无边称王复更思惟。以我所有善根力故。令四天下普雨妙花。作是念已。于四天下降雨种种上妙天花。大王。彼无边称王复更思惟。以我所有善根力故。令四天下雨妙宝衣。作是念已。于四天下悉雨宝衣。大王。彼无边称王复更思惟。以我所有善根力故。令四天下悉皆雨银。作是念已。于四天下皆得雨银。大王。彼无边称王复更思惟。以我所有善根力故。令四天下降雨黄金。作是念已。于四天下皆雨黄金。所以者何。皆由无边称王于往昔时与诸众生。共修善业之所获得。大王。此阎浮提大地纵广一万八千逾缮那量。复有六十俱胝诸大城郭。中有一城名宝庄严。纵广正等十二逾缮那。四面平正妙巧成就。于其城外有多罗树。七重行列四宝所成。金银琉璃玻胝迦宝。装校严饰甚可爱乐。彼金树者。其叶花果悉皆是银。彼银树者。其叶花果皆是黄金。吠琉璃树。其叶花果皆玻胝迦。彼玻璃树。其叶花果悉是琉璃。其城七重宝网宝铃诸妙珍琦弥覆其上。城外复有七重宝堑。皆以七宝所共合成。一一宝堑。深半由旬广一由旬。金沙布底。八功德水澄湛盈满。诸妙音鸟翔集其中。优钵罗花拘没那花。钵讷摩花。分陀利花。普遍开发。周匝阶陛四宝合成。黄金为阶白银成陛。白银为阶黄金成陛。琉璃为阶玻璃成陛。玻璃为阶琉璃成陛。一一阶道七宝所成。其傍皆植金色芭蕉。复于道首置诸宝座。巧妙装校甚可爱乐。如是富乐种种严饰。皆是无边称王积集广大善根福力之所获得。又彼宝庄严城。周匝复有八万四千清净园林。一一园中有八大池。其池各广半逾缮那。一一池岸有四阶陛。四宝所成巧妙严饰。八功德水充满其中。众色莲华开敷弥布。于其池岸复有诸花。阿提目葛多花。詹博迦花。嚩始计花。苏曼那花。阿输迦花。婆师迦花。如是种种诸妙香花。无边称王与诸臣民。止住园中共为游乐。大王。彼王宫城高广严好。宝多罗树行植于上。宝网周遍宝铃和鸣出妙音响。如五乐声。时彼人民赖王德化。富乐自在安隐而住。大王。彼无边称王复于异时。如是思惟。我今应往东胜身洲。作是念已。王领四兵俱乘虚空即至其处。彼诸小王皆来奉迎。各以国土虔诚致献。王于彼住百千万岁。大王。彼无边称王复自思惟。我今当往西牛货洲。作是念已。领四兵众俱乘虚空即至其所。彼诸小王皆来奉迎。各以国土虔诚致献。王于彼住百千万岁。大王。彼无边称王复自思惟。我今当往北俱卢洲。作是念已。领四兵众俱乘虚空即至其所。彼诸人民欢喜归化。王于彼住百千万岁。大王。彼无边称王复自思惟。我昔闻有三十三天住须弥顶。我今当往。作是念已。即乘龙象与四兵众。飞腾空中上须弥顶。时无边称王问御臣曰。汝见须弥及以大海并四天下。其事云何。御臣答言。我见其相旋转不定如陶家轮。王语御臣。汝所见者。此龙象王大行未止。王复前进。问御臣曰。见须弥等其相云何。御臣答言。我今见彼须弥大海皆悉震动。王语臣曰。今将至于须弥山顶。此龙象王小行未止。王复前进问御臣曰。见须弥等其相云何。御臣答言。我今见彼须弥大海不动不转。王语臣曰。此龙象王。今已到彼须弥山顶。时无边称王及四兵众到须弥已。彼帝释天主。即时遥见无边称王欢喜来迎而作是言。善来大王。即分半座命王而坐。时无边称王即就其座。住于天上经无量岁。与彼天主分半同治。在彼时久作是思惟。可退彼天我独为主。作是念已。王及兵众即时退堕宝庄严城宝箧园中。时守园者见是事已。告城中人作是唱言。今有天人退没于此。时彼国王名曰作爱。闻是说已。速严驾驭诣彼园中。见如上事怪未曾有。即敕排备种种香花末香涂香。诣彼王所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长跪合掌安慰问讯。白彼王言。圣天至此为当是谁。彼即答曰。汝昔曾闻有转轮王名无边称不。作爱王言。我闻耆旧说。昔有王名无边称。威德自在领四天下。与四兵众乘空而上三十三天。汝所闻者岂异人乎。则我身是。时无边称王从天退已。初闻人间饮食气味不能堪任。犹如酥油沃热沙中。时作爱王见其顿弊不能止住。有何善说。我于来世作何宣传。时无边称王语作爱王曰。我从昔来富贵自在王四天下。一切所须皆得如意。升忉利天帝释分座。贪无厌故从天退下。如上众事当如是说。作是语已即便命终。佛言大王。往昔无边称王者。岂异人乎。今我身是。是故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系心正观勿生疑惑。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乐求正法财  净心常质直

  五欲不坚牢  智者当远离

  若于法明了  则厌五欲乐

  彼善降其心  能破诸烦恼

  由断烦恼故  不受诸恶道

  离彼业道者  为世所恭敬

  离贪欲染污  开示欲过失

  心乐利群生  称世间最胜

  闻五欲过患  速能生厌离

  以智净其心  处世无过上

  最胜大丈夫  能灭众生恶

  令离彼贪行  处世无过上

  最胜大丈夫  能灭众生恶

  令离彼嗔行  处世无过上

  最胜大丈夫  能灭众生恶

  令离彼痴慢  为清净智者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为净饭王复说法要。佛言大王。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有转轮王名曰地生。善法治世七宝具足。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兵宝女宝主藏臣宝。王有太子名曰地天。绍继父王转轮王位。辅相大臣与王灌顶。为刹帝利灌顶圣王。于十五日月盛满时。澡沐首发洗浴身垢。著新净衣。以诸花鬘摩尼天冠种种璎珞。庄严其身。升高楼上采女围绕。即于东方有金轮宝。千辐具足毂辋圆满。光明照曜纵广七肘。时地天王睹是事已。我昔曾闻耆旧所说。若刹帝利受灌顶时有金轮现。如前所说。当知定作转轮圣王。我今应当自试验之。时地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轮合掌作如是言。此金轮宝当降于地。如是祷已依王前住。王以妙香上妙衣服。用拭轮宝置右掌中。而语轮曰。我今欲往东胜身洲。金轮乘空即至彼所。地天圣王出现之处。其地平正布诸宝花。以王威力地皆震动。井泉河池枯涸之处。八功德水悉皆盈满。所谓轻清甘滑不浊不臭。饮者无厌令腹无痛。一切林木华果敷荣。诸枯槁者复得滋茂。王所游处轮导其前。所至国土大小诸王。各以金槃盛满银粟。或以银槃盛满金粟。咸来奉迎安慰问讯。善来圣王。此土安隐唯愿居此治化人民。我等皆当给侍左右。王即语曰。我今不须国土珍宝。汝等应当随顺教诲远离杀生及不与取远离邪淫。亦莫妄语乃至邪见十不善业。汝等应当自住十善。亦教他人令住十善。孝养父母承事师长。莫作非法修行善行。亦劝他人勤行众善。时地天王与四兵众。从胜身洲过尽人境。渐度大海。至牛货洲及俱卢洲。宣王德化。悉降伏已。王及轮宝还阎浮提。于王宫门依空而住。时四天下变成七宝。所有一切三恶道苦。及八难处不善之声。悉皆消灭。况复有彼造恶业者。所以者何。皆由地天转轮圣王本愿力故。又彼轮宝于虚空中。往来旋转四天下时。处处皆生自然香稻。不假种植净无糠糩。又彼轮宝旋天下时。诸劫波树出天宝衣。一切有情受用如意。又彼轮宝旋天下时。诸有重病皆得痊愈。唯有三病。一者意乐。二者假食。三者衰老。彼诸众生寿命千岁。设有微苦自然消殄。有如是等无量无边希有之事。俱时出现。时地天王。忽作是念。我今于此富贵自在。颇有余处而胜此耶复自思惟。我昔曾闻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快乐无比。今可诣彼。与四兵众即至彼所。时帝释天主。见地天王自远而来。即起奉迎善言问讯。分座令坐命王同治。时地天王经彼时久。欲退帝释独为天主。作是念已。王与兵众堕阎浮提末土罗城。彼地天王久居天宫受上妙乐。忽堕人世不能暂安。犹如酥油置热砂上。身心顿弊无所堪任。时地天王。而说偈言。

  王者称自在  不能断贪欲

  如火益干薪  是故应远离

  如渴饮醎水  转增其渴心

  当知著欲者  无厌亦如是

  如众流入海  曾无满足时

  当知著欲者  无厌亦如是

  如镜照形容  显现何曾定

  当知著色者  无厌亦如是

  如闻空谷响  应答无休息

  当知著声者  无厌亦如是

  犹如盛香奁  受薰未尝足

  当知著香者  无厌亦如是

  如杓和美馔  均布用无时

  当知著味者  无厌亦如是

  如风行虚空  转动曾无定

  当知著触者  无厌亦如是

  如梦中饮水  不能蠲渴想

  意著诸法者  无厌亦如是

  若乐著诸欲  贪火转炽然

  当以净智水  灭之无有余

 

  尔时地天转轮圣王说是偈已。寻即迁谢。佛言大王。地天王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

猜你喜欢
  今佛教中之男女僧俗显密问题·太虚
  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太虚
  卷第七十六·佚名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正文·佚名
  卷第九十一·李通玄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三·延寿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上(并序)·飞锡
  大云轮请雨经卷上·佚名
  卷第二十·费隐通容
  卷二百八·佚名
  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鼻奈耶卷第二·佚名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六·佚名
  卷第七十七·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自堂存藁巻一·陈杰

    宋 陈杰 撰四言诗春日念本也民爲邦本有土此有民【端平以来作】春日悠悠春风载条春酒思柔【春酒用诗字不取注义】念我农人种秫在畴春日迟迟春风载时春服有晖念我蚕女勚于桑畴翩翩黄鸟载好其羽鲜鲜游子式歌且舞曽孙万

  • 列传第六十三 孝义上·李延寿

    龚颖 刘瑜 贾恩 郭世通严世期 吴逵 潘综 张进之 丘杰 师觉授 王彭 蒋恭 徐耕 孙法宗 范叔孙 卜天与 许昭先 余齐人 孙棘 何子平 崔怀顺 王虚之 吴庆之 萧叡明 萧矫妻羊 公孙僧远 吴欣之 韩系伯 丘冠先 孙淡 华宝 解叔

  • ●卷八·魏泰

    陈恭公再罢政,判亳州,年六十九。遇生日,亲族往往献《老人星图》以为寿,独其侄世修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遂身退,扁舟五湖。”恭公甚喜,即日上表纳节。明年,累表求退,遂以司徒致仕。熙宁初

  • 卷五十五·佚名

    二月十九日(壬子),上命军机大臣传谕福康安、鄂辉、李世杰,成德曰:此次,福康安等带领官兵剿捕逆匪,自鹿仔港一带进兵解围,攻破贼巢,擒获贼首;经过各紧要地方,贼匪据险抵拒,经官兵奋勇攻扑,所向克捷。此等处,山川形势自必极为险要。着

  • 源贺传·李延寿

    源贺,是西平乐都人,是自封河西王秃发亻辱擅之子。秃发亻辱擅被乞伏炽盘所灭,源贺从乐都投奔魏。源贺相貌伟岸,风度翩翩。太武帝一直听说他的大名,等召见后,很赏识他的机智才干,赐他西平侯之爵。太武帝对他说道“:卿和朕为同一

  • 崔群传·刘昫

    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为山东大姓。十九岁登进士第,又应制策试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屡次升迁至右补阙。元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历任中书舍人。崔群在朝内奉职,常以直言正论闻名于当时。宪宗嘉奖他,降诏宣旨道:“从今以后学士进呈

  • 刘守光传·薛居正

    刘守光,深州乐寿人。他父亲刘仁恭,当初随父亲刘晟客居范阳,刘晟以军吏身份补任新兴镇将官,服事节度使李可举。刘仁恭小时多有机智,屡次在军中效力。李全忠攻打易州、定州时,偏将于晏包围了易州,连月不能攻下,刘仁恭挖地道攻陷

  • 纲鉴易知录卷五四·吴楚材

    唐纪德宗皇帝纲 甲子,兴元元年,春正月,大赦。目 陆贽言于上曰:“昔成汤以罪己勃兴,楚昭以善言复国。陛下诚能不吝改过,以谢天下,使书诏之辞无所避忌,则反侧之徒革心向化矣。”上然之,故奉天所下书诏,虽骄将悍卒闻之

  • 朱祖鋐·周诒春

    朱祖

  • 卷六·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六 论语【上之三】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此一章书是孔子自叙其立言之有本也孔子曰凡前人所己言已行而於我传之谓之述前人所未言未行

  • 卷二十四·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四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襄公【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諡法因事有功曰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杜曰公年四岁】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前年夏楚伐宋纳宋鱼石于

  • 缁衣集传卷三·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亲贤章第十四子曰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是以亲失而政是以烦诗云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君陈曰未见圣若己弗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繇圣【尊亲之情上下一也秉交孚逹于天徳上以尊贤则下以贤尊

  • 卷七十八·佚名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二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思惟地界无常。思惟水火风空识界无常。思惟地界苦。思惟水火风空识界苦。思惟地界无我。思惟水火风空识界无我。思惟地界不净。思惟水

  • 致苏慧纯居士书·太虚

    慧纯居士:吉堂的本家蔡天一托写了好几张字,好久不来拿去,如知他的地址,嘱来取去!太虚。三、六。(见觉有情八卷六号)

  • 菩萨处胎经 第六卷·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六卷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无明品第二十尔时座中有菩萨名曰智清净。分别空无生老病死。淫怒痴多者。淫怒痴少者。分别众生三品差别。于等分中何病最重。所谓重者邪见是。智清净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

  • 吴中水利全书·张国维

    水利志。又名《吴中水利书》。明张国维撰。二十八卷。国维,字九一,号玉笥。浙江东阳人。天启进士。历官江南巡抚、工部右侍郎。福王时官至吏部尚书,事败投水死。是书首列东南水利总图、苏州府全境水利图、苏州府城内

  •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杜光庭

    前蜀杜光庭撰。一卷。光庭有《名山洞天福地记》已著录。此书著作年代不祥。凡六千余字。冠序谓王屋山为道教胜地。正文详述王屋山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等。载其地理形势雄壮,岗阜相连。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

  •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失译,梁录与六字咒王经同为救阿难而说。咒文较彼为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