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鬼原文

韩愈

有啸于梁,从而烛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有立于堂,从而视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形。有触吾躬,从而执之,无得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与形,安有气。曰: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果无鬼乎?

曰:有形而无声者,物有之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有声与形者,物有之矣,人兽是也;无声与形者,物有之矣,鬼神是也。

曰:然则有怪而与民物接者,何也?曰:是有二:有鬼,有物。漠然无形与声者,鬼之常也。民有忤于天,有违于民,有爽于物,逆于伦,而感于气,于是乎鬼有形于形,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焉,皆民之为之也。其既也,又反乎其常。曰:何谓物?曰:成于形与声者,土石、风霆、人兽是也;反乎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不能有形与声,不能无形与声者,物怪是也。

故其作而接于民也无恒,故有动于民而为祸,亦有动于民而为福,亦有动于民而莫之为祸福,适丁民之有是时也。作《原鬼》。

注释

1、原鬼:探究鬼的本原。原,推究,探求。

2、梁:房梁。

3、烛:以灯光烛照。

4、斯:这。

5、躬:身体。

6、气:气质,这里是指物质的实体。

7、民:人。

8、物:器物。

9、接:接触,附着。

10、常:正常表现,常态。

11、忤(wǔ):不顺从。

12、爽:违背。

13、逆:反道而行。

14、伦:道理,次序。

15、感:接触。

16、形于形:借助于具体形象。

17、凭于声:借助于声音。

18、既:穷尽,消失。

19、无恒:没有固定的规律。

20、有动:有所触动。

21、适丁:正当,恰逢。

22、是时:此时。

猜你喜欢
  卷七·郑玄
  正说篇第八十一·王充
  青阳祖师醒世语·石成金
  不要不懂装懂·孔子
  做一个通才·孔子
  读诗私记卷二·李先芳
  原序·陈则通
  卷十·魏了翁
  卷五·王与之
  鬼与神·钱穆
  墨子卷四·墨子
  卷中·佚名
  觉社意趣之概要·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八·佚名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七·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东湖老农为盛仲仁作老农生计在东湖二顷良田宅一区斗酒熟时多稻蠏扁舟到处有莼鲈风霜两鬓秦毛颕烟雨千头楚木奴便欲相从买黄犊醉吹铁笛和吴歈送鉴虚堂分题得多稼亭多稼亭前祝华封家家击壤乐时雍云连白水观

  • 悲思·徐志摩

    悲思在庭前—— 不;但看新罗憨舞,紫藤吐艳,蜂恣蝶恋——悲思不在庭前。悲思在天上—— 不;但看青白长空,气宇晴朗,云雀回舞——悲思不在天上。悲思在我笔里—— 不;但

  • 卷三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四刘长卿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末登进士第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呉仲孺奏贬潘州南巴尉防有为之辨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长卿以诗

  • 英使觐见清高宗行叩头礼·佚名

    乾隆五十七年,英国遣正使伯爵马戛尔尼(Macarney)、副使斯当东(staunton)等入中国,要求通商条件。翌年,自天津赴京师之际,中国官吏循例予以旗章,题曰英国贡船,强使立之。及至京师,则政府又循例强使于觐见时行叩头之礼。马戛尔尼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二月戊子朔吏部以司农重任久缺左右侍郎具吕坤夏良心等名以请不报○命礼部右侍郎郭正域等祭三皇之神○己丑大学士沈一贯等以日讲吉期并撰讲章以进 上报可○吏部言总河曾如春<锍-釒>河工切要三事一示激

  • 王弘传·李延寿

    王弘字休元,琅笽临沂人。曾祖王导,是晋朝的丞相,祖父王洽,为中领军,父亲王繤,为司徒。王弘少年好学,以清悟知名。二十岁担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主簿。王繤很喜欢积聚,财物大量散布在社会上,等他死后,王弘把债券文书都烧掉了,全

  • 耶律八哥传·脱脱

    耶律八哥,字乌古邻,五院部人。幼时聪明敏慧,看书时过一遍便能背诵下来。统和年间,因先人业绩任为本部吏,不久,升任闸撒犭戊(即抹里司官,掌宫卫之禁者),接着又转任枢密院侍御。适逢宋将曹彬、米信侵犯燕地,八哥因为随驾作战有功

  • 第六章能知必能行·孙中山

    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所以然者,盖欲免错误而防费时失事,以冀收事半功倍之效也。是故凡能从知识而构成意像,从意像而生出条理,本条理而筹备计划,按计划而用工夫,则无论其事物如何精妙、工

  • 卷30·陈邦瞻

    仁宗天圣六年五月,夏王德明使其子元昊袭回鹘甘州,取之。元昊,小字嵬理,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圆面高准,晓浮图学,通蕃、汉文字。德明虽臣事中国及契丹,然自帝其国。至是,以元昊袭破回鹘夺甘州,遂立为皇太子。明道元年十一月,夏王德

  • 十一年·佚名

    (乙丑)十一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酉,以嚴緝爲司諫,李翊相爲右參贊,尹趾善爲吏曺參判。1月3日○癸亥,領議政金壽恒請對時。適有藥房入侍,遂命同入。壽恒言:「禮曺參判徐文重,年前疏請抄淸白吏,人之名節,難保始終,故相

  • 卷十九 十九之一·孔颖达

    ◎清庙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六周颂谱《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诗。其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正义曰:言致太平德洽,即成功之事。据天下言之为太平德洽,据王室言之为功成治定。王功既成,德流兆庶,下民歌其德泽,即是

  • 行品第一·佚名

    尔时世尊,为令四众各得欢喜。说是般若波罗蜜经使获利乐。即说伽陀曰:所有菩萨为世间,灭除盖障烦恼垢。发净信心住寂静,当行智度彼岸行。诸江河流阎浮提,华果药草皆得润。龙王主住无热池,彼龙威力流江河。亦如佛子声闻等,说法

  • 卷第一百七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三如施设论说有五净居。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云何无烦天。谓无烦天一类伴侣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及已生彼

  • 卷第五·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五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南北朝南陈(陈氏霸先。受梁禅。都建康。自丁丑尽己酉。五主。三十三年)  后梁(萧察。都江陵。三主。三十八年)北齐(高氏洋丞受东魏禅。都邺。自庚午尽丁酉。五主。二十八年)

  • 第八十二章 齿舍利尊神变示现·佚名

    父[奇奢耶婆夫王]殁后,名婆罗加摩普奢王,住三西哈罗悉统一大众,(一)等于天王之彼[王],装饰快适之都,弟一先举行即位大祝典。(二)彼为贤者故,自己得加利加罗、沙喜奢,萨般柔、般提达(加利期全知之贤者)所知之称号。(三)彼对其弟普瓦礼加普

  • 野记·祝允明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祝允明撰, 四卷。今存版本有明刊本、同治十三年元和祝氏刻本、宣统三年时中书局排印本、 《申报馆丛书续集》本,以下为一卷本:有《历代小史》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续说郛》本等。所谓“九

  • 榆巢杂识·赵慎畛

    《榆巢杂识》为笔记。清赵慎畛撰。二卷。慎畛字遵路,湖南武陵人。嘉庆进士。历任编修、御史、广西巡抚、闽浙总督等职。颇有政绩,撰述亦多。是书成于光绪间,凡八万余字。内容多记当时典章文物及名臣嘉言懿行。于塞外山川

  • 公孙龙子·公孙龙

    是战国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所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又名《守白论》。《汉书·艺文志》著录14篇,后多散佚。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等6篇。其首篇《迹府》是后人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