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要义卷十

宋 魏了翁 撰

庄公九年至十五年

【一】小白子纠各有党伐乃得入

注二公至无位正义曰传称鲍叔牙以小白奔莒管夷吾召忽奉子纠来奔则二子在国宠均势敌故国内各有其党今齐大夫来盟于蔇直是子纠之党来迎子纠耳小白之党犹自向莒迎小白也若其举国同心共推子纠来迎即宜付之不须以盟要之今既与之盟而兴师送纠是二公子各有党须伐乃得入故公伐齐也昭十三年传称桓公有国高以为内主则国子高子是小白之党也彼迎小白既早公送子纠又迟公伐齐纳子纠始行即书小白入齐得告乃书故至齐之时出小白之後也传例曰凡去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小白称入从国逆之文以其本无位也若本有位则当云复归贾服以为齐大夫来迎子纠公不亟遣而盟以要之齐人归迎小白谓迎小白者还是盟蔇大夫故杜言各自有党以排之

【二】齐桓忘怨而用管仲

此传大略世有管子书者或是後人所録其言甚详其小匡篇曰桓公自莒反於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君有加惠於臣使臣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於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勤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至於堂阜之上鲍叔祓而浴之三桓公亲迎於郊遂与归礼之於庙三酌而问为政焉外传齐语与管子大同管子当是本耳管子无治於高傒之言鲍叔之美管子其言非一说者各记所闻故不同耳

【三】楚始称荆僖元年後称楚

荆楚一本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终庄公之世经皆书荆僖之元年乃书楚人伐郑盖於尔时始改为楚以後常称楚

【四】宗社亡称灭未亡而君见获称以归

以蔡侯献舞归正义曰谷梁传曰以归犹愈乎执也杜於隐七年注云但言以归非执也国君者社稷之主百姓之望当与社稷宗庙共其存亡者也而见获於敌国虽存若亡死之与生皆与灭同至於偏军元帅君之臣仆出身致命荣辱得失自其常事故传曰胡子髠沈子逞灭获陈夏啮君臣之辞也如杜此言师败身虏亦应称灭此不言灭而云以归者释例所云据宗庙社稷已亡而君见获於敌君身虽在与亡无异皆以灭为文则定六年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是也若社稷宗庙不亡君身见获於敌则云以归此蔡侯献舞归是也

【五】肉食谓在位者

注肉食至与也正义曰孟子论庶人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是贱人不得食肉故云在位者也襄二十八年传说子雅子尾之食云公膳日双鸡昭四年传说颁冰之法云食肉之禄冰皆与焉大夫命妇丧浴用冰盖位为大夫乃得食肉也

【六】臯此是虎皮

僖二十八年传称胥臣蒙马以虎皮此云蒙臯此而先犯之事与彼同知臯此是虎皮也以胥臣之事譬之必知定是虎皮其名曰臯此则其义未闻乐记云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郑玄以为兵甲之衣曰櫜櫜韬也而其字或作建臯故服?引以解此

【七】妻姊妹同出为姨

释亲云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孙炎云同出俱巳嫁也

【八】书战书败例

释例曰令狐之後晋人潜师夜起而书战者晋讳背其前意而夜薄秦师以战告也河曲之战秦晋交绥长岸之战吴楚两败交绥并退军士未慭吴楚俱病莫肯以告故皆书战而不书败也邲之战上军先陈林父乃败故书战又书败也

【九】败多存少乃称败绩

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唯成十六年言楚子郑师败绩者释例曰鄢陵之战楚师徒未大崩楚子伤目而退故指事而言也言楚子身败非师败也故言楚子败绩僖十五年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其君被获而不书败者晋侯戎马还泞而止为秦所获师不大崩故不书败也城濮之战传称楚左右师溃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是二军败而经书败绩鄢陵之战传称子反曰臣之卒实奔是一军败而杜云师未大崩然败绩者是大崩之名败多存少乃称败绩败少存多则不称败绩也

【十】金仆姑矢名义未闻

注金仆姑矢名正义曰用之射人必知是矢其名仆姑其义未闻

【十一】乘丘之战此传与礼记胜败异

公右歂孙生搏之正义曰檀弓云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车右与此不同者礼记後人所録闻於所闻之口其事未必实也案传云公子偃先犯宋师公从而大败之则本非交战礼记称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御与车右皆死之必如记言则是鲁师败绩经安得称公败宋师于乘丘传记不同固当记文妄耳

【十二】戱而相愧曰靳

服?云耻而恶之曰靳传称宋人请之若是耻恶其人不应为之请鲁故杜以为戱而相愧曰靳郑玄注礼记儒行云遭人名为儒而以儒靳故相戱俗有靳故之语知是戱而相愧之名也

【十三】宋万已赐族而不书氏仇牧卿而称名

释例曰宋万贾氏以为未赐族案传称南宫长万则为已氏南宫不得为未赐族也推寻经文自庄公以上诸弑君者皆不书氏闵公以下皆书氏亦足名时史之异同非仲尼所皆贬也是杜意以为史有详略无义例也文八年宋人杀其大夫司马传曰司马握节以书故书以官然则有善可褒当变文以见义此仇牧书名不警而遇贼无善可褒故不变其文公羊善其不畏强御故言此以异之

【十四】采邑长曰宰公邑长曰大夫

注叔萧大夫名正义曰卿大夫采邑之长则谓之宰公邑之长则曰大夫此则是宋萧邑大夫也以此年有功宋人以萧邑别封其人为附庸二十三年经书萧叔朝公附庸例称名故杜以叔为名

【十五】伐事成始至故书会伐宋

十四年注既伐至大夫正义曰传称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则伐事已成单伯始至故云会伐宋言来就宋地会之也

【十六】大夫卿之总号

元年注云单伯天子卿也此云周大夫者大夫亦卿之总号

【十七】齐桓归功天子以单伯会鄄赴

若王臣在会不问尊卑皆列诸侯之上僖八年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欵盟于洮九年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是也此会鲁人不与单伯宜列在诸侯之上下言会于鄄耳今会字乃在齐侯之上是齐桓归功天子故赴以单伯会诸侯为文所以尊天子示名义也此会鲁自不与鲁所与者皆鲁人在上史文以鲁为主耳当会之时以大小为序鲁不在上也

【十八】齐桓请师假王命以示大顺

传注齐欲至之辞正义曰齐既以诸侯伐宋而更请师于周者齐桓始修霸业方欲尊崇天子故请师假王命以示大顺耳非虑伐不克而藉王威也

【十九】诸侯无贬称人例此人总衆国之辞

经书人而传言诸侯先儒以为诸如此辈皆是诸侯之身释例曰传灭入例卫侯毁灭邢同姓故名又云谷伯绥邓侯吾离来朝名贱之也又云不书蔡许之君乘楚车也谓之失位此皆贬诸侯之例例不称人也诸侯在事传有明文而经称人者凡十一条丘明不示其义而诸儒皆据案生意原无所出通校春秋自宣公五年以下百数十年诸侯之咎甚多而皆无贬称人者益明此盖当时告命记注之异非仲尼所以为例故也是言诸侯之贬或书名或没而不书必不得称人故以此经书人传言诸侯为总衆国之辞

【二十】郑以王子母弟得立祖王庙

注桓公至守臣正义曰桓公初封西郑盖是畿内之国周礼王子母弟有功者得立祖王之庙故桓公始封为君即命臣使典宗祏

【二十一】石室藏主为祏

宗祏者虑有非常火灾於庙之北壁内为石室以藏木主有事则出而祭之既祭纳於石室祏字从示神之也

【二十二】父母在得归寜没则使卿寜

十五年注夫人至卿寜正义曰文姜僖公之女故为桓公姊妹诗美后妃之德云归寜父母父母在则礼有归寜襄十二年传曰秦嬴归于楚楚司马子庚聘于秦为夫人寜礼也是父母没则使卿寜兄弟不得自归也但不知今桓公有母以否故杜不明言得失

【二十三】蛇死为六年之兆

初内蛇与外蛇闘於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正义曰服?云蛇北方水物水成数六故六年而厉公入公曰犹有蛇妖而厉公得入乎

【二十四】古由犹字通用

古者由犹二字义得通用

【二十五】蔡侯绳息妫绳训誉

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注莘役在上年绳誉也正义曰字书绳作譝从言训为誉

【二十六】王师败绩或旧凡或新例

王者无敌於天下天下非所得与战者然春秋之世据有其事事列於经则不得不因申其义有时而败则以自败为文明天下莫之得校正义曰周公制礼理包盛衰故周礼载大丧及王师不公之事故旧凡例有败绩之文杜以尊卑逆顺言之天王不应有战败之事成元年王师败绩于茅戎是事列於经丘明不得不因申旧凡之义苏氏之说义亦如此沈氏不解杜意以京师败绩非周公旧凡是孔子新意丘明为传不得不因申孔子新意之义刘炫亦不达杜旨谓杜与沈氏意同非也

春秋左传要义卷十

猜你喜欢
  致知第三卷·朱熹
  孟子纂疏卷七·赵顺孙
  椤伽宗考·胡适
  卷八十七·程公说
  第十一章 16·辜鸿铭
  第六章 14·辜鸿铭
  卷七·赵鹏飞
  卷十三·秦蕙田
  内篇·养生主第三·庄子
  谷梁折诸卷二·张尚瑗
  卷五百八十五·佚名
  卷七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问等学品第六十四·佚名
  四十二章经讲录·太虚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生·唐圭璋

      李生,廪延(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人。   渔家傲   赠萧娘   庭院黄昏人悄悄。两情暗约谁知道。咫尺蓬山难一到。明月照。潜身只得听言笑。   特地嗟吁传密耗。芳衷要使郎心表。此际归来愁不少。萦怀抱。卿卿销

  • 卷二百四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防南征録【三】华岳后溪蓬窗夜雨短长梦啼鸟唤人新旧愁万里论文一樽酒醉和明月上扁舟泉声恰似世情恶山色不如归兴浓自恨十围无处着何如瘦作束腰蜂

  • 卷九十五·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李 祁【字一初茶陵人元统元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历官江淛提举丁母忧解职隐居永新山中年七十余卒有云阳先生集】送非空晦之二上人归青原青原山气郁盘纡去郭连村十里余洗鉢水

  • 第四回 熊廷弼守辽树绩 王化贞弃塞入关·蔡东藩

      却说刘铤被杀,全军丧亡,大众入枉死城中,还是莫明其妙。实则夹入的杜军,统是满洲军假冒。满洲大贝勒代善,杀尽杜军,得了盔甲旗帜,教军士改装,扮作杜军模样,从界藩城来应太祖,巧巧碰着两军恶战,他便竖起杜字旗帜,踹入刘铤军中

  •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四三二票光绪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一二二二一--七·佚名

    新竹县正堂徐,票仰三头役购线拿解匪首林盛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特饬购拿解究事。本年十月十七日,准彰化县正堂朱移开:「敝县访闻:匪徒林盛聚党结会滋事,当经禀蒙臬道宪委员,会同查办。该犯林

  • 提要·明周玺

    臣等谨按垂光集二巻明周玺撰玺字天章号荆山合肥人宏治丙辰进士官至礼科都给事中为刘瑾所构毙于廷杖瑾败后礼科给事中孙桢疏讼其枉诏复官荫其一孙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上巻载疏十三篇上于宏治朝者七上于正徳朝者六言皆痛

  • 完颜宗尹传·脱脱

    宗尹,原名阿里罕。他因为是皇室宗亲的子弟而充当护卫,改做牌印祗候,又被授与世袭谋克,任右卫将军。曾历任顺天、归德、彰化、唐古部族、横海军的节度使。正隆年间(1156~1161),他南下征战,受领神略军都总管之职,作为前锋渡过淮

  • 卷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七下     宋 沈枢 撰三省门 唐以中书门下相检察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駮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

  • 第三节 商 业·吕思勉

    古代之市,皆别为一区,而设官加以管理,后世此制渐坏,然其遗意犹存。隋制:司农市统平准署。署有令二人。京市有肆长四十人。州有市令、丞,郡县亦皆有市令。缘边交市监,置监、副各一。畿内者隶司农,自外隶诸州。炀帝改交市监曰互

  • 壹言第八·商鞅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时也,治法不可不慎也, 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治法明,则官无邪。国务壹,则民应用。事本抟,则民喜农而乐战 。夫圣人之立法化俗,而使民朝夕从事于农也,不可不知也。夫

  • 劝忍百箴·许名奎

    言之忍第一恂恂便便,侃侃誾誾,忠信笃敬,盍书诸绅。讷为君子,寡为吉人。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白珪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

  • 卷三十七·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七郊特牲第十一之二天子适四方先柴正义郑氏康成曰所到必先燔柴有事於上帝也书曰岁二月东廵守至于岱宗柴 孔氏颖达曰此明天子巡守祭天之礼巡守至

  • 卷五·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前集卷五   灵璧知县马骕撰左传图説帝派图封建尚矣不自周始也左氏好述祖德余稽本传旁参诸家着为受封图一卷呜呼虢之不爱何有于虞汉阳诸姬楚则尽之庭坚之祀忽诸东防之主

  • 治禅病秘要法卷下·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治乐音乐法  复次舍利弗。若四部众。乐诸音乐。作倡无厌。因是动风。如纵逸马。亦如秋狗。似伊尼利鹿王。耽惑愚痴。心如黐胶。处处随著。不可禁制。当疾治之。治之法者先想一天女。端正无双。

  • 卷第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五祖大满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北宗神秀禅师开封李氏子。少亲儒业。博综多闻。俄舍爱出家。寻师访道。至蕲州双峰东山寺

  • 殷周制度论·王国维

    近人王国维撰。王氏自述撰是篇旨在考殷亡周兴之原因。认为周之所以兴,自制度始。并具体论证殷周制度之差异:其一为立子立嫡之制。殷制兄终弟及,殷以前无嫡庶之制,自周始舍弟传子,严嫡庶之分,定嫡长继统之制,所以“息

  • 太清经断谷法·佚名

    经名:太清经断谷法。未着撰人。似随唐前故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方法类。《通志》著录。述断谷法。多以服中草药及药膳为方。卷中记抱朴子于西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将服食巨胜方“寓 (疑为写) 以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