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墨子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墨子卷四

兼爱上第十四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人若爱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子弟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不慈不孝亡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兼爱中第十五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簒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则此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簒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簒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簒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簒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簒怨恨可使毋起者以仁者誉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衆不劫寡富不侮贫子墨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説之则士衆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䍧羊之裘帯以褊韦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其故何也君説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据肱然后兴扶牆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危是其故何也君説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寳尽在此越王亲自鼔其士而进之其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馀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説之则衆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不可行之物也譬若挈泰山越河济也子墨子言是非其譬也夫挈泰山而越河济可谓勇健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况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何以知其然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

猜你喜欢
  题春秋经传辨疑后·童品
  第三十章·王夫之
  卷七·程端学
  卷二十九·孙瑴
  第七章 1·辜鸿铭
  卷七十七·江永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佚名
  白话百喻经故事·僧伽斯那
  卷三百八十九·佚名
  乐品第三十·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一·欧阳竟无
  优陂夷堕舍迦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二十二·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铜鼓书堂词话·查礼

    宋人落梅词,名句甚伙。如〈高阳台〉一解赋落梅者,吴梦窗云:「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又云:「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院黄昏,月冷阑干。」李篔房云:「竹里遮寒,谁念减尽芳云。强力凤叫晚吹晴雪,料

  • 田间诗学卷三·钱澄之

    郑谱略【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君

  • 卷一百四·徐世昌

    曹振镛曹振镛,字怿嘉,号俪笙,歙县人。乾隆辛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谥文正。有《纶阁延晖集》、《话云轩咏史诗》。揽镜词人怜渐憔悴,壮志犹轩举。揽镜忽愁生,心知口不语。汉将军

  • 列传第七十三·刘昫

    ○刘晏 第五琦 班宏 王绍 李巽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年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累授夏县令,有能名。历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寻迁河南尹。时史朝义盗据东都,寄理长水。入为京兆尹,顷之,加户部侍郎

  • ●卷十五·邵伯温

      程宗丞先生名颢字伯淳,弟侍讲先生名颐字正叔,康节先公以兄事其父太中公,二先生皆从康节游。其师曰周敦颐茂叔。宗丞为人清和,侍讲为人严峻,每康节议论,宗丞心相契,若无所问,侍讲则时有往复。故康节尝谓宗丞曰:“子非助我者

  • 元朝典故编年考卷五·孙承泽

    ○成宗朝建郊祀坛元贞元年四月以世祖于丽正门东南七里建台以祀天地然未有坛于是于丽正门外丙位凡三百八畆有竒坛三成每成髙八尺一寸上成纵横五丈中成十丈下成十五丈四陛午贯地子午卯酉四位陛十有二级外设二壝内壝去坛

  • 宇文忻传·李延寿

    宇文忻,字仲乐,宇文贵的第二子。他从小敏捷聪慧,儿童时,与同辈小儿游戏,常为部伍,排列进止,没有不听他指挥的。十二岁便能骑在马上向左右两边射箭,骁勇迅捷,有如飞的一般。他常对亲近的人说:“自古以来的名将,惟有韩信、白起、卫

  • 卷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一礼略吉礼【六】释奠太学【臣】等谨按郑志列释奠及孔氏庙二门今循其例以太学祭典及阙里祭典分为二篇我皇上亲临丁祭特颁谕旨肇建辟雍驾临讲学礼隆乐备

  • 指瑞篇第五十一·王充

    儒者说凤皇、骐驎为圣王来,以为凤皇、骐仁圣禽也,思虑深,避害远,中国有道则来,无道则隐。称凤皇、骐驎之仁知者,欲以褒圣人也,非圣人之德不能致凤皇、骐驎。此言妄也。夫凤皇、骐驎圣,圣人亦圣。圣人恓恓忧世,凤皇、骐驎亦宜率

  • 卷九九·邱濬

    ▲邮传之置 《周礼》:乡大夫之职,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以待政令,以旌节辅令则达之。 贾公彦曰:“国有大事故,恐有奸寇,故使民征令,出入往来皆须得旌节辅此征令,文书乃得通达,无节则不得通。” 臣按:旌以

  • 卷一百七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七学礼宋史选举志宋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名者列名放榜

  • 卷下·佚名

    尔时世尊,告大迦叶。譬如有王能行布施。彼王国中多出伏藏。所以者何。以彼国王种种周给贫苦众生。是故伏藏自然发出。如是迦叶。大方便菩萨。广为众生说甚深法宝故。得此甚深离非法经。谓空无相无作相应经。复得如是如

  • 大乘五蕴论讲录·太虚

      ──十三年初秋在武昌佛学院讲──   悬论    一 序大意    二 解题目    三 释撰主    四 明译人   释论    甲一 正明五蕴     乙一 略标     乙二 广明     

  •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卷下·佚名

      青龙寺山林院一切经    大兴善寺沙门三藏善无畏奉 诏译  持诵本尊真言法品第四  复次此法不思议力如如意宝。如意宝虽无所言。随所愿处必不违愿。此如来法印亦复如是。虽无言无相。作一切法必得成就。此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三·法藏

    (尽第七地)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六现前地亦七门同前。初释名者。摄大乘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无性释意及梁论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九·圆晖

      从此第三。诸门分别。总有十一门。就中有三。一明中有形状。二明眼等九门。三明入胎门。且第一明中有形状者。论云。当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状如何。颂曰。  此一业引故  如当本有形  本有谓死前  居生刹那

  • 台风杂记·佐仓孙三

    台风杂记是日本人佐仓孙三撰的。他在台澎割让後入台,供职於台湾总督府民政局的警务部门有三年之久。他曾到各处去巡视过,和台湾社会接触较多,因此把所见所闻的事情记载下来成为这部书。书中记事共计一百一十四条,举凡衣食

  • 奇字韵·杨慎

    明杨慎编。成书年月不详。共5卷。此书收录当时较不常见而古书上用过的字,按106韵编排。上平、下平、上、去、入各一卷。意义难明的,则先释义;音不明则以反切注音。但较大部分是辨明异体。异体字下先以常用字注明,而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