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正义卷十五

颜渊第十二

集解

凡二十四章

正义曰:《释文》云:「子路无宿诺,或分此为别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注〕马曰:「克己,约身。」孔曰:「复,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注〕马曰:「一日犹见归,况终身乎?」】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注〕孔曰:「行善在己,不在人也。」】

正义曰:「克」,皇本作「克」。克己复礼,所以为仁。「为」犹事也,谓用力于仁也。下句「为仁由己」义同。《左·昭十二年传》言楚右尹子革,讽灵王以《祈招》之诗,「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干溪?』」是「克己复礼为仁」乃古成语,而夫子引之。「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者,言己诚为仁,人必知之,故能归仁,己得成名也。言「天下」者,大之也。毛氏奇龄《稽求篇》:「《礼记·哀公问》:『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则归亦祇是名谓之义。先教谕云:『汉长安令杨兴说史高「将军诚召置幕府,学士归仁」。后汉和帝皇太后诏称:「大尉邓彪海内归仁,为群贤首」。言甚夸大,而不嫌于僭悖者,祇称名也。』」 今案:《汉书·王莽传赞》:「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后汉书·郎

猜你喜欢
  人谱类记卷下·刘宗周
  论语集注考证卷八·金履祥
  提要·陈傅良
  提要·江永
  卷三十五·李明复
  卷三十七·佚名
  卷十一·林之奇
  第7章·老子
  卷二十六·易祓
  卷之六·张居正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八·欧阳竟无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八·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后山诗话 全文·陈师道

      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朝,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传诵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寒士语尔,我不道也!」铉内不服,谓大言无实,可穷也。遂以请。殿上惊惧

  • 明诗评叙·王世贞

    昔者季氏旅泰山盖夫子伤之于乎泰山辱也即泰山不季氏旅何病尊云唐开元大历间诗道遘日中而少陵氏出湛于诗而一时高岑王孟者流方广竞逐各倾其人人少陵氏不能禹隹而独尊其尊固在也宋人出而论诗者亡虑数百千家靡不皇皇然首

  • 第五十一回 受一钱廉吏迁官 劾群阉直臣伏阙·蔡东藩

      却说第五种见忤权阉,被徙朔方,已是冤屈得很,哪知单超更计中有计,叫他前往朔方,实是一条死路,不使生归。蛇蝎心肠。原来朔方太守董援,乃是单超外孙,一闻第五种将到,自然摩厉以须,即欲将种处死。种前为高密侯相,尝优待门下掾

  • 第十一回 清太宗宾天传幼主 多尔衮奉命略中原·蔡东藩

      前卷说到洪承畴降清,此回续述,系承畴降清后,参赞军机,与范文程差不多的位置;又蒙赐美女十人,给他使用,不由的感激万分。只因家眷在明,恐遭杀害,就依了吉特氏的训诲,自去施行。当时明朝的崇祯帝,还道承畴一定尽忠,大为痛悼,辍

  • 卷四十一·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四十一宁古塔地方宁古塔氏伊住       尼喀礼?机       僧额拜色       叶柱丰匹讷      图赫讷翁嘉达      瑚克特克以上俱有传阿图纳    

  • 范缜传·姚思廉

    范缜字子真,是南乡舞陽人。晋朝安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孙。祖父名璩之,做过中令郎的官。父亲名氵蒙,很早就死了。范缜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里穷困,对母亲很孝顺。不到二十岁时,听说沛国刘王献招集徒众讲授学问,于是前去跟他学

  • 刘行本传·李延寿

    刘行本,刘..兄之子。其父瞔,任职于梁朝,为官清正。行本初任武陵王国常侍。后遇萧修以梁州北附于周朝,遂与叔父刘..一起归顺周朝,寓居在新丰。常常把诵读书籍作为自己的事情,精力旺盛,不知疲惫,虽然缺吃少穿,亦怡然自得。性情刚

  • 韩秀传·李延寿

    韩秀,字白武,昌黎人。祖父韩宰,为慕容亻隽的谒者仆射。父亲韩景,皇始初年投奔魏。官拜宣威将军,骑都尉。  韩秀历任尚书郎,赐爵为遂昌子。文成帝称赞韩秀聪慧机敏、清晰明辩,才干足以担任皇帝的喉舌,于是任命他负责传递皇上

  • 咸丰十年七月廿九日·曾国藩

    早起,至沈宝成营内一查,辰刻归。饭后清理文件。旋小睡。写杨厚庵信一件。阅韩文。中饭后热极,小睡。习字一张,清理各文件。酉刻与王壬秋久谈,又与牧云谈。夜与牧云、少荃在楼上乘凉。早睡。本日思求人约有四类,求之之道,约有

  • 卷十五·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五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桓公三年冬有年【赵匡曰凡丰年告庙勤民而敬先故书之非也桓宣非有道之君安得勤民而敬先春秋十二公勤民敬先岂独桓宣二公哉】公羊传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

  • 卷八·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八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齐鸡鸣苍蝇之声何以误聴为鸡鸣如曰梦寐则非贤妃戒旦语矣盖鸡本未鸣而促之曰鸡既鸣兮且非但鸡则既鸣苍蝇已将作声矣可安寝而怠朝哉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言若非东方之明岂犹是月出

  • 六度集经卷第六·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精进度无极章第四(此有十九章)  精进度无极者。厥则云何。精存道奥。进之无怠。卧坐行步。喘息不替。其目仿佛。恒睹诸佛灵像变化立己前矣。厥耳听声。恒闻正真垂诲德音。鼻为道香。口为道

  • 论四土·印光

    ●(以下论四土)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土, 乃约带业往生之凡夫, 与断见思惑之小圣而立, 不可约佛而论。若约佛论, 非但西方四土, 全体寂光。即此五浊恶世、三途恶道, 自佛视之, 何一不是寂光?故曰:“毗卢遮那,

  • 附:临终舟楫·印光

     佛制亡僧焚化, 原为令其离分段之假形, 而证真常之法身也。故自佛立制以来, 僧众奉为常规。奈法道陵夷, 延久弊生。如今释子, 率以焚化了事, 不依制度。每有以病者临脱气时, 遽为穿衣搬动, 及入龛一二日,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六·江味农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经中凡言是名,皆是约相说,即是约缘起义说。凡言即非,皆是约性说,亦即约性空义说也。须知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者,意

  • 吴都文粹·郑虎臣

    地方诗文总集。十卷,卷三至卷七为诗。宋郑虎臣编纂。郑虎臣字景兆,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为会稽尉。南宋德祐初,自请监押奸臣贾似道,押至漳州木绵庵,椎杀之。郑虎臣为吴中巨富,热心当地文献,辑此书以存苏州风土演变痕迹。吴中

  • 习斋四存编·颜元

    哲学著作。清颜元撰。十一卷。分《存治》、《存性》、《存学》、《存人》等四编。《存治编》原名《王道编》,一卷,二十四岁时作。大旨欲复井田、封建、学校等三代之制。《存性编》二卷,三十五岁时作。批驳宋儒将人性分为

  • 华严原人论·宗密

    全一卷。唐代圭峰宗密撰。简称原人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旨在破除儒道二教之妄执,究寻人类本源。分为四篇:(一)斥迷执,破斥儒道二教元气剖判说及虚无大道说。(二)斥偏浅,就佛教中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