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再略评

民国二十年初见熊十力君新唯识论,曾作略评载海潮音月刊,后又编入商务版法相唯识学。谓大乘佛学分唯识、性空、真心三宗。中国之禅、贤、台属真心宗,熊论近之,于佛学系统应名真心论,不应题唯识论。至其杂糅易、老、陆、王暨印度数论、欧西天演论等思想,在说明世间因缘生法未逮唯识,而发挥体用亦不如华严十玄,故其妄破唯识论处,百无一当,都略加评及,欲研究者寻之,兹不重出。

顷见语体文本,上中两卷虽大概仍旧,词益枝蔓,其足以眩惑初学弥甚。吾前纵许其接近禅宗,今有不能不再为拣辨之处,乃录民国十二年发表海潮音“曹溪禅之新节”一段,以为论据:

禅宗悟本体禅、主人翁禅,所悟虽亦离言法界,在异生位仍即“阿赖耶异熟识”,前六刹那不生,末那“我爱执藏”暂现,此若执实,虽悟唯心,不悟无性、或入外道。了幻无性,取无性空,不透末后,或归二乘。进悟“无性心源含融万法”,乃大彻了。解深密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易经说为寂然不动,中庸说为天命之性,未发之中,可知不当──,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执为我即执为性,我义即性义,未悟无性故入外道──。然在凡位欲求顿悟,除悟此亦别无真体。故大佛顶云恐迷真非真,欲求别真,终亦无真可得。按宗下三关之义,大佛顶经有其分齐:“不历僧祇获法身”者,破初关也;“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不能证得”,示有重关之须破也;终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则彻末后关也。然破初关时与破末关时似而不同者,一为未脱世间生死,一为不住出世涅槃而已。’

大易之明世间法──因缘和合生灭相续法,原颇恰当,且终于未济,示非究竟。则应不遮出世,但于出世法未论及,故亦无超世出世之佛果法界事。熊论不确知此为世间流转事,生死惑报说为或然,因之亦诽出世解脱为印度风尚,遽以上比佛果法界之事事无碍。以言哲学──即各派见趣,虽不妨自成一派,如依佛法立场评之,则不得不说是“顺世外道”。佛经上古传之顺世外道、是四大极微论之唯物的顺世外道;而熊论则宗在反究心体,故为唯心的顺世外道也。此犹就其实曾反究内证于心者言耳;若其所谓内证心境,仅为读书推理设想构思之共相,则更不足道也!

或指其于性空宗,不知“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已三谛圆融,通摄法华、华严义;说涅槃如幻,亦但破执,或如幻即非空不空中道义;致妄说空宗得体遗用,全无是处,亦可补充吾昔评之未及。要之、大乘三宗,虽据点不同,各成殊胜方便,而互遍互容,实皆无欠无余。熊论对唯识与性空两宗,妄肆诽拨,适见其于两宗均未圆彻耳。(见海刊二十七卷三期)


猜你喜欢
  卷第一百五十三·佚名
  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太虚
  大乘五蕴论讲录·太虚
  卷第四·通云
  卷第十一·佚名
  重刻正法眼藏序·大慧宗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二·窥基
  南康云居齐禅师·惠洪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二·澄观
  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卷第九·李遵勖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四·大訢
  答郑贤宗函·太虚
  自序·徐昌治
  卷五百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云厓·唐圭璋

      陶梁词综补遗以陈云厓为即陈芸崖(陈璧),未知所据,今分编。周弼汶阳端平诗隽卷三有送陈云游三衢诗。   玉楼春   琼奴家与章台并。路远可怜归梦近。波头浪语脸红潮,镜面频思眉翠晕。   年年花月年年病。花月无情

  • 五集卷二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一古今体九十八首【丙午三】祭社稷坛斋居养心殿作节庆甫云毕还宫肃三斋张灯过闹?变食喜静皆【凡南郊大斋迁居斋宫忌用辛辣若  庙  社之斋则在养心殿斋居

  • 卷一百三·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 王台卿【梁南平王世子恪除雍州刺史宾客有江仲举蔡薳王台卿庾仲容四人俱被接遇按台卿诗多与简文倡和广弘明集曰州民前臣刑狱参军

  •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陈寿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

  • 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舆服一·宋濂

        ◎舆服一   若稽往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盖取诸大壮。冕服车舆之制,其来尚矣。《虞书》舜作十二章,五服以命有德,车服以赏有功。《礼记》虞鸾车,夏钩车,商大辂。至周,损

  • 第五回 八万金落成大假山 十六院标题新匾额·陈蝶仙

    却说那只酒杯子跌在地下,倒不曾打破,却把个美儿笑得和花枝儿似乱颤。有一会才各笑定了,方才相让入座。饮次,众人间起方才的话,程马雚方才一长一短的说数出来道:&ldquo;这螺蛳本来姓吴,住在螺蛳门头,所以人人唤他做螺蛳的。手

  • 卷之三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中京·吴廷燮

    中京留守大定尹统恩惠高武安利榆泽北安潭松江十州统和十二年 室昉 本纪七月辛酉南院枢密使室昉为中京留守加尚父 百官志统和十二年命室昉为中京留守治大定府 本传就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

  • 卷二十二·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二十二宋 吕中 撰徽宗皇帝小人创御笔之令崇宁四年行御笔手诏羁上书见羁管编管人还乡御笔手诏始此八月御笔更制军政三司枢宻院同奉御笔始此。大观三年御笔旧制诏令皆中书门下议而后命学士为

  • ·请变通船政书·丁曰健

    昔刘晏曰:&ldquo;成大事者,不惜小费;置船场执事者,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完矣。&rdquo;诚古今之通论也。曩者,台地船工,道、府有余项,价宽则易完;舟师有口粮,物用则不腐。是以一船得一船之实用也。查船厂所需

  • 卷二十二 礼乐志 第二·班固

    【原文】《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人函天、地、陰、陽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

  •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范晔

    (伏湛、侯霸、宋弘、蔡茂、冯勤、赵憙、牟融、韦彪)◆伏湛传伏湛字惠公,琅王牙东武人。九世祖伏胜,字子贱,就是所谓的济南伏生。伏湛高祖父伏孺,武帝时,在东武为客座教授,因以东武为家。父伏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教授成帝,为高

  • 徐有功传·刘昫

    徐有功,是国子博士徐义远的孙子。他以明经科中举,调任蒲州司法参军,袭受封爵为东莞男。他为政宽厚仁慈,吏人都感受到他的恩德,便互相约定:“如犯了徐司法杖刑的,大家都要斥责惩罚这种人。”由此,人争着为他效命。他任司法参军

  • 王琚传·欧阳修

    王琚,怀州河内人。小时就没了父亲,聪明有才略,精通天文。因为伯父王隐客曾经任风阁侍郎,所以多次与豪贵及近臣交往。二十岁时,去见驸马都尉王同皎,王同皎很器重他。那时正谋划诛杀武三思,王琚认为他们的行动是义举,就与周瞡、

  • 八年·佚名

    (庚午)八年大明崇禎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巳,上行望闕禮。○禮曹以三公意,啓曰:「自古亂賊之徒,何代無之,而今此兇逆之慘,更有甚於謀亂城中之賊,此實古今、天地所未有之大變也。誅討之典,雖已行矣,而若不頒布中外,明其罪惡,則將無

  • 卷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四宋 朱子 撰中庸第十二章至第二十章或问十二章之说曰道之用广而其体则微密而不可见所谓费而隐也即其近而言之男女居室人道之常虽愚不肖亦能知而行之极其远而言之则天下之大事物之多圣人亦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佚名

    随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无边善方便行品第一  尔时婆伽婆。更游王舍鹫鸟丘中。共大比丘众。满千比丘。共菩萨摩诃萨。有八十俱致菩萨摩诃萨。种种佛刹来集。皆得陀罗尼忍三摩地一生补处。证得过去未来智道。言说清

  •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佚名

    四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官修史书。《辽史》、《金史》末卷原附有简略的国语解;明初宋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迹挂漏,尚难殚数,前代译语,更非所谙”。(《四库全书总目》)此书即厘定辽、金、元三史国语之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