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内揵 2
【原文】
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①。故远而亲者,有一陰一德②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③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④。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⑤。得其情乃制其术⑥,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注释】
①所谋:如何用计谋来打通阻塞。
②一陰一德:暗中相德,即心意暗合。
③决事:指参与决断国家大事。
④见逆:被排斥。
⑤见非:被否定。
⑥术:方法,手段。
【译文】
所谓“内”,就是进献说辞。所谓“揵”,就是固守谋略。所以说,与君主距离很远却被亲近的,是因为暗中能够与君主心意相通;与君主距离很近却被疏远的,是因为与君主志趣不合。投奔君主却得不到重用的,是因为他们所献计策得不到君主的欣赏;离开之后反而被君主再次召回的,是因为他的计策被后来的现实证明是可行的、合乎君意的。每天都在君主面前活动却不被重用的,是因为他的计谋不符合君主的心意;相隔遥远却被君主挂念的,是因为他的计谋与君主暗合,君主正等待他前来决断大事。所以说,没有得到君主的信任,就进献计策的人,必然会遭遇排斥;在不了解君主心意的情况下就随便去游说,必然遭到否定。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才能够把握住内揵的方法,如此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出也可以入,可以开启也可以固守了。
猜你喜欢 广诂·孔鲋 卷二十七·陈经 卷三·俞皋 卷六·俞皋 卷十二·史浩 总结语·钱穆 谈习气·梁漱溟 卷五十八·道世 降胎品第三·马鸣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念常 维摩诘经卷上·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一·玄奘 研究佛学之目的及方法·太虚 杂宝藏经卷第七·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四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