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章 受纳大菩提树

大地之王者,能伴来大菩提树与长老尼,思起长老之言,于雨季之一日,于己宫廷内坐于长老之前,与诸臣共同协议,自思欲托己甥名阿利陀任大臣此事务,呼彼作如次语。(一、二、三)“爱者!汝赴正法阿育[王]之处,能伴大菩提树与僧伽蜜多长老尼来此处耶?”(四)“王!吾能由彼处伴此两者来此处,授誉之人!吾归于此处若可得出家者。”(五)王言:“此可有。”遣彼于彼处,彼并承长老、王之命而礼拜,(六)彼热意之士于阿湿缚庾阇月白分之第二日而出发,由羌普寇罗港乘船,(七)而渡大海,依长老决意之力,出发之当日明丽,到华氏之都。(八)

其时彼阿菟罗妃与五百之女并五百之后宫妇女等俱,(九)持十戒清净缠袈裟衣,愿志愿出家为有学,待望长老尼之来岛。(一〇)于都之王一面令造美丽比丘尼房,慎深[妃]可定居于彼处。(一一)此比丘尼房彼由优婆夷等住者,以此之故,于楞伽岛知为优婆夷婆精舍。(一二)王甥大阿利陀向正法阿育王传王之消息及言奏长老之传言:(一三)“王中之龙象!汝友[天爱帝须]王之王弟妃欲出家,常自制营生活。(一四)为欲令彼女出家,能遣去僧伽蜜多比丘尼与彼女同[遣]去大菩提树之南枝。”(一五)以长老之语事由传于长老尼,彼长老尼赴父[王]之前语长老之意向。(一六)如王言:“吾姬!不见汝,如何得拂去我子与孙之别离所生悲忧耶!”(一七)彼女[答]言:“我兄之言重大,大王!又出家者[有]多数。因此,妾应赴彼处。”(一八)“大菩提树以刃伤之不适。如何而取枝耶?”王思惟之,(一九)由名摩诃提婆之大臣之考案,彼王招比丘众供养,问言:(二〇)“诸大德!大菩提树可送楞伽岛耶?”彼目犍连子长老言:“应遣。”(二一)五眼者[佛]之五大决意为王而语。闻此,大地之王喜悦,(二二)彼赴大菩提树之处,七由旬之道路丹念令清洁,样样庄严,(二三)为造瓶令持来黄金。毗首羯磨[天]为宝玉商之姿而来,(二四)“瓶为如何之尺寸而造此耶”向彼问,而云:“汝自知尺寸而造。”(二五)取黄金以手碎之,其刹那造瓶而去。(二六)周九肘,深五肘,直径三肘,厚八指之美,(二七)口缘有幼象之鼻大,如[朝]初升太阳光辉。王使取此,(二八)长七由旬,幅三由旬之四兵军队并与大比丘众俱,(二九)施以样样之庄严,饰种种之珍宝,附杂色之幢幡,撒样样之华,吹奏种种之乐器而近大菩提树,以军队围绕,以天幕围盖,以一千大长老为首及大众群,由王千余人灌顶毕善围己与大菩提树,[自身]合掌看大菩提树。(三〇~三三)

彼南枝四肘程度处之枝,存干而消失,(三四)见此神变而大地之王者大欢喜,宣称:“我以王位可供养大菩提树。”(三五)大地之王者以大菩提树即大王位,华以其他供养大菩提树,(三六)行右绕之礼,于八个所合掌礼拜。以雕黄金,饰以珠宝之座榻、(三七)枝之高为易登者,据其黄金之花瓶,可捉妙枝而自升,(三八)以黄金之笔把握砒石附印于枝为誓,(三九)“若[此枝]由此大菩提树可赴楞伽岛,我又不背佛之教,(四〇)则美丽大菩提树之此南枝,自断立此黄金之花瓶。”(四一)彼之大菩提树于印之处自断,止住满香泥之花瓶上,(四二)人王于最下位之印上,三指每三指,[总计]印十[枝]砒石印。(四三)开始由[印]大之根,其他由小[根]各各印出十,如网形而下。(四四)王见其神变甚喜悦,于其处扬呼唤之声,四方之众亦[如是]。(四五)比丘众以悦喜心扬唤声,振作着衣者四方及数千。(四六)如斯此大菩提树以百根之根立其处之香泥上,大众起信心,(四七)其干长为十肘而可喜五根之枝,各各有四肘,一一饰五个果实。(四八)此等之枝又千根之小枝,如斯此大菩提树美丽之[姿]具有福德。(四九)大菩提树立于瓶中之刹那,大地震动有样样之奇瑞,(五〇)于人天之间诸种之乐器自[奏]乐音与天众梵天众呼唤之声,(五一)云雷、鸟兽、夜叉其他之叫声,由大地震动之响,成唯一之喧骚。(五二)由菩提树之树叶、果实出美丽六色之光而遍辉于铁围山,(五三)大菩提树由其花瓶上升空中,七日间止于雪[云]胎中而不见、(五四)王由座榻下来,其七日间止于其处,常于样样供养大菩提树。(五五)其七日间过去,雪云所有其光与共又入于大菩提树。(五六)立其花瓶,美丽之大菩提树,清净于空中为所有大众见之、(五七)行种种神变,大菩提树下降于地上人人惊惧。(五八)为此等数数之神变而欢喜彼大王,更以大王之位供养大菩提树。(五九)大菩提树即大王之位,由种种之供养而尊崇,更七日间王住于其处。(六〇)

阿湿缚庾阇月之白分,十五日之布萨[日]得大菩提树,由此,经二七日(六一)阿湿缚庾阇月之黑分十四日之布萨[日],车驾之王者以美丽之车载大菩提树,(六二)行供养,同日运来己宫中,设样样庄严美丽之假堂,(六三)迦剌底迦月白分之第一日,置大菩提树于其[都]之东方美丽大沙罗树下(六四),行数数之供养。由得[大菩提树]之第十七日,一时得生其新芽,由此,人王喜悦,再以王位供养大菩提树。(六五、六六)大地之王者以大菩提树即大王位,以样样之方法行供养大菩提树。(六七)如此[如]为华氏城池上之太阳,立杂多美丽之幢,广大而心地善妙供养菩提树,是人天之心喜悦。(六八)

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而起作之大王统史

名大菩提树受纳第十八章[毕]

猜你喜欢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海明
  卷第三十九(为字号)·朱时恩
  佛说如来智印经一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二·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澄观
  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宝唱
  界论注·佚名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一·智圆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九卷·李通玄
  卷第四·智旭
  法门品第四·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三十八·白岩净符
  注维摩诘经卷第二·僧肇
  佛性论 第四卷·世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225_1 【喜达行在所三首(原注:自京窜至凤翔)】杜甫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 卷第五·陈与义

    ○十月十月北风催岁阑,九衢黄土污儒冠。归鸦落日天机熟,老雁长云行路难。欲诣热官忧冷语,且求浊酒寄清欢。孤吟坐到三更月,枯木无枝不受寒。○题小室暂脱朝衣不当闲,澶州梦断已多年。诸公自致青云上,病客长斋绣佛前。随意时

  • 卷八十五·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翁卷苇碧轩诗钞翁卷字灵舒永嘉四灵之一盖四人因卷字灵舒故遂亦以道晖为灵晖文渊为灵渊紫芝为灵秀云思远客涉夏思已深感秋念愈迫思念皆为谁为彼远

  • 卷八百六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孙思邈孙思邈京兆华原人隐太白山通百家阴阳推步医药隋文帝以国子博士召不就太宗召诣京师欲官之亦不受高宗上元初还山四言诗【缺一字】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为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惠洪

    《天厨禁脔》三卷,宋释惠洪撰。惠洪有《冷斋夜话》,已著录。是编皆标举诗格,而举唐、宋旧作为式。然所论多强立名目,旁生支节。如首列杜甫《寒食对月诗》为偷春格,而谓黄庭坚《茶词》叠押四山字为用此法,则风马牛不相及。又

  • 提要·王建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王司马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王司马集八卷唐王建撰建字仲和颍州人大历十年进士太和中为陕州司马据文献通考建集本十卷此本为国朝胡介祉所校刋凡古体二卷近体六

  • 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四·舆服三·脱脱

        ◎舆服三   ○天子之服 皇太子附 后妃之服 命妇附   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衮冕,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会、亲耕及亲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阅服,天子之戎服也。中兴

  • 资质第七·陆贾

    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何以言之?夫?便?冉豫章,天下之名木也,生于深山之中,产于溪谷之傍,立则为大山众木之宗,仆则为万世之用,浮于山水之流,出于冥冥之野,因江、河之道,而达于京师之下,因斧斤之功,得舒其文色,精捍直理,密纟

  • 第七十四回 僧亲王中计丧躯 曾大帅设谋制敌·蔡东藩

      前回说到洪福瑱出走,自广德转入湖州。其时浙江诸郡县,次第克复,独湖州尚为长毛酋黄文金所守,苏浙官军,会攻未下。文金迎幼主福瑱,至湖州就食,左宗棠、李鸿章探知消息,急檄部将努力图功。于是浙将高连陞,王月亮、蔡元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佚名

    万历四年八月辛酉朔狭西抚按董世彦等以司库贮税契路引等杂项银共五万四千四百五十余两留抵四镇应发年例先尽固原次及延宁甘肃仍著为令下户部覆可令姑留司库俟请发然后奏给 上然之○以修完野猪沟一带边工赏抚臣杨彩参

  • 卷八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四 朱批边士伟奏摺 雍正元年九月二十日广西左江总兵官【臣】边士伟谨 奏为奏明事窃【臣】一介武夫至愚极陋叨蒙 皇上洪恩擢授左江总兵官於到任後查【臣】所属地方幅员辽濶水陆分岐外控安

  • 景公使进食与裘晏子对以社稷臣第十三·晏婴

    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公曰:“请进暖食。”晏子对曰:“婴非君奉馈之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之于寡人何为者也?”对曰:“婴,社稷之臣也。”公曰:“何谓社稷之臣?”对曰:“夫社稷

  • 卷九·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九    宋 陈傅良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有传并公羊谷梁传】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二·周祖谟

    爰,□,哀也。(□哀而恚也。音段。)儒输,愚也。(儒输犹儒撰也。)愋,谅,知也。拊,抚,疾也。(谓急疾也。音府。)菲,惄,怅也。(谓惋惆也。音翡。)郁熙,长也。(谓壮大也。音怡。)□,孟,□也。(外传曰:&ldquo;孟啖我,&rdquo;是也。今江东山越间呼姊声

  • 卷五·邵宝

    简端録卷五(明)邵寳 撰○书【凡一百一】天父地母自然之道元后父母天地作之也天地何心哉理之自然而已曰作则有可继之道焉右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之简有罪而以为无越厥志也无罪而以为有亦越厥志也有天者在予则何敢作之在天

  • 夏书·禹贡·佚名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济河惟兖州。九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至)通达自心分别之相 能取所取者。亦云能缘所缘。谓即心识见相二分也。故华严经云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余文意谓欲了知者。应离浮沉诸恶觉观。真实修行也复次大慧

  • 第十四則 雲門對一書·胡兰成

    第十四則雲門對一書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一代時教?雲門云:對一說。釋迦成道後住世四十九年,於三百六十會,開談頓漸權實,謂之一代時教。但一切的答案同時皆即是問題。因為宇宙的存在自身是滿蓄著未知的變動,滿蓄著否定的,所以